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黄素酯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叶黄素酯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黄素酯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2.叶黄素酯是一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脂肪酸酯,深红棕细小颗粒。大部分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叶黄素酯可分为反式叶黄素酯和顺式叶黄素酯,基本都以全反式分子构型为主。全反式叶黄素酯又可分为:叶黄素单酯和叶黄素二酯。它广泛存在于万寿菊花、南瓜、甘蓝、首糟等植物体内。其中,在万寿菊花中含量最为丰富,高达30%至40%。在万寿菊花和其它植物中,叶黄素一般与脂肪酸(如月桂酸、棕桐酸等)结合成酯的形式存在。
3.在常温下,高纯度的叶黄素酯(含量60%-95%)呈金黄酯橙红粉末,它易溶于氯仿、二氯甲烷、二氯化碳、等氯代烃,可溶于正已烷、丙酮、乙酸乙酯、乙醇等溶剂,其稳定性强于叶黄素,只有在高温、强酸、铁离子和氧等因素下对叶黄素酯破坏较大。
4.大部分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叶黄素酯可分为反式叶黄素酯和顺式叶黄素酯,基本都以全反式分子构型为主。全反式叶黄素酯又可分为:叶黄素单酯和叶黄素二酯。它广泛存在于万寿菊花、南瓜、甘蓝、首糟等植物体内。其中,在万寿菊花中含量最为丰富,高达30%至40%。在万寿菊花和其它植物中,叶黄素一般与脂肪酸(如月桂酸、棕桐酸等)结合成酯的形式存在。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叶黄素酯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叶黄素晶体、填充介质和维生素e加入到冷热反应釜内,对冷热反应釜进行升温或先升温后降温的方式对内部混合物进行隔绝氧气溶解;s2,向水相罐内加入乳化淀粉、水和护剂,搅拌升温;s3,将s2中的物料通过导入到混合罐内;s4,将s1中的物料通过压缩的惰性气体逐步导入到混合罐内,对混合罐内物料进行剪切搅拌;s5,对混合罐内的物料进行均质;s6,对均质完成的物料进行冷却,并进行喷雾干燥,获得粉料;s7,对粉料进行筛分,获得叶黄素酯粉末。
6.进一步的,按质量份计,所述s1中加入了8-12份叶黄素晶体、5-9份填充介质和0.3-0.6份维生素e,所述s2中加入了18-22份乳化淀粉、35-45份水和4-6份护剂。
7.进一步的,所述填充介质包括植物油。
8.进一步的,所述护剂为硝酸钠、硝酸钾、亚硝酸钠或亚硝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9.进一步的,所述s1中将混合物升温到105℃,若叶黄素晶体完全溶解,则在s2后进行s3,若叶黄素晶体未完全溶解,则将混合物升温到120℃,待叶黄素晶体完全溶解后,再降
温到105℃,并在s2后进行s3。
10.进一步的,所述s1中的冷热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外壁上缠绕设置有螺旋状的控温管,所述控温管的顶部连通设置有第一进媒管和第二进媒管,所述控温管的底部连通设置有第一出媒管和第二出媒管;第一控制机构、第二控制机构、第三控制机构以及第四控制机构,所述第一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进媒管的启闭,所述第二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进媒管的启闭,所述第三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出媒管的启闭,所述第四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出媒管的启闭;形变管,所述形变管呈螺旋环状位于所述控温管内,且所述形变管的顶部与所述第二进媒管相通,底部与所述第二出媒管相通,所述形变管可与所述控温管的内壁分离或贴合。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机构、所述第二控制机构、所述第三控制机构以及所述第四控制机构均为控制阀。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包括位置固定的第一调节壳,所述第一调节壳内转动设置有圆柱形的第一调节柱,所述第一调节柱的两端均同轴设置有活动穿出所述第一调节壳的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壳的内壁活动贴合于所述第一调节柱的外壁,所述第一调节壳上连通设置有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进媒管相通,贯穿所述第一调节柱开设有c字形的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二控制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