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发烧数日不退,柴胡桂枝汤两剂治愈

甲流发烧数日不退,柴胡桂枝汤两剂治愈
作者导读
甲流高烧期已过,转为低烧的时候,处理方法与甲流初起有些区别。
这一则医案中使用到了“发汗”这一技巧,请大家留心注意,务必掌握。
布卫生巾
之前的新冠医案中我也阐述了小发汗法,不熟悉的朋友请看看:
新冠有通治方吗?请看一家人同患新冠医案
甲流发烧数日不退,柴胡桂枝汤两剂治愈
*********
2023.3.16
病史
轮胎胶粉技术
患者是一位海南的朋友,其女儿先感染甲流,被我治愈,没看过那一则医案的朋友可以看看:
小儿甲流咳嗽胸痛欲裂、发热39℃,柴胡消毒丹半剂而痊
过了几天我这位朋友也没躲过甲流的魔爪,也开始高烧了。
这位朋友之前一直弱不禁风,经过我调理了一段时间之后,体质大大增强,于是自行试着物理降温不吃药——
前天,在额头太阳穴、颈椎大椎擦风油精,喝热水+盖被子闷汗,当天(即前天)体温下降到37℃。
昨天一整天还是37℃。
今天体温37.2℃,仍然低烧。
她感觉不吃药应该是好不透了,很担心会造成交叉传染,有点着急,于是请我处方。
刻下症状
皮肤微疼,感觉身体里还有风邪在流串。头微微疼。
盖被子热了会微微出汗。
眼眶、眼睛不舒服。眼睛上下左右转动的时候,眼珠会微疼,眼睛总有要流眼泪的感觉。
怕冷、怕风吹,偶尔有点清鼻涕。
手脚温度摸着和以往一样,没有比以往觉得冰凉。
早上感觉有点痰音,使劲咳出来只有少许微黄的痰。
口微苦。
大小便正常。
辨证
这个症状已经非常明显了,熟悉伤寒论的朋友几乎可以一秒钟看出答案,大家在看我的辨证思路之前可以先自己辨证一下,自己思考之后印象会更深刻。
1.恶寒发热、恶风、头痛、皮肤痛、感觉有“风邪”流窜,这都是太阳病表证的指征,病邪在肌表
2.结合盖上被子可以微微出汗,可知肌表毛孔没有完全堵死,但也不是完全畅通,属于一种半开半闭的状态,可以使用仲景的小发汗法。这个时候的海南并不冷,正常人应该易汗,而患者只是微微有汗,可见肌表淤堵的程度介于麻黄汤证与桂枝汤证中间,自然是要使用类似于麻黄桂枝各半汤的小发汗法
3.口苦,明显是少阳胆热之故。
4.眼睛容易流泪、转动眼珠子的时候觉得痛、眼眶疼,这都是热在孔窍的表现。
治法
患者病机为太阳病(表证)+少阳病
那么的时候自然是用小发汗法解决太阳病表证,配合柴胡剂解决少阳病
处方
柴胡桂枝汤加荆芥、防风、葛根、蔓荆子
北柴胡40,黄芩15,半夏24,党参15,炙甘草15,生姜5片,大枣5枚切开,桂枝15,生白芍15,荆芥12,防风12,葛根30,蔓荆子30
2剂
►►►
医嘱:
煎好之后,分两次吃。
吃热粥+盖被子发汗,半小时后没有明显出汗的话,就吃掉剩下一半。
解析
1.何为小发汗法?我之前的新冠医案中已经讲过了,大家结合新冠医案一起理解即可:
新冠有通治方吗?请看一家人同患新冠医案
我这里再简单说一下——
小发汗法是用于处理肌表淤堵程度介于桂枝汤证与麻黄汤证之间的一个方法。
工艺品加工设备
患者的肌表毛孔既不像麻黄汤证那样完全堵死,所以不需要重用麻黄汤这种方子来发汗、泻实
也不像桂枝汤那样人体虚弱、肌表开泄,因此单纯使用桂枝汤安中养液是不够的
这种情况下,单纯使用麻黄汤,必然令人大汗淋漓以至于虚弱单纯使用桂枝汤,则散邪不足
那么怎么治?
我们在磁卡制作安中养液的桂枝汤中加入发汗力量不那么强的荆芥、防风,就可以在补充体内津液的同时又微微解表散邪。就跟病机完美对上了。
如果使用经方,可以使用桂枝麻黄各半汤。
风能汽车
胡希恕老先生就很喜欢使用桂枝汤加荆芥、防风、白蒺藜来替代桂枝麻黄各半汤。我这里就是学的胡老先生的经验!
仲景原文如下,大家自己参悟!
《伤寒论》
硅气凝胶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反有热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如果还是看不懂,就请阅读:
新冠有通治方吗?请看一家人同患新冠医案
这篇文章的第二篇医案已经解析的非常详细了。
2.为啥要加葛根、蔓荆子呢?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20:09: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2331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医案   甲流   发汗   肌表   时候   大家   感觉   新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