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梁衬套特性对操乘性能的改善在某车型中的应用

扭力衬套特性对操乘性能的改善在某车型中的应用
1.背景概述
扭力梁式悬架是汽车后悬架类型的一种,是通过一个扭力梁来平衡左右车轮的上下跳动,以减小车辆的摇晃,保持车辆的平稳。这种悬挂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左右两侧车轮处所占用的空间很少,同时车身的外倾角没有变化,避震器不发生弯曲应力,所以摩擦小,乘坐性佳。如果调校得当,可以用最少的成本和空间达到最好的效果,且相对于独立悬架,扭力梁悬架零件个数少,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轻量化和低成本。自上世纪80年代,扭力梁悬架在许多前驱车的后悬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现在已成为紧凑级及以下车型的主流后悬架配置。
另一方面,由于现代汽车悬架对橡胶衬套的广泛使用,使悬架的弹性运动学成为悬架设计的首要考虑的内容。在悬架K&C 中弹性运动学所占的比重更大,转向特性是汽车横向运动的首要内容,对操纵稳定性具有否决权。以往人们主要关注车身侧倾或轮跳时车轮前束的变化(即悬架运动学)对汽车过度和不足转向特性的影响。当悬架大量采用橡胶衬套后,悬架的弹性运动对前束变化的影响通常远大于悬架运动学的影响,使得弹性运动学引起的汽车不足和过度转向比运动学更为重要。
工程开发实际中,不同车型的需求,造成扭力梁悬架的工作条件发生变化,需要对扭力梁悬架进行匹配性开发,这与零件的共用化是相矛盾的,对工程师来说平衡这种矛盾是一件困难的事。本文中对于扭力
梁悬架的研究和讨论,是由于为了提升车辆后部的离地间隙,后悬架车辆姿态进行了抬升,扭力梁初始工作倾角增大(图1),而工作倾角的增大会减小扭力梁在侧倾工况时外侧轮前束角toe-in变化量(图2),这不利于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在高速变道等工况下,车辆的尾部追溯性会产生恶化,所以本文在满足扭力梁悬架主体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将通过尝试对悬架衬套特性的调整来改善车辆悬架KC及整车操乘性能。
霓虹灯变压器
图1 扭力梁悬架初始工作角度变化(侧视图)
图2 侧倾时扭力梁外侧轮的前束变化(俯视图)
2.前点衬套优化方案及对KC性能的改善
车辆转向的稳定性特性,主要取决于后悬架的两种转向效应[2]:侧倾时车轮跳动时的转向效应(简称“侧倾转向”,图2);车辆转弯时车轮受横向作用力,悬架衬套变形产生的转向效应(简称“横力转向”,图3)。本文讨论的扭力梁悬架,由于使用条件决定了初始工作角度增大,侧倾转向恶化,如果不对扭力梁结构进行大型的调整,则难以改善,而大型调整会导致零件变更,无法共用,故从改善横力转向入手,通过CAE解析,可以发现改变衬套P向和Q 向刚度的配比(图4),可以减小横力转向的toe-out变化量。
图3 受侧向力使扭力梁外侧轮的前束变化(俯视图)图4 扭力梁悬架衬套P向和Q向刚度(俯视图)
在多体软件LMS-Motion中进行扭力梁悬架的多体建模工作,将扭力梁几何在有限元软件里进行网格划分,然后将导出的BDF柔性体文件导入LMS-Motion中,对应多体连接点处建立IO点约束,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5 扭力梁悬架多体模型
迷魂阵捕鱼扭力梁采用柔性体建模处理,衬套按照motion中standard-bush单元进行处理,其中前点衬套基于三向
线刚度进行优化配比,以横力转向最大化为优化目标,衬套橡胶配方、耐久性和其他性能作为边界条件,进行优化。将P-Q 方向的刚度值进行不同的刚度配比组合,各向刚度值进行加倍和减半,输入motion中进行侧向力工况仿真,得到各方案对应的横力转向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6 不同刚度配比方案对应横力转向结果
从上图结果可以看出,15号方案的刚度配比对应的横力转向最大,故选取15号方案作为优化案。基于优化后的方案,用motion悬架模板进行其他KC工况的仿真,选取与整车行驶稳定性相关的指标,优化前后的对比结果如下表所示:
侧倾转向
(%)横力转向
(udeg/N)
接地点
前后转向
(udeg/N)
轮心
前后转向
(udeg/N)
轮心
捕虾机电路图
前后刚性
(N/mm)
足球缝制外倾刚性
(kN/deg)
回正刚性
冰醋酸溶液(kNm/rad)
原始衬套方案  2.5-31.359.363.110047.81107
工作票管理系统
P-Q向刚度优化后式样  2.58.8761.2165.498337.66105
表1 改变前后KC指标结果对比
从上表可以看出,改变前点衬套的刚性,除了对横力转向的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其他各项指标并未带来明显
恶化。从改善前后的横力转向曲线对比图(图
7所示)可以看出,使用优化后的P-Q向衬套刚度,扭力梁外侧轮,
在转弯时受到侧向力作用(图中力为“-”的方向),车轮前束角变化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较强的Toe-out变成微弱的Toe-in,后悬架的对整车转向特性的贡献由过多转向(oversteer)变成不足转向(understeer),对车辆的稳定性提升有利。
图7 横力转向曲线
在提升操控稳定性的同时,P向-Q向刚度优化后,后轮轮心的前后方向柔度曲线分析结果见图8,优化方案的对于原方案,轮心前后刚度值下降了17%。对于后轮通过路面凹凸时,悬架对车体冲击力的低减有利,提升了后轴的乘坐舒适性。
图8 轮心前后载荷位移曲线
3.整车性能的改善
整车性能方面,基于前后悬架多体模型进入Motion-Sub机构进行整车模型的搭建拼接,如下图所示:
图9 Motion中的整车多体模型
①操稳方面,按照优化前后两种不同的前点衬套式样,分别解析了120km/h车速,30deg转向角阶跃输入下,车辆横摆角度响应曲线(图10)。横摆角速度的超调量下降了2%,振动的衰减速度加快,
更快的到达稳态值水平。瞬态响应品质和稳定性得到提升。实车实验也进行了验证,操稳性能得到提升,和仿真预测结果一致。
图10 角阶跃输入下的横摆角速度响应
②舒适性方面,基于上述Motion-SUB机构整车模型计算了60km/s车速条件下,通过路面接缝突起时的前后加速度响应曲线(图11),在后轮通过接缝时,加速度峰值下降了10%,后悬冲击显著下降,乘坐舒适性也得到了一
定的改善。
图11 脉冲输入下的车辆前后加速度响应曲线
4.总结
以横力转向的最大化为优化目标,通过对扭力梁悬架衬套P向-Q向刚度配比的优化选择,实现了扭力梁悬架横力转向特性,由过多转向变成了不足转向,提升了车辆阶跃输入下横摆角度的响应特性,有利于改善整车的尾部追随性及整车操控性。同时轮心前后方向刚性下降,后轴经过凹凸时的前后方向冲击得到降低,对整车的乘坐舒适性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效果。改善后的方案,经过实车验证,操安的主观评价实验结果也显示尾部追随性的确有了明显改善,乘坐舒适性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与仿真预测的趋势一致。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22:26: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2659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悬架   转向   扭力   衬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