调节壳相通的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所述第四管体与所述第二进媒管相通,所述第一调节柱的侧部开设有扇形的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高于所述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三控制机构包括位置固定的第二调节壳,所述第二调节壳内转动设置有圆柱形的第二调节柱,所述第二调节柱的两端均同轴设置有活动穿出所述第二调节壳的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壳的内壁活动贴合于所述第二调节柱的外壁,所述第二调节壳上连通设置有第五管体和第六管体,所述第六管体与所述第一出媒管相通,所述第二调节柱的外壁上设置有扇形的第三调节孔;所述第四控制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调节壳相通的第七管体和第八管体,所述第七管体与所述第二出媒管相通,所述第二调节柱上水平开设有三个等高的第四调节孔,所述第四调节孔均为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柱的轴心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调节柱的侧壁,且三个所述第四调节孔的轴心之间均具有设定角度,所述第四调节孔低于所述第三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柱包括有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当所述第一调节柱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调节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相通,所述第二调节孔与所述第三管体相通,所述第四管体正对于所述第一调节柱的外壁,所述第五管体和所述第六管体均与所述第三调节孔相通,所述第七管体和所述第八管体与其中两个所述第四调节孔相通;当所述第一调节柱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均正对于所述第一调节柱的外壁,所述第三管体和所述第四管体均与所述第二调节孔相通,所述第五管体和所述第六管体均与所述第三调节孔相通,所述第七管体和所述第八管体均正对于
所述第二调节柱的外壁;当所述第一调节柱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一管体正对于所述第一调节柱的外壁,所述第一调节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相通,所述第三管体和所述第四管体均与所述第二调节孔相通,所述第五管体正对于所述第二调节柱的外壁,所述第六管体与所述第三调节孔相通或正对于所述第二调节柱的外壁,所述第七管体和所述第八管体与其中两个所述第四调节孔相通。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壳位于所述第二调节壳的上方,位于所述第一调节壳与所述第二调节壳之间的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第二调节杆同轴连接,位于顶部的所述第一调节杆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
14.进一步的,所述控温管的纵截面呈凸字形,所述控温管的一侧贴合于所述釜体的外壁,所述控温管凸出的部分位于所述控温管距离所述釜体的最远侧。
15.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叶黄素酯的生产工艺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降油相物料溶解,并且如果油相物料能够正常溶解,在只需要坚持升温溶解,但是如果不能正常溶解,则先升温到较高之后,再降温,便于与水相之间混合;其次在水相溶解完成后,使用高速剪切机对物料进行剪切,并在剪切完成后使用均质机进行均质,从而使得物料质地更均匀;最后通过喷雾干燥进行喷雾即可获得叶黄素酯的粗料,最后使用筛分(60目)的方式能够获得成品叶黄素酯成品。
16.其中使用本技术的工艺增加了壁材对叶黄素酯的包埋效果,从而使得最终的产品的粒径更加均匀,稳定性更好;其中最终产品放置半年后的含量保留率大于97%,而且整个工艺成本低,便于工业生产和应用。该叶黄素酯制剂用于水基食品、药品或保健品中,可以良好分散,并且能够起到稳定的着效果,尤其是用于发酵乳等乳品着时,可使发酵乳等乳品的着,彩鲜艳,光稳定性强,而且更易于人体吸收,从而为叶黄素酯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领域。
