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缸液压系统和高空作业机械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工程机械液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油缸液压系统和高空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2.高空作业机械广泛采用液压油缸作为执行机构,应用于举升、转向、支腿功能,油缸一般设置了平衡阀、液压锁等,用于油缸压力和位置保持,但常用的平衡阀、液压锁等液压阀均不可避免存在微量内泄漏,且封存在油缸内的支撑油缸活塞的液压油与其他物质一样存在热胀冷缩的固有特性,因此当油缸在作业中伸出一定长度并静止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油缸会有一定的回缩位移。
3.油缸伸缩变化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油缸伸缩变化带来的非预期位移往往会对高空作业造成风险,例如臂架下移压坏玻璃墙面、平台倾斜导致物料掉落等等。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的缺陷或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缸液压系统和高空作业机械,能有效解决因油缸静置或温差变化而导致油缸伸缩变化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缸液压系统,包括:
6.油缸,油缸的油缸工作油路包括无杆腔连接油路和有杆腔连接油路;
7.油缸保持阀,设置在油缸工作油路中并用于使油缸保持于伸出状态,油缸保持阀包括第一梭阀,第一梭阀的第一比较油口连接无杆腔连接油路且第二比较油口连接有杆腔连接油路;
8.泄漏与温差补偿油路,设有油液泵吸机构并与第一梭阀的第三进出油口相连。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油液泵吸机构包括能够正反转的辅泵和用于驱动辅泵的辅泵驱动机构,辅泵的第一泵送油口与第一梭阀的第三进出油口相连;油缸液压系统包括蓄能器,蓄能器通过蓄能器连接油路与辅泵的第二泵送油口相连。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油缸液压系统包括:
11.辅助吸油油路,与蓄能器连接油路并联地连接在辅泵的第二泵送油口与油箱之间,辅助吸油油路中设有使得油液能够从油箱流向辅泵且反向截止的吸油单向阀。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油缸保持阀包括与第一梭阀并联设置的第二梭阀,第二梭阀的第一比较油口连接无杆腔连接油路且第二比较油口连接有杆腔连接油路;
13.并且,油缸液压系统包括:
14.蓄能器补油泄压油路,连接第二梭阀的第三进出油口。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蓄能器补油泄压油路中设有用于控制蓄能器的油液朝向第二梭阀流出释能的释能阀,释能阀包括串联设置的释能开关阀和单向节流阀。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油缸液压系统包括:
17.主换向阀,包括主阀进油口、主阀回油口、与无杆腔连接油路相连的第一工作油口
和与有杆腔连接油路相连的第二工作油口;
18.其中,主换向阀包括中间截止位,在中间截止位,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均连通主阀回油口。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油缸液压系统包括:
20.主泵,通过主泵送油路与主换向阀的主阀进油口相连;
21.卸荷电磁阀,连接在主泵送油路与油箱之间。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辅泵为双向齿轮泵;和/或
23.油缸保持阀包括设置在油缸工作油路中的平衡阀组。
