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射式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反射式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2.在现今各式消费电子书或电子纸产品市场,主要都采用反射式显示设备来显示画面,利用上方入射光线照射显示界面达成显示目的,反射式显示设备在明亮处可依赖外界光源,但进到外界光源较弱环境中,反射式显示设备则无法清楚的显示画面,需藉由在反射式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上方设置前光模块,在外界光源不足时,提供显示面板足够光源,以利使用者便利观看画面。
3.反射式显示设备的前光模块由光源与导光板组成,前光模块上方设触控传感器和外观装饰保护的盖板或直接与外观装饰保护的盖板贴合,前光显示装置的各结构层彼此间会有产生敏感的光学影响, 在光源朝向导光板处称入光面,导光板表面包含至少一处的出光区域以及围绕出光区域的边源区域,光源用以照射导光板,透过导光板的网点微结构进行光线传递,让光均匀的出光,光线会经含有边框装饰区区域和无边框装饰区区域,光线经过两种不同结构界面,造成光线反射能量不一致,使显示区域会有亮暗不均的的视觉干扰现象,尤其是非显示区域和显示区交界处特别显着,对使用者有明显的视觉干扰,产生各种画面不均的现象,衍生不舒适的使用感受。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善入光侧亮暗不均的反射式显示设备。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反射式显示设备,采用以下技术特征:其包括依次通过光学胶向上层叠粘贴的反射式面板、前光模组和盖板,所述前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光源,所述导光板通过光学胶粘贴在反射式面板和盖板之间,导光板至少有一侧设有入光面,所述入光面至少设有一个光源;所述盖板的边框与导光板之间设有反光膜。
6.进一步,其还包括触控模组,所述触控模组通过光学胶粘贴在盖板与导光板之间。
7.进一步,所述反光膜对应盖板的边框设在盖板底面或导光板顶面,或是设在盖板底面到导光板顶面之间的任一界面,所述反光膜反射率大于10%。
8.进一步,其还包括光学调整层,所述光学调整层由透明材质成型,其通过光学胶粘贴在盖板与导光板之间,光学调整层与上下临近膜层间的折射率差大于1%。
9.进一步,其还包括光学调整层,所述光学调整层由透明材质成型,其通过光学胶粘贴在触控模组与导光板之间,或是通过光学胶粘贴在盖板与触控模组之间,光学调整层与上下临近膜层间的折射率差大于1%。
10.进一步,对应盖板的边框位置的光学调整层顶面或底面设有反光膜,或是对应盖板的边框位置的触控模组层顶面或底面设有反光膜,所述反光膜反射率大于10%。
11.进一步,反射层与导光板之间至少有一层或一层以上的光学胶为具有光学调整功
能的光学胶,所述具有光学调整功能之光学胶与上下邻近膜层间的折射率差大于1%。
12.进一步,盖板与导光板之间至少有一层或一层以上的光学胶为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所述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与上下邻近膜层间的折射率差大于1%。
13.一种反射式显示设备,包括依次通过光学胶向上层叠粘贴的反射式面板、前光模组和盖板,所述前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光源,所述导光板通过光学胶粘贴在反射式面板和盖板之间,导光板至少有一侧设有入光面,所述入光面至少设有一个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边框与导光板之间的光学胶为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所述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与上下邻近膜层间的折射率差大于1%。
14.进一步,其还包括触控模组,所述触控模组通过光学胶粘贴在盖板与导光板之间,盖板与导光板之间至少有一层或一层以上的光学胶为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所述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与上下邻近膜层间的折射率差大于1%。
15.进一步,所述透明材质包括透明塑料或透明玻璃,所述透明塑料包括pmma、pet、pc、ps、pe、pp、pvc、abs、as、ca、tpx、adc、pu和psu中的任意一种。
16.进一步,所述反光膜由各种树脂成分的油墨或光阻通过热或紫外光固化成膜;或由参杂金、银、铜、铝中的任意一种反光金属物质成膜;或由具有金属泽的非金属物质成膜;或由参杂钛、硅、铝的氧化物或氮化物成膜。
17.进一步,所述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主要胶体可以是硅胶、压克力胶或是硅胶与压克力胶混和体,此外也可以在各类高分子胶体内加入多孔性物质、硅化合物、钛化合物、氟化合物或加入具有硅氧烷基的化合物, 这样可以调控光学胶的折射率达到光学调适的功能。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9.1、采用反光膜增设在盖板边框下方与导光板上方的任一界面,减少导光板出光路径受到盖板边框修饰区域的干扰,改善亮暗不均的视觉感官,使搭载前光的反射式显示设备,可以有更好的显示视觉质量;
20.2、采用光学调整层或是采用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增设在导光板和盖板之间,光学调整层或是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与上下邻近膜层间的折射率差大于1%,利用结构中的折射率变化,改变光路径,降低光线接触保护盖板上的边框装饰区域,减少光能量损失,改善亮暗不均的视觉干扰。
附图说明
2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在附图中: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一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二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三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四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五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六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七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八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九的结构示意图;
