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种植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2023最新

覆膜种植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覆膜种植马铃薯机械化生产中的一般要求及耕整地、覆膜播种、田间管理、打秧收获和残膜处理等主要作业环节的技术要求。
主要适用北方一季作区、中原二季作区等马铃薯主要产区覆膜种植马铃薯机械化生产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的对应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0395.1 农业机械安全第1部分:总则
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 18133 马铃薯种薯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T 24689.2 植物保护机械杀虫灯
GB/T 35795 全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弹簧包
NY/T 499 旋耕机作业质量
NY/T 648 马铃薯收获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NY/T 650 喷雾机(器)作业质量
NY/T 741 深松、耙茬机械作业质量
NY/T 742 铧式犁作业质量
NY/T 986 铺膜机作业质量
NY/T 990 马铃薯种植机械作业质量
NY/T 1227 残地膜回收机作业质量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2464 马铃薯收获机作业质量
NY/T 2706 马铃薯打秧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NY/T 2845 深松机作业质量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一般要求
1
4.1 机具
4.1.1 机具安全性能应符合GB 1039
5.1的要求,并适应当地马铃薯生产农艺要求,处于完好状态。流水工艺
4.1.2 拖拉机功率、轮距等参数与配套机具以及地块大小应匹配。
4.1.3 机具的作业质量应达到使用说明书要求。
4.1.4 机具在使用前应按农艺要求设置或调整工作参数,并按其使用说明书要求调整至最佳工作状态,作业结束后应及时保养、维护和存放、保管。
4.1.5 机具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且具备相关资格要求,作业前应详细阅读机具使用说明书,并能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维护、保养。
4.1.6 作业时,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随时观察机具作业状态,如有异常应停机检查并排除故障。
4.1.7 操作人员不应在酒后、服用感冒药或身体过度疲劳状态下操作机器。
4.2 地块
4.2.1 马铃薯种植宜选择地势平坦或缓坡状、地势高燥、集中连片、排灌良好、适宜机械化生产作业的地块。土壤应符合马铃薯栽培要求,宜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透性好的沙土或沙壤土。
4.2.2 马铃薯种植地块应实行合理轮作,不宜重茬和迎茬,不宜与茄科、块根块茎类作物轮作,宜与小麦、玉米、谷子等轮作,有条件地块宜实行水旱轮作。
4.2.3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需要进行残膜回收时,应在耕整地前进行残膜回收。
4.3 施肥
4.3.1 可利用撒肥机将肥料均匀抛撒在地面,然后进行耕整作业;也可采用边耕边施肥的方式结合整地一次施入;有滴灌设施的田块,可采取水肥一体化方式施用。
4.3.2 根据施用肥料的种类选择适宜的施肥机具。
4.4 种薯选择
4.4.1 根据当地种植条件,结合市场需求,选择通过国家登记的优质、抗逆性好、适应性强的脱毒种薯。
4.4.2 选择直立或半直立型、芽眼浅且分布均匀、薯块大小适宜、结薯范围集中、薯皮易木栓化的适宜机械化收获作业的马铃薯品种。
4.4.3 马铃薯种薯质量应符合GB 18133 的要求。
4.5 种薯处理
