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古诗的朗读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经典古诗的朗读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作者:***
s4爆炸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21年第08期
        【课例主题】依据上海市关景双攻关基地“课例研修提升教学素养”主题,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探究“经典古诗的朗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观课要点】依据“师之蕴”观课习惯,建议从课时目标具体化、目标环节清晰度、文本核心价值(语言、思维、文化、审美)理解度、诵读方法有效性等四点观课。
        【文本解读与学情分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诗作的显性内容、隐性意脉、深邃主旨可概括为:诗人叙述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的典范之作。全诗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
        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我们很多时候朗读古诗,往往停留在读的方式变化,比如自读、齐读、分工合读,学生往往根据老师的要求,为读而读,只是声音的表现,很少把朗读作为解读文本,深层把握情感,提升语文素养的钥匙。朗读不仅仅是外在的声音形式,更是把握文本内涵的外化。这些恰恰是朗读教学所缺乏的。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一步步深入文本的理解,是朗读教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如果从“师之蕴”解读方法的角度看内容和朗读,我们可以把内涵的理解作为隐性意脉,把朗读作为显性表达。在课堂中如何将隐性意脉用声音作显性表达,是朗读教学关注学生学习经历的重中之重。
        【课时目标】
        1.抓住主要画面,把握诗歌的情感变化,掌握朗读全诗的整体节奏。(重点)
        2.品味关键词语,强化词语形象感受力,形成朗读全诗的情感共鸣。(难点)
        3.运用朗读技巧,展现诗人独特的体验,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难点)
        【环节贯通】
        一、明确句读,掌握疑难词句,整体把握诗意。(铺垫目标1)
        教师活动:幻灯片展示课文。
        学生活动:齐读全诗,暴露预习中的疑难词句。
        预设1:字音(根据课堂具体情况调整)
        预设2:断句
        按照我们读唐诗的一般规律,七言句的节奏是“二、二、三”,但是如果用这种方法读《茅屋》七言句就不太妥当,比如第一句,如果这样读:八月/秋高/风怒号,味道就不太对了。本文所有七言句应该按照“四、三”的节奏读,比如: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再比如,还有不止七言的:①南村童/欺我/老无力;②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③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④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二、梳理层次,出诗情关键词句,把握全诗情感脉络(落实目标1)
        教师活动:如果想让我们的朗读有更多的节奏变化,更有情感,应该怎样设计我们的朗读?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
        提示:①结合每个段落所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②根据每个段落所使用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行设计。
        预设1:
        (1)秋风破屋——悲;(2)顽童抱茅——叹;
        (3)雨夜难眠——忧;(4)祈求广厦——愿。
        预设2:描写——记叙——描写——抒情
        三、品味关键词语,强化词语形象感受力,形成朗读全文的情感共鸣。(落实目标2)绝对值角度编码器
        教师活动:在______(用原诗的字词)中,我读出了(听到了、看到了、感到了)_______(作者)的_______。结合具体语句说明。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
        提示:多关注动词、形容词以及能强化作者形象感受的词语。
        四、个性表达,深究情感细节表达,展现诗人独特的体验,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落实目标3)
        教师活动:修改原诗为“八月秋高风怒号,茅飞渡江洒江郊。南村童欺我老,唇焦口燥心难熬。屋漏偏逢连阴雨,长夜沾湿衾如浇。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受冻死亦足!”你认为修改后的诗歌和原诗在内容表达有何不同,在朗读上又有何不同?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
        追问:如此的穷愁之人,竟然萌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壮丽祈愿,并说如果得偿所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然而,一想到一个自视甚高、整天喊
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大男人,奋斗了几十年,竟然连几间简陋的茅草屋都盖不起,连一床被子也买不起,导致老婆、孩子跟着受冻挨饿,甚至因缺食少粮,导致幼子饿死,总觉得这“金石之声”似乎很乏力、很空洞、也很缥缈,自保的能力都堪忧了,这种虑及他人的情怀到底算哪门子的伟大呢?你怎么看待这种疑问?
