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L-2ABSL-2生物安全实验室病毒实验室 培训知识点

BSL-2/ABSL-2生物安全实验室/病毒实验室 培训知识点
基本要求BSL-2实验室培训
申请人具备3个月以上的细胞室工作经验;能够严格遵守本单位及实验室生物安全规程;既往无不良安全行为记录。
特别要求BSL-2+实验室培训
除满足基本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申请人参加过BSL-2实验室培训,并具备3个月以上BSL-2实验室工作经验。
特别要求ABSL-2实验室培训
除满足BSL-2+实验培训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已取得上海市实验动物上岗证;或参加过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实验动物上岗培训并考试合格
生物安全
狭义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越境转移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广义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
实验室生物安全
1防止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无意中暴露或意外释放的防护原则、技术和行为。
2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不低于容许水平,可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和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等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
生物安全
防止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无意中暴露或意外释放的防护原则、技术和行为。
生物安全保障
单位和个人为防止病原体或毒素丢失、被窃、滥用、转移或有意释放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实验室相关感染
实验室感染主要途径
注射器针头或其他污染锐器意外接种;液体溢洒和喷溅到皮肤和粘膜;通过口吸移液或用手指或污染的物体触摸口或眼睛从而摄入或接触;动物咬伤和抓伤;吸入传染性气溶胶;
20%可明确感染的原因;80%是由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引起;20%是由设备故障引起;80%是不明原因的感染,可能为气溶胶传播感染。
tsf过载保护实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目的
保护人员和环境免受感染性生物因子的潜在暴露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目标
保证实验室设施、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及相关物品符合国家有关的安全要求,定期检查、维护、更新,确保不降低其设计性能。保证实验工作人员均可得到持续培训及继续教育。提供必要的免疫计划、定期健康检查和医疗保障。
管理体系文件
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标准操作规程、安全手册,记录、标识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员职责
针对技术方法、程序和方案、生物因子、材料和设备进行定期的内部安全检查;纠正违反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在发生感染性物质泄露或其他事故时,协助事故处置和调查;检查和监督实验室废弃物的有效管理与安全处置;检查和监督实验室各项消毒灭菌措施的落实情况。
实验室工作人员
充分认识和理解所从事工作的风险;自觉遵守实验室的管理规定和要求;在身体状态许可的情况下,应接受实验室的免疫计划和其他的健康管理规定;按规定正确使用设施、设备和个体防护装备;主动报告可能不适于从事特定任务的个人状态;不应因人事、经济等任何压力而违反管理规定;有责任和义务避免因个人原因造成生物安全事件或事故;如果怀疑个人受到感染,应立即报告;主动识别任何危险和不符合规定的工作,并立即报告。
风险评估与控制
危险    可能导致死亡、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风险    危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严重性的综合。
风险评估    评估风险大小及确定是否可接受的全过程。
风险控制带外衰减    rrggg为降低风险而采取的综合措施。
危险度分级Risk Group
Risk Group        Individual Risk        Community Risk
I            No or Low            No or Low
II            Moderate                Low
III            High                Low
IV            High                High
病原微生物分类与防护水平
第一类    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Smallpox
第二类    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HIV
第三类    能够引起人类或动物疾病,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具备有效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HBV
第四类    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Mouse Leukemia Virus
病毒培养:指病毒的分离、培养、滴定、中和试验、活病毒及其蛋白纯化、病毒冻干以及产生活病毒的重组试验等操作。利用活病毒或其感染细胞(或细胞提取物),不经灭活进行的生化分析、血清学检测、免疫学检测等操作视同病毒培养。(如大量活菌操作)
动物感染实验:指以活病毒感染动物的实验。
动物感染实验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指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在采用可靠的方法灭活前进行的病毒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生化分析等操作。未经可靠灭活或固定的人和动物组织标本因含病毒量较高,其操作的防护级别应比照病毒培养。(样本检测)