4.5.1 播种前将已通过休眠期的种薯出库,置于15℃~20℃环境中,在散射光下进行催芽,剔除病薯、伤薯,待芽长至0.2cm~0.4cm即可开始后续处理。
4.5.2 播种前2d~3d对种薯进行切块。重量不超过50g的种薯宜整薯直播;重量超过50g的种薯应进行切块,宜将种薯切至单块重25g~50g,每块种薯应有1个~2个完整芽眼。切刀用75%的酒精或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消毒,应一个种薯一消毒。
4.5.3 切块后的种薯,应针对当地各种病虫害实际发生的程度,选择相应防治药剂进行拌种处理。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10规定。
2
4.5.4 切块后的种薯,宜用草木灰、生石灰等拌种,防止种薯块间粘结,以适应机械化播种作业,
4.6 地膜
4.6.1 选用具有保温、保湿性能的黑膜、透明膜或配膜(中间条带为透明)。宜优先选用黑膜,其次选用配膜。
4.6.2 宜优先选用可降解膜,其次选用不可降解膜。
4.6.3 可降解膜覆盖降解诱导期宜为50d~60d,地膜质量应符合GB/T35795 的要求。
4.6.4 不可降解膜厚度不应小于0.01 mm,利于农田残膜回收,地膜质量应符合GB13735 的要求。
5 耕整地
5.1 耕整地作业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种植模式、农艺要求、土壤条件及地表秸秆覆盖、根茬状况,选择作业方式和时间。
5.2 耕整地作业一般在播种前15d~20d进行,土壤含水率在10%~25%时为宜。
5.3 耕地作业可根据当地区域气候特点选择在春秋两季进行。春播马铃薯时,宜冬季前深耕深翻,冻垡、晒垡,春季及早浅耕。秋播马铃薯时,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宜使用秸秆粉碎机、灭茬机将秸秆、根茬粉碎,然后进行深松或者深翻和旋耕作业。
5.4 采取深翻作业时,深翻深度宜为25cm~35cm,应翻垡一致,无回垡、立垡,无重耕、漏耕,覆盖严密。作业后地表杂草、秸秆、残茬应全部埋入耕作层内。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742的规定。
擦拭棒5.5 采取深松作业时,深松深度宜为25cm~40cm,作业后地表无明显大土块和沟痕,无残茬堆积。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2845的规定。
5.6 整地作业可采用旋耕、耙或联合整地等方式进行。采取旋耕作业时,旋耕深度宜为10cm~15cm左右,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499的规定。采取耙地作业时,耙地深度宜为8cm~15cm,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741的规定。整地后作业后地表应平整、土壤疏松、碎土均匀。
5.7 秸秆、根茬粉碎作业时,秸秆粉碎长度不应大于10cm,根茬粉碎长度不应大于5cm。
5.8 耕整地根据作业方式选配灭茬、深松、深翻、旋耕、耙等机具。地表平坦、面积较大的地块宜选用多功能联合复式作业机具,一次性完成耕整地作业。丘陵山地和缓坡耕地宜采用中小型机具作业。
5.9 多雨地区应田间开沟,做到排灌畅通,防止渍害。
6 覆膜播种
6.1 根据品种生育期、气候条件和土壤墒情,适期进行机械化覆膜播种。播种应在地表下10 cm左右处温度稳定在7℃~10℃时进行,或在当地晚霜前20d~30d进行播种。中原二作区秋播时,在地表下10cm左右处温度不应高于20℃。土壤含水量在15%~25%为宜。
6.2 马铃薯种植宜采用垄作单垄单行、单垄双行种植模式。单垄单行种植种薯位置处于垄中心线,呈直线分布;单垄双行种植种薯位置距垄面边10cm~15cm,两行之间种薯呈“品”字形。
6.3 根据品种特性、气候条件、水肥条件、目标产量、种植模式等因素合理确定种植垄距和种植密度。单垄单行种植垄距宜选择60cm~90cm、种植株距12cm~35cm、垄高20cm~35cm;单垄双行种植垄距宜选择100cm~140cm、垄上行距17cm~40cm、种植株距12cm~35cm、垄高15cm~30cm。锁接头
www.hnnn6.4 马铃薯播种采用垄上覆膜播种技术,选择一次性完成起垄、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铺膜、膜上覆土等功能的播种机。根据当地农艺要求,可选择带有铺滴灌带和施药等功能的播种机。播种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990的要求,覆膜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986的要求。
