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公共安全的动态人脸识别系统建设规范

面向公共安全的动态人脸识别系统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面向公共安全的动态人脸识别系统的系统架构、系统开发、系统功能、系统运行管理及系统质量指标。
本规范适用面向公共安全的动态人脸识别系统的开发和推广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894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GB/T26238-2010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术语
GB/T29194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通用功能要求
GB/T37036.3-2019信息技术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第3部分:人脸乙酰丙酮铱
DA/T22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3术语及定义
GB/T26238-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37036.3-2019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无动力滑翔伞
人脸识别face recognition
比例电磁铁基于个体的人脸特征,对个体进行识别的过程。
[GB/T37036.3-2019,定义3.1]
3.2
NVR
网络视频录像机,是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存储转发部分,NVR与视频编码器或网络摄像机协同工作,完成视频的录像、存储及转发功能。
注:NVR,全称Network Video Recorder。
3.3
人脸数据face date
对处于任何处理阶段的人脸样本、人脸参考、人脸特征或人脸特性的通称。
[GB/T37036.3-2019,定义3.3]
4系统架构
面向公共安全的动态人脸识别系统,由后台设备、物业管理中心机、手机用户端、综合管理平台等组成。通过局域网的形式,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对单元后台系统、社区监控系统、车辆管理系统的互联互
通、互管互控,并与公安物联平台关联实现对社区居民的智能综合管理,从源头提高了对常住以及流动人口和住房信息等登记采集管理能力,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水平。
面向公共安全的动态人脸识别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图1面向公共安全的动态人脸识别系统架构
5系统开发
5.1规划
确定开发的总体目标,成立由业务领导、业务人员、系统开发人员参加的开发队伍,完成系统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开发计划。
5.2建立
通过对系统进行功能需求分析、总体设计、硬件环境设计、软件设计和程序编写、调试、人员培训、整理文档资料等过程,完成系统的建立。
5.3试运行
系统建立后必须进行试运行,通过试运行,完成功能的增补和修改。
5.4.1测试要求
系统验收前必须对系统功能、过程、数据、编码等方面进行测试。测试前应成立测试组,确定测试计
划和测试标准。测试组应由物业管理人员、系统开发人员、系统维护人员、标准规范实施检查人员组成。
5.4.2测试内容
包括安全测试、可靠性测试、强度测试、性能测试。
5.4.3测试方式
应分为现场测试和模拟测试。现场测试应对社区居住人员进行识别,模拟测试则先存入一批人的头像,然后当这批人进入识别系统的视野时,看能否快速捕捉出来。测试结束后,形成测试报告。
5.5验收
系统通过测试后,再经过连续无间断运行两个月,系统维护人员向物业管理中心提交系统运行报告,申请验收,验收通过后,物业管理中心应提前15天向各房屋业主发出通知后,可正式启用系统。
5.6维护
系统在运行中若因相关规定及管理方式发生变化等原因,系统的功能需要增补、修改时,应对系统进行及时维护。
6系统功能
6.1后台设备
设备应能实现开门、呼叫、通知和抓拍功能。
6.2物业管理中心机
中心机应能实现楼宇管理、社区信息、来电信息、挂失信息和设置信息等管理功能。
6.3客户端手机APP
集飞行器6.3.1呼叫
账户登录后可实时接收门铃对讲呼叫,接通门铃呼叫后,可与来访者在线视频通话,确认来访者身份后进行开锁。业主可根据自身网络选择语音对讲或视频对讲。一户可安装多个手机,呼叫同时振铃,若无WIFI/4G/5G网络,系统拨打用户设置的电话号码,实现语音通话以及开锁。
随时呼叫管理员,避免查管理中心电话号码,也可接收管理中心呼叫,选择语音或视频通话。6.3.2开锁
业主可以直接通过手机的“一键开锁”按钮控制门口锁,手机可当后台开门卡,也可远程授权开锁,访客确认拍照通行。
6.3.3设置
手机随时随地可修改开锁密码并自动上传至相应的门口主机,业主或授权访客无忧开门通行。
