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油榨取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油榨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油榨取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植物油油主要的榨油方式主要分为热榨、冷榨、鲜榨及浸出精炼等工艺。 其中热榨工艺是含油果实在脱蒲、烘干、粉碎后,在高温下压榨提油;螺旋榨为动态压榨法,压榨过程伴随着摩擦作用,榨膛内部产生高温,往往超过200度,是典型的热榨工艺。冷榨工艺属于物理压榨法,在物理加压下得到毛油,比如液压驱动下进行榨油。鲜榨工艺是将新鲜果粉碎提浆后用食品级提取液进行提取,后脱水过滤得到成品油。浸出工艺则是在冷榨油饼的基础上,使用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提油,并进行真空脱溶后得到成品油。
3.目前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榨油方法为热榨。热榨的典型工艺为螺旋榨,螺旋榨的特点是产量大,工艺简单。但是,以螺旋榨为代表的热榨工艺存在以下的问题:工艺温度过高,导致蛋白结构破坏剧烈,产生磷酸等酸价物质,泽发黑,榨出的油需要过滤,有时需要加盐水除酸,这些都会影响油的口感。现在茶籽油大部分都是螺旋榨,所以往往人们觉得现在的油没有小时候的好吃了。而目前冷榨工艺存在的问题在于出油率偏低,存在油的香味不足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植物油榨取设备,该设备改进了物理冷榨工艺,利用空气锤驱动锤体,模拟古法捶打榨油的过程,保证了冷榨工艺的风味,提高了油的香味,尤其提升了油中的短链脂肪酸含量。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所述的植物油榨取设备,包括底座、壳体、导油板、定位机构、压板、锤体、驱动杆、驱动机构;
7.所述的壳体安装于底座上,所述的壳体的底面为由右向左倾斜向下设置的导油板,所述的壳体的左侧壁的下部开设的导油槽,所述的导油板的左端从导油槽伸出壳体左端之外;所述的压板设有两块,分别设于榨油原料包左右两端;所述的壳体设有定位机构,所述的定位机构用于托住并限制榨油原料包以及两块压板的前后上下位置,榨油原料包左端的压板与壳体的左侧内壁接触;所述的驱动机构设于壳体右侧外壁上,驱动机构与驱动杆的右端连接;所述的驱动杆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驱动杆的左端穿过壳体右侧壁的通孔伸入壳体内,驱动杆的左端上设有锤体;所述的驱动机构驱动驱动杆带动锤体沿左右方向水平运动,撞击榨油原料包右端的压板。
8.榨油原料包中的榨油原料优选茶籽。
9.所述的壳体内的顶部设有微波发生器。
10.所述的导油槽处设有温度探头,用于检测导油槽处导油板上的油温;所述的温度探头根据设定温度阙值控制微波发生器功率,从而控制榨出的油温。
11.所述的壳体的前部设有开合门,用于放入或取出榨油原料包。
12.所述的驱动机构为空气锤,所述的空气锤的锤头的前端安装锤体。
13.所述的定位机构由四根以上的定位杆组成,所述的壳体的左侧壁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两组以上的定位通孔,壳体的右侧内壁上对应定位通孔设有定位插孔;所述的定位杆从壳体的左侧壁的定位通孔插入壳体内,水平向右插入定位插孔中;插入壳体的左侧壁下部的定位杆组成托架结构,托住榨油原料包;插入壳体的左侧壁上部的定位杆组成限位结构,限制榨油原料包前后上下的位置,使其不能滚动。
14.所述的定位杆的左端上设有限位块,限制定位杆插入壳体内的长度。
15.所述的榨油原料包由纱布包裹榨油原料制成,榨油原料包为圆柱体,圆柱体的外圆面上间隔均匀设有多组抱箍。
16.所述的抱箍由竹子制成。
17.所述的压板的左右端面为平行壳体左侧内壁的竖直平面,锤体的左端面为平行压板的左右端面的竖直平面;所述的驱动杆与锤体的左端面垂直。
18.所述的温度探头型号可选用is-iso500aw全隔离非接触式在线式红外测温仪,该测温仪为一体式微波专用。
19.所述的空气锤的型号可选用ah-sk-zc-sx30气动敲击锤。
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21.打开壳体的开合门,壳体的左侧壁下部先插入定位杆,定位杆右端插入壳体的右侧内壁上的定位插孔,形成支撑结构,将压板、榨油原料包、压板从左往右相互紧贴排列置于支撑结构上,左侧的压板紧贴壳体的左侧内壁,壳体的左侧壁上部插入定位杆,定位杆右端插入壳体的右侧内壁上的定位插孔,形成限位结构,限制榨油原料包使其不能滚动,关闭开合门,启动空气锤,驱动锤体按设定频率往复运动,锤击右侧压板榨油,油落在壳体底面的导油板上,流出壳体之外,进入收集容器中。榨油过程还可以开启微波发生器,利用微波对榨油原料包进行加热,同时利用温度探头探测榨出的油的温度,控制微波功率,使得榨出的油温不超过60℃。
22.本实用新型模拟古法工艺,通过空气锤驱动锤体,利用捶打不是液压来进行榨油,使得榨出来油香味更浓,并且,经过实施例2检测发现,相对于液压榨油,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榨取的茶油中短链的脂肪酸会明显增加。