17.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叶黄素酯的生产工艺中冷热反应釜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叶黄素酯的生产工艺中冷热反应釜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叶黄素酯的生产工艺中冷热反应釜中第一调节壳和第二调节壳部分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图4中c部分的放大图;图7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叶黄素酯的生产工艺中冷热反应釜中第一调节壳和第二调节壳部分在第一状态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8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叶黄素酯的生产工艺中冷热反应釜中第一调节壳和第二调节壳部分在第二状态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叶黄素酯的生产工艺中冷热反应釜中第一调节壳和第二调节壳部分在第三状态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0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叶黄素酯的生产工艺中冷热反应釜中第一调节柱和第二调节柱部分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d部分的放大图;图12是图10中e部分的放大图;图13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叶黄素酯的生产工艺中冷热反应釜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标号:1、釜体;2、控温管;3、第一进媒管;4、第二进媒管;5、第一出媒管;6、第二出媒管;7、形变管;8、控制阀;9、第一调节壳;10、第一调节柱;11、第一调节杆;12、第一管体;13、第二管体;14、第一调节孔;15、第三管体;16、第四管体;17、第二调节孔;18、第二调节壳;19、第二调节柱;20、第二调节杆;21、第五管体;22、第六管体;23、第三调节孔;24、第七管体;25、第八管体;26、第四调节孔;27、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一种叶黄素酯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叶黄素晶体、填充介质和维生素e加入到冷热反应釜内,对冷热反应釜进行升温或先升温后降温的方式对内部混合物进行隔绝氧气(比如向冷热反应釜内使用两个通道,一个通道用于通入惰性气体,另一个通道用于排出空气,即可将冷热反应釜内转变为隔绝氧气的状态,但其气压与外部接近;最后将冷热反应釜封闭)溶解;s2,向水相罐内加入乳化淀粉、水和护剂,搅拌升温;s3,将s2中的物料通过导入到混合罐内;s4,将s1中的物料通过压缩的惰性气体逐步导入到混合罐内,对混合罐内物料进行剪切搅拌;s5,对混合罐内的物料进行均质;s6,对均质完成的物料进行冷却,并进行喷雾干燥,获得粉料;s7,对粉料进行筛分,获得叶黄素酯粉末。
22.首先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降油相物料溶解,并且如果油相物料能够正常溶解,在只需要坚持升温溶解,但是如果不能正常溶解,则先升温到较高之后,再降温,便于与水相之间混合;其次在水相溶解完成后,使用高速剪切机对物料进行剪切,并在剪切完成后使用均质机进行均质,从而使得物料质地更均匀;最后通过喷雾干燥进行喷雾即可获得叶黄素酯的粗料,最后使用筛分(60目)的方式能够获得成品叶黄素酯成品。
23.其中使用本技术的工艺增加了壁材对叶黄素酯的包埋效果,从而使得最终的产品的粒径更加均匀,稳定性更好;其中最终产品放置半年后的含量保留率大于97%,而且整个
工艺成本低,便于工业生产和应用。该叶黄素酯制剂用于水基食品、药品或保健品中,可以良好分散,并且能够起到稳定的着效果,尤其是用于发酵乳等乳品着时,可使发酵乳等乳品的着,彩鲜艳,光稳定性强,而且更易于人体吸收,从而为叶黄素酯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领域。
24.所述s1中加入了8-12份叶黄素晶体、5-9份填充介质和0.3-0.6份维生素e,所述s2中加入了18-22份乳化淀粉、35-45份水和4-6份护剂。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叶黄素晶体为10份,植物油(玉米油或豆油)为7份,以及0.5份的维生素e;水相中包括有20份乳化淀粉、40份水以及5份护剂,而护剂可以是硝酸钠、硝酸钾、亚硝酸钠或亚硝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具体混合种类和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而选定。
25.所述s1中将混合物升温到105℃,若叶黄素晶体完全溶解,则在s2后进行s3,若叶黄素晶体未完全溶解,则将混合物升温到120℃,待叶黄素晶体完全溶解后,再降温到105℃,并在s2后进行s3。其理由是有部分油相物料在105℃时不能很好的溶解,因此需要较高的温度后才能溶解;同时如果直接升高到较高的温度后与水相混合,则引起水相与油相之间不能很好的融合,因此需要根据情况可能需要先升温再降温。
