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钢片补强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片补强件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钢片补强件。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产品的精细化发展,钢片层补强板因其有良好的导电接地性能、优异的平整性,被广泛的应用到软性电路板行业中,现有软性电路板行业使用的补强板种类一般有fr-4补强、pi补强、钢片层补强,主要起到对线路板局部位置的加厚、加强、支撑等作用。
3.在钢片补强件使用过程中,补强板的散热性较差,并且电子元件相互直接会有电磁波的干扰,电磁波不消除的话,容易造成干扰,影响电子元件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白钢片补强件。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白钢片补强件,包括:
6.补强板,其用于增加线路板整体强度的作用;
7.第一定位槽,其开设于补强板;
8.白油墨层,其覆盖于补强板的底部,用于对补强板表面进行保护的作用;
9.抗干扰散热层,所述抗干扰散热层安装于补强板的底部,所述抗干扰散热层包括抗干扰结构、第二定位槽、支撑板、侧板和支撑块,所述侧板的顶部与补强板相固定,所述抗干扰结构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支撑板与侧板的左端固定为一体,所述侧板与支撑块的顶部相固定,所述支撑块的底部与抗干扰结构固定连接。
10.可选的,所述抗干扰结构包括第一抗干扰层、第一防水层、纳米金属网层、第二防水层和第二抗干扰层,所述第一抗干扰层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抗干扰层与第一防水层的顶部粘贴固定,所述第一防水层的底部设置有纳米金属网层,所述纳米金属网层采用热熔胶与第二防水层的顶部粘贴固定,所述第二防水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抗干扰层。
11.可选的,所述第一抗干扰层的厚度和第二抗干扰层的厚度相同。
12.可选的,所述第一抗干扰层和第二抗干扰层均由细钢丝和铜丝编织而成。
13.可选的,所述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均由cpsx橡胶态防水涂料制成。
14.可选的,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数量大于两组,第二定位槽沿抗干扰结构的顶部水平方向等距分布。
15.可选的,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内侧均设置有支撑板、侧板和支撑块。
16.可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侧板,侧板的横截面呈倒v字形。
17.可选的,所述支撑块为橡胶材质,耐磨性强。
18.可选的,所述支撑板和侧板均由石墨烯材质制成,散热性强。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抗干扰散热层,通过支撑板和侧板相互构成塔形结构,使
得抗干扰结构与补强板之间存在间隙,方便进行通风散热,同时支撑块能够对补强板上端产生偏振力进行吸收,使补强板固定稳固,支撑板和侧板为石墨烯材质制成,能够增加补强板上端热传递,进行辅助散热,增加线路板的散热性。
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抗干扰结构,第一抗干扰层和第二抗干扰层配合纳米金属网层形成三重抗干扰的效果,保证了线路板的稳定性,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均为cpsx橡胶态防水涂料制成,将第一抗干扰层、纳米金属网层和第二抗干扰层相互交融在一起,形成刚柔复合一体的无接缝复合防水层,防止水汽的侵染。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抗干扰散热层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板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抗干扰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其中:补强板-1、第一定位槽-2、抗干扰散热层-3、白油墨层-4、抗干扰结构-31、第二定位槽-32、支撑板-33、侧板-34、支撑块-35、第一抗干扰层-311、第一防水层-312、纳米金属网层-313、第二防水层-314、第二抗干扰层-315。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29.在本实用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的限制。
30.在本实用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31.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白钢片补强件,包括:
32.补强板1,其用于增加线路板整体强度的作用;
33.第一定位槽2,其开设于补强板1;
34.白油墨层4,其覆盖于补强板1的底部,用于对补强板1表面进行保护的作用。
35.通过白油墨层4能够对补强板1的顶部进行保护,使得用户在使用时可以直接成型,无需再印刷一层油墨,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良率,降低成本。
36.请参阅图3-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白钢片补强件,抗干扰散热层3安装于补强板1的底部,抗干扰散热层3包括抗干扰结构31、第二定位槽32、支撑板33、侧板34和支撑块35,侧板34的顶部与补强板1相固定,抗干扰结构31 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定位槽32,支撑板33
与侧板34的左端固定为一体,侧板34 与支撑块35的顶部相固定,支撑块35的底部与抗干扰结构31固定连接。
37.此外,第二定位槽32的数量大于两组,第二定位槽32沿抗干扰结构31的顶部水平方向等距分布;第二定位槽32的内侧均设置有支撑板33、侧板34和支撑块35;支撑板3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侧板34,侧板34的横截面呈倒v字形,利于起到形成制成夹角,方便进行透气的作用;支撑块35为橡胶材质,耐磨性强;支撑板33和侧板34均由石墨烯材质制成,散热性强。
38.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支撑板33和侧板34相互构成塔形结构,使得抗干扰结构31与补强板1之间存在间隙,方便进行通风散热,同时支撑块35能够对补强板1上端产生偏振力进行吸收,使补强板1固定稳固,支撑板33和侧板 34为石墨烯材质制成,能够增加补强板1上端热传递,进行辅助散热,增加线路板的散热性。
39.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白钢片补强件,抗干扰结构31包括第一抗干扰层311、第一防水层312、纳米金属网层313、第二防水层314和第二抗干扰层315,第一抗干扰层31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定位槽32,第一抗干扰层 311与第一防水层312的顶部粘贴固定,第一防水层312的底部设置有纳米金属网层313,纳米金属网层313采用热熔胶与第二防水层314的顶部粘贴固定,第二防水层31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抗干扰层315。
