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化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化炉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石墨化炉。


背景技术:



2.碳素产品石墨化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过程,如何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改善生产和大气环境一直是行业内和环保部门持续关注的重大问题,为了达到节能、环保、高效,我公司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观察和潜心研究,设计了一种小型快速内串式石墨化炉,该炉的最大特点是节能、环保、高效,开机自动运行,同时解决了小规格石墨化产品成品率低,质量不均,易在产品表面生成碳化硅,生产环节不易操作等诸多问题。
3.因此,一种石墨化炉成为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石墨化炉,包括可移动平车和金属炉体,所述金属炉体设置在可移动平车的上方,在金属炉体的外侧两端设置有电极装置,所述电极装置的外侧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冷却装置、自动压力控制装置和电动加压装置。
5.进一步地,所述电极装置包括石墨电极和导电电极,所述石墨电极的内侧伸入到金属炉体的内部,所述导电电极为铜电极,其采用紫铜板制作而成。
6.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压力控制装置采用压力变送器进行压力控制,
7.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加压装置包括电动液压千斤顶,所述电动液压千斤顶用于将石墨电极和导电电极紧密压接。
8.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套,所述冷却水套连接设置在导电电极的背面,在冷却水套上设置有内控水槽、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进水口和出水口均通过耐高压胶管与主冷却管道连接,主冷却管道与外界冷却塔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炉体的上方设置有废气收集罩,所述废气收集罩的后侧用于与脱硫塔进行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电极的底部设置有导电短网,导电短网采用铜绞线制成,导电短网的底部用于与igbt的电源输出铜排电性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电极与金属炉体之间采用云母板进行隔离。
12.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废气收集罩等结构,实现了全程无粉尘无烟气溢出,从而提高了周围的环境,更加安全环保。采用icbt电源进行供电,无需人为进行干预。整个装置上设置有冷却系统,冷却效果良好,功能多样。
附图说明
13.图1为一种石墨化炉的结构示意图。
14.其中,1、可移动平车,2、金属炉体,3、石墨电极,4、导电电极,5、压力变送器,6、废
气收集罩,7、冷却水套,8、导电短网,9、液压千斤顶。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6.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介绍。
17.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提供了一种石墨化炉,包括可移动平车1和金属炉体2,所述金属炉体2设置在可移动平车1的上方,在金属炉体2的外侧两端设置有电极装置,所述电极装置的外侧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冷却装置、自动压力控制装置和电动加压装置。
18.所述电极装置包括石墨电极3和导电电极4,所述石墨电极3的内侧伸入到金属炉体2的内部,所述导电电极4为铜电极,其采用紫铜板制作而成。所述自动压力控制装置采用压力变送器5进行压力控制。所述电动加压装置包括电动液压千斤顶9,所述电动液压千斤顶9用于将石墨电极3和导电电极4紧密压接。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套7,所述冷却水套7连接设置在导电电极4的背面,在冷却水套上设置有内控水槽、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进水口和出水口均通过耐高压胶管与主冷却管道连接,主冷却管道与外界冷却塔连接。所述金属炉体2的上方设置有废气收集罩6,所述废气收集罩6的后侧用于与脱硫塔进行连接。所述导电电极4的底部设置有导电短网8,导电短网8采用铜绞线制成,导电短网8的底部用于与igbt的电源输出铜排电性连接。
19.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20.实施例一:
21.炉体结构:金属炉体2采用碳钢金属焊接结构,三面密闭上方敞开两头开有洞口,外型尺寸为5050mm
×
850mm
×
850mm。金属炉体2钢板厚度为10mm,上端口为环形结构,钢板厚度为20mm,内层用耐火砖砌筑,厚度为120mm。炉体两端洞口用立12枚耐火砖棚结,石墨电极从炉体两端洞口处丛向穿出,石墨电极3外部超出炉休150-250mm,石墨电极规格为600
×
400
×
400,石墨电极与炉体之间用10mm云母板隔离,起到绝缘和密封的作用,石墨电极外端部与铜电极加压对接,压强为1mpa,压力通过模块自动控制。铜电极用紫铜板制成,铜电极尺寸为800
×
400
×
60mm,铜电极下端部与短网连接,短网用48
×
300mm2铜绞线制成,短网另一端与igbt电源输出铜排连接。
22.实施例二:
2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冷却方式:采用冷却水套7间接冷却,冷却液经冷却水套7间接作用于铜电极(导电电极4),铜电极(导电电极4)与石墨电极3在电动液压千斤顶9的压力作用下紧密压接,通过热传导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水套7内的冷却液,冷却液经冷却塔冷却后循环使用。铜电极(导电电极4)背面为钢水套,钢水套设有内空水槽,下端设有一寸进出水口,进出水口通过耐高压胶管与主冷却管道连接,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冷却循环系统。
24.实施例三:
25.烟气收集:在金属炉体2的上方设有烟气收集罩6,烟气收集罩6后部装有脱硫塔,通过管道与其连接,在石墨化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主要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经脱硫塔处理后达标排放。
26.实施例四:
27.装炉出炉:待加工产品用人工方法装入石墨化炉内,产品之间加装石墨质垫片以
增加导电性能。产品四周用石油煅烧焦颗粒填充起保温作用,加装保温料由吸放料机完成,有收尘功能,无污染。产品在通电加热达到石墨化温度后断电冷却并由电动平车拖动至指定位置,经过一定时间冷却后,炉内温度低于300℃时,由吸料机将保温料吸出,产品出炉,全程负压无粉尘污染。
28.实施例五:
29.供电方式:采用igbt电源供电,电压36v、电流28000a,稳流自动控制,全程功率曲线自动调整,无需人为干预。
30.运转形式:炉体分别固定于多个电动轨道平车上,每台平车上固定有4个炉体,每条生产线由9个电动平车组成,每个电动平车为一组,每组根据工况不同分别处于装炉、加热、冷却、出炉位置。
3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石墨化炉,包括可移动平车(1)和金属炉体(2),所述金属炉体(2)设置在可移动平车(1)的上方,在金属炉体(2)的外侧两端设置有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装置的外侧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冷却装置、自动压力控制装置和电动加压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装置包括石墨电极(3)和导电电极(4),所述石墨电极(3)的内侧伸入到金属炉体(2)的内部,所述导电电极(4)为铜电极,其采用紫铜板制作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压力控制装置采用压力变送器(5)进行压力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加压装置包括电动液压千斤顶(9),所述电动液压千斤顶(9)用于将石墨电极(3)和导电电极(4)紧密压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套(7),所述冷却水套(7)连接设置在导电电极(4)的背面,在冷却水套上设置有内控水槽、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进水口和出水口均通过耐高压胶管与主冷却管道连接,主冷却管道与外界冷却塔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炉体(2)的上方设置有废气收集罩(6),所述废气收集罩(6)的后侧用于与脱硫塔进行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电极(4)的底部设置有导电短网(8),导电短网(8)采用铜绞线制成,导电短网(8)的底部用于与igbt的电源输出铜排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化炉,包括可移动平车和金属炉体,金属炉体设置在可移动平车的上方,在金属炉体的外侧两端设置有电极装置,电极装置的外侧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冷却装置、自动压力控制装置和电动加压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废气收集罩等结构,实现了全程无粉尘无烟气溢出,从而提高了周围的环境,更加安全环保。采用ICBT电源进行供电,无需人为进行干预。整个装置上设置有冷却系统,冷却效果良好,功能多样。功能多样。功能多样。


技术研发人员:

韩利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大同市同威碳素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2

技术公布日:

2022/12/6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6:41: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294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极   所述   装置   石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