覆膜胶        由此,与学生梳理杜甫的诗作思路。
        五、总结诵读方法,拓展自读感悟
        作業布置:运用本课读诗方法(见板书),自读感悟《石壕吏》《卖炭翁》的诗意、诗情、表达方法、诗人情怀。
        【课后反思】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极早期烟雾探测器        ——谈教学预设与课堂实操中的差距
        上完课后,一位听课老师说,王老师这节课整体上设计感很强。这句话的意思我是知道的,如果听课老师听完课,感受到的是设计感,那么无疑这堂课是老师按照自己的设计环节在往前推进,但真正有效的课堂是什么?应该是课堂环节推进没有痕迹,是根据学生课堂的表现和学生的思考层层展开的。夹抱机
        如果说单从设计看,我认为根据“师之蕴”教学设计环节来看,应该说层层推进,依然是按照朗读教学的基本路径,通过“四读”,以朗读为抓手,贯通整个课堂。在“四读”中,将诵读技巧和内容理解及主旨把握融为一体。一读疏通字音和句读,初步感知内容(初步感知);二读梳理层次结构,整体把握内容(整体把握);三读品味关键词语,深入感受作者情感(深入探究);四读个性表达,深入挖掘文章内涵(拓展探究)。在这个过程中,诵读既是形式,也是目的;诵读既是开始,也是结束。以读的方式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的思考,对文本的加深思考才会自然形成相对应的朗读技巧。
        但课堂设計是否贴近学生的需求,是否促进学生的成长,需要到课堂中去验证。从整堂课的效果来看,整个课堂展开并不理想,反思整个过程,存在以下不足:
        首先,对学生的预学习估计不足。上课前看了学生的课本,发现没有预习痕迹,学生说只是按照老师要求读了两遍。这里就暴露出课堂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每个环节的设计,其实都应该有一个学生学情的预设支架,如果想要学生能够对这个问题有所思考或者有进一步思考的热情,则必须让学生有进一步思考的支撑点。比如二读梳理层次结构,这里存在两个难点没有预估准确,一是如果学生在课下没有对诗歌内容有相对熟悉的理解,学生很难概括出四幅画面。因为画面的概括,需要学生能够抓住诗歌中的“人”和“物”,然后用准确的动词链接“人”和“物”,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这是他们需要提升和训练的能力,否则很难快速得出结论。二是每个画面背后蕴含的情感的体会,对于学生来说,初读的情感下,更是难以概括。我最初想的是让学生出关键句,然后根据关键句有个初步的概括就可以了。但这首诗中,相对明显的能显示作者情感的关键句只有“归来倚杖自叹息”,其他情感都要深入到句子内部,甚至需要结合时代背景才能分析到位,让学生短时间内概括出来确实不太可能完成。假如是梳理《前赤壁赋》这样情感脉络比较显豁的文章,只要抓住文中现有“乐—悲—喜”即可。这也给我一个启发,就是在整体感知中,如果要快
速梳理作者的情感脉络,梳理层次结构,必须是在文本中这种情感脉络有明显的关键词句。如果情感脉络不够显豁的,则必须课前先带领学生进行梳理,有了一定的内容理解之后再展开。这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训练和提升的能力。
        其次,课堂实施中没有进行及时调整预设。课堂预设和课堂实施出现错位,不匹配,这应该是所有老师在课堂实施中都会遇到的情况,但是如何根据学情进行调整,这是每个老师应该具备基本能力。我为了能够完整展示朗读教学的四环节,忽视了基本的学情。虽然在第二个环节上,比预设投入了更多的时间,但是由于完成环节的意识作祟,导致每个环节都不够深入。既然学生课前预习不足,其实我完全可以沉下心来,带领学生,慢慢概括画面,然后让学生根据具体的句子,分析每个画面所蕴含的情感,最后再去总结“四读”环节,毕竟第二个环节梳理层次整体感知和第三个环节品读词句深入体会情感在很多内容上是重合的,只是理解深浅的问题。
选器
        总而言之,虽然这堂课自我感觉问题很大,但是最大的价值在于给我及时的提醒,一是我们在课堂预设中,不仅仅要设计好层层深入的问题,更要明确学生对这个问题有多少预设的积累,学生能够思考怎样的程度,如果学生不能有效达成,我们又应该怎么去引导。
这个问题应该成为每个老师在课堂设计中努力修炼的能力,这样才能达成和课堂实操的匹配;二是教师如果遇到预设和实操不匹配的情感时,一定要及时调整,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缓缓推进,切不可揠苗助长,强行推进。
        虽然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往往是骨感的,理想和现实总是有错位。但是,即使现实很骨感,我们也要努力让理想变得丰满,不放弃理想,才能逐步靠近理想。正如杜甫即使“茅屋被破”,贫困潦倒,但是他依然喊得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就是杜甫诗歌的价值所在!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2:21: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2591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朗读   情感   课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