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 客车

汽车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客车
1  范围
单晶硅生产工艺
本标准规定了客车商品性主观评价项目和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客车,其它类型汽车可参考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3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GB/T 12534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TCSAE***-2022 汽车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通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人机工程ergonomics
驾乘人员在车辆使用过程中与车辆之间的适应性、操作便利性和驾乘舒适性,驾乘人员在车内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视野范围。
3.2  驾驶性能drive ability
车辆动力输出及传递的特性,动力总成匹配平顺度。
3.3  舒适性能ride comfort折80
道生液
车辆轮胎、底盘悬架系统和座椅系统对路面不平度激励的隔振性能。
3.4  振动噪声性能vibration and noise performance
对车辆运行产生的噪声、振动与不平顺度的控制水平。
4  评价项目和方法
4.1  总则
该部分描述了客车商品性主观评价项目和评价方法。
4.2  造型及感知品质主观评价项目和方法
4.2.1  整体造型
4.2.1.1  前部造型:评价车辆前部外观型面、线条造型是否豪华感/科技感,造型与车型定位是否相
1
符,型面过渡是否自然,前部造型风格是否具备一致性。
4.2.1.2  侧面造型:评价车辆侧面外观型面、线条造型是否豪华感/科技感,造型与车型定位是否相符,型面过渡是否自然,侧面造型风格是否具备一致性。
4.2.1.3  尾部造型:评价车辆尾部外观型面、线条造型是否豪华感/科技感,造型与车型定位是否相符,型面过渡是否自然,尾部造型风格是否具备一致性。
4.2.1.4  驾驶区造型:评价车辆驾驶区域内饰造型是否新颖、具有豪华感/科技感等,内饰功能模块划分是否人性化、无杂乱感。
4.2.1.5  乘员区造型:评价车辆乘员区内饰造型总体风格是否和谐,乘员区内饰彩搭配是否合理。
4.2.2  外观品质通乳器
旋转式清堵机看看4.2.2.1  车身姿态:评价车辆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是否存在车身姿态歪斜的情况。
4.2.2.2  车身件匹配:评价车身件匹配间隙和面差大小,间隙面差是否左右均匀一致,是否对称,车身外覆盖件是否平整。
4.2.2.3  外饰件匹配:评价车辆外部装饰件匹配间隙和面差大小,间隙面差是否左右均匀一致,是否对称,涂胶是否平整均匀。
4.2.2.4  车身漆面质感:从视觉及触觉上评价车身漆面有无油漆流挂、橘皮、颗粒感等漆面质量,漆面是否光洁。
4.2.2.5  外饰件质感:从视觉及触觉上评价车身外饰件做工精致程度、外观效果和品质感,同金属件和非金属件之间有无差。
4.2.2.6  声品质:评价车辆车门、行李舱门开启关闭的声音品质,有无异响。
4.2.3  内饰品质
4.2.3.1  驾驶区内饰件匹配:评价车辆驾驶区域内饰中控面板、门内饰板、方向盘、中央副仪表台等与周边零件配合的间隙面差大小及是否均匀。
4.2.3.2  驾驶区感知品质:从视觉、触觉、听觉方面评价驾驶区域内饰感知质量,内饰件颜搭配是否合理、有层次感,视觉上各零部件纹理协调;内饰零部件是否存在尖锐棱角、毛刺等,材质是否为软性材质和皮革材质,遮阳板、出风口、手套箱等内饰功能件操作是否有异响。
4.2.3.3  乘员区内饰件匹配:评价车辆乘员区各部件装配的间隙和面差大小及是否均匀,车内管线路走向和装配质量等。