23.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在榨油的过程中采用了微波辅助,控温在60℃以下,在尽量保证油品质量的同时,出油率更高,经实施例3实验证明,相对于不采用微波辅助的工艺,能明显增加出油率。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植物油榨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部分名称和序号如下:
26.1-底座、2-壳体、3-导油板、4-压板、5-锤体、6-驱动杆、7-驱动机构、8-榨油原料包,9-微波发生器,10-温度探头,11-定位杆,12-限位块,13-抱箍,14-导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28.实施例1
29.如图1所示,所述的植物油榨取设备,包括底座1、壳体2、导油板3、定位机构、压板4、锤体、5、驱动杆6、驱动机构7;
30.所述的壳体2安装于底座1上,所述的壳体2的底面为由右向左倾斜向下设置的导油板3,所述的壳体2的左侧壁的下部开设的导油槽14,所述的导油板3的左端从导油槽14伸出壳体2左端之外;所述的压板4设有两块,分别设于榨油原料包8左右两端;所述的壳体2设有定位机构,所述的定位机构用于托住并限制榨油原料包8以及两块压板4的前后上下位置,榨油原料包8左端的压板4与壳体2的左侧内壁接触;所述的驱动机构7设于壳体2右侧外壁上,驱动机构7与驱动杆6的右端连接;所述的驱动杆6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驱动杆6的左端穿过壳体2右侧壁的通孔伸入壳体2内,驱动杆6的左端上设有锤体5;所述的驱动机构7驱动驱动杆6带动锤体5沿左右方向水平运动,撞击榨油原料包8右端的压板4。
31.所述的壳体2内的顶部设有微波发生器9。
32.所述的导油槽14处设有温度探头10,用于检测导油槽14处导油板3上的油温;所述的温度探头10根据设定温度阙值控制微波发生器9功率,从而控制榨出的油温。
33.所述的壳体2的前部设有开合门,用于放入或取出榨油原料包8。
34.所述的驱动机构7为空气锤,所述的空气锤的锤头的前端安装锤体5。
35.所述的定位机构由四根定位杆11组成,所述的壳体2的左侧壁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两组定位通孔,壳体2的右侧内壁上对应定位通孔设有定位插孔;所述的定位杆11从壳体2的左侧壁的定位通孔插入壳体2内,水平向右插入定位插孔中;插入壳体2的左侧壁下部的定位杆11组成托架结构,托住榨油原料包8;插入壳体2的左侧壁上部的定位杆11组成限位结构,限制榨油原料包8前后上下的位置,使其不能滚动。
36.所述的定位杆11的左端上设有限位块12,限制定位杆11插入壳体2内的长度。
37.所述的榨油原料包8由纱布包裹榨油原料制成,榨油原料包8为圆柱体,圆柱体的外圆面上间隔均匀设有多组抱箍13。
38.所述的抱箍13由竹子制成。
39.所述的压板4的左右端面为平行壳体2左侧内壁的竖直平面,锤体5的左端面为平行压板4的左右端面的竖直平面;所述的驱动杆6与锤体5的左端面垂直。
40.实施例2
41.以实施例1设备榨出一批茶油,实施例1设备榨取时开启微波辅助,微波功率为200-220瓦。以液压油缸驱动压块向下运动压榨缸体中的茶籽出一批茶油。两者进行短链脂肪酸含量对比。
42.用《gb5009.16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中第三法面积归一法进行测定,检测碳链十八个碳以内的占比。
43.测试结果:实施例1设备压榨获得茶油中的短链脂肪酸(十八碳以下脂肪酸)的总含量为85%液压油缸驱动压块压榨的茶油中的短链脂肪酸(十八碳以下脂肪酸)的总含量为75%。可见,实施例设备压榨获得茶油中的短链脂肪酸(十八碳以下脂肪酸)的总含量更高。
44.实施例3
45.以实施例1设备榨出茶油为例进行试验,实验例和对比例中,榨油原料包中含茶籽5kg公斤,空气锤推力和推动频率相同。
46.实验例:采用实施例1设备榨油,开启微波辅助,微波功率为200-220瓦;
47.空白例:采用实施例1设备榨油,不使用微波辅助。
48.不采用低温微波辅助和采用低温微波辅助的出油率对比数据见下表1
49.表1出油率对比
[0050] 1(%)2(%)3(%)空白例30.131.529.3实验例35.535.836.9
[0051]
可见实验例方法压榨的茶油出油率明显高于空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植物油榨取设备,包括底座(1)、壳体(2)、导油板(3)、定位机构、压板(4)、锤体(5)、驱动杆(6)、驱动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2)安装于底座(1)上,所述的壳体(2)的底面为由右向左倾斜向下设置的导油板(3),所述的壳体(2)的左侧壁的下部开设的导油槽(14),所述的导油板(3)的左端从导油槽(14)伸出壳体(2)左端之外;所述的压板(4)设有两块,分别设于榨油原料包(8)左右两端;所述的壳体(2)设有定位机构,所述的定位机构用于托住并限制榨油原料包(8)以及两块压板(4)的前后上下位置,榨油原料包(8)左端的压板(4)与壳体(2)的左侧内壁接触;所述的驱动机构(7)设于壳体(2)右侧外壁上,驱动机构(7)与驱动杆(6)的右端连接;所述的驱动杆(6)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驱动杆(6)的左端穿过壳体(2)右侧壁的通孔伸入壳体(2)内,驱动杆(6)的左端上设有锤体(5);所述的驱动机构(7)驱动驱动杆(6)带动锤体(5)沿左右方向水平运动,撞击榨油原料包(8)右端的压板(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油榨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2)内的顶部设有微波发生器(9)。