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配棉报告

       
  新型纺纱
                                                           
专    题             配棉
学    院  纺织服装学院    班    级 纺织工程1505
姓    名    张晶媛        学    号  06
2017   9 11
一·基本知识
1配棉的目的
(1)合理使用原棉、满足产品的实际需要
(2)保持生产过程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
(3)降低原棉成本、节约用棉
对针织用纱来说纺织产品不抓好原棉的采购检验及精心配棉针织染出现横档的问题将更为突出
2、配棉所要掌握的原棉的质量指标
轧工质量和含杂率断裂比强度长度及整齐度马克隆值危害性杂物(异纤含量),颜级、反射率和黄度,回潮率
3、分类排队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1)对已检验的原棉分类排队;
2)分析上期成纱质量,配棉成份,确定本期配棉标准;
3)根据原棉品质、库存、当前生产等情况,确定本期配棉队数、主体成份,并相应地规定使用包数的上下限或确定一定值;
4)先以棉台容量为一队的总量,组成初步配棉方案;
5)计算混棉指标,预测成纱质量,若达不到要求再另选一方案。将几个方案综合比较后,择优选择方案;
6)按接批原则处理断批棉,形成完整的配棉实施方案。
配棉时还要兼顾纱线的支数和分类:如精梳纱和普梳纱、单纱和股线、经纱和纬纱、针织用纱、本纱和染纱等来区别考虑。首先要确定一队配棉的主体成分、队数和混用的百分比。其次是考虑接批原棉的性质差异,一般抽调接替时采用分段增减、交叉替补的方法进行换批。此外,还应掌握同一天内接批的原棉批数,一般不超过两批,以百分比计,不宜超过25%。排队时,应事先算出某线密度纱在本期的用棉量,并求出每种成分的每天使用量,再算出每批原棉的使用天数,就可进行初排。并根据规定范围进行调整,做成配棉排队表,以此表作为领料、发料和投产管理工作的依据。
4预设原料概况
纺织产品为针织纺高档礼服所纺纱线为针织用精梳棉纺纱,纱支为60S
5所纺纱线的特点及配棉理由
(1)针织用纱:特点:条干好、杂质少、泽好、柔软且有弹性,加捻较少,但要有足够的强力。纤维要求:纤维细长、成熟度好、纤维强力较高的原棉
(2)精梳纱:纤维要求:整齐度高、断裂比强度高、长度长、品级高、成熟度适中、含水
低的原棉
(3)纺纱:特点:条干均匀,易于上,织成的坯布经染后不能出现疵。      阵列天线纤维要求:白棉,马克隆值一般在以上,含杂率低,黄度低
综合来看所纺纱线对原棉的长度口香糖电池整齐度成熟度强度黄度含杂率要求严格
二·配棉依据和特点
配棉原则:配棉的原则讲究质量第一,全面安排,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瞻前顾后,细水长流,吃透两头,合理调配。每批原棉技术指标差别不要过大,接批时控制范围如下:
交通事故现场图
控制内容
混合棉中原棉性质间差异
接批原棉性质差异
混合棉平均性质差异
产地
 