26.如图1至图12所示,所述s1中的冷热反应釜包括,釜体1,所述釜体1的外壁上缠绕设置有螺旋状的控温管2,所述控温管2的顶部连通设置有第一进媒管3和第二进媒管4,所述控温管2的底部连通设置有第一出媒管5和第二出媒管6;第一控制机构、第二控制机构、第三控制机构以及第四控制机构,所述第一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进媒管3的启闭,所述第二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进媒管4的启闭,所述第三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出媒管5的启闭,所述第四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出媒管6的启闭;形变管7,所述形变管7呈螺旋环状位于所述控温管2内,且所述形变管7的顶部与所述第二进媒管4相通,底部与所述第二出媒管6相通,所述形变管7可与所述控温管2的内壁分离或贴合,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形变管7优选为能够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且能够耐受热媒温度的材料。
27.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包括位置固定的第一调节壳9,所述第一调节壳9内转动设置有圆柱形的第一调节柱10,所述第一调节柱10的两端均同轴设置有活动穿出所述第一调节壳9的第一调节杆11,所述第一调节壳9的内壁活动贴合于所述第一调节柱10的外壁,所述第一调节壳9上连通设置有第一管体12和第二管体13,所述第二管体13与所述第一进媒管3相通,贯穿所述第一调节柱10开设有c字形的第一调节孔14;所述第二控制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调节壳9相通的第三管体15和第四管体16,所述第四管体16与所述第二进媒管4相通,所述第一调节柱10的侧部开设有扇形的第二调节孔17,所述第一调节孔14高于所述第二调节孔17;所述第三控制机构包括位置固定的第二调节壳18,所述第二调节壳18内转动设置有圆柱形的第二调节柱19,所述第二调节柱19的两端均同轴设置有活动穿出所述第二调节壳18的第二调节杆20,所述第二调节壳18的内壁活动贴合于所述第二调节柱19的外壁,所述第二调节壳18上连通设置有第五管体21和第六管体22,所述第六管体22与所述第一出媒管5相通,所述第二调节柱19的外壁上设置有扇形的第三调节孔23;
所述第四控制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调节壳18相通的第七管体24和第八管体25,所述第七管体24与所述第二出媒管6相通,所述第二调节柱19上水平开设有三个等高的第四调节孔26,所述第四调节孔26均为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柱19的轴心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调节柱19的侧壁,且三个所述第四调节孔26的轴心之间均具有设定角度,所述第四调节孔26低于所述第三调节孔23;所述第一调节柱10包括有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当所述第一调节柱1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调节孔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体12和所述第二管体13相通,所述第二调节孔17与所述第三管体15相通,所述第四管体16正对于所述第一调节柱10的外壁,所述第五管体21和所述第六管体22均与所述第三调节孔23相通,所述第七管体24和所述第八管体25与其中两个所述第四调节孔26相通;当所述第一调节柱1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管体12和所述第二管体13均正对于所述第一调节柱10的外壁,所述第三管体15和所述第四管体16均与所述第二调节孔17相通,所述第五管体21和所述第六管体22均与所述第三调节孔23相通,所述第七管体24和所述第八管体25均正对于所述第二调节柱19的外壁;当所述第一调节柱10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一管体12正对于所述第一调节柱10的外壁,所述第一调节孔1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13相通,所述第三管体15和所述第四管体16均与所述第二调节孔17相通,所述第五管体21正对于所述第二调节柱19的外壁,所述第六管体22与所述第三调节孔23相通或正对于所述第二调节柱19的外壁,所述第七管体24和所述第八管体25与其中两个所述第四调节孔26相通。
28.所述第一调节壳9位于所述第二调节壳18的上方,位于所述第一调节壳9与所述第二调节壳18之间的所述第一调节杆11和所述第二调节杆20同轴连接,位于顶部的所述第一调节杆11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27。