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油缸液压系统包括:
25.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油缸的油缸伸长量;和
26.控制器,被配置为:
27.获取位移传感器的油缸伸长量信号并确定油缸的油缸伸长量的变化方向和变化值;
28.确定变化值大于设定值;
29.根据变化方向,对应控制油液泵吸机构正转启动或反转启动,直至变化值为零。
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油缸液压系统包括:
31.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油缸的有杆腔或有杆腔连接油路的油压;
32.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油缸的无杆腔或无杆腔连接油路的油压;和
33.控制器,被配置为:
34.实时获取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的油压检测值,确定油缸的高压腔;
35.确定油缸的高压腔的油压检测值低于设定保压值;
36.控制启动油液泵吸机构,向油缸的高压腔泵油保压。
3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泄漏与温差补偿油路中设有保压单向阀,保压单向阀设置为使得油液能够从油液泵吸机构泵向第一梭阀且反向截止。
38.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空作业机械,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的油缸液压系统。
39.在本发明中,通过增设了第一梭阀和泄漏与温差补偿油路,第一梭阀的第三进出油口通过泄漏与温差补偿油路连接油液泵吸机构,第一梭阀的第一比较油口连接无杆腔连接油路且第二比较油口连接有杆腔连接油路,从而始终将油缸的高压腔与泄漏与温差补偿油路相连,从而在一旦油缸伸长量的变化较大时,可启动油液泵吸机构,向油缸的高压腔泵送补充压力油以促使油缸伸长量更大,或者,通过油液泵吸机构泵吸高压腔的油液,以促使油缸伸长量变小,最终保持在一个设定的油缸伸长量位置,从而有效解决因油缸静置或温差变化而导致油缸伸缩变化的问题。
40.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41.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42.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油缸液压系统的液压原理图;
43.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油缸液压系统的液压原理图。
44.附图标记说明
[0045]1ꢀꢀꢀꢀꢀꢀꢀꢀꢀ
主泵
ꢀꢀꢀꢀꢀꢀꢀꢀꢀꢀꢀꢀꢀꢀꢀꢀ2ꢀꢀꢀꢀꢀꢀꢀꢀꢀꢀ
主溢流阀
[0046]3ꢀꢀꢀꢀꢀꢀꢀꢀꢀ
卸荷电磁阀
ꢀꢀꢀꢀꢀꢀꢀꢀꢀꢀ4ꢀꢀꢀꢀꢀꢀꢀꢀꢀꢀ
油液过滤器
[0047]5ꢀꢀꢀꢀꢀꢀꢀꢀꢀ
主换向阀
ꢀꢀꢀꢀꢀꢀꢀꢀꢀꢀꢀꢀ6ꢀꢀꢀꢀꢀꢀꢀꢀꢀꢀ
释能阀
[0048]7ꢀꢀꢀꢀꢀꢀꢀꢀꢀ
吸油单向阀
ꢀꢀꢀꢀꢀꢀꢀꢀꢀꢀ8ꢀꢀꢀꢀꢀꢀꢀꢀꢀꢀ
蓄能器
[0049]9ꢀꢀꢀꢀꢀꢀꢀꢀꢀ
辅泵
ꢀꢀꢀꢀꢀꢀꢀꢀꢀꢀꢀꢀꢀꢀꢀꢀ
10
ꢀꢀꢀꢀꢀꢀꢀꢀꢀ
辅泵驱动机构
[0050]
11
ꢀꢀꢀꢀꢀꢀꢀꢀ
油缸
ꢀꢀꢀꢀꢀꢀꢀꢀꢀꢀꢀꢀꢀꢀꢀꢀ
12
ꢀꢀꢀꢀꢀꢀꢀꢀꢀ
位移传感器
[0051]
13
ꢀꢀꢀꢀꢀꢀꢀꢀ
油缸保持阀
ꢀꢀꢀꢀꢀꢀꢀꢀꢀꢀ
14
ꢀꢀꢀꢀꢀꢀꢀꢀꢀ
主泵电机
[0052]
15
ꢀꢀꢀꢀꢀꢀꢀꢀ
保压单向阀
ꢀꢀꢀꢀꢀꢀꢀꢀꢀꢀ
16
ꢀꢀꢀꢀꢀꢀꢀꢀꢀ
第一压力传感器
[0053]
17
ꢀꢀꢀꢀꢀꢀꢀꢀ
第二压力传感器
ꢀꢀꢀꢀꢀꢀ
18
ꢀꢀꢀꢀꢀꢀꢀꢀꢀ
油箱
[0054]
61
ꢀꢀꢀꢀꢀꢀꢀꢀ
释能开关阀
ꢀꢀꢀꢀꢀꢀꢀꢀꢀꢀ
62
ꢀꢀꢀꢀꢀꢀꢀꢀꢀ
单向节流阀
[0055]
1311
ꢀꢀꢀꢀꢀꢀ
第一梭阀