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油榨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油槽(14)处设有温度探头(10),用于检测导油槽(14)处导油板(3)上的油温;所述的温度探头(10)根据设定温度阙值控制微波发生器(9)功率,从而控制榨出的油温。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油榨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2)的前部设有开合门,用于放入或取出榨油原料包(8)。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油榨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7)为空气锤,所述的空气锤的锤头的前端安装锤体(5)。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油榨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机构由四根以上的定位杆(11)组成,所述的壳体(2)的左侧壁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两组以上的定位通孔,壳体(2)的右侧内壁上对应定位通孔设有定位插孔;所述的定位杆(11)从壳体(2)的左侧壁的定位通孔插入壳体(2)内,水平向右插入定位插孔中;插入壳体(2)的左侧壁下部的定位杆(11)组成托架结构,托住榨油原料包(8);插入壳体(2)的左侧壁上部的定位杆(11)组成限位结构,限制榨油原料包(8)前后上下的位置,使其不能滚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物油榨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杆(11)的左端上设有限位块(12),限制定位杆(11)插入壳体(2)内的长度。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油榨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榨油原料包(8)由纱布包裹榨油原料制成,榨油原料包(8)为圆柱体,圆柱体的外圆面上间隔均匀设有多组抱箍(13)。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植物油榨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抱箍(13)由竹子制成。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油榨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板(4)的左右端面为平行壳体(2)左侧内壁的竖直平面,锤体(5)的左端面为平行压板(4)的左右端面的竖直平面;所述的驱动杆(6)与锤体(5)的左端面垂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植物油榨取设备,包括底座、壳体、导油板、定位机构、压板、锤体、驱动杆、驱动机构;壳体安装于底座上,壳体的底面为由右向左倾斜向下设置的导油板,导油板的左端从导油槽伸出壳体左端之外;压板设有两块,分别设于榨油原料包左右两端;壳体设有定位机构,榨油原料包左端的压板与壳体的左侧内壁接触;驱动机构设于壳体右侧外壁上,驱动机构与驱动杆的右端连接;驱动杆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驱动杆的左端上设有锤体;驱动机构驱动驱动杆带动锤体沿左右方向水平运动,撞击榨油原料包右端的压板。本实用新型模拟古法捶打榨油的过程,保证了冷榨工艺的风味,提高了油的香味,尤其提升了油中的短链脂肪酸含量。尤其提升了油中的短链脂肪酸含量。尤其提升了油中的短链脂肪酸含量。


技术研发人员:

唐钊 唐振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防城港市百味源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9

技术公布日:

2022/12/6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9:59: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294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壳体   所述   压板   左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