29.所述控温管2的纵截面呈凸字形,所述控温管2的一侧贴合于所述釜体1的外壁,所述控温管2凸出的部分位于所述控温管2距离所述釜体1的最远侧。控温管2凸出来的部分,在将热媒从控温管2内挤出的时候,便于热媒向下进行流动。
30.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壳9和第二调节壳18均具有用于对其进行支撑的结构,从而使得二者分别处于位置固定的状态;同时第一管体12和第五管体21是用于与热媒的库或仓连通,用于进行热媒循环;第三管体15和第八管体25是用于与冷媒的仓或库连通,用于进行冷媒的循环(在相应的位置都设置有相应的驱动泵);在对釜体1内的物料进行加热的时候,此时驱动电机27驱动同时驱动第一调节杆11、第一调节柱10、第二调节杆20和第二调节柱19达到一定的角度,并使得第一调节柱10处于第一状态;此时外部的热媒依次通过第一管体12、第一调节孔14、第二管体13和第一进媒管3后流入到控温管2内;并从控温管2内通过第一出媒管5、第六管体22、第三调节孔23、第五管体21后流回到热媒的仓或库内,同时对釜体1内的物料进行升温;而此时第三管体15虽然与第二调节孔17相通,但是第四管体16是正对着第一调节柱10的外壁,因此冷媒不能流入到形变管7内,且由于第七管体24和第八管体25是分别与两个第四调节孔26相通的,所以形变管7内的冷媒能够被尽量的挤出;当需要进行降温的时候,此时驱动电机27驱动第一调节杆11、第一调节柱10、第二
调节杆20和第二调节柱19进行转动,并使得第一调节柱10达到第二状态;此时第一管体12和第二管体13均正对于第一调节柱10的外壁,固热媒不再继续向控温管2内输入;第三管体15和第四管体16均与第二调节孔17相通,因此外部的冷媒能够通过第三管体15、第二调节孔17、第四管体16和第二进媒管4流入到形变管7内;第五管体21和第六管体22均与第三调节孔23相通,固热媒能够正常的流出;第七管体24和第八管体25均正对于第二调节柱19的外壁,固底部的冷媒不能继续向外流出,这样形变管7就能被冷媒涨开,并将热媒尽量的挤出;当热媒被挤出完毕后,驱动电机27再驱动第一调节杆11、第一调节柱10、第二调节杆20和第二调节柱19进行转动,并使得第一调节柱10到达第三状态;在此状态下,第一管体12正对于第一调节柱10的外壁,第一调节孔14的一端与第二管体13相通,热媒依然不能流入到控温管2内;第三管体15和第四管体16均与第二调节孔17相通,冷媒能够流入到形变管7内,并正常流动,开始冷却;第五管体21正对于第二调节柱19的外壁,第六管体22与第三调节孔23相通或正对于第二调节柱19的外壁,此时由于控温管2内没有热媒,因此其不产生影响;第七管体24和第八管体25与其中两个第四调节孔26相通,使得冷媒能够正常的向外流动。
31.由于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之间的切换不仅只需通过一个驱动电机27即可进行调节;同时通过第一调节柱10、第二调节柱19的形状可自动的进行各个模式,且同步的进行改变,因此使得使用效果更佳,成本更低且保证了模式调节的准确性,使用效果更佳。
32.其中还应当理解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管体12与外部热媒仓以及第三管体15与外部冷媒仓之间均为通过重力直接进行流动的,同时第五管体21和第八管体25向外流出热媒和冷媒也是自然流动的(热媒和冷媒的仓或库处,顶部为待使用的热媒或冷媒,底部为使用完成的热媒或冷媒);如此当第一调节柱10的状态或角度调节之后,热媒与冷媒的流动模式切换至自动进行的,无需工人进行操作或其他的泵进行控制。
33.在还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控制机构、所述第二控制机构、所述第三控制机构以及所述第四控制机构均为控制阀8。即通过控制阀8手动控制第一进媒管3、第二进媒管4、第一出媒管5和第二出媒管6的启闭,并使得在进行加热的时候第一进媒管3正常通入热媒,对釜体1内进行升温,同时形变管7内没有冷媒;然后当需要冷却的时候,关闭第一进媒管3上的控制阀8,保持第一出媒管5上的控制阀8打开;之后打开第二进媒管4上的控制阀8,保持第二出媒管6上的控制阀8关闭,通入冷媒,此时形变管7发生弹性形变,由于第二出媒管6上的控制阀8处于关闭状态,因此冷媒将形变管7涨开后,能够将控温管2内的热媒从温控管内通过第一出媒管5挤出;挤出到合适的量之后,保持第一进媒管3上的控制阀8关闭,第一出媒管5上的控制阀8既可以是关闭也可以是打开;但是此时第二进媒管4和第二出媒管6上的控制阀8都是打开的状态,如此涨开的形变管7贴合在控温管2的内壁上,从而能够对釜体1进行降温。
34.在下次使用需要升温的时候,关闭第二进媒管4上控制阀8关闭,打开第二出媒管6关闭,打开第一进媒管3关闭,关闭第一出媒管5,这样控温管2内的热媒就能够较好的将形变管7内的冷媒挤出,并使得形变管7变成扁平状,不影响热媒正常的作用到温控管的内壁以及对釜体1进行升温;当冷媒被挤出完毕后,打开第一出媒管5上的控制阀8,使得热媒能
够进入到循环内;而第二出媒管6能够保持关闭或闭合。