ꢀꢀꢀꢀꢀꢀꢀꢀꢀꢀꢀꢀ
1312
ꢀꢀꢀꢀꢀꢀꢀ
第二梭阀
[0056]
1321
ꢀꢀꢀꢀꢀꢀ
第一平衡阀
ꢀꢀꢀꢀꢀꢀꢀꢀꢀꢀ
1322
ꢀꢀꢀꢀꢀꢀꢀ
第二平衡阀
[0057]
l1
ꢀꢀꢀꢀꢀꢀꢀꢀ
泄漏与温差
ꢀꢀꢀꢀꢀꢀꢀꢀꢀꢀ
l2
ꢀꢀꢀꢀꢀꢀꢀꢀꢀ
蓄能器补油
[0058]
ꢀꢀꢀꢀꢀꢀꢀꢀꢀ
补偿油路
ꢀꢀꢀꢀꢀꢀꢀꢀꢀꢀꢀꢀꢀꢀꢀꢀꢀꢀꢀꢀꢀ
泄压油路
[0059]
p
ꢀꢀꢀꢀꢀꢀꢀꢀ
主阀进油口
ꢀꢀꢀꢀꢀꢀꢀꢀꢀ
t
ꢀꢀꢀꢀꢀꢀꢀꢀꢀ
主阀回油口
[0060]
a1
ꢀꢀꢀꢀꢀꢀꢀ
第一工作油口
ꢀꢀꢀꢀꢀꢀꢀ
a2
ꢀꢀꢀꢀꢀꢀꢀꢀ
第二工作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6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62]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油缸液压系统和高空作业机械。
[0063]
为补偿油缸伸出长度因内泄漏或冷缩而出现微小变化,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油缸液压系统,包括:
[0064]
油缸11,油缸11的油缸工作油路包括无杆腔连接油路和有杆腔连接油路;
[0065]
油缸保持阀13,设置在油缸工作油路中并用于使油缸11保持于伸出状态,油缸保持阀13包括第一梭阀1311,第一梭阀1311的第一比较油口连接无杆腔连接油路且第二比较油口连接有杆腔连接油路;
[0066]
泄漏与温差补偿油路l1,设有油液泵吸机构并与第一梭阀1311的第三进出油口相连。
[0067]
其中,本发明旨在设计一种补偿油缸伸出长度因内泄漏或冷缩出现微小变化的油缸液压系统。作为示例,下文的油缸11为高空作业平台的臂架油缸,当然本发明的油缸并不限于此臂架油缸,发明目的在于使臂架油缸的伸出长度相对准确地保持在设定的位置。
[0068]
为此,本发明的液压系统中首先增设了第一梭阀1311,第一梭阀1311的第一比较油口连接无杆腔连接油路且第二比较油口连接有杆腔连接油路;其次,额外增设了泄漏与温差补偿油路l1,泄漏与温差补偿油路l1中设有油液泵吸机构并与第一梭阀1311的第三进出油口相连。其中,第一梭阀1311的设置使得油缸11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中的相对高压腔始终与油液泵吸机构相连;这样,在油缸11的油缸伸长量产生较大变化时,可启动油液泵吸机构,向油缸11的高压腔泵送补充压力油以促使油缸伸长量更大,或者,通过油液泵吸机构泵
吸高压腔的油液,以促使油缸伸长量变小,最终保持在一个设定的油缸伸长量位置。
[0069]
可比较地,现有技术中完全未考虑过静置油缸泄漏和油温变化将导致伸缩长度改变的问题,更未提出过相应的伸缩长度补偿方案。大多研究都是着眼于油缸伸缩速度、伸出长度的准确控制,或者着眼于油缸本身伸缩位移传感器的集成等等。
[0070]
具体的,作为示例,油液泵吸机构可包括能够正反转的辅泵9和用于驱动辅泵9的辅泵驱动机构10,例如旋转电机等。在本实施方式中,辅泵9可采用双齿轮泵,能够正转或反转以切换泵送或泵吸油液作业。参见图1,辅泵9的第一泵送油口(即图1的辅泵9的右端油口)与第一梭阀1311的第三进出油口相连,其中,第一梭阀1311的第三进出油口在辅泵9向油缸的高压腔泵送油液时为进油口,泵吸油液时则为出油口。
[0071]
作为补充油液的油源,图1的油缸液压系统可包括蓄能器8,蓄能器8通过蓄能器连接油路与辅泵9的第二泵送油口(即图1的辅泵9的左端油口)相连。如此,在辅泵9向油缸的高压腔泵送补充油液时,补充油液可源自蓄能器8。进一步地,蓄能器8油液不足等特殊情况下,补充油液也可源自油箱18或其他液压管路。参见图1,辅泵9的第二泵送油口与油箱18之间还连接有辅助吸油油路,辅助吸油油路与蓄能器连接油路并联,从而在辅泵9向油缸的高压腔泵送补充油液时,补充油液可源自油箱18,通过辅助吸油油路泵吸至辅泵9的第二泵送油口。特别地,辅助吸油油路中还设有使得油液能够从油箱18流向辅泵9且反向截止的吸油单向阀7,确保辅泵9能从油箱18泵吸油,但油缸的高压腔的油液不能通过辅助吸油油路回流油箱18。
[0072]
