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

摘要: 本文从人工智能人类智能的起源、思维方式、认识方式、语言形式四方而论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人工智能虽能延长人的大脑、扩大人的智能、放大和部分代替人类脑力劳动,但却不可能完全代替,更不可能超过人类智能。
关键词: 人类智能;人工智能;科学技术
正文:当代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使科学技术步入了大科学时代。材料、能源和信息是构成人工自然的三大要素。以往的技术革命,主要发生在材料加工和能源动力领域,而当代的技术革命则是以信息技术为中心展开的。如果说以往的技术革命主要是延长人的肢体,解放人的体力劳动的话,那么当代技术革命则是延长人的大脑,扩大人的智能,放大和部分代替人类脑力劳动。
    然而,在这种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有一些人认为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类智能,甚至可以超过人类智能。那么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呢?就此情况,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下论述。
拍痧棒一、从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的起源方面看,二者有本质的不同
    人类是在自然界长期演化发展的特定阶段产生的,人类的产生并不单纯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劳动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实践是人具有能动性的一个基本标志,人类实践具有主动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这种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活动是人区别于其它一切自然存在物的主要特点。人在实践中经过体外进化发展了人类器官,古猿的直立姿势造成的后肢分工,为前肢的解放奠定了基础;劳动使猿的前肢功能发展起来并逐渐转化为人手,劳动所引起手的变化又引起了全身的相关变化,手足分工,使手和脚的功能特化,各司其职,正式确定了直立姿势;直立姿势不仅使形体内部结构相应固定,而且使视野开阔,能从自然界获得更多的信息,锻炼了神经系统;直立姿势又使脊柱可支撑起更大容量的大脑,从而为意识的萌芽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此外,劳动又是一种集约化的活动,在劳动中需要交流,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作为思想的外壳和工具是和思维相互依存的,语言的发展有助于意识的发展,因而逐渐使动物的心理转变为人的意识,猿脑变成了人脑。人在劳动中相互协作,使劳动具有社会性,同时人类所进行的活动是有主动性、目的性、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从而形成了具有主观能动性、社会性的人类智育邑。
    具有模拟人类思维的人工智能机是人类体外进化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的一个重大发展,它是按人类智能的个别思维方式由人创造和发展而来的,是人类运用数学、逻辑学、
电子学、软件设计等知识设计出来的为人类服务的工具。虽然它放大和部分代替了人脑的功能,而且越来越成为人脑在功能上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但它仍属于人工自然的范畴,是人类实践手段所及从而改变了的那部分自然界。人工自然可以看成是人类与自然所构成的调控系统,归属于人类自然的产物,它随着人类控制手段的逐步进化而拓展,它的拓展过程由技术史所表征;而且人工自然不可能超越人对自然科学认识的范围,它是自然的组成部分,是把从天然自然所获得的自然信息物化而成的自然界。金属卤化物灯镇流器
二、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思维”方式不尽相同
    人工智能是形式化的方法,一步一步严格遵循一定规则的“思维”,它在逻辑思维、信息存储量、执行速度等方面一般来说要强于人类智能,但人类智能的思维方式是多样化的,它不仅有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而且还有人工智能所不及的非逻辑方法,人类在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形象思维是在形象地反映客观的具体形态或姿态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意象、联想和想象来揭示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形式。它与逻辑思维的区别在于:逻辑思维的“细胞”是抽象的概念,而形象思维的“细胞”是形象的意象,其思维过程的一般形式是运用意象
视频会商
进行联想和想象,而不像逻辑思维那样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喷淋洗眼器
    直觉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对新事物、新现象极为敏锐、准确的判断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在人们原有的理论和经验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直觉思维有时还伴随着被称为“灵感”的特殊心理体验和心理过程,它是认识主体的创造力突然达到超水平发挥的一种特定心理状态,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直觉和灵感具有突发性、非逻辑性和缺乏自觉性等特点,是对现有知识、经验的相关模糊判断。在直觉和灵感中还都包含着使问题一下子澄清的顿悟。顿悟是指灵感在直觉孕育成熟之后,同意识沟通的瞬间表现,是对原来含混、模糊的突然清晰明彻的理解。直觉是一种“无意识”、“不自觉地”完成的过程,灵感则能推动直觉的迅速实现,即达到所谓的“顿悟”。科学史上的许多重大难题,往往就是在这种直觉和灵感的顿悟中奇迹般地得到解决的。
    人工智能则不具有上述两种人类智能的思维方式。活跃ip扫描器
