当前玉米秸秆还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原因及其对策

当前玉米秸秆还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原因及其对策
    玉米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作物生长所必需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秸秆还田技术就是将玉米秸秆粉碎后通过深翻、耙压等机械作业后直接还田。秸秆还田可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降低作业成本,避免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导致的土壤板结、环境污染等,是农业生产上应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部分农民或农机手对这一技术掌握不够全面,耕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现将其分析如下,以供参考:
  一、当前玉米秸秆还田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原因
  1. 个别焚烧秸秆现象依然存在
  个别农户图省事,直接燃烧秸秆,或者还田后将遗留在地表的秸秆收集后集中进行焚烧,焚烧时产生的高温会破坏土壤中的有机质,导致氮素挥发,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秸秆养分损失甚至当季作物减产;焚烧秸秆还会污染环境,甚至引发火灾,造成人身财产损失。
海鲜蒸柜  产生原因:农户认识不到位,不了解秸秆还田的好处。经济基础好的地方,农民科技种田
的认识度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焚烧秸秆的现象就少;反之,机械化程度低的地方,秸秆还田面积少,焚烧秸秆的现象也就越多。
数字家庭影院
  2. 粉碎后秸秆过长,抛撒厚,入土浅,难分解
  有的地方秸秆粉碎不符合要求,粉碎过长(大于10厘米)过粗,或粉碎后直接抛撒在地里,抛撒较厚,耕层浅,耕作时翻压不进去,耙不实,土壤疏松,影响整地质量;播种时秸秆挡耧腿,造成播种深浅不一,出现缺苗断垄或疙瘩苗现象。另外,还田秸秆过多过长会导致秸秆入土后长期无法腐解,造成土壤悬空,失墒快,出苗后的小麦苗弱、分蘖少、易旱、易感病。
  产生原因:一是由于秸秆还田技术需要多道工序和相应机械配套作业,一次性投入较高,需要的机械不一定能买全;二是因深耕费用高,机手为省油钱,还田作业时速度过快,或没有用大马力翻耕机作业,秸秆翻压入土浅,耕深不足20厘米,翻入土中的秸秆不能与土壤充分融合,不利于秸秆分解和腐熟,导致跑风失墒,影响小麦根系下扎和麦苗生长;三是玉米秸秆还田后,由于秸秆本身吸水和微生物分解吸水,会降低土壤含水量,播后未及时浇水或镇压的,会导致小麦种子与土壤接合不紧密,产生“虚空”现象,小麦扎根不牢而
金属防护罩
死苗。
遥控器学习  3. 秸秆还田后没有补充氮肥,碳氮比失调,以及翻土壤前水分散失,致使秸秆腐熟慢
  近几年配方施肥深入人心,大多数农民对秋季秸秆还田的地块不施用土杂肥、有机肥,仅施一袋含磷或钾较高的配方肥,未增施氮肥,导致氮肥施入不足,秸秆腐熟慢,造成来年麦苗脱肥早,苗黄、苗弱,影响小麦产量。另外,玉米收获后,粉碎的秸秆没有立即还田翻入土中,而是覆盖于地表,导致秸秆中的水分很快散失,翻入土壤后不易腐烂。
  产生原因:玉米秸秆在分解腐熟过程中,碳氮比发生变化,需要施入一定的氮素以调整碳氮比。秸秆还田后土壤中氮素不足,使得微生物与作物争夺氮素,当底肥不足时,就会出现秸秆腐解时与作物争水争肥的问题,结果秸秆分解缓慢,麦苗会因缺氮而黄化、瘦弱,生长不良,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所以进行秸秆还田的地块除了在犁地前施足基肥、磷钾肥以外,每亩还要多施尿素46千克和秸秆腐熟剂4千克,才能满足土壤微生物在分解玉米秸秆时所需氮素,避免后期作物早脱肥。
  4. 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发生较重
  玉米秸秆中留存多种病原菌和玉米螟、黏虫、棉铃虫等的卵、幼虫、蛹等,秸秆还田时如深度较浅,越冬后会对农作物造成危害。农民在播种时做未种子药剂处理与麦田病虫害综合防控,也会使麦田病虫害发生较重。
  产生原因:一是农机手秸秆还田深度不够,既有秸秆还田机本身功率小的原因,也存在农机手为了省油、多赚钱,未把秸秆反复粉碎和深埋等因素;二是农民不重视或不知道病虫害如何早预防早处理,没能彻底切断传染源,导致来年病虫害蔓延和传播。数据监测
  5. 土壤墒情较差时不造墒、不镇压
  玉米收获后没有进行造墒就开始犁地翻压玉米秸秆,过干的土壤会严重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减缓秸秆分解速度,造成来年秸秆腐烂不完全。小麦播种时,如不适当镇压,将使还田秸秆与土壤接触不紧密,土壤透气性强,风吹土壤失墒快,秸秆腐烂分解变慢,造成小麦出苗不整齐,遇冷易遭受冻害。而没有秸秆还田或还田量少、播后没镇压的地块,相反小麦出苗却比较好、冻害轻。
内德滋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7:19: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2978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秸秆   土壤   导致   分解   焚烧   小麦   作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