进一步地,油缸保持阀13还可包括与第一梭阀1311并联设置的第二梭阀1312,第二梭阀1312的第一比较油口连接无杆腔连接油路且第二比较油口连接有杆腔连接油路;并且,油缸液压系统包括蓄能器补油泄压油路l2,蓄能器补油泄压油路l2连接第二梭阀1312的第三进出油口与蓄能器8。在油缸工作回路正常运行时,无杆腔连接油路或有杆腔连接油路的高压油通过第二梭阀1312、释能阀6中的单向阀流向蓄能器8,为蓄能器8蓄能补油。
[0073]
蓄能器补油泄压油路l2设有用于控制蓄能器8的油液朝向第二梭阀1312流出释能的释能阀6,释能阀6可包括串联设置的释能开关阀61和单向节流阀62。释能阀6用于将蓄能器8的油液释能至油箱18,实现蓄能器8保压与泄压控制,确保停机与维修时设备及人员安全。参见图1,释能开关阀61的上位和单向节流阀62的单向阀均不影响第二梭阀1312的油液补充至蓄能器8;当释能开关阀61切换至其下位时,蓄能器8的油液通过释能开关阀61、单向节流阀62中的节流阀并流向第二梭阀1312的第三进出油口。
[0074]
进一步地,油缸液压系统包括:
[0075]
主换向阀5,包括主阀进油口p、主阀回油口t、与无杆腔连接油路相连的第一工作油口a1和与有杆腔连接油路相连的第二工作油口a2;
[0076]
其中,主换向阀5包括中间截止位,在中间截止位,第一工作油口a1和第二工作油口a2均连通主阀回油口t。
[0077]
这样,在主换向阀5的两端电磁阀a、b均失电时,主换向阀5切换至其中间截止位,主换向阀5的第一工作油口a1和第二工作油口a2均连通主阀回油口,此时蓄能器8的释能油液通过第二梭阀1312、第一工作油口a1或第二工作油口a2、主阀回油口t回油箱18。
[0078]
此外,油缸液压系统还包括:
[0079]
主泵1,通过主泵送油路与主换向阀5的主阀进油口相连;
[0080]
卸荷电磁阀3,连接在主泵送油路与油箱18之间。
[0081]
启动主泵1,可通过主泵送油路向主换向阀5的主阀进油口p泵油,进而通过油缸工作油路驱动油缸伸缩动作,此时卸荷电磁阀3处于截止状态,即图1中的卸荷电磁阀3的得电右位。在不需要驱动油缸11时,可控制卸荷电磁阀3失电,切换至其左位,主泵1通过主泵送油路泵送的压力油可通过卸荷电磁阀3回到油箱18。
[0082]
更具体的,主泵1可选用常规的单向泵,而辅泵9可选用双向齿轮泵。泄漏与温差补偿油路l1采用双向齿轮泵,其进油口连接蓄能器8,出油口连接油缸的高压腔,使齿轮泵两端压差较小,在选取小排量齿轮泵的情况下,辅动力的功率可以做到很小,有利于能耗的控制。油缸工作油路中设置的油缸保持阀13除了包括第一梭阀1311、第二梭阀1312,还可包括设置在油缸工作油路中的平衡阀组,例如图1所示的第一平衡阀1321、第二平衡阀1322。常规的平衡阀等液压阀均不可避免存在微量内泄漏等问题,可导致油缸伸缩量变化。
[0083]
在上述油缸液压系统的基础上,为实现更精确控制,本发明可进一步包括:
[0084]
位移传感器12,用于检测油缸11的油缸伸长量;和
[0085]
控制器,被配置为:
[0086]
获取位移传感器12的油缸伸长量信号并确定油缸11的油缸伸长量的变化方向和变化值;
[0087]
确定变化值大于设定值;
[0088]
根据变化方向,对应控制油液泵吸机构正转启动或反转启动,直至变化值为零。
[0089]
其中,控制器用于根据油缸伸长量的变化方向和变化值而相应控制油液泵吸机构向油缸的高压腔泵送油液或者从所述高压腔泵吸油液,从而促使油缸伸缩回调,使得油缸伸长量回归到设定值,即使油缸稳定保持在原有的伸缩稳定状态。其中,设定值可以是单个值,也可以是阈值范围,具体取值可根据具体工况具体设定。
[0090]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油缸液压系统可包括:
[0091]
第一压力传感器16,用于检测油缸11的有杆腔或有杆腔连接油路的油压;
[0092]
第二压力传感器17,用于检测油缸11的无杆腔或无杆腔连接油路的油压;和
[0093]
控制器,被配置为:
[0094]
实时获取第一压力传感器16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7的油压检测值,确定油缸11的高压腔;
[0095]
确定油缸11的高压腔的油压检测值低于设定保压值;
[0096]
控制启动油液泵吸机构,向油缸11的高压腔泵油保压。
[0097]