7 田间管理
7.1 化学除草
7.1.1 应在播种作业过程中,覆土镇压后、覆膜前喷施马铃薯专用除草剂封闭除草。
7.1.2 苗后喷施除草剂应在马铃薯3叶~5叶期、杂草1叶~5叶期时根据杂草种类选用除草剂,在行间近地面喷施,药液应覆盖在杂草植株上、避开马铃薯植株。应在晴天作业,避开中午高温时段。除草
剂应按要求剂量喷施。
7.2 中耕
7.2.1 覆膜种植马铃薯一般在出苗前薯芽距离地膜2cm~3cm时采用上土机及时进行上土作业,在膜面上均匀覆土3 cm 左右。
7.2.2 马铃薯生长期根据马铃薯生长及垄间杂草情况,及时进行1次~2次机械中耕除草作业。
7.2.3 应选择具有良好行间通过性能的机械,配套动力应选用适应中耕作业的拖拉机,
7.2.4 中耕作业时,视苗情配合追肥和除草同时进行,追肥和除草作业时无明显伤苗、伤根,施肥后覆盖严密。行间杂草去除率不应小于95%,伤苗率不应大于5%。
7.3 病虫害防治
7.3.1 病虫害防治应根据马铃薯生长期内病虫害发生规律、发生情况,选用适宜的药剂及用量进行。
7.3.2 施药应均匀喷洒,不漏喷、不重喷、低漂移。
7.3.3 应根据地形和地块大小,选用喷杆式喷雾机、机动喷雾机或无人机等进行病虫害防治,也可利用
水肥药一体化设施技术进行适时施药防控,植保作业应符合NY/T 650、NY/T 1276的要求。
7.3.4 物理防治可采用杀虫灯诱杀趋光性害虫,杀虫灯应符合GB/T 24689.2的要求。
7.4 排灌灰板纸
7.4.1 根据马铃薯需水规律,结合降雨情况,适时适量灌溉。
7.4.2 宜采用膜下滴灌技术进行灌溉,也可采用微喷灌、喷灌、移动式喷灌机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装备进行灌溉。不得大水漫灌,在收获前10d应停止灌溉。
7.4.3 雨水较多、田间积水时,应及时排水防涝。
8 打秧收获
8.1 打秧
8.1.1 马铃薯打秧一般应在收获前2d~4d进行,应避免在雨天作业。
8.1.2 根据田块大小、种植模式选择工作幅宽符合马铃薯种植垄距要求的打秧机具。
4
8.1.3 打秧时、调节打秧机限深装置的高度来控制适宜的留茬高度。
8.1.4 马铃薯打秧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2706的要求,茎叶打碎长度合格率不应小于80%,漏打率不应大于8%,留茬长度不应大于150mm,伤薯率不应大于1%。
8.2 收获
8.2.1 收获时间应安排在机械打秧后的2d~4d进行,使碎蔓晾晒干瘪、垄地表面干燥。
8.2.2 根据地块大小、土壤类型、马铃薯品种及用途等,选择适宜其作业的马铃薯挖掘机、联合收获机等机具,有条件的地区宜选用马铃薯联合收获机。
8.2.3 选用栅条链式输送分离工作部件的收获机械作业时,应根据薯块直径平均大小、土壤类型、含水率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栅条间距。
8.2.4 选用马铃薯挖掘机作业时,应调整好马铃薯集条宽度,避免挖掘相邻垄时轮胎压薯、伤薯。
8.2.5 马铃薯收获机械收获幅宽应等于或接近马铃薯种植行距,或大于马铃薯薯块结薯分布宽度两边各10cm,挖掘深度应比薯块结薯深度深5cm。
8.2.6 马铃薯收获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2464的要求。挖掘收获机作业时损失率不应大于4%、伤薯率不应大于1.5%、破皮率不应大于2%;联合收获机作业时损失率不应大于4%、伤薯率不应大于2%、破皮率不应大于3%、含杂率不应大于4%。
9 残膜处理
9.1 选用不可降解膜的,收获后,使用残膜回收机进行田间残膜回收处理,残膜回收机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1227的要求,表层净拾率不应小于80%、深层净拾率不应小于70%、缠膜率不应大于2%。
9.2 选用可降解膜的,收获后,结合农事操作,及时翻耕,促进残膜生物降解。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0:18: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2342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作业   马铃薯   进行   种植   选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