35.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6.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叶黄素酯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叶黄素晶体、填充介质和维生素e加入到冷热反应釜内,对冷热反应釜进行升温或先升温后降温的方式对内部混合物进行隔绝氧气溶解;s2,向水相罐内加入乳化淀粉、水和护剂,搅拌升温;s3,将s2中的物料通过导入到混合罐内;s4,将s1中的物料通过压缩的惰性气体逐步导入到混合罐内,对混合罐内物料进行剪切搅拌;s5,对混合罐内的物料进行均质;s6,对均质完成的物料进行冷却,并进行喷雾干燥,获得粉料;s7,对粉料进行筛分,获得叶黄素酯粉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黄素酯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所述s1中加入了8-12份叶黄素晶体、5-9份填充介质和0.3-0.6份维生素e,所述s2中加入了18-22份乳化淀粉、35-45份水和4-6份护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叶黄素酯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介质包括植物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叶黄素酯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剂为硝酸钠、硝酸钾、亚硝酸钠或亚硝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黄素酯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将混合物升温到105℃,若叶黄素晶体完全溶解,则在s2后进行s3,若叶黄素晶体未完全溶解,则将混合物升温到120℃,待叶黄素晶体完全溶解后,再降温到105℃,并在s2后进行s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黄素酯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冷热反应釜包括,釜体(1),所述釜体(1)的外壁上缠绕设置有螺旋状的控温管(2),所述控温管(2)的顶部连通设置有第一进媒管(3)和第二进媒管(4),所述控温管(2)的底部连通设置有第一出媒管(5)和第二出媒管(6);第一控制机构、第二控制机构、第三控制机构以及第四控制机构,所述第一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进媒管(3)的启闭,所述第二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进媒管(4)的启闭,所述第三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出媒管(5)的启闭,所述第四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出媒管(6)的启闭;形变管(7),所述形变管(7)呈螺旋环状位于所述控温管(2)内,且所述形变管(7)的顶部与所述第二进媒管(4)相通,底部与所述第二出媒管(6)相通,所述形变管(7)可与所述控温管(2)的内壁分离或贴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叶黄素酯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机构、所述第二控制机构、所述第三控制机构以及所述第四控制机构均为控制阀(8)。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叶黄素酯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包括位置固定的第一调节壳(9),所述第一调节壳(9)内转动设置有圆柱形的第一调节柱(10),所述第一调节柱(10)的两端均同轴设置有活动穿出所述第一调节壳(9)的第一调节杆(11),所述第一调节壳(9)的内壁活动贴合于所述第一调节柱(10)的外壁,所述第一调节壳(9)上连通设置有第一管体(12)和第二管体(13),所述第二管体(13)与所述第一进媒管
(3)相通,贯穿所述第一调节柱(10)开设有c字形的第一调节孔(14);所述第二控制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调节壳(9)相通的第三管体(15)和第四管体(16),所述第四管体(16)与所述第二进媒管(4)相通,所述第一调节柱(10)的侧部开设有扇形的第二调节孔(17),所述第一调节孔(14)高于所述第二调节孔(17);所述第三控制机构包括位置固定的第二调节壳(18),所述第二调节壳(18)内转动设置有圆柱形的第二调节柱(19),所述第二调节柱(19)的两端均同轴设置有活动穿出所述第二调节壳(18)的第二调节杆(20),所述第二调节壳(18)的内壁活动贴合于所述第二调节柱(19)的外壁,所述第二调节壳(18)上连通设置有第五管体(21)和第六管体(22),所述第六管体(22)与所述第一出媒管(5)相通,所述第二调节柱(19)的外壁上设置有扇形的第三调节孔(23);所述第四控制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