这样,可通过实时监测油缸11的两个油腔的压力值,必要时可根据应用需要,通过泄漏与温差补偿油路l1为油缸11的高压腔(支撑腔)保压。
[0098]
特别地,在此实施方式中,泄漏与温差补偿油路l1中还设有保压单向阀15,保压单向阀15设置为使得油液能够从油液泵吸机构泵向第一梭阀1311且反向截止,从而实现油缸的高压腔保压目的。
[0099]
上述的油缸液压系统尤其适用于带有臂架油缸的高空作业机械中,臂架油缸的油缸伸出量的变化通过臂架放大变化行程,可带来更严重后果,从而更有必要对油缸伸出量进行精准控制。通过本发明设计的补偿油缸伸出长度因内泄漏或冷缩出现微小变化的油缸液压系统,可用来使作业中的高空作业平台臂架油缸伸出长度相对准确地保持在设定的位
置。
[0100]
以下结合图1具体阐述根据本发明的油缸液压系统的在各个工况下的详细工作过程。
[0101]
在系统正常工作时,油缸;11要求根据控制信号进行换向、变速运动。此时卸荷电磁阀3得电,主泵1提供压力油,油液通过两端带有比例电磁铁的主换向阀5、油缸保持阀13流入油缸11,同时油液通过第二梭阀1312、释能阀6流入蓄能器8,一般用于容积补偿的蓄能器8,其内部容积相比较油缸11很小,充油时间极短,不会对油缸11的动作造成明显影响。
[0102]
通过控制主换向阀5两端的比例电磁铁a、b的线圈电流大小,可控制油液流入油缸11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实现油缸正常工作时的速度与方向控制。蓄能器8中的压力与第二梭阀1312的高压侧一致,无论油缸11哪个方向进油都能对蓄能器8充液。
[0103]
在系统待机时,卸荷电磁阀3失电,主泵1油液通过卸荷电磁阀3流回油箱18,系统卸荷,油缸11停止运动。或者系统停机时,主泵1不向外输出油液,油缸静止。不论是系统待机或者停机,油缸11均在油缸保持阀13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
[0104]
以下阐述在油缸静止,需要应对内泄漏与温差补偿时的情况。油缸11在油缸保持阀13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但由于实际应用中液压元件均不是绝对的密封,第一平衡阀1321、第二平衡阀1322会存在微量内泄漏的情况,同时如果进入油缸11的油液温度与环境有温差,当油缸11的静置时间足够长,油温降低至环境温度时(实际应用中绝大部分情况是油温高于环境温度),油液的热胀冷缩特性将造成油缸伸长量的变化,实际应用中发现油温与环境温差越大、油缸静置时间越长,油缸伸长量的变化越明显,加之内泄漏的存在,这二者共同影响油缸静置状态下的油缸伸长量。
[0105]
此时,控制器通过位移传感器12检测油缸11的油缸伸长量的变化和方向,油缸内的油液都是由高压腔(即支撑腔)向外泄漏,同时当内泄漏发生时,与高压腔相对另一腔的压力将降低直至压力为零。无论高压腔是有杆腔还是无杆腔,通过第一梭阀1311都会自动选择油缸11的高压腔。
[0106]
当油缸11的高压腔容积发生变化并超过控制系统设定的偏差值时,辅泵驱动机构10启动并带动辅泵9转动,辅泵9将抽取蓄能器8中的油液,通过第一梭阀1311补充至容积减小的腔体,直至油缸11的油缸伸长量恢复到初始设定值,从而使油缸11的高压腔(即支撑腔)的容积保持恒定。周而复始,即可实现油缸11伸出长度稳定不变。
[0107]
如果出现油液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的情况,即油缸11长时间静置,缸体中的油液温度升高至环境温度时,由于油液热胀冷缩的特性,油缸11的高压腔向增大的方向变化,当容积发生变化并超过控制系统设定的偏差值,此时系统控制辅泵驱动机构10反转,带动辅泵9反向旋转,辅泵9抽取高压腔中的油液流入蓄能器8,直至油缸11的油缸伸长量恢复到初始设定值,从而使油缸11的高压腔容积保持恒定。其中,当蓄能器8中的油液已消耗完毕,辅泵9可通过吸油单向阀7从油箱18吸油。
[0108]
当系统停机不需要油缸泄漏与温差补偿时,蓄能器8中的压力可通过释能阀6进行泄压。此时释能开关阀61得电,主换向阀5的a、b线圈均失电,蓄能器8中的油液通过释能开关阀61、单向节流阀62、第二梭阀1312、主换向阀5、油液过滤器4流回油箱18。
[0109]
