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油路系统双温控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空压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油路系统双温控阀装置。


背景技术:



2.螺杆空压机内置冷却系统,以其免维护、高效率、高效能、高可靠等优点始终如一的为各行各业提供优质的压缩空气。
3.在相关技术中,如公告号为cn20295527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压缩机余热回收切换阀控制系统,其包括阀体、阀杆、密封法兰、密封圈、旁通法兰及密封垫;阀体内部纵向通孔穿置阀杆,阀体上部设有两个余热回收口,分别为余热回收入口和余热回收出口,阀体侧部设有进油口或出油口,阀体底部设有出油口或进油口;阀杆的中间是一圆柱体,该圆柱体的两侧籍圆柱体中心杆分别隔置有圆片,即两圆片在圆柱体两侧分隔开地设置在圆柱体中心杆上;密封法兰安装在装入阀杆的阀体安装口上,在该安装口与密封法兰之间衬垫密封圈,密封法兰中间设有系统气源入口;旁通法兰安装在阀体上部的两个余热回收口上,在阀体上部与旁通法兰之间设置有密封垫;阀体内部连通冷却油。增强了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项目的可扩展性。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阀杆与阀体发生相对滑动时,阀体内部的冷却油可能经圆片与阀体之间的间隙越过圆片,进而存在有冷却油影响系统气源正常工作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冷却油影响系统气源正常工作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油路系统双温控阀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油路系统双温控阀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油路系统双温控阀装置,包括阀体、穿置在所述阀体中的阀杆、设置在所述阀体上的密封法兰和设置在所述阀体上的旁通法兰,所述阀杆的两个圆片上均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圆片和所述阀体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杆运动时,圆片带动着自身上的密封组件运动,继而使得密封组件对阀杆与阀体之间进行密封,减少阀体中的冷却油越过圆片的情况发生,进而减少冷却油影响系统气源正常工作的情况发生。
9.可选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套接在所述阀杆的圆片上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阀体抵触。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杆运动时,圆片带动密封圈运动,继而使得密封圈对圆片和阀体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即减少冷却油越过圆片的情况发生。
11.可选的,所述阀杆的圆片上开设有环槽,所述密封圈套接在所述环槽中。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杆运动时,圆片在环槽的作用下带动密封圈运动,即减少密封圈所受压力较大导致密封圈无法跟随圆片同步运动的情况发生,进而增加密封圈的稳定性。
13.可选的,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卡接在所述环槽中调节环,所述调节环上开设有缺口,所述密封圈套接在所述调节环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阀杆安装至阀体中后,密封圈受到阀体施加的压力,继而使得密封圈对调节环施加压力,从而使得调节环变形并增加密封圈的变形量,即减少密封圈所受压力较大,导致阀杆运动需要较大的力驱动的情况发生。
15.可选的,所述调节环的内环面与所述卡接槽的槽底之间具有间隙。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调节环的内环面与卡接槽的槽底之间留有间隙,使得调节环可以在环槽中变形,即实现调节环对密封环的调节。
17.可选的,所述调节环的周侧面上开设有呈环形的卡接槽,所述密封圈套接在所述卡接槽中。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环上设置卡接槽,并将密封圈套接在卡接槽中,可以减少密封圈与调节环分离的情况发生。
19.可选的,所述调节环上开设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与所述卡接槽连通。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密封圈套接在卡接槽中后,通过注液孔向卡接槽中灌注密封液,即增加密封圈与调节环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减少冷却油越过圆片的情况发生。
21.可选的,所述注液孔的孔口处设置有控制孔口打开和关闭的控制组件。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卡接槽中注密封液时,控制组件打开,继而使得密封液经注液孔进入卡接槽中,向卡接槽中注完密封液后,控制组件对注液孔的孔口进行关闭,即减少卡接槽中的密封液外漏的情况发生。
23.可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球、与所述控制球固定连接的控制杆和设置在所述控制杆上用于对所述控制杆进行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控制杆滑动连接在所述注液孔中,所述控制球与所述注液孔的孔口抵触。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卡接槽中注密封液时,密封液对控制球进行驱动,继而使得控制球带动控制杆运动,并且控制杆对复位弹簧进行压缩,最终使得控制球与注液孔的孔口分离,密封液经注液孔进入卡接槽中,向卡接槽中注完密封液之后,控制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反向运动,使得控制球重新抵触在注液孔的空口处,即减少卡接槽中的密封液外漏的情况发生。
