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级人造金刚石(111)生长表面和(100)生长表面的氮含量和氮聚集差异(汉)

宝石级人造金刚石(111生长表面和(100生长表面的
氮含量与氮聚集差异
氟苯尼考助溶剂
4d座椅Shui SATOH(佐藤秀一),Hitoshi SUMIYA(澄谷均),Kazuwo TSUJI(迁和世),Shuji Yazu(八头高原)
用温度梯度法合成Ib型人造金刚石中含有影响金刚石物理特性的氮原子。(111)生长表面和(100)生长表面之间的氮含量差异取决于生长温度。低温生长时,(100)生长表面的氮含量高于(111)生长表面。随着生长温度不断升高,(100)生长表面的氮含量逐渐低于(111)生长表面。受(111)生长表面1332cm-1吸收谱所致的镍原子缺陷影响,会出现一个尖峰。通过高压热处理,Ib型金刚石转化为镍原子成对聚集的IaA型金刚石。相对于(100)生长表面,镍原子在(111)生长表面较易聚集。有两种建议。一种是因(111)生长表面的镍原子扩散系数高于(100)生长表面,(111)生长表面镍原子较易迁移发生聚集。另一种建议是(111)生长表面镍原子的晶格缺陷会加快晶体内氮迁移。
1.简介
0.5到5克拉的宝石级Ib型人造金刚石单晶由温度梯度法制备而成(图1)。小于2克拉的金刚石在商业上用于切割工具、拉丝模和散热片等。Ib型人造金刚石内含有影响金刚石硬度1)与热导率2)的游离氮原子。近年来超精度市场不断发展,需要少缺陷、无杂质的优质金刚石来制备车刀。因此,检测人造金刚石中氮分布与缺陷类型尤为重要。还需要考虑晶体中氮原子存在与聚集方式。为研究上述内容,氮原子通过高压热处理发生聚集,我们要测量不同生长条件下的氮分布情况。
照片1. 温度梯度法生长的5克拉人造金刚石
2.实验
通过温度梯度法,用Fe-50%Ni溶媒分别在5.5G高压和1350℃、1370℃和1400℃条件下,以高温高压形式生长试样。为观察氮浓度分布情况,把试样切割、打磨成约1mm厚的片材,通过FT-IR分光镜在1130cm-1波谱下测量其吸收系数。用如下方程式计算氮浓度3)
(氮浓度)=25×(吸收系数)ppm(10^(-6))
用卡塞格伦聚焦镜,能测量试样中直径50μm区域内红外吸收光谱。为探索晶体内氮原子存在与聚集方式,通过高压热处理法(5.5GPa,1750℃、2300℃)对试样进行氮聚集处理。处理后,在室温条件下测量试样的紫外光与可见光吸收光谱。在50kV、40mA条件下利用钼靶采取X射线形貌法观察试样的线缺陷。
3.结果与讨论
温度梯度法生长人造金刚石的形态与生长区域取决于生长温度。不同温度下的形态与生长区域的示意图见表1。当金刚石生长温度为1350℃时,其形态接近六面体,(100)生长表面几乎占据整个晶体结构(图2)。

压力
5.5GPa
5.5GPa
5.5GPa
温度
1350℃
1370℃
1400℃
形态
六面体
六面-八面体
八面体
形态与生长表面示意图
智能召唤
晶种
晶种
晶种
图1. (110)横截面形态与区域示意图。阴影部分代表(100)生长表面,白部分代表(111)生长表面。
表1. 不同生长条件下(111)和(100)生长表面1130cm-1时的估算氮含量与吸收系数
温度
1130cm-1时吸收系数
估算氮含量
(111)生长表面
(100)生长表面
(111)生长表面
(100)生长表面
1350℃
5.3 cm-1
6.9 cm-1
132ppm
173ppm
1370℃
3.68 cm-1
物联网实训教学平台
3.88 cm-1
92ppm
97ppm
1400℃
4.22 cm-1
0.88 cm-1(上部)
106ppm
22ppm(上部)

照片2. 1350℃下生长金刚石(110)横截面上(111)和(100)生长表面分布。
与生长温度升高成比例,形态变为六面-八面体并最终为近八面体形状。同样地,(111)生长表面与(100)生长表面数量不断变化。最终,(111)生长表面占据整个晶体。
我们发现(111)生长表面的氮含量与(100)生长表面不同。不同生长表面氮含量差异同样取决于生长温度。FT-IR分光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在最低生长温度下,(100)生长表
面氮含量高于(111)生长表面。随着温度增高,(111)生长表面氮含量逐渐高于(111)生长表面。生长温度为1350℃时,(111)生长表面氮含量低于(100)生长表面(图2)。图2中颜较深部分氮含量也较高。但是,生长温度为1370℃时(111)生长表面与(100)生长表面氮含量相同。生长温度为1400℃时,(111)生长表面氮含量高于(100)生长表面。 
另一方面,(100)生长表面上氮含量较低部分几乎与(111)生长表面的面积相等。可认为氮含量与各个生长表面的生长率相关。例如,温度为1350℃时(111)生长表面生长速度高于(100)生长表面(表1和图2)。因此,(100)生长表面上氮原子要比(111)生长表面更易存在。
Ib型人造金刚石红外吸收光谱的重要特性有:1344cm-1时达到尖峰,在1130cm-1时出现宽峰;试样的所有吸收光谱都有尖峰与宽峰。除尖峰与宽峰之外,生长温度为1350℃时(111)生长表面吸收光谱会在1332cm-1时出现新尖峰(图2),但生长温度为1350℃时(100)生长表面的吸收光谱中没有发现该锐谱线。
图2. 同一试样在1350℃生长温度下(111)生长表面与(100)生长表面的红外吸收光谱差异
这一新尖峰仅在(111)表面的吸收光谱中出现并取决于生长温度,因为随着生长温度升高峰值成比例下降。该峰值与拉曼频率相关,这表明它和金刚石中镍团簇相关4)通过电子辐照会出现相同尖峰。不同剂量兆电子伏下Ib型金刚石红外吸收光谱见表3。前述镍原子缺陷所致的尖峰相当于1018 电子/cm2 剂量辐射峰值。可认为(111)生长表面含有多处缺陷。
图3. 不同剂量兆电子伏下Ib型金刚石红外吸收光谱
   