综上,本发明通过设置双向齿轮泵,通过位移传感器检测油缸伸出的长度与方向变化,实现了对油缸油腔因内泄漏与温差导致的容积改变的补偿,能够保证油缸伸出长度
的稳定,最终达到高空作业平台的安全稳定的目的;通过设置辅助动力,可采用备用电源或车载电池提供能源,不影响主动力、主泵油路的正常功能,泄漏与温差补偿油路可根据需要灵活配置;通过设置蓄能器,主动力工作时充液,在主动力停止工作时能降低辅助动力本身的功耗,以延长备用电源或车载电池的续航能力,保证尽可能长的工作时间。其中,油缸保持阀具备普通双向平衡阀的功能,同时设置的梭阀能自动选择高压油路,实现蓄能器的自动充液和油缸高压油腔的自动识别,使油路逻辑清晰、构成简单、工作高效。
[0110]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111]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112]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113]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技术特征:


1.一种油缸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液压系统包括:油缸(11),所述油缸(11)的油缸工作油路包括无杆腔连接油路和有杆腔连接油路;油缸保持阀(13),设置在所述油缸工作油路中并用于使所述油缸(11)保持于伸出状态,所述油缸保持阀(13)包括第一梭阀(1311),所述第一梭阀(1311)的第一比较油口连接所述无杆腔连接油路且第二比较油口连接所述有杆腔连接油路;泄漏与温差补偿油路(l1),设有油液泵吸机构并与所述第一梭阀(1311)的第三进出油口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液泵吸机构包括能够正反转的辅泵(9)和用于驱动所述辅泵(9)的辅泵驱动机构(10),所述辅泵(9)的第一泵送油口与所述第一梭阀(1311)的第三进出油口相连;所述油缸液压系统包括蓄能器(8),所述蓄能器(8)通过蓄能器连接油路与所述辅泵(9)的第二泵送油口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缸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液压系统包括:辅助吸油油路,与所述蓄能器连接油路并联地连接在所述辅泵(9)的所述第二泵送油口与油箱(18)之间,所述辅助吸油油路中设有使得油液能够从所述油箱(18)流向所述辅泵(9)且反向截止的吸油单向阀(7)。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缸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保持阀(13)包括与所述第一梭阀(1311)并联设置的第二梭阀(1312),所述第二梭阀(1312)的第一比较油口连接所述无杆腔连接油路且第二比较油口连接所述有杆腔连接油路;并且,所述油缸液压系统包括:蓄能器补油泄压油路(l2),连接所述第二梭阀(1312)的第三进出油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缸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补油泄压油路(l2)中设有用于控制所述蓄能器(8)的油液朝向第二梭阀(1312)流出释能的释能阀(6),所述释能阀(6)包括串联设置的释能开关阀(61)和单向节流阀(6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液压系统包括:主换向阀(5),包括主阀进油口(p)、主阀回油口(t)、与所述无杆腔连接油路相连的第一工作油口(a1)和与所述有杆腔连接油路相连的第二工作油口(a2);其中,所述主换向阀(5)包括中间截止位,在所述中间截止位,所述第一工作油口(a1)和所述第二工作油口(a2)均连通所述主阀回油口(t)。