灭活材料的操作:指感染性材料或活病毒在采用可靠的方法灭活后进行的病毒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生化分析、分子生物学实验等不含致病性活病毒的操作。
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指针对确认无感染性的材料的各种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无感染性的病毒DNAcDNA操作。(非感染性材料的实验)
生物安全屏障
一级屏障    即生物安全设备,包括:个体防护装备、生物安全柜、动物隔离箱、安全离心杯
二级屏障    即实验室设施设计和结构,包括:围护结构、通风空调系统、供水供气系统、电力供应系统、照明系统、监控报警系统、消毒灭菌系统
生物安全防护(三要素实验室操作技术、安全设备(一级屏障)、设施设计和结构(二级屏障))
一级防护    通过良好的实验室操作技术,合适的生物安全设备来防止工作人员或者实验室环境对生物因子暴露
二级防护    防止实验室外部环境对生物因子暴露
Bio-safety level(BSL)    表示仅从事体外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Animal bio-safety level (ABSL)    表示包括从事动物活体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BSL-1实验室基本防护要求
在靠近实验室出口处设置洗手装置;在实验室出口处应设存衣或挂衣装置,个人服装与工作服分开放置;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手套;
BSL-2实验室基本防护要求
符合BSL-1实验室的要求;实验室进入控制措施;在实验室或其所在建筑内配备高压灭菌设备;病原微生物应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工作区应配备紧急洗眼装置;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手套、口罩和帽子,以防气溶胶污染;
1进入控制
实验室门口应张贴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标识开放info共享平台
藤球制作 仅授权人员可以进入实验室
禁止儿童进入实验室
实验室门应保持锁闭
应标明实验室操作的微生物
人员培训与考核
  人员健康管理
  出入记录
2操作规范
洗手 接触感染性物质后和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前
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内从事下列行为(进食、饮水、吸烟、处理隐形眼镜、使用化妆品、储存食品)
移液(禁止口吸移液,必须使用机械移液装置)
锐器处置 禁止将锐器随意弃置于塑料,必须使用专用锐器收集容器
废物包装袋
控制溅出和气溶胶产生
去除工作台面污染或感染性物质溅出后 使用适当消毒剂
3工作完成之后
废弃物处置 分类收集,固体液体分开;收集于防漏包装袋和容器;使用有生物危害的红或黄可高压蒸汽灭菌包装袋;废弃物应高压灭菌;
4工作过程中
必须穿着实验室防护服以防污染个人衣物;工作时必须戴手套以保护双手暴露于危险性材料;当手套被污染、破损或必要时应更换手套;每当操作危险性材料的工作结束时离开实验间前,除去手套并洗手;不要清洗或重复使用一次性手套;如果有可能发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物质溅出,要佩戴防护眼镜;涉及感染性物质的所有操作均应在生物安全柜或其它防护装置内进行。
离心  1使用密封转头或安全离心杯 2一定要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
BSL-2实验设施及操作规程
实验室分区
1实验室防护(工作)区
实验室的物理分区,该区域内生物风险相对较大,需对实验室的平面设计、围护结构的密闭性、气流,以及人员进入、个体防护等进行控制的区域。
2核心工作间(主实验室)
防护区中直接从事高风险操作的工作间。
3辅助工作区
生物风险相对较小的区域,也指实验室中防护区以外的区
消毒灭菌设备(灭菌锅、紫外灯、过氧化氢发生装置)
常用消毒剂    2%戊二醛、75%乙醇、二氧化氯、含氯消毒剂(三氯异氰尿酸等)
个体防护装备
防护服、手套(双层)、口罩、防护帽、防护镜、鞋套、防水围裙套袖。
在辅助工作区无需使用PPE
进入防护区时应使用第一层PPE,包括:一次性鞋套、工作服、第一层乳胶手套、帽子、口罩。在半污染区中操作超速离心机和-80℃冰箱必须戴第二层乳胶手套。
在核心工作间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时应增加第二层PPE。包括:第二层乳胶手套、一次性围裙套袖或反穿衣、防护镜。
PPE脱除程序
第二层PPE应在离开核心工作间时脱下。第二层手套应先消毒再脱下。第一层PPE应在离开防护区时脱下。离开实验室时应使用流水和洗手液洗手。
运输包装要求
在实验室内和本单位内运输感染性物质标本时必须遵守双层防护原则,使用两层包装系统。装载感染性物质标本的内层容器必须放到一个外层容器中,并保持内层容器固定直立。外层容器应防破裂、防泄漏,并可耐受高压灭菌和化学消毒剂作用。
对外运输包装要求    对外运输感染性物质过程中应使用三层包装系统,包括内层容器,
v50值第二层包装容器及外层包装材料。装载标本的内层容器必须防水、防漏并贴上指示内容物的适当标签。内层容器外面要包裹足量的吸收性材料,以便内层容器打破或泄漏时能吸收溢出的所有液体。
保存与使用
感染性物质应贮存于指定的冰箱,冰箱门应张贴生物危险标识。
感染性物质的监管实行双人负责制,由实验室负责人和其指定的责任人共同管理。保藏冰柜实行双锁管理。每次存取感染性物质必须登记。
感染性物质的所有操作必须在Ⅱ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开放式的工作台上不允许操作这类物质。
所有涉及感染性物质的使用过程都应如实记录,包括领取和使用的时间,感染性物质名称及数量。不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不得将感染性物质带出实验室。
实验工作结束后,未用尽的感染性物质和使用后得到的产物应按要求进行处理、销毁或保存,并如实填写实验记录。
实验室内空气的消毒和灭菌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5:40: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2121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实验室   生物   感染性   工作   操作   使用   动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