41.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十的结构示意图;
42.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十一的结构示意图;
43.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十二的结构示意图;
44.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十三的结构示意图;
45.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十四的结构示意图;
46.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十五的结构示意图;
47.图2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十六的结构示意图;
48.图2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十七的结构示意图;
49.图2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十八的结构示意图;
50.图2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十九的结构示意图;
51.图3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十的结构示意图;
52.图3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十一的结构示意图;
53.图3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十二的结构示意图;
54.图3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十三的结构示意图;
55.图3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十四的结构示意图;
56.图3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十五的结构示意图;
57.图3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十六的结构示意图;
58.图3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十七的结构示意图;
59.图3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十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60.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一的一种反射式显示设备,包括依次通过光学胶2向上层叠粘贴的反射式面板4、前光模组和盖板1,所述前光模组包括导光板31和光源32,所述导光板31通过光学胶2粘贴在反射式面板4和盖板1之间,导光板31至少有一侧设有入光面,所述入光面至少设有一个光源32;所述盖板1的边框11与导光板31之间设有反光膜5,所述反光膜5设在盖板1的边框11底面。
61.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二除了反光膜5的位置与实施例一不同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一相同,所述反光膜5对应盖板1的边框11设在导光板顶面。
62.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添触控模组6的结构,所述触控模组6通过光学胶2粘贴在盖板1与导光板31之间。
63.参见图4所示,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增添触控模组6的结构,所述触控模组6通过光学胶2粘贴在盖板1与导光板31之间。
64.参见图5所示,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未设反光膜5,而是增设光学调整层7,所述光学调整层7由透明材质成型,其通过光学胶2粘贴在盖板1与导光板31之间,光学调整层7与上下临近膜层间的折射率差大于1%。
65.参见图6所示,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增添触控模组6的结构,所述触控模组6通过光学胶2粘贴在盖板1与光学调整层7之间,所述光学调整层7通过光学胶2粘贴在触控模组6与导光板31之间。
66.参见图7所示,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增添反光膜5,所述反光膜5对应盖板1的边框11设在光学调整层7顶面。
67.参见图8所示,实施例八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增添反光膜5,所述反光膜5对应盖板1的边框11设在光学调整层7底面。
68.参见图9所示,实施例九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增添反光膜5,所述反光膜5对应盖板1的边框11设在光学调整层7顶面。
69.参见图10所示,实施例十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增添反光膜5,所述反光膜5对应盖板1的边框11设在光学调整层7底面。
70.参见图11所示,实施例十一除了反光膜5的位置与实施例三不同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三相同,所述反光膜5对应盖板1的边框11设在触控模组6的顶面。
71.参见图12所示,实施例十二除了反光膜5的位置与实施例三不同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三相同,所述反光膜5对应盖板1的边框11设在触控模组6的底面。