25.可选的,所述注液孔中固定连接有支撑片,所述控制杆穿设在所述支撑片,所述控制杆远离所述控制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阻挡块,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支撑片背离所述控制球的一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片和所述阻挡块抵触。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注液孔中注密封液时,注液孔中的密封液对控制球施加压力,继而使得控制球带动控制杆朝向注液孔的外部运动,控制杆与支撑片发生相对滑动,复位弹簧在支撑片和阻挡块的作用下挤压变形,注液孔中的密封液进入卡接槽中,注完密封液之后,控制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反向运动,最终使得控制球重新抵触在注液孔的孔口处,进而增加控制球运动的稳定性。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通过设置阀体、阀杆、密封法兰和旁通法兰,阀杆的圆片上设置有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对圆片与阀体之间进行密封,即减少阀体中的冷却油越过圆片的情况发生,进而减少冷却油影响系统气源正常工作的情况发生;
29.2.通过设置密封圈,密封圈套接在圆片上,在阀杆运动时,阀杆带动着圆片运动,圆片带动着密封圈运动,即使得密封圈对圆片和阀体之间进行密封;
30.3.通过设置环槽,可以减少阀杆运动时,密封圈在压力的作用下无法跟随圆片同步运动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双温控阀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3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双温控阀装置中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双温控阀装置中调节环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配合块。
35.附图标记说明:100、阀体;200、阀杆;210、环槽;300、密封法兰;400、旁通法兰;500、密封组件;510、密封圈;520、调节环; 521、缺口;522、卡接槽;523、注液孔;524、配合块;525、支撑片;600、控制组件;610、控制球;620、控制杆;621、阻挡块;630、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油路系统双温控阀装置。
38.参照图1和图2,一种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油路系统双温控阀装置包括阀体100、阀杆200、密封法兰300和旁通法兰400,其中阀杆200穿置在阀体100中,密封法兰300和旁通法兰400均固定连接在阀体100上。为了减少阀体100中的冷却油越过圆片影响系统气源的情况发生,阀杆200的两个圆片上均设置有密封组件500,密封组件500对圆片和阀体100之间进行密封,即减少阀体100中的冷却有越过圆片的情况发生,进而减少冷却油影响系统气源的情况发生。
39.参照图2和图3,密封组件500包括密封圈510和调节环520,其中调节环520上开设有缺口521,调节环520的周侧面上开设有环形的卡接槽522,密封圈510套接在卡接槽522中,卡接槽522的槽壁对密封圈510进行挤压,继而使得密封圈510背离卡接槽522槽底的一侧超出卡接槽522。圆片上开设有环槽210,调节环520套接在环槽210中。将阀杆200安装在阀体100中后,调节环520与圆片处于同轴状态,并且调节环520的内环面与环槽210的槽底之间具有间隙,密封圈510与阀体100的内壁抵触并抵紧,从而使得密封圈510 对圆片和阀体100之间进行密封。若密封圈510所受到的压力较大,密封圈510会对调节环520施加压力,使得调节环520缺口521处的两端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即增大密封圈510可变形空间,即减少密封圈510所受的压力,进而减少阀杆200运动所需克服的力。
40.参照图1和图2,为了进一步增加密封组件500对圆片和阀体100 之间的密封效果,调节环520上开设有两个注液孔523,两个注液孔 523相对开设。每个注液孔523的一个孔口均位于调节环520的周侧面上,每个注液孔523的另一个孔口均位于卡接槽522的槽底处并与卡接槽522连通。注液孔523位于调节环520周侧面上的孔口孔径沿着注液孔523的开设方
向逐渐减小,即便于工作人员向注液孔523中灌注密封液。注液孔523位于卡接槽522槽底处的孔口孔径沿靠近卡接槽522的方向逐渐减小,即减少注入卡接槽522中的密封液反窜的情况发生。将密封圈510安装到调节环520上后,通过注液孔523向卡接槽522中灌注密封液,继而减少冷却油进入卡接槽522并经卡接槽522越过圆片的情况发生,进而进一步增加密封组件500对圆片和阀体100之间的密封效果。
41.参照图2和图4,为了减少注进卡接槽522中的密封液经调节环 520的缺口521处外溢的情况发生,缺口521处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配合块524,配合块524位于卡接槽522中,将密封圈510套在缺口 521上后,密封圈510与配合块524抵触并顶紧,即减少密封液经缺口521外溢的情况发生。
42.参照图1和图2,为了减少密封液经注液孔523反流的情况发生,注液孔523的孔口处设置有控制组件600,控制组件600设置在注液孔523靠近卡接槽522的孔口处。控制组件600包括控制球610、控制杆620和复位弹簧630,其中控制杆620的一端与控制球610固定连接,复位弹簧630同轴套接在控制杆620上,控制杆620远离控制球6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阻挡块621。注液孔523中固定连接有支撑片525,控制杆620穿设在支撑片525上,复位弹簧630位于支撑片 525背离控制球610的一侧,并且复位弹簧630的两端分别与支撑片 525和阻挡块621抵触。控制组件600将注液孔523的孔口关闭后,控制球610位于卡接槽522中,控制球610与注液孔523的孔口处抵触并抵紧,即减少卡接槽522中密封液反流的情况发生。
4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油路系统双温控阀装置的实施原理为:系统气源对阀杆200进行驱动时,圆片带动着调节环 520和密封圈510运动,继而使得密封圈510对圆片与阀体100之间进行密封,减少冷却油越过圆片影响系统气源工作的情况发生。
