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液成型与内高压成型复合生产线研究

产品与技术
充液成型与内高压成型复合生产线研究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马国礼 夏咪咪 王平 崔礼春
充液成型主要用于铝合金等传统成型困难的轻质材料的拉延生产,内高压成型主要用于管类件胀形及冲孔生产,上述两种生产设备工艺具备多个共同点,如高压源、大吨位压机、液体介质等。单独生产线的建设费用高,利用其共同点,经过分析确认两种工艺所对应的主要设备可以复合在一套设备中。该复合生产线能够满足前期小批量实验生产,可以有效节约投资,提高设备利用率。
一、引言
随着雾霾天气增多,日益扩大的环境污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汽车作为常见污染源的一种,得到人们特别的关注,尤其对汽车环保的要求日益加强。汽车企业从各方面出发,努力实现汽车对环境污染的降低。其中轻量化技术的普遍应用,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途径。所谓轻量化,就是通过使用轻质材料、优化结构设计等方法来达到减重目的一种先进制造技术。轻量化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材料途径,就是采用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和复合材料等轻质材料;二是结构途径,采用空心变截面、变厚度薄壁件等优化结构。本文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实现这两种不同成型类型产品的复合型生产工艺和设备。
二、成型原理
1.充液成型
充液成型是一种利用液体作为传力介质,代替刚性的凹模或凸模直接作用于板材进行成型的方法。其根据加压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种:被动式和主动式,其原理如图1所示,被动式充液成型:流体作为辅助手段,先在凹模内充满液体,放上拉深坯料,施加一定的压边力,凸模下行进行拉深,同时启动液压系统使液体保持一定的压力,直到拉深结束,然后抬起凸模、压边圈,取出成型零件;主动式充液成型:流体作为主动加压方式,夹持装置与板材之间一般有密封装置,以防止液体的外泄。
对于被动式充液成型技术,即板材充液拉深成型技术,由于流体压力介质辅
助成型,可增加变形坯料与拉深凸模之间的有益摩擦,克服拉深凸模圆角部位坯料的破裂,提高零件的成型性及成型极限,具有节省工序、简化模具结构、降低成本、提高尺寸精度等优点。相比较主动式充液成型,其应用更为广泛。
(a) 被动式
(b) 主动式
图1 板材充液成型原理
产品与技术
2.内高压成型
内高压成型是一种以管材为坯料,以油液为传压介质,在管材内部施加超
高压的同时,对管坯的两端施加轴向推力进行补料。因两种外力的合力作用,管坯产生塑性变形,最终与模腔内壁贴合,使管坯成为具有三维形状零件的现代塑性加工技术。内高压成型工艺适用于制造沿轴线具有不同截面形状的空心零件,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或异型截面口。
卢允忠内高压成型工艺过程主要分为三大阶段,如图2所示。
图2  内高压成型原理及工艺过程
图3  SPS公司生产的大型板式充液成型机
图4  AP&T生产的同轴式板式充液成
型机
(1)初始充填阶段(a):将管坯放入模腔并合模,两端的轴向冲头水平推进,形成密封。通过在预充液体将管内空气排出。
(2)成型阶段(b):在管坯加压胀形的同时,冲头按设定的加载曲线向内推进补料,在内压和轴向补料的联合作用下使管坯基本贴靠模具。此阶段除过渡R 角外的大部分区域已经成型。
(3)整形阶段(c):提高内压使过渡R角完全贴合模腔,工件完成成型。从截面形状(d)可看出,工件截面可为梯形、矩形、椭圆形或各种非规则形状。
三、工艺流程及设备
骑马机1.充液成型
生产工艺流程如下:金属材料库(定尺板料存放)—机器人上料—涂油—液压机充液成型—机器人下料—清洗—激光切割—冲压件库;
充液成型生产线应配置的基本设备有:涂油机、清洗机、充液成型机、外围设备(如激光切割机等)、自动化装置等。其中,最主要的设备是充液成型液压机,其提供大吨位的压边力、部分成型
力、高压液体介质等。目前国
外大吨位充液成型装备较为成熟,但核心技术严格保密,如图3、图4所示。
国内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近几
年的发展,如天锻、合锻等设备制
造厂家也具备了生产大吨位液压机
的能力,部分研制产品已经在各科研单位或生产厂家投入实际生产,如图5所示。
图5  550t、1050t和1600t国产板形
件充液成型液压机
产品与技术
图6  内高压成型生产线
胶管缠绕机图7 10000T管材充液成型机及其所
配置的超高压源
2.内高压成型
生产工艺流程如下:管类件—弯管机—液压机预成型—液压机终成型—清洗—激光切割—漂洗—涂防锈油—冲压件库。
一条专业的管形件内高压生产线应配置的基本设备有:割管机、弯管机、清洗机、内高压成型机、外围设备(如激光切割机、焊机等)、自动化装置等,如图6所示。其中,最主要
的设备同样是内高压成型液压机,其作用是提供合模力、管端轴向推力、
高压液体介质等,并按照设定的曲线控制内压和轴向推力,如图7所示。
3. 关键设备
大吨位液压机为以上两种工艺关键设备,其中充液成型机需提供给模具压边力和拉伸力,结构为双动,主要特点是滑块分为内外滑块两部分,内滑块提供拉伸力,外滑块提供压边力,以某5000t充液成型液压机为例,其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某5000T充液成型液压机主要参数
序号规格单位参数1总公称力/kN 500002拉深滑块公称力/kN 350003压边滑块公称力