为观察金刚石中镍原子存在方式,1018 电子/cm2剂量兆电子伏电子辐照后,对发生氮聚集样品进行高压热处理(5.5GPa,1750℃)从而加速氮聚集。Ib型晶体内游离状态的氮原子转化为成对聚集的IaA型氮原子。热处理后(111)和(100)生长表面的红外吸收光谱
鸡眼镜
见图4。
图4. 氮聚集处理后同一试样(111)生长表面和(100)生长表面的红外吸收光谱
各生长表面在1280cm-1处因IaA型氮原子作用均会出现宽峰,(100)生长表面Ib型氮原子仍会在1334 cm-1和1130 cm-1处出现重要峰值波动。该结果证明(111)生长表面的氮原子较之(100)生长表面更易发生聚集;我们认为原因如下(图5):
(假定1)因为(111)表面为最密集区域,(111)表面碳原子扩散系数高。(111)表面上一个氮原子可与一个碳原子交还或与一个碳原子一起移动。因此氮原子也易于移动并与彼此聚集。
(假定2)由于镍原子的高密度晶格缺陷,氮原子在(111)生长表面容易发生迁移。众所周知,晶格缺陷会加速氮聚集5),6)
假定-1 (111)表面碳原子扩散系数高。该表面上氮原子易于移动并发生聚集。
假定-2 由于镍原子的高密度晶格缺陷,(111)生长表面上氮原子易于迁移。
图5. 氮聚集模式
无电子辐照的较高生长温度条件下(5.5GPa,2300℃),试样发生氮聚集。(100)生长表面会出现稳固的N3心(图6);心由一个中心碳原子和三个环绕它的氮原子组成。
机控网
波长(nm)
图6. 氮聚集处理后同一试样的(111)生长表面和(100)生长表面的紫外光与可见光吸收光谱
沿晶种晶体表面,线缺陷沿<001>和<112>方向散开;不管晶体形态(不包括六面体、六-八面体和八面体)如何,线缺陷均沿相同方向散开。1350℃生长温度条件下生长试样的X-射线形貌如照片3所示。黑线条是成束沿相同方向散开的线缺陷。这种人造金刚石体积很大,不存在线缺陷或杂质(照片3)。
照片3.人造金刚石 (110)表面X射线-形貌
照片3. 人造金刚石(110)表面的X射线-形貌。镜像(111)
由于很容易发现晶体适用部分,人造金刚石可用于制备车刀。
4.结论
1)(111)和(100)生长表面之间氮含量差异取决于生长温度,关系如下所示。N.C.是氮含量缩写。
a)( 生长温度为1350℃)[(100)生长表面N.C.]>[(111)生长表面N.C.]
b) (生长温度为1370℃)[(100)生长表面N.C.]=[(111)生长表面N.C.]
c) (上部生长温度为1400℃)[(100)生长表面N.C.]<[(111)生长表面N.C.]
d) (下部生长温度为1400℃)[(100)生长表面N.C.]=[(111)生长表面N.C.]
2)(111)生长表面出现的镍原子晶格缺陷会导致尖峰出现。
3)(111)生长表面较之(100)生长表面更易出现氮原子成对聚集现象。
参考文献
1)T. Nakamura, and S. Yazu, Program & Abstracts, the 24th High Pressure Conference of Japan,Nov., 10-12(1983).
T. Nakamura,和S. Yazu,节目和摘要,第24届日本高压会议,1983年1110-12
2)S. Satoh, H. Sumiya, and S. Yazu, Program & Abstracts, the 26th High Pressure Conference of Japan, Oct., 21-23(1983).
S. Satoh,H. Sumiya和S. Yazu,节目和摘要,第26届日本高压会议,1983年1021-23
3)R.M. Chrenko, H.M. Strong, and R.E. Tuft, Phil. Mag. 23, 313(1971).
R.M. Chrenko,H.M. Strong,R.E. Tuft,菲尔。杂志。23,313(1971)。
4)A.T. Collins, P.M. Spear, J. Phy. D; Appl. Phys. 15,L183(1982).
A.T. Collins,P.M. Spear,物理学杂志-应用物理学15L183(1982)
5)A.T. Collins, J. Phy. C; Solid State Phy. 13,2461(1980).
A.T. Collins,物理学杂志C-固态物理学,13,2461(1980).
6)B.P. Allen, T. Evans, Proc.R. Soc. Lond, A375,93(1981).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00:27: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2436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长   表面   原子   聚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