相同或接近
地区变动 ≤25% (针织纱 ≤15%)
品级
1~2
防护服生产线设备1级
长度
2~4mm
2mm
~
含杂
1%~2%
含杂率1%以下疵点数接近
含杂率%以下
细度
~
~
20~
断裂长度
1~2km
接近
不超过
三·配棉方案(一)
以长度为主体排为5队,有2队需要接批
配棉方案(二)
以产地为主体排为5队,有3队需要接批
四·问题及解决方案
1两个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方案):(1)第5队接批原棉的主体长度差异超过了范围(2mm);混合棉平均主体长度差异超过了范围(20~)
(2)混合棉中原棉的细度差异超过了范围(~)。但并未影响混合棉平均细度差异
解决方案:(1)5队接批时,在前一批原棉接近用完前,先将后批原棉用上8%左右,当前一批原棉用完后再将后一批原棉增到12%
(2)尽量选取差异小的原棉,接批时采用交叉抵补的方法
方案(二):(1)第3队接批原棉的细度差异超过了范围(~)
(2)混合棉平均细度差异超过了范围(20~)
解决方案:(1)3队接批时,在前一批原棉接近用完前,先将后批原棉用上12%左右,当前一批原棉用完后再将后一批原棉增到20%
(2)接批时采用交叉抵补的方式
2、普遍问题
如果接批的两批原棉中生物质气化燃烧机某一项指标差异较大(接近范围边缘),其他指标吻合度极高(几乎一样),是否应继续采用还是更换为两批各个指标均有差异,但差异都在范围内浮动的接批原棉(暂时没有解决方案,希望在研讨课中得到答案)
五·总结
1、根据配棉排队实践和查阅相关文献,以产地为主体配棉要比以长度为主体配棉所得的混合棉平均性质差异小。因为棉花是自然生长,所以产地会影响原棉的大部分指标,同一产地的原棉各项指标差异会较小。
2如果某批原棉的库存充足水电安装开槽机,不进行接批是最理想的混合棉平均性质差异会缩小
3、若接批原棉某一性质差异较大,则需采用交叉抵补的方式来减小混合棉平均性质差异,但同一天调换唛头不宜超过2个,调换比例不宜超过25%。
4、实际生产中还要考虑库存、季节、资源以及回花和再用棉的使用,经验是配棉工作必不可少的。试纺可以有效调整配棉方案,以求达到最好效果。
5、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计算机配棉是一个有待研究的方向,建立精确合理的数据库会让配棉工作轻松有效,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六·参考文献
[1]陈顺民,章友鹤,周建迪,赵连英.纺纱线生产与工艺技术创新——纺纱线配棉与混棉(混)相关技术的探析[J].现代纺织技术,2017,25(04):32-35.[2017-09-10].DOI:陈海民,李福才,闫承兰.棉花仪器化公检数据在纺织配棉中的应用[J].中国纤检,2015,(07):54-56.[2017-09-10].DOI:艾晓茹.降低用棉单耗的生产体会[J].棉纺织技术,2015,43(01):32-36.[2017-09-10].
[4]戴卫国.低配棉紧密精梳棉纱的工艺研究和探讨[J].纺织报告,2014,(12):65-67.[2017-09-10].
[5]郭光振.基于HVI公检数据的配棉技术和案例分析[J].棉纺织技术,2014,42(04):10-12+16.[2017-09-10].
[6]吉宜军,邵国东,崔益怀.高马克隆值原棉在精梳涤棉混纺纱中的配用[J].棉纺织技术,2013,41(10):34-37.[2017-09-10].
[7]王志鸿.浅谈纺织配棉技术[J].中国纤检,2012,(11):86-87.[2017-09-10].DOI:石洋,张得昆,徐玫.基于HVI检验数据的配棉方法[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1,25(04):470-473.[2017-09-10].DOI:徐跃红,严培嘉.大容量棉花检测指标体系下配棉技术探讨[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0,13(02):32-35.[2017-09-10].
[10]邱兆宝,何秀珍,闫承兰.原棉技术品级评价模型在配棉中的应用研究[J].棉纺织技术,2009,37(10):14-17.[2017-09-10].
[11]杨道中,马本新.低品级棉与高品级棉合理搭配纺制纱的实践[J].棉纺织技术,2008,(05):36-
39.[2017-09-10].
[12]李珺.掌握原棉性能精心合理配棉[J].纺织器材,2008,(01):74-76.[2017-09-10].
[13]丁志荣.改进的方案组合配棉方法研究[J].纺织学报,2005,(03):38-40.[2017-09-10].DOI:张圣忠,刘必英.长绒棉含量与成纱质量的关系[J].棉纺织技术,2002,(06):38-39.[2017-09-10].
[15]王云,刘让同,王立斌.计算机配棉技术及其管理系统的发展[J].棉纺织技术,2001,(10):602-604.[2017-09-10].
[16]熊伟,李荣,张冶.原棉混配与织物外观质量的关系[J].棉纺织技术,2001,(08):471-473.[2017-09-10].
[17]熊伟,张冶,谭绍海.不同收获期原棉的物理性能及纺纱效果分析[J].棉纺织技术,2001,(01):26-29.[2017-09-10].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25: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2444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原棉   配棉   差异   接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