    近几年,关于人机对弈的报道很多,最典型的当属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洛夫与IB1Vl公司开发的计算机国际象棋程序深蓝对弈的报道。去年5月,深蓝最终战胜了卡斯帕洛夫,对此有人得出人工智能可战胜和代替人类智能的结论。那么我们就看一看电脑是如
何下棋的。人工智能电脑下棋模拟人类的智能,它的启发式搜索也是边走边试探,每走一步都设法计算当前棋局的各种可能走法及对手各种反应的得分,然后立足于对方应棋后自己面临的局势,寻那种能够争取到的最好结果,再倒推回去选择满意的棋步,沿着得分最高的分支发送棋步。
    虽然人工智能不会因紧张而心理失常,也不会因疲劳而导致水平下降,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它从根本上缺乏人类象棋大师独有的那份“灵气”,即直觉、顿悟和创造性思维,这是他们赖以攀上棋坛顶峰的主要“法宝”,而凭记忆和掌握棋谱,仅仅是象棋入门的基础。目前我们有很多材料说明国际象棋大师的这种直觉判断不是靠数值函数“算”出来的,甚至他们激奋的情感,有时也能够调动思维火花去引燃顿
悟。
    由以上例子看出,人工智能把“思维”形式化了,而人类智能还有跳跃性思维,即直觉、灵感和创造性思维等。
三、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认识方式不同
    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认识主体是指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意识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认识客体是自然界,二者的区分是人类生产劳动的产物。生产劳动使人类祖先的动物心理逐渐转化为人类意识,创造了认识主体;生产劳动使自在客体转化为认识对象,创造了认识客体,所以认识主体首先是实践主体,认识客体首先是实践对象。社会实践创造认识主体的根本标志是生产劳动使人类获得了主观能动性,形成了自我意识,并且通过劳动和交往使自身具有社会性。
    作为90年代人类研究人工智能的重要领域—人工神经网络有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和容错性,其独立性和能动性大大增强,它能更好地模拟人脑的思维过程。人工神经网络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学习、自意识与自组织功能,但其网络结构和学习样本需要人为给定,神经网络在运行过程中没有自己的目的,完全是按人的要求完成特定的任务。因此,人工神经网络不能从事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活动,并不具有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意识。它没有内心活动,没有心理状态,意识不到自身的存在,意识不到行动的意义和后果,更谈不上具有社会性。因此人工神经网络并不能够作为“人工认识主体”或“第二认识主体”。
    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
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人类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是高度组织起来的中枢神经系统—大脑,人脑的运动过程是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与人脑比较,人工神经网络是人类根据社会生产的需要制造的,用无机物模拟人脑的工具,其物质基础是机械的和电子元件结构,其运动过程也为低级的物理、机械过程。因此人工神经网络不具备人脑思维的社会性、主观能动性和人脑的主观世界,总体上仍不及人脑,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作为人类认识工具的地位,不会上升为人的统治者。
四、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语言形式不同
    人类自然语言符号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其多义性、歧义性,语法结构不够严格和统一等,这些特征并不妨碍社会信息的交流。人类语言作为思维的外壳和工具是与思维相互依存的,语言的发展有助于意识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自然语言符号系统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人工语言符号系统。需要指出的是,只有借助人类自然语言才可能建立人工语言,即确定或描述它的符号含义和它的构成与变换规则。没有人类自然语言,人工语言是不可能存在的。而作为能被计算机识别的形式化语言—计算机语言,属于人工语言的范畴。喷墨打印机墨水
    日本曾经研制出能与主人进行双向情感交流的软件。当人机开始交谈时,电脑显示屏会出现一个名字叫“米克”的小孩形象,它能依据主人的态度作出反应。究其情感的来源,是人们设计的语言识别、语言响应系统模式,但它没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不完全具有非常复杂的人类智能。比如让电脑鉴别讽刺语言并理解其中的言外之意,依据人的语调最终判断其说的到底是真话还是假话,这对人工智能来说都是很困难的。
    总之,人工智能虽不能完全代替人类智能,但它在延长人的大脑,扩大人的智能,放大和部分代替人类脑力劳动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由于它不具备人类智能的社会性、主观能动性、自我意识、非逻辑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人脑的主观世界,因而不可能完全代替甚至超越人类智能。
    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二者有相似性和统一性。人工智能只是机械地模拟人类智能,虽然目前它还不能准确的模拟人类的思维方式,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定会更加向着这个目标靠近。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6:56: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2205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人类   思维   智能   语言   人工智能   认识   发展   具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