4.2.3.4  乘员区感知品质:评价车辆乘员区内饰件做工质量是否精致,顶棚、行李架和地板是否平整,车厢内各部件表面质感的丰富性、协调性和品质感。
4.2.4  功能开关品质
4.2.4.1  驾驶区开关:评价车辆点火开关、空调开关、灯光开关、紧急报警开关、车门开关等驾驶区域开关的操作力、开关行程、挡位感、阻尼感、有无松旷、声品质及外观质感。
4.2.4.2  乘员区开关:评价车辆乘员区域功能件开关的操作力、开关行程、挡位感、阻尼感、有无松旷、声品质及外观质感。
4.3  人机工程主观评价项目和方法
4.3.1  驾驶区空间
4.3.1.1  驾驶空间:评价驾驶员区域空间大小,包括肘部空间、臀部空间、膝部空间、脚部空间(包含歇脚区)等。
2母线夹
4.3.1.2  防护隔离:评价驾驶区域防护隔离装置是否能够有效防止来自外部因素对驾驶员正常驾驶的干扰。4.3.2  驾驶姿势:4.3.2.1  调节范围:综合评价车辆方向盘、座椅的调节范围和踏板、换挡机构的操作行程是否符合驾驶员舒适性的需求,是否容易获得良好的驾驶姿势。4.3.2.2  支撑性:评价车辆座椅、车门内板、踏板、地板等对驾驶员的支撑性是否舒适。4.3.2.3  踏板系统:评价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加速踏板的高度、角度位置合理性、踏板尺寸大小、踏板表面防滑处理及有无松旷感、是否利于操作,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的相互位置关系,是否利于驾驶员在两踏板之间切换4.3.2.4  换挡机构:正常驾驶坐姿,评价换挡杆位置的合理性及在挡刚性感(车辆在挡时换挡杆的晃动情况),是否利于操作。4.3.3  乘员区空间4.3.3.1  乘员空间:评价车厢内乘员头部空间(距离行李架或者扶手的空间)、3肩部空间、肘部空间、(相邻座椅之间)、腿部空间、脚部空间等。4.3.3.2  车厢活动空间:评价车厢内乘员站立、相互走动时活动空间大小,是否能够允许多人错身走动。4.3.3.3 
乘员站立空间:评价车厢内乘员站立时周边空间大小,周围是否存在障碍物,乘员是否能够完全站直。4.3.3.4  导游座椅空间:评价车厢内导游座椅空间是否充足,使用是否便利。4.3.4  储物空间4.3.4.1  驾驶区储物空间:评价驾驶区域储物空间布置合理性、数量、有效空间大小及物品取放便利性,包括中央副仪表台区域、手套箱、座椅附近等。4.3.4.2  乘员区储物空间:评价车厢乘员区储物空间布置合理性、数量、有效空间大小及物品取放便利性。4.3.4.3  行李架空间:评价车厢内行李架高度是否便于行李取放,行李架有效空间大小。4.3.4.4  行李舱空间:评价车厢下部行李舱有效空间大小,是否便于行李拿取及摆放,满足使用需求的程度。4.3.5  上下车便利性4.3.
5.1  上车台阶:评价车厢入口处台阶的高度和宽度是否合适,是否具备照明和防滑措施。4.3.5.2  下车台阶:评价车厢出口处台阶的高度和宽度是否合适,是否具备照明和防滑措施。4.3.5.3  上车扶手:评价车厢入口处扶手位置是否易于抓握,扶手表面是否具备防滑措施。4.3.5.4  下车扶手:评价车厢出口处扶手位置是否易于抓握,扶手表面是否具备防滑措施。4.3.5.5  车门开启:评价车门开启/关闭速度是否适中,响应是否及时,是否影响乘客上下车。4.3.5.6  车门防夹:评价车厢出/入口车门是否具备较好的防夹功能,有无安全隐患。4.3.5.7  上下车障碍:评价乘员上下车时有无障碍物阻挡和对容易磕碰到的车内设施障碍可接受程度。4.3.6  操作便利性4.3.
6.1  仪表关键信息:评价组合仪表总体布局及位置合理性,车速表、里程表、转速表、气压表、油量表,电动汽车READY/OK 信号显示及剩余电量显示等车内仪表关键信息是否便于查看、有无遮挡,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7:33: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2327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是否   评价   空间   车辆   乘员   车厢   造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