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最喜⼩⼉⽆赖,溪头卧剥莲蓬。⾟弃疾《清平乐·村居》
最喜⼩⼉⽆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  最逗⼈喜爱的是那个⼩男孩的调⽪劲⼉,他正躺在⼩河
边剥着莲蓬。
[出典]  南宋⾟弃疾《清平乐·村居》
椰子剥壳机
注:
1、《清平乐·村居》⾟弃疾
茅檐低⼩,溪上青青草。醉⾥吴⾳相媚好,⽩发谁家翁媪。
⼤⼉锄⾖溪东,中⼉正织鸡笼。最喜⼩⼉⽆赖,溪头卧剥莲
蓬。
2、注释:
清平乐·村居:清平乐,词牌名。村居,这⾸词的题⽬。
“乐”在此处读yuè。
  茅檐:茅屋的屋檐。
  吴⾳:作者当时住在江西东部的上饶,这⼀带古时是吴国
的领⼟,所以称这⼀带的⽅⾔为吴⾳。
  相媚好:这⾥指互相逗趣,取乐。
  翁媪(ǎo)(也读yùn和wò):对古代⽼妇的敬称。
  锄⾖:锄掉⾖⽥⾥的草。
  织:编织。
  ⽆赖:在这⾥意思这⾥指顽⽪、淘⽓。
  卧:趴。
3、译⽂1:
混合交换茅屋的屋檐⼜低⼜⼩,溪边长满翠绿的青草,⽤吴地的⽅⾔互相逗趣取乐,这是谁家⼀对⽩发苍苍的⽼⼈?
⼤⼉⼦在河东的⾖地⾥锄草,⼆⼉⼦正忙于编织鸡笼,⼿艺真巧。最令⼈欢喜的是顽⽪淘⽓的⼩⼉⼦,趴在溪头草丛,剥着刚刚采下的莲蓬。
译⽂2:
房⼦是⽤茅草盖的,屋矮檐低;门前有⼀道溪流,岸边长满青草,绿⽔青草相映,更显得碧清可爱。不知是谁家的两位斑斑⽩发的⽼夫妻喝过⼏杯酒后,醉醺醺地⽤地道的⼟语对话,互相取悦,语调柔媚亲昵。
⼤⼉⼦在河东的⾖⽥⾥锄草,⼆⼉⼦正在编织鸡笼⼦,只有我最喜欢的顽⽪的⼩⼉⼦在河边爬着卧着剥莲蓬玩。
包装箱制作
4、⾟弃疾⽣平见平冈细草鸣黄犊,斜⽇寒林点暮鸦。
王国维说:“幼安之侍处,在有性情,在有境界。”深沉强烈的爱国情怀正是⾟弃疾“性情”之所在。归根结底,他讥评朝权勉励友⼈,都是因为秉持着⼀颗拳拳爱国之⼼、雄雄北伐之志,其情殷殷,其志切切。词⼈驱词⽤典,不失当⾏本⾊,全在意⽓平⼼之间,全词读来铿锵有声,清切感⼈。
  ⾟弃疾的这种强烈爱国之情是伴随着强烈的批判⽽存在的,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正是因为朝
廷腐朽势⼒和奸佞偏安之徒的阻挠,在造成了他政治上的压抑,⽽他越秉持英雄的使命感,越为国家⼤事出谋划策、倾尽全⼒就越是与那些苟安势⼒相冲突、相龃龉。所以,报国⽆路、壮志难酬的忧愤与不平和对朝中投降派偏安误国的讽刺和鞭笞,与抗⾦北伐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交织在⼀起,共同构成了⾟弃疾爱国情怀的体现。
  宋末刘⾠翁⾼度评价⾟对古代语⾔的提炼与丰富之功:词⾄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如天地奇观,岂与⼉雌声学语较⼯拙;然犹未⾄⽤经⽤史,牵《雅颂》⼊郑卫也。⾃⾟稼轩前,⽤⼀语如此者必且掩⼝。及稼轩横竖烂漫,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悲茄万⿎,平⽣不平事并卮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及暇。词⾄此亦⾜矣。
5、在这⾸词中作者通过对农村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他的主观感情,并⾮只在纯客观地作素描。
  作者这⾸词是从农村的⼀个⾮劳动环境中看到⼀些⾮劳动成员的⽣活剪影,反映出春⽇农村有⽣机、有情趣的⼀⾯。上⽚第⼀、⼆两句是作者望中所见,镜头稍远。“茅檐低⼩”,邓《笺》引杜甫《绝句漫兴》:“熟知茅斋绝低⼩,江上燕⼦故来频。”此正写南宋当时农村⽣活条件并不很好。如果不⾛近这低⼩的茅檐下,是看不到这户⼈家的活动,也听不到⼈们讲话的声⾳的。第⼆句点明茅屋距⼩溪不远,⽽溪上草已返青,实暗⽤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春草”语意,说明春到农村,⽣机⽆限,⼜是农忙季节了。作者略含醉意,迤逦⾏来,及⾄⾛近村舍茅檐,却听到⼀阵⽤吴⾳对话的声⾳,使⾃⼰感到亲切悦⽿(即所谓“相媚好”),这才发现这⼀家的成年⼈都已下⽥劳动,只有⼀对⽼夫妇留在家⾥,娓娓地叙家常。所以⽤了⼀个反问句:“这是谁家的⽼⼈呢?”然后转⼊对这⼀家的其他少年⼈的描绘。这样讲,主客观层次较为分明,⽐把“醉”的主语指翁媪似更合情理。料理机
  下⽚写⼤⼉锄⾖,中⼉编织鸡笼,都是写⾮正式劳动成员在搞⼀些副业性质的劳动。这说明农村中绝⼤多数并⾮坐以待⾷、不劳⽽获的闲⼈,即使是未成丁的孩⼦也要⼲点⼒所能及的活⼉,则成年⼈的⾟苦勤奋可想⽽知。只有⽼⼈和尚⽆劳动⼒的年龄最⼩的孩⼦,才悠然⾃得其乐。这实际上是从《庄⼦"马蹄篇》“含哺⽽熙(嬉),⿎腹⽽游”的描写化出,却⽐《庄⼦》写得更为⽣动,更为含蓄,也更形象化。特别是作者⽤了侧笔反衬⼿法,反映农村⽣活中⼀个恬静闲适的侧⾯,却
烫发杠子给读者留下了⼤幅度的想象补充余地。这与作者的⼀⾸《鹧鸪天》的结尾,所谓“城中桃李愁风⾬,春在溪头荠菜花”正是同⼀机杼,从艺术效果看,也正有异曲同⼯之妙。
6、刘熙载说,“词要清新”,“澹语要有味”(《艺概·词曲概》)。作者的这⾸词正具有“澹语清新”、诗情画意的特点。它表现在描写⼿法、结构和构思三个⽅⾯。刘惠祥
  在描写⼿法上,这⾸⼩令,没有⼀句使⽤浓笔艳墨,只是⽤纯粹的⽩描⼿法,描绘了农村⼀个五⼝之家的环境和⽣活画⾯。作者能够把这家⽼⼩的不同⾯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活⽓息,如若不是⼤⼿笔。 上阕勾勒环境烘托⽓氛。头两句,写这个五⼝之家,有⼀所矮⼩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3:43: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2357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作者   农村   劳动   爱国   茅檐   溪头   茅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