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缸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液压系统包括:主泵(1),通过主泵送油路与所述主换向阀(5)的所述主阀进油口相连;卸荷电磁阀(3),连接在所述主泵送油路与油箱(18)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泵(9)为双向齿轮泵;和/或所述油缸保持阀(13)包括设置在所述油缸工作油路中的平衡阀组。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缸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液压系统包括:位移传感器(12),用于检测所述油缸(11)的油缸伸长量;和控制器,被配置为:获取所述位移传感器(12)的油缸伸长量信号并确定所述油缸(11)的油缸伸长量的变
化方向和变化值;确定所述变化值大于设定值;根据所述变化方向,对应控制所述油液泵吸机构正转启动或反转启动,直至所述变化值为零。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缸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液压系统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16),用于检测所述油缸(11)的有杆腔或所述有杆腔连接油路的油压;第二压力传感器(17),用于检测所述油缸(11)的无杆腔或所述无杆腔连接油路的油压;和控制器,被配置为:实时获取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6)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7)的油压检测值,确定所述油缸(11)的高压腔;确定所述油缸(11)的高压腔的所述油压检测值低于设定保压值;控制启动所述油液泵吸机构,向所述油缸(11)的高压腔泵油保压。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油缸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漏与温差补偿油路(l1)中设有保压单向阀(15),所述保压单向阀(15)设置为使得油液能够从油液泵吸机构泵向所述第一梭阀(1311)且反向截止。12.一种高空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空作业机械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缸液压系统。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工程机械领域,公开了一种油缸液压系统和高空作业机械,包括油缸、油缸保持阀和泄漏与温差补偿油路,油缸保持阀设置在油缸工作油路中并用于使油缸保持于伸出状态,油缸保持阀包括第一梭阀,第一梭阀的第一比较油口连接无杆腔连接油路且第二比较油口连接有杆腔连接油路;泄漏与温差补偿油路设有油液泵吸机构-并与第一梭阀的第三进出油口相连。本发明实现了对油缸油腔因内泄漏与温差导致的容积改变的补偿,能够保证油缸伸出长度的稳定,最终达到高空作业平台的安全稳定的目的,油路逻辑清晰、构成简单、工作高效。工作高效。工作高效。


技术研发人员:

邹婿邵 曹华琪 李益涛 肖承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湖南中联重科智能高空作业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5

技术公布日:

2022/11/11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1:24: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250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油缸   油路   所述   蓄能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