6.3.4查询
呼叫记录和访客快照可随时在手机端查看,家庭安全一目了然。
6.3.5家居安防
配置安居安防解决方案,用户绑定安防主机后,便可实现防区布撤防,开关操纵等功能。可直接接收家中报警信息,并连接家中摄像头查看状况,手机呼叫物管处理紧急情况。见图(1)家居安防技术架构如图2所示:
图2室内安防技术架构
6.3.6社区通告
小区管理员可通过管理后台发布社区消息,业主可通过“社区公告”功能查看小区的通知公告,及时了解动态。
6.4综合管理平台
6.4.1信息采集与人口管理
人员身份信息采集,所有住户在使用单元之前需带身份证到当地公安指定办理点进行实名制登记,人证合一方可领取IC卡以及手机APP默认开通,住户可通过以实名制登记过的IC卡、身份证、暂住证进行开门。人员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籍贯等都可一次性采集。
6.4.2房屋管理
实时获取和更新省、市、区、街道、社区的房屋、房屋出租、人口。人口流动的全部信息,有效避免出现人口、房屋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的情况,使社区人口房屋管理更智能、更安全、更便捷。
6.4.3车辆管理
业主停车位的管理,包括停车位置当前状况等信息。
6.4.4安全防范
通过与单元门摄像头的互联互通,对每次开门事件进行视频和照片的双重抓拍,并联动小区公共摄像头,全程监控录像,对小区安防设施集成化管理,有效减少了小区安防的人力成本,提高了安防智能化程度
6.4.5特殊人管理与管控
6.4.5.1对录入的人员信息,可区分为普通、关注、高危三个等级,当关注或高危人员出现,综合管理平台会及时进行预警通知,提高出警速度,有效降低犯罪率。
6.4.5.2重点人:智能后台会对出入人员进行人脸抓拍,联动的摄像头同样会对出入人员进行视频抓拍,抓拍到的图片和视频会上传到公安管理平台进行人脸数据、身份信息深度分析,判断出入人员身份是否异常,若异常则即时预警给相关人员,实现对扰乱社区秩序、涉恐、网逃、高危、非法上访等重点人员的管控,提供更稳定、更安全的社会环境。
7系统运行管理
调味盐7.1人员管理
7.1.1明确系统的主管领导,配备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
7.1.2建立相关人员的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应的权限及责任。
程序升温
7.1.3建立正常的培训制度,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每年应安排一周以上专业技术进修。
7.2设备管理
建立设备定期检查和机房管理制度,落实设备的“管、用、养、修”各项措施。
7.3数据安全管理
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备份数据保留时间不得少于两年。定期对磁盘空间进行整理,间隔时间不得长于一个月。应具备基本的数据维护功能,支持多种通用格式的元数据或目录数据的导入、导出,以及数据的加密设计,数据资源的自动备份与恢复、删除与回收等。各类电子文件资源的归档与管理可参见GB/T29194。
7.4软件安全管理
系统操作设置分级权限,以防止不正当的修改和恶意破坏。建立完整的防止、检查、消除计算机病毒的制度。应具备日志功能,用于记录、审计各类管理、操作行为。应能记录管理员、各类用户的行为信息,包括登录样例库应用系统、实施样例种类管理、编辑元数据或目录数据等各种操作行为;应具备日志检索、输出、导出等管理功能。
7.5环境安全管理
制定防火、防盗、防雷、防潮、断电保护等安全措施。
8系统质量
8.1实用性
8.1.1系统功能应满足物业管理的需要,及时、准确地为物业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8.1.2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易学。
8.1.3系统对规定调整、业务变更等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8.1.4通过系统的使用,提高社区安全水平和质量,达到规范严防严控管理的要求。
8.2安全可靠性
8.2.1通过配备UPS不间断电源,保证系统安全运行;采用多路供电线路、配备独立发电装置等方法保面向公共安全的动态人脸识别系统正常运行。
8.2.2系统具有良好的容错性,局部发生故障能自动隔离,避免因局部损坏造成系统瘫痪。
8.2.3具备完整有效的操作权限管理,对特定数据、特定模块进行加密处理,具有防止数据被盗用、破坏及非法存取等功能。
8.3通用性
软件开发规范,设计合理,留有充分的扩展余地,容易移植、推广和网络间互联。系统维护功能完整,操作方便。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0:28: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2650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系统   管理   进行   测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