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综述

艾滋病综述
生命科学学院  生技131班  卢婉华  1314300076
摘要:艾滋病仍是本世纪无法攻克的难题之一。人们经常谈“艾”变。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疾病。自从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艾滋病便以几何级数的超级速度,疯狂地横扫了这个地球上的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那么令人们谈名变HIV究竟是何方神圣,它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它是如何传播,现阶段,人们对艾滋病的手段又有哪些呢?本文将从艾滋病的病毒学,传播途径和手段等对HIV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艾滋病  病毒学  作用机制  传播途径  手段
电子差速器
一、艾滋病的病毒学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
HIV,直径约120纳米,大致呈球形。病毒外膜是类脂包膜,来自宿主细胞,并嵌有病毒的蛋白
gp120与gp41;gp41是跨膜蛋白,gp120位于表面,并与gp41通过非共价作用结合。向内是由蛋白p17形成的球形基质,以及蛋白p24形成的半锥形衣壳,衣壳在电镜下呈高电子密度。衣壳内含有病毒的RNA基因组、酶(逆转录酶、整合酶、蛋白酶)以及其他来自宿主细胞的成分(如tRNAlys3,作为逆转录的引物)。
HIV为RNA逆转录病毒,有两个血清型—I型和II型,它们的遗传学特征非常相似,有广泛的交叉抗原。I型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II型虽然已经发现十余年,但是直到现在,仍旧主要局限在西非呈地方性流行,没有明显地向其它地方蔓延的趋势。
HIV最主要的攻击对象是CD4+T淋巴细胞。在急性感染期,病毒快速复制使血液和淋巴器官中出现高浓度的病毒。随着免疫系统形成对HIV特异的细胞毒性淋巴细胞,血液中的病毒水平开始下降,这种免疫反应可以使病毒的复制和清除间形成一种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表现为血液中的病毒下降到一定水平后固定,称为病毒固定点(Viral set- point)。免疫反应的强度和病毒固定点的高低因人而异,固定点水平高的人疾病可能进展较快。在艾滋病晚期,病人血液中病毒量又会上升到比较高的水平。体内病毒95%以上在淋巴组织的细胞中,仅1%为自由病毒,存在于血浆和组织间液中。但血液中的病毒含量和组织中的病毒含量并非直线相关。
二、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性接触传播  HIV存在于感染者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性行为很容易造成细微的皮肤粘膜破损,病毒即可通过破损处进入血液而感染。无论是同性、异性、还是两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艾滋病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在性活动(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时,由于性交部位的摩擦,很容易造成生殖器黏膜的细微破损,这时,病毒就会趁虚而入,进入未感染者的血液中。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直肠的肠壁较阴道壁更容易破损,所以肛门性交的危险性比阴道性交的危险性更大。 
血液传播  输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简易升降平台者共用未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特别容易感染HIV病毒,被艾滋病毒污染的注射器具造成了艾滋病在者中的流行和传播,使者成为第二个最大的艾滋病危险人;共用其他医疗器械或生活用具(如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可能经破损处传染,但橡胶硬度比较罕见
母婴传播  感染了HIV的妇女在妊娠及分娩过程中,也可将病毒传给胎儿,感染的产妇还可通过母乳喂养将病毒传给吃奶的孩子。
三、艾滋病的方法
(一)、 抗病毒
抗病毒法又叫“鸡尾酒疗法”,塑料玻璃滑道 现称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包括“ 逆转录酶抑制”、“蛋白酶抑制” 以及“融合酶抑制”这三种疗法。下面将作详细介绍。
1、逆转录酶抑制剂
逆转录酶抑制剂包括“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其中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通过对阻断病毒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RNA基因的逆转录,即阻断病毒的双股DNA的形成,使病毒失去复制的模板。此类药物首先进入被感染的细胞,然后结合到病毒DNA链的3ˊ末端,则病毒不能再进行5ˊ到3ˊ磷酸二酯键的结合,竞争性抑制艾滋病病毒逆转录酶活性,可导致未成熟的DNA链合成终结,从而使病毒复制受到抑制。这些药物包括齐多夫定、去羟肌苷、扎西他滨、司坦夫定、拉米夫定、阿巴卡韦等,但这些药物也有一定的耐药性,主要包括逆转录酶对底物的识别机制及对核苷()类抑制剂的切除反应,并且核糖核酸酶氨活性对耐药性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影响。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是一类在结构上差异很大,但作用机制相似的化合物。非核苷