/kN 150004回程力/kN 35005设备系统压力/MPa 31
6工作台台面/mm 4500×25007
拉深滑块台面
/mm
1800×1600
内高压成型机需提供给模具合模力,结构为单动,需求吨位一般为3500t以上,其参数和普通液压机类似。
四、充液成型与内高压成型比较分析
本地摄像头依据成型原理,两种成型都以高压液体为传力介质,使材料根据模具的形状贴合,最终形成需要的工件。该高压液体为水基乳化液(在水中添加防腐剂等材料形成),通过特定的增压装置(高压源)使
其在密闭的环境中达到需求的压力,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溢出损耗,需不定时增加。
生产线设备方面,都需要大吨位液压机设备以及高压源、自动化、涂油机、清洗机等相关辅助设备。上述两种生产线核心装备为大吨位液压机,在充液成型中需要压机内滑块提供主拉伸力,为双动结构,内高压成型时需要将内外滑块锁在一起即单动结构,共同施压,液压机其他部位无区别。
两种成型的主要差别在于成型液体压力,充液成型需求为0~60MPa,而内高压成型需求为200~250MPa。高压源为液体增压装置,提供以上需求压力,
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配置不同的高压源装置。同时还有工艺流程的部分区别,如内高压需求弯管机和预成型,而充液成型则更贴近普通冲压生产的成型工序。
根据上述两种成型的原理和工艺设备的相同点,为我们将两种成型工艺和设备复合在一起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同一条生产线既可以生产充液成型的板形件,又可以生产内高压成型的管形件,对于中小批量的实验试制,将节约超过40%的一次性投入。
五、复合生产线工艺布局
根据上述对两种成型的对比分析,组成复合生产线是可行的,而且在成本投入上有较为可观的减少。本设备主要针对中小批量的生产、试验,如需要大批量生产,投入专业生产线更为合理。因为两种成
型的复合,如果将两种成型的所有设备都整合在一起,生产线既复杂又成本高,所以需要选择性的偏向一
种成型,将一种功能开发到最大,另一种成型兼顾,关键节约点为主设备共
产品与技术
制作交通工具
无人机管控
用,故在工艺布局方面根据不同偏向有两种不同的工艺布局,下面将分别进行叙述。
1. 以内高压为主生产工艺
此工艺布局是偏向于内高压成型,占地约18米×55米,以某种型号管形件为例,工艺流程为:管类原材料—弯管机—800T液压机预成型—5000T终成型—清洗—激光切割—漂洗—涂防锈油—冲压件库。以某种型号板形件为例,工艺流程为:铝板原材料—涂油—5000T成型—激光切割—冲压件库,其中主要差别为板形件涂油工序,该工序可以就近手工涂油完成。
图8  内高压成型工艺布局图
图9  板形件充液成型工艺布局图
2. 以充液成型为主生产工艺
此工艺布局是偏向于充液成型,占地约22米×40米,以某种型号板形件
为例,工艺流程为:铝板原材料—涂油—5000T成型—激光切割—冲压件库。以某种型号管形件为例,工艺流程为:管类半成品件—5000T终成型—冲压件库,其中主要差别为管形件预成型、成型后清洗、切割、涂油等工序需生产线外完成。
六、总结
两种不同生产工艺,毕竟差别较大,所以只能尽可能的优化布局,但还是需要牺牲掉某一种批量更小生产工艺的自动化率,用线下手工生产满足缺少部分工艺,从投资者角度考虑,使关键设备具有两种生产模式,可以有效节约设备一次性投入的同时,也减少了厂房、设备基础、水电气等其他辅助性投资,并可以满足中小批量生产和试验的能力,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工艺改进手段,也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为新车型轻量化提供有效的验证资源和小批量生产能力。 □
参考文献:
[1] 杜长胜、何成《汽车制造业》2015年第07期《铝合金覆盖件充液成形技术工艺研究》;
[2] 裴华军、马国礼、崔礼春 《现代零部件》2013年第6期《内高压成型工艺及设备概述》;
[3] 王春明、李立丰《金属加工 冷加工》2012年第12期《内高压成型机液压控制系统的研究》;
[4] 孟宝、万敏、吴向东、袁胜、许旭东、刘杰《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12月《板材充液拉深动态加载系统开发及应用》;
[5] 宋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5A02铝合金弯曲轴线超薄异型管内高压成型研究》;
[6] 滕宏春《锻压技术》2008年02期《圆管受轴压和充液内高压成型极限的理论解析》;
[7] 赵德春、任再青《装备制造技术》2006年03期《超高压液压系统的设计》;
[8] 刘钢、韩聪、王小松、苑世剑《现代零部件》2011年第3期《内高压成型技术与装备》;
[9] 王会廷、高霖、沈晓辉、陈明和《中国有金属学报》2010年05期《铝合金2A12-O的动态充液拉深》;
[10] 苑世剑、何祝斌、刘钢、王小松、韩聪《中国有金属学报》2011年10期《内高压成形理论与技术的新发展》。
[11] 张帆、郎利辉、程鹏志、王韬、武海《锻压技术》2014年3月《异形截面构件多工序充液成形工艺及过程优化》;
[12] 曹婷婷、薛克敏、李萍、陈龙 《锻造与冲压》2011年11月《拼焊板汽车覆盖件的充液拉深成形》。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3:18: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2852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成型   充液   高压   设备   工艺   生产   生产线   液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