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珍汤

八珍汤《正体类要》(补益剂:补气)
[组成]
当归(酒拌)10g、川芎5g、白芍药8g、熟地黄(酒拌)15g、人参3g、白术(炒)10g、茯苓8g、炙甘草5g。
[用法]
清水二盅,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煎至八分,食前服。
[功用]
补益气血
[主治]
气血两虚。
面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食欲减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虚。
[方解]
本方在原书用治于失血过多,以致气血皆虚诸证。
肢体倦怠乏力,面苍白无华,短气懒言,心悸怔忡。
脉细虚,舌淡苔白,皆为气血两亏,心脾不足所致。
肝藏血,开窍于目肝血亏,故头晕目眩。
方用参、术、苓、草补脾益气;
归、芍、地滋养心肝,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气,则归、地补而不滞;
加姜、枣助参、术入气分以调和脾胃。
全剂配合,共收气血双补之功。 八珍是最早的八种珍贵食品的烹任方法。周代八珍,本来是八种珍食的烹饪方法,后来成为了珍贵食品的代名词,《三国志·魏·卫觊传》:“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
《周礼·天官·膳夫》记:“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品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以乐侑食。”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天子的饭食用
六谷,用六种牲畜,饮用六种饮料,佐羞有一百二十品。珍羞有八种,酱醋品有一百二十瓮。天子每日三餐,所用鼎具和盛肉盛菜用的俎具各十二个。进餐时要伴乐,以劝天子多食。
这八种珍食烹饪法,翻译过来就是——
淳熬:《礼记·内则》解释:“淳熬,煎醢,加于陆稻上,沃之以膏”。醢就是肉酱。把肉酱盖在糯米做的饭上,浇入动物脂油。
淳母:《礼记·内则》解释;“淳母,煎醢,加于黍食上,沃之以膏”。同淳熬类似,只是淳母是把肉酱浇于谷米饭上。实际上,淳熬、淳母就是今日之盖浇饭。
炮豚、泡牂(羊):炮字始于殷代的炮刑,就是以炭加热使铜柱变烫,让罪人站于热柱之上。炮烙用于烹饪,就是在急火上烘烤浑猪、浑羊。《礼记·内则》解说:“炮,取豚若将(应该为牂——母羊),〔圭立刀〕之刳之,实枣于腹中,编萑以苴之,涂之以谨蜍。炮之,涂皆乾,掰之。濯于以摩之,却其〔颤字右边换成皮〕,为稻粉〔米蚤〕溲之以为酏,以付豚,煎诸膏,膏必减之。钜镬汤,以小鼎芗铺于其中,使其汤毋
减鼎,三日三夜毋绝火,而后调之以醯醢。”》《礼记》中所记这炮法,就是宰杀小猪与肥羊后,去脏器,填枣于肚中,用草绳捆扎,涂以粘泥在火中烧烤。烤干粘泥后,掰去干泥,将表皮一层薄膜揭去。再用稻米粉调成糊状,敷在猪羊
身上。然后,在小鼎内放油没猪羊煎熬,鼎内放香草,小鼎又放在装汤水的大鼎之中。大鼎内的汤不能沸进小鼎。如此三天三夜不断火,大鼎内的汤与小鼎内的油同沸。三天后,鼎肉猪羊酥透,蘸
以醋和肉酱。
〔踌换成提手〕珍:就是取牛、羊、猪、鹿、獐等食草类动物的里脊肉,反复捶打,去其筋腱,捣成肉茸。〔踌换成提手〕字和捣字通义。《礼记·内则》:“〔踌换成提手〕珍,取牛羊麋鹿麇之肉,必〔月灰〕,每物与牛若一,捶,反侧之,去其饵,熟,出之,去其〔颤右边换成皮〕,柔其肉。”意思是这些动物的里脊肉反复捣捶,烹熟之后再除去膜,加醋和肉酱调和。
渍:《礼记·内则》:“渍,取牛肉必新杀者,薄切之,必绝其理,湛诸美酒,期朝而食之,以醢着醯、〔酉意〕。”新鲜牛肉,横向纹切成薄片,在好酒中浸泡一天,用肉酱、梅浆、醋调和后食用。〔酉意〕梅浆。
熬:《礼记·内则》:“捶之去其〔颤右边换成皮〕,编萑,布牛肉焉,屑桂与姜以洒诸上而盐之,干而食之。施羊亦如之。施麋、施鹿、施麇,皆如牛羊。欲濡肉,则释而煎之以醢。欲干肉,则捶而食之。”意思是:将生肉捣捶,除去筋膜,摊放在芦草编的席子上,把姜和桂皮洒在上面,用盐淹后晒干了就可以吃。想吃带汁的,就用水把润开,加肉酱煎。想吃干肉,就捣捶软后再吃,类似今天的牛肉干。
安全带卡扣