40.此外,第一抗干扰层311的厚度和第二抗干扰层315的厚度相同;第一抗干扰层311和第二抗干扰层315均由细钢丝和铜丝编织而成,利于起到进行抗干扰的作用;第一防水层312和第二防水层314均由cpsx橡胶态防水涂料制成。
41.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抗干扰层311和第二抗干扰层315配合纳米金属网层313形成三重抗干扰的效果,保证了线路板的稳定性,第一防水层312和第二防水层314均为cpsx橡胶态防水涂料制成,将第一抗干扰层311、纳米金属网层313和第二抗干扰层315相互交融在一起,形成刚柔复合一体的无接缝复合防水层,防止水汽的侵染。
4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白钢片补强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抗干扰散热层3,通过支撑板33和侧板34相互构成塔形结构,使得抗干扰结构31与补强板1之间存在间隙,方便进行通风散热,同时支撑块35能够对补强板1上端产生偏振力进行吸收,使补强板1固定稳固,支撑板33和侧板34为石墨烯材质制成,能够增加补强板1上端热传递,进行辅助散热,增加线路板的散热性;第一抗干扰层311和第二抗干扰层315配合纳米金属网层313形成三重抗干扰的效果,保证了线路板的稳定性,第一防水层312和第二防水层314均为cpsx 橡胶态防水涂料制成,将第一抗干扰层311、纳米金属网层313和第二抗干扰层 315相互交融在一起,形成刚柔复合一体的无接缝复合防水层,防止水汽的侵染。
43.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人工启动和关闭开关来控制,动力元件的接线图与电源的提供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接线布置。
44.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电源的提供也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
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白钢片补强件,包括:补强板(1),其用于增加线路板整体强度的作用;第一定位槽(2),其开设于补强板(1);白油墨层(4),其覆盖于补强板(1)的底部,用于对补强板(1)表面进行保护的作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抗干扰散热层(3),所述抗干扰散热层(3)安装于补强板(1)的底部,所述抗干扰散热层(3)包括抗干扰结构(31)、第二定位槽(32)、支撑板(33)、侧板(34)和支撑块(35),所述侧板(34)的顶部与补强板(1)相固定,所述抗干扰结构(3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定位槽(32),所述支撑板(33)与侧板(34)的左端固定为一体,所述侧板(34)与支撑块(35)的顶部相固定,所述支撑块(35)的底部与抗干扰结构(3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白钢片补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干扰结构(31)包括第一抗干扰层(311)、第一防水层(312)、纳米金属网层(313)、第二防水层(314)和第二抗干扰层(315),所述第一抗干扰层(31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定位槽(32),所述第一抗干扰层(311)与第一防水层(312)的顶部粘贴固定,所述第一防水层(312)的底部设置有纳米金属网层(313),所述纳米金属网层(313)采用热熔胶与第二防水层(314)的顶部粘贴固定,所述第二防水层(31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抗干扰层(3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白钢片补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干扰层(311)的厚度和第二抗干扰层(315)的厚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白钢片补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干扰层(311)和第二抗干扰层(315)均由细钢丝和铜丝编织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白钢片补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312)和第二防水层(314)均由cpsx橡胶态防水涂料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白钢片补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槽(32)的数量大于两组,第二定位槽(32)沿抗干扰结构(31)的顶部水平方向等距分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白钢片补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槽(32)的内侧均设置有支撑板(33)、侧板(34)和支撑块(3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白钢片补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侧板(34),侧板(34)的横截面呈倒v字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钢片补强件,包括补强板,其用于增加线路板整体强度的作用;第一定位槽,其开设于补强板;白油墨层,其覆盖于补强板的底部,用于对补强板表面进行保护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抗干扰散热层,通过支撑板和侧板相互构成塔形结构,使得抗干扰结构与补强板之间存在间隙,方便进行通风散热,同时支撑块能够对补强板上端产生偏振力进行吸收,使补强板固定稳固,支撑板和侧板为石墨烯材质制成,能够增加补强板上端热传递,进行辅助散热,增加线路板的散热性。增加线路板的散热性。增加线路板的散热性。


技术研发人员:

朱兴平 周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凯信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08

技术公布日:

2022/11/14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03:25: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214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抗干扰   防水层   补强   所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