调节壳(18)相通的第七管体(24)和第八管体(25),所述第七管体(24)与所述第二出媒管(6)相通,所述第二调节柱(19)上水平开设有三个等高的第四调节孔(26),所述第四调节孔(26)均为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柱(19)的轴心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调节柱(19)的侧壁,且三个所述第四调节孔(26)的轴心之间均具有设定角度,所述第四调节孔(26)低于所述第三调节孔(23);所述第一调节柱(10)包括有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当所述第一调节柱(1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调节孔(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体(12)和所述第二管体(13)相通,所述第二调节孔(17)与所述第三管体(15)相通,所述第四管体(16)正对于所述第一调节柱(10)的外壁,所述第五管体(21)和所述第六管体(22)均与所述第三调节孔(23)相通,所述第七管体(24)和所述第八管体(25)与其中两个所述第四调节孔(26)相通;当所述第一调节柱(1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管体(12)和所述第二管体(13)均正对于所述第一调节柱(10)的外壁,所述第三管体(15)和所述第四管体(16)均与所述第二调节孔(17)相通,所述第五管体(21)和所述第六管体(22)均与所述第三调节孔(23)相通,所述第七管体(24)和所述第八管体(25)均正对于所述第二调节柱(19)的外壁;当所述第一调节柱(10)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一管体(12)正对于所述第一调节柱(10)的外壁,所述第一调节孔(1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13)相通,所述第三管体(15)和所述第四管体(16)均与所述第二调节孔(17)相通,所述第五管体(21)正对于所述第二调节柱(19)的外壁,所述第六管体(22)与所述第三调节孔(23)相通或正对于所述第二调节柱(19)的外壁,所述第七管体(24)和所述第八管体(25)与其中两个所述第四调节孔(26)相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叶黄素酯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壳(9)位于所述第二调节壳(18)的上方,位于所述第一调节壳(9)与所述第二调节壳(18)之间的所述第一调节杆(11)和所述第二调节杆(20)同轴连接,位于顶部的所述第一调节杆(11)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27)。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叶黄素酯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管(2)的纵截面呈凸字形,所述控温管(2)的一侧贴合于所述釜体(1)的外壁,所述控温管(2)凸出的部分位于所述控温管(2)距离所述釜体(1)的最远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叶黄素酯的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叶黄素酯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叶黄素晶体、填充介质和维生素E加入到冷热反应釜内,对冷热反应釜进行升温或先升温后降温的方式对内部混合物进行隔绝氧气溶解;S2,向水相罐内加入乳化淀粉、水和护剂,搅拌升温;S3,将S2中的物料通过导入到混合罐内;S4,将S1中的物料通过压缩的惰性气体逐步导入到混合罐内,对混合罐内物料进行剪切搅拌;S5,对混合罐内的物料进行均质;S6,对均质完成的物料进行冷却,并进行喷雾干燥,获得粉料;S7,对粉料进行筛分,获得叶黄素酯粉末。本发明能够获得高品质的叶黄素酯。获得高品质的叶黄素酯。获得高品质的叶黄素酯。


技术研发人员:

刘波 陈江宁 丁茂林 代燕 李秀丽 宋建兰 祝艳梅 程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武汉星辰现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6

技术公布日:

2022/10/11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5:36: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266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叶黄素   热媒   机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