肝〔劳字的力换成月〕:“取狗肝一,幪之以其〔劳字的力换成月〕,濡灸之举其〔礁字换成火字边〕其〔劳字的力换成月〕,不蓼。”取一个狗肝,用狗网油覆盖,架在火上烧考。〔劳字的力换成月〕,就是网油。等湿油烤干,吃时不蓼。蓼,水蓼,当时用以佐食。“取稻米举〔米蚤〕溲之,小切狼〔月蜀〕膏,以与稻米为酏。”以水调和稻米粉,加小块狼脯脂油,熬成稠粥。
此八珍之外,另有一种烹饪方法:糁。《礼记·内则》解说:“糁,取牛羊豕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将牛、羊、猪肉三等分。两份稻米粉一份向合成饼,入油煎。类似今天的肉饼。
元代,史料提供,出现了完全区别于周代八珍的两种新八珍。据元无名氏《馔史》记,这两种新八珍,一
种为;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蝉。其中、龙肝,刘若愚《明宫史·火集》记,明宫中十月吃龙卵,实际为白牡马之卵。类推,龙肝很可能是白马这类的肝。鸮,就是猫头鹰。酥酪蝉,“以羊脂为之”。《六研斋笔记》:“乃今之抱螺酥也,其形与螺初不肖,而酷似蝉腹。”是一种类似蝉腹的奶制品。另一种八珍
为:醍醐(高级奶油)、麇吭(小獐的颈项)、野驼蹄、鹿唇、乳麋(小麋鹿)、天鹅炙、
紫玉浆、玄玉浆(玉浆即今之马)。
明清时,有水陆八珍:海参、鱼翅、鱼脆骨、鱼肚、燕窝、熊掌、鹿筋、蛤士模。
有山八珍:熊掌、鹿尾、象鼻(一说犴鼻)、驼峰、果子狸、豹胎、狮乳、猕猴头。
有水八珍:鱼翅、鱼唇、海参、鲍鱼、裙边、干贝、鱼脆骨、蛤士蟆。后又有上中下之分,而且有两套关于上中下八珍的说法。
上八珍:A:猩唇、驼峰、猴头、熊掌、燕窝、凫脯、鹿筋、黄唇胶。B:猩唇、燕窝、驼峰、熊掌、豹胎、鹿筋、蛤士蟆、猴头。
中八珍:A:鱼翅、银耳、果子狸、广肚、鲥鱼、蛤士蟆、鱼唇、裙边。B:鱼翅、鱼骨、龙鱼肠、大乌参、广肚、鲍鱼,江瑶柱、鲍鱼。
下八珍:A:海参、龙须菜、大口蘑、川竹笋、赤鳞鱼、江瑶柱、蛎黄、乌鱼蛋。B:川竹笋、银耳、大口蘑、猴头、裙边、鱼唇、乌鱼蛋、果子狸。
八珍之名后来被越用越烂。
《扬州画舫录》中有“小八珍”之说:“散酒店、庵酒店之类卖小八珍,皆不经烟火物。如春夏则燕笋、牙笋、香椿、早韭、雷菌、莴苣。秋冬则毛豆、芹菜、茭瓜、萝卜、冬笋、腌菜。水族则鲜虾、螺丝、熏鱼。牲畜则冻蹄、板鸭、鸡炸、熏鸡。”
“坝上设八鲜行。八鲜者,菱、藕、芋、柿、虾、蟹、车螯、萝卜。”
蔬菜亦能进入八珍。《扬州散记》中记有“初夏八珍”:“扬俗,扬花飞舞时,将鲥鱼、樱桃、笋、苋、蚕豆、蒜苗、麦仁、扬花萝卜列为初夏八珍。”
一年四季分类八珍。
又有“八珍汤”。京剧《四士》中,孙淑林善做八珍汤。此汤乃山西食法,据说是傅青主为孝敬其母而配制的长寿汤。其母服此汤,寿至八十四。后其法传与民间尕氏,在太原开“清和元”铺专营此汤。此汤用羊肉、羊脂油、山药、藕、煨面(蒸过的麦粉)、黄芪、黄酒、黄酒糟汁炖成。羊肉、山药、藕均烂酥似稀粥,有酒香,还有麦香。喝这种汤不可用盐,食时也不可加酱油和醋,只可淡喝。老山西人冬三月好喝此汤,就如老北京好喝豆汁。此汤抑阴补阳、养气补血、抗寒止喘。乃居晋人十大名吃之首。
菱镁材料八珍汤《正体类要》
<;组成>当归,酒拌,一钱(10克),川芎一钱(8克),白芍药一钱(8克),熟地黄酒拌,一钱(15克) 人参一钱(3克) 白术一钱(10克) 茯苓一钱(8克) 甘草,炙,五分(5克)
注:所谓“钱”数为古医书中用量,括号中为现代用题、量。
钢坯夹具<;用法>清水二盅,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煎至八分,食前服。
<;功用>补益气血。
<;主治>气血两虚。
面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食欲减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虚。
<;方解>本方在原书用治于失血过多,以致气血皆虚诸证。肢体倦怠乏力,面苍白无华,短气懒言,心悸怔忡。脉细虚,舌淡苔白,皆为气血两亏,心脾不足所致。肝藏血,开窍于目,肝血亏,故头晕目眩。方用参、术、草脾益气;归、芍、地滋养心肝,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气,帅归、地补而不滞;加姜、枣助参、术入气分以调和脾胃。全剂配合,共收气血双补之功。
制作八珍汤的材料如下:
主料:当归二钱、熟地三钱、川芎二钱、白芍二钱、党参三钱、白术三钱、伏苓三钱、炙甘草二钱、乌骨鸡一只、猪大骨半斤
配料:生姜、米酒、盐适量
八珍汤怎么做呢?