44.在对阀杆200进行安装时,先将调节环520套接在环槽210中,然后再将密封圈510套接在卡接槽522中,再通过密封圈510向卡接槽522中进行灌注密封液,即增加密封圈510对圆片和阀体100之间的密封效果。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油路系统双温控阀装置,包括阀体(100)、穿置在所述阀体(100)中的阀杆(200)、设置在所述阀体(100)上的密封法兰(300)和设置在所述阀体(100)上的旁通法兰(4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200)的两个圆片上均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圆片和所述阀体(100)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组件(5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油路系统双温控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500)包括套接在所述阀杆(200)的圆片上的密封圈(510),所述密封圈(510)与所述阀体(100)抵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油路系统双温控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200)的圆片上开设有环槽(210),所述密封圈(510)套接在所述环槽(210)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油路系统双温控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500)还包括卡接在所述环槽(210)中调节环(520),所述调节环(520)上开设有缺口(521),所述密封圈(510)套接在所述调节环(520)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油路系统双温控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环(520)的周侧面上开设有呈环形的卡接槽(522),所述密封圈(510)套接在所述卡接槽(522)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油路系统双温控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环(520)的内环面与所述卡接槽(522)的槽底之间具有间隙。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油路系统双温控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环(520)上开设有注液孔(523),所述注液孔(523)与所述卡接槽(522)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油路系统双温控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孔(523)的孔口处设置有控制孔口打开和关闭的控制组件(600)。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油路系统双温控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600)包括控制球(610)、与所述控制球(610)固定连接的控制杆(620)和设置在所述控制杆(620)上用于对所述控制杆(620)进行复位的复位弹簧(630),所述控制杆(620)滑动连接在所述注液孔(523)中,所述控制球(610)与所述注液孔(523)的孔口抵触。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油路系统双温控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孔(523)中固定连接有支撑片(525),所述控制杆(620)穿设在所述支撑片(525),所述控制杆(620)远离所述控制球(6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阻挡块(621),所述复位弹簧(630)位于所述支撑片(525)背离所述控制球(610)的一侧,所述复位弹簧(6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片(525)和所述阻挡块(621)抵触。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空压机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油路系统双温控阀装置,其包括阀体、穿置在阀体中的阀杆、设置在阀体上的密封法兰和设置在阀体上的旁通法兰,阀杆的两个圆片上均设置有用于对圆片和阀体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组件。本申请通过设置阀体、阀杆、密封法兰和旁通法兰,阀杆的圆片上设置有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对圆片与阀体之间进行密封,即减少阀体中的冷却油越过圆片的情况发生,进而减少冷却油影响系统气源正常工作的情况发生。减少冷却油影响系统气源正常工作的情况发生。减少冷却油影响系统气源正常工作的情况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

屈寻清 廖家星 王勇 谭天文 吴明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山东清越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31

技术公布日:

2022/11/28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4:26: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238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阀体   密封圈   余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