72.参见图13所示,实施例十三除了反光膜5的位置与实施例九不同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八相同,所述反光膜5对应盖板1的边框11设在触控模组6的顶面。
73.参见图14所示,实施例十四除了反光膜5的位置与实施例九不同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八相同,所述反光膜5对应盖板1的边框11设在触控模组6的底面。
74.参见图15所示,实施例十五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增添触控模组6的结构,所述触控模组6通过光学胶2粘贴在光学调整层7与导光板31之间,所述光学调整层7通过光学胶2粘贴在盖板1与触控模组6之间。
75.参见图16所示,实施例十六在实施例十五的基础上增添反光膜5,所述反光膜5对应盖板1的边框11设在光学调整层7的顶面。
76.参见图17所示,实施例十七在实施例十五的基础上增添反光膜5,所述反光膜5对应盖板1的边框11设在光学调整层7的底面。
77.参见图18所示,实施例十八在实施例十五的基础上增添反光膜5,所述反光膜5对应盖板1的边框11设在触控模组6的顶面。
78.参见图19所示,实施例十九在实施例十五的基础上增添反光膜5,所述反光膜5对应盖板1的边框11设在触控模组6的底面。
79.参见图20所示,实施例二十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取消反光膜5,将盖板1与导光板31之间的光学胶2更换成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8,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8与上
下邻近膜层间的折射率差大于1%。
80.参见图21所示,实施例二十一在实施例二十的基础上增添触控模组6的结构,所述触控模组6通过光学胶2或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8与盖板1粘贴,所述触控模组6通过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8与导光板31粘贴。
81.参见图22所示,实施例二十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将盖板1与导光板31之间的光学胶2更换成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8,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8与上下邻近膜层间的折射率差大于1%。
82.参见图23所示,实施例二十三在实施例二十一的基础上增添反光膜5,所述反光膜5设在盖板1的边框11底面。
83.参见图24所示,实施例二十四在实施例二十一的基础上增添反光膜5,所述反光膜5对应盖板1的边框11设在触控模组6的顶面。
84.参见图25所示,实施例二十五在实施例二十一的基础上增添反光膜5,所述反光膜5对应盖板1的边框11设在触控模组6的底面。
85.参见图26所示,实施例二十六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将光学调整层7与导光板31之间的光学胶2更换成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8(盖板1与光学调整层7之间可以是一般的光学胶2或是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8),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8与上下邻近膜层间的折射率差大于1%。
86.参见图27所示,实施例二十七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将光学调整层7与导光板31之间的光学胶2更换成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8,而盖板1与触控模组6之间可以是一般的光学胶2或是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8,触控模组6与光学调整层7之间可以是一般的光学胶2或是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8,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8与上下邻近膜层间的折射率差大于1%。
87.参见图28所示,实施例二十八在实施例二十六的基础上增添反光膜5,所述反光膜5对应盖板1的边框11设在光学调整层7的顶面。
88.参见图29所示,实施例二十九在实施例二十六的基础上增添反光膜5,所述反光膜5对应盖板1的边框11设在光学调整层7的底面。
89.参见图30所示,实施例三十在实施例二十七的基础上增添反光膜5,所述反光膜5对应盖板1的边框11设在光学调整层7的顶面。
90.参见图31所示,实施例三十一在实施例二十七的基础上增添反光膜5,所述反光膜5对应盖板1的边框11设在光学调整层7的底面。
91.参见图32所示,实施例三十二在实施例二十七的基础上增添反光膜5,所述反光膜5对应盖板1的边框11设在触控模组6的顶面。
92.参见图33所示,实施例二十三在实施例二十七的基础上增添反光膜5,所述反光膜5对应盖板1的边框11设在触控模组6的底面。
93.参见图34所示,实施例三十四在实施例十五的基础上将触控模组6与导光板31之间的光学胶2更换成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8(盖板1与光学调整层7之间可以是一般的光学胶2或是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8,光学调整层7与触控模组6之间可以是一般的光学胶2或是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8),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8与上下邻近膜层间的折射率差大于1%。
94.参见图35所示,实施例三十五在实施例三十四的基础上增添反光膜5,所述反光膜5对应盖板1的边框11设在光学调整层7的顶面。
95.参见图36所示,实施例三十六在实施例三十四的基础上增添反光膜5,所述反光膜5对应盖板1的边框11设在光学调整层7的底面。
96.参见图37所示,实施例三十七在实施例三十四的基础上增添反光膜5,所述反光膜5对应盖板1的边框11设在触控模组6的顶面。
97.参见图38所示,实施例三十八在实施例三十四的基础上增添反光膜5,所述反光膜5对应盖板1的边框11设在触控模组6的底面。