柴油添加剂
1、猪大骨烫过洗净,和八珍汤药材置于锅内,加水10碗,烧开后以小火熬约40分钟后,过滤取汤汁备用。
2、乌骨鸡去内脏洗净,入瓦锅,倒入上述汤汁,加生姜、米酒和盐,再加适量的水(以淹鸡为度)。瓦锅加盖后放入电饭锅蒸熟即可。
扒饭网温馨提示:
功效:适合脸黄、疲劳、气血两虚者,可补气补血,使脸红润,冬天手脚冰冷的人喝这个也很好。八珍汤适合月经期过后连喝3天,即可有效补血。孕期和更年期常喝可以改善皮肤和脾气。
另:八珍汤(四物加四君子)
【处方】人参30g 白术30g 白茯苓30g 当归30g 川芎30g 白芍药30g 熟地黄30g 炙甘草30g 
【功能与主治】益气补血,气血两虚证。面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本方常用于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属气血两虚者。)
垃圾热解
【用法与用量】上为末,每服三钱(9克)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通口服(现代用法:或作汤剂,加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
若以血虚为主,眩晕心悸明显者,可加大地、芍用量;以气虚为主,气短乏力明显者,可加大参、术用量;兼见不寐者,可加酸枣仁、五味子。
【备注】本方是气血两虚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气短乏力,心悸眩晕,舌淡,脉细无力为辨证要点。
八珍汤
  八珍汤《正体类要》(补益剂:补气) 
  [组成] 当归(酒拌)10g、川芎5g、白芍药8g、熟地黄(酒拌)15g、人参3g、白术(炒)10g、茯苓8g、炙甘草5g。 
  [用法] 清水二盅,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煎至八分,食前服。 
  [功用] 补益气血。 
  [主治] 气血两虚。 面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食
欲减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虚。 
  [方解] 本方在原书用治于失血过多,以致气血皆虚诸证。 肢体倦怠乏力,面苍白无华,短气懒言,心悸怔忡。 脉细虚,舌淡苔白,皆为气血两亏,心脾不足所致。 肝藏血,开窍于目肝血亏,故头晕目眩。 方用参、术、苓、草补脾益气; 归、芍、地滋养心肝,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气,则归、地补而不滞; 加姜、枣助参、术入气分以调和脾胃。 全剂配合,共收气血双补之功。 
  组成:人参(30克) 白术(30克) 白茯苓(30克) 当归(30克) 川芎(30克) 白芍药(30克) 熟地黄(30克) 炙甘草 (30克)
  简介:
  【功用】益气补血。
  【主治】气血两虚证。面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本方常用于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属气血两虚者。) 无触点稳压电源
  【用法】上为末,每服三钱(9克)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通口服(现代用法:或作汤剂,加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
  类别:补益类
  出处:《瑞竹堂经验方》
  【来源】《丹溪心法》卷四。
  【组成】当归 赤芍 川芎 熟地黄 人参 白茯苓 甘草 砂仁等分
  【用法】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功用】和气血,理脾胃。
  【主治】虚损属于气血两虚,脾胃不和者。
  八珍汤
  【药物组成】人参、砂仁、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芷、熟地黄。
  【处方来源】《外科启玄》卷十二。
  【方剂主治】痘已齐,兼气血俱虚证。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服。
材料:母乌鸡一只,花生,红枣,当归,人参,黄芷,何首乌,天麻,佝几(其实用料可以自己搭配,桂圆,莲子,苡仁,山药,百合等等都可以) 
做法: 
1 把材料都洗净,乌鸡过沸水捞起放入炖锅中, 
2 大火烧沸后放入当归,人参,何首乌,黄芷,天麻,沸后加盖改微火炖上一个小时, 
3 再放入红枣和枸杞再炖一个小时,加适量盐, 
4 时间可以自己掌握,等炖到软烂的时候就可以起锅了
欢迎进入茶叶网-茶叶知识频道(www.fjteaw)相关频道:茶道 茶叶分类
爱-茶-网【茶叶论坛】【大 中 小】【关闭窗口】
备注:山茶科木本植物茶的芽叶。又称苦荼、茗、荼、腊茶、茶芽、芽茶、细茶。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均有栽培。春、夏和秋季采收初发的嫩叶,以清明前后采收者为好。茶叶除可鲜用外,一般是
经过加工精制
备用。制过的茶有许多品种,通常有绿茶、红茶、青茶等类。结合产地而论,又有龙井、铁观音、祁红、普洱茶、碧螺春、信阳毛尖、湘皮绿、旗、云雾茶、乌龙茶等名茶,风味、特各异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6:27: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2235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气血   用量   心悸   川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