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能与HIV浮雕玻璃1 RT特异性结合,结合位点与底物结合位点不在同一位置,因此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对RT的抑制为非竞争性抑制。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对细胞的毒性很小,而且在极低的浓度时也能抑制HIV1的复制。这些天然药物主要包括nevirapinedelavirdine efavirenz,但这些药物容易使HIV 1RT产生突变,因为HIV1 RT的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结合部位周围氨基酸残基很容易产生突变,形成抗性,因而限制了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抗病毒潜力的发挥。
2、蛋白酶抑制
蛋白酶根据其作用机制不同分为4:丝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                  金属蛋白酶和天冬氨酰基蛋白酶。而HIV蛋白酶属于天冬氨酰基蛋白酶,是由含99个氨基酸的多肽链形成的C 2 对称的均二聚体,其天然产物包括浅蓝菌素、锌和利用体外药物模型筛选的天然产物, 利用体外药物模型筛选的天然产物一直是药物或其前导物的主要来源,其以短肽为底物作酶促反应,然后根据底物的有无标记和标记物的特点分别进行HPLC、放射性、荧光分析或ELISA检测,从而可以得到一些有抑制HIV蛋白酶活性的物质。除此之外还有以以底物为基础设计的HIV蛋白酶抑制、还原酰胺、次磷酸酯、αα-二氟酮等HIV蛋白
酶抑制剂。这些酶的特异性裂解活性对该病毒复制周期正常运转和病毒毒粒成熟至关重要,是病毒复制必需的酶,可以作为抗HIV的药物靶点 
3、融合酶抑制剂
众所周知,HIV主要有两个亚型(HIV-1HE HIV-2),其中HIV -1表面的糖蛋白 gp160在病毒与细胞融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gp160 首先在细胞蛋白酶催化作用下裂解为gp120gp41两个功能片段,gp120的主要功能是与辅助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树突状细胞表面的CD4蛋白及趋化因子周倜结合,引发病毒与细胞的粘附作用。现可设计的多肽类细胞融合酶抑制剂可阻断gp160的裂解,封闭gp120gp41或抑制其相应受体和辅助受体的活性,即可达到抑制病毒与细胞融合的目的。由于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的一些毒副禁忌证,而且融合酶抑制剂分子量小、结构简单、生物毒性低和作用效果明显等优点,现已成为成为继逆转录酶、蛋白酶、整合酶作用靶点之后又一个新型的药物靶点,为抗AIDS药物的开发与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二)、疫苗
    从疫苗的存在形式上看,可供选择的HIV候选疫苗包括下列几种:传统疫苗(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合成肽和蛋白亚单位疫苗、DNA疫苗以及载体疫苗。
1、传统疫苗
传统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其中灭活疫苗是HIV病毒经灭活处理,使其失去感染性但保留免疫原性而制得的疫苗。其优点是以完整的病原体颗粒同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相互作用,产生的免疫应答强而全面,且制备简单。但研制较困难。原因是灭活过程不安全,且灭活后病毒的核酸仍完整,另外培养成本一也很高。所以目前灭活疫苗一般只用于HIV感染者。而减毒活疫苗是将HIV在体外或动物体内内长期传代,也可用人工方法讲一些重要基因去除缺失或造成功能丧失,使其失去致病性,但其制备方法也难保安全性,目前仍处于研究状态。
2、合成肽和蛋白亚单位疫苗
合成多肽疫苗是运用肽合成技术制备的一种高纯度制品。肽合成技术在确定HIV蛋白的功能区和定位抗原决定簇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刺激人体免疫反应,可通过化学反应制
备,目前也处于研究之中。蛋白亚单位疫苗可用细胞系或酵母重组表达出具有HIV膜蛋白基因的HIV疫苗,但其引起的体液免疫对病人体内分离的临床毒株无效或效果差,所以目前研究的目标主要集中于提高已确定的膜蛋白上存在的保守中和表位的免疫原性。
通乳器3、DNA疫苗 
它是一种直接将编码某种蛋白的外源基因导入人体和动物体内,借机体的细胞表达出模仿真病原体抗原的一种疫苗。DNA疫苗得益于基因工程技术,属于基因的中的一种。
4、载体疫苗
载体疫苗是以病毒或细菌作为载体来表达外源免疫基因的疫苗。而HIV载体疫苗包括豆苗病毒、腺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和卡介苗等。其中豆苗病毒和卡介苗属于复制缺陷型疫苗,一般认为复制缺陷型安全性较好但其免疫原性不够强,其诱导能力差,免疫不持久,这些问题有待克服。尽管爱滋病疫苗研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还未在临床试验中真正能起保护作用的疫苗,艾滋病疫苗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现国际间已加强了合作,并探讨吸引和企业参与HIV疫苗研究新机制,而我国也把研制艾滋病疫苗当作国家重点支持项目,把攻克艾滋病疫苗做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9:52: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2814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病毒   疫苗   艾滋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