98.进一步,所述光学调整层7由透明材质成型,所述透明材质包括透明塑料或透明玻璃,所述透明塑料包括pmma、pet、pc、ps、pe、pp、pvc、abs、as、ca、tpx、adc、pu和psu中的任意一种。
99.进一步,所述反光膜5由各种树脂成分的油墨或光阻通过热或紫外光固化成膜;或由参杂金、银、铜、铝中的任意一种反光金属物质成膜;或由具有金属泽的非金属物质成膜;或由参杂钛、硅、铝的氧化物或氮化物成膜。
100.进一步,所述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8,主要胶体可以是硅胶、压克力胶或是硅胶与压克力胶混和体,此外也可以在各类高分子胶体内加入多孔性物质、硅化合物、钛化合物、氟化合物或加入具有硅氧烷基的化合物, 这样可以调控光学胶的折射率达到光学调适的功能。
10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反射式显示设备,包括依次通过光学胶向上层叠粘贴的反射式面板、前光模组和盖板,所述前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光源,所述导光板通过光学胶粘贴在反射式面板和盖板之间,导光板至少有一侧设有入光面,所述入光面至少设有一个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边框与导光板之间设有反光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触控模组,所述触控模组通过光学胶粘贴在盖板与导光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反射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膜对应盖板的边框设在盖板底面或导光板顶面,或是设在盖板底面到导光板顶面之间的任一界面,所述反光膜反射率大于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光学调整层,所述光学调整层由透明材质成型,其通过光学胶粘贴在盖板与导光板之间,光学调整层与上下临近膜层间的折射率差大于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射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光学调整层,所述光学调整层由透明材质成型,其通过光学胶粘贴在触控模组与导光板之间,或是通过光学胶粘贴在盖板与触控模组之间,光学调整层与上下临近膜层间的折射率差大于1%。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反射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膜对应盖板的边框设在盖板底面,或是设在光学调整层顶面或底面,或是设在盖板底面到导光板顶面之间的任一界面,所述反光膜反射率大于10%。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反射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反射层与导光板之间至少有一层或一层以上的光学胶为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所述具有光学调整功能之光学胶与上下邻近膜层间的折射率差大于1%。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反射式显示设备, 其特征在于:盖板与导光板之间至少有一层或一层以上的光学胶为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所述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与上下邻近膜层间的折射率差大于1%。9.一种反射式显示设备,包括依次通过光学胶向上层叠粘贴的反射式面板、前光模组和盖板,所述前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光源,所述导光板通过光学胶粘贴在反射式面板和盖板之间,导光板至少有一侧设有入光面,所述入光面至少设有一个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边框与导光板之间的光学胶为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所述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与上下邻近膜层间的折射率差大于1%。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反射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触控模组,所述触控模组通过光学胶粘贴在盖板与导光板之间,盖板与导光板之间至少有一层或一层以上的光学胶为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所述具有光学调整功能的光学胶与上下邻近膜层间的折射率差大于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射式显示设备,其包括依次通过光学胶向上层叠粘贴的反射式面板、前光模组和盖板,所述前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光源,所述导光板通过光学胶粘贴在反射式面板和盖板之间,导光板至少有一侧设有入光面,所述入光面至少设有一个光源;所述盖板的边框与导光板之间其中一侧设有反光膜或新增光学调整层、反光膜和光学调整层同时并存,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改善入光侧亮暗不均。术方案改善入光侧亮暗不均。术方案改善入光侧亮暗不均。


技术研发人员:

王伯贤 陈炫仰 刘侃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嘉捷科技(福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27

技术公布日:

2022/10/11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3:2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24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光学   盖板   所述   模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