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的研修日志

关于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的研修日志
第一篇:关于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的研修日志
关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解读的研修日志 学习内容概要
一、对科学素养的再认识
1.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核心理念
2.什么是科学素养
二、义务教育化学(新)课标修订的主要内容及解读
1.修订的总体原则与工作思路
2.修订的主要内容及解读
(1)弘扬化学课程的基本价值
(2)调整“科学探究”的内容要求
(3)降低课程内容的学习要求
(4)进一步明确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求
(5)更新主题(单元)的“学习情景素材”
(6)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具体指导。
三、对教师教学的建议
内孔撑圆涨紧夹具1.教学设计应始终坚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本
道口报警器2.充分发挥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价值
3.深入研究启蒙阶段学生学习化学的认知规律
4.基于课程内容控制教学与评价的容量和难度
我的思考与问题
led驱动电路
我的思考:新课标提出了课程实施的一系列新课题,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课程观念,在化学学科素养、课堂教学能力等方面缩小与课程标准的距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课程执行能力。
我的问题:新课标对对知识内容进行了删减,内容要求有所下降。但是中考的“严重超标”的现象也是客观事实,如何在教学中注意两者的平衡?
评价
我个人体会最深的是: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紧密结合的,它为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我认为值得改进的是:作为教师应贯彻落实新课标,不能急功近利只看眼前,要从长远着眼,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中心展开教学。
第二篇:初中化学研修日志
初三化学研修日志
今年我又担任了初三(1)、(2)三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可以说是任重道远。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初中教学课程中既有与其他学科相一致的普遍性,同时也有自身的特点,那就是初中化学以实验为基础,强调与生活生产联系的同时,理论性也较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化学学科既富有趣味性,也有枯燥抽象的一面。因此,在实际的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如下几点。
一、抓好进入化学殿堂的敲门砖,激发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经验告诉我们,如果要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某一学科的积极性,作为进入这一学科的敲门砖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化学教学中也是一样,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好奇性。因此,把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要想上好绪言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如果绪言课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
二、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化学的魅力,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发现教学改革已经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练习生活的层面之上。学生学习化学有了浓厚的兴趣,如何使之维持长久,如何使学生从对化学学科感兴趣上升到热爱化学学习呢?这就要求老师在上课时,结合教学内容,使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工农业生产相联系.并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实存在的化学现象。
三、适时变换教学方式,调节课堂气氛
一名优秀的教师,总是除了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之外,还应该知道怎样把这种知识通过适当的途径传播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围绕在自己所讲授的知识的范围之内,杜绝出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精神不集中、搞小动作,或准备打瞌睡的现象的出现。因此,怎么样来把握讲授过程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适当的变更一些讲课方式能够适当的缓解学习过程中的鼓噪情绪。巧用故事、运用诗歌、比喻、成语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就会大大不同。这样做能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保持听课状态。
四、发挥化学实验的魅力
在教学中,坚持以精彩的实验引入.抓住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以积极的态度,振奋的精神投入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试验、操作、观察、设计、讨论等)寻问题的答案。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整个环节应该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思维为主线,视听并举,神思结合。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激发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在绪言课,镁条燃烧前后、态的改变,燃烧过程中发出的耀眼的白光;铜片受热由红变成黑。试管壁出现晶莹的液滴.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实验现象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比较琐碎的学科,需要记的知识点也很多,当然难点也不少,初中化学的难点一般多指:化学用语、熔液的计算、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等等。一个学生即使兴趣较高,一旦几次被难倒,兴趣也会大减,从而影响学习成绩。所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很重要。教师可以根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抓住学习学习过程中的这一难点,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使学生的学习过程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全自动粉皮机六、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对学生产生很大的驱动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成功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上获得进步和好评。因此,教师的表扬与肯定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取得一次好成绩,教师的一句表扬和赞赏,甚或是一种信任的目光,都会给他们以无穷的力量,使他们兴奋不已。教师不仅要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更上一层楼,而且更应注重发展后进生的潜在能力。教师应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充分信任、尊重、爱护他们,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坚定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总之,在教学中,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兴趣的持久性和广泛性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的,只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就能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第三篇:初中化学研修日志
初中化学研修日志
一、了解初中学生化学学科知识认识发展的规律
了解学生化学知识的认识起点,抓住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关键点、难点,正确地认识并依据学生认识发展的逻辑顺序设计并开展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受到自身的认知水平及心理特征的制约。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学科知识、学习方法指导,这些内容能否被学生感知、接受,取决于学生个体的心理结构。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要与学生的认知及心理规律相适应。
二、有效的设计与组织化学课堂教学
依据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推动学生的认识的发展,顺利地达成学习目标,提高教学有效性。
学业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改进教学提供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课程标准要求综合运用纸笔测验、通过某项学习活动进行表现性评价、建立学习档案三种发生实施学业评价。活动表现评价:平时教学要求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某个实际问题。
三、要理解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这样建构教学内容体系,怎样选编教学内容
血氧仪测试方法
为了建构相融合的三维学习目标,教学内容不单纯以化学学科内容体系安排章节顺序,不要求初中学生把握完整的化学学科知识系
统。努力吸取学生中心、学科中心、社会中心三种教材编写体系的长处,使学生愿学、能学、爱学、会学、学了有用、能用。注意从学生经验、在生产生活情景中学习最常见的化学品,认识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并能应用于理解、处理简单的实际化学问题。关注知识的形成与规律的揭示。只要求能从某些事物感性认识提升到初步的理性认识
第四篇: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研修日志
性蚀
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研修日志
现在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听一些计算课,就会发现教师总是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以体现算法的多样化,目的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得出多种计算方法以后,教师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而学生自己喜欢的方法往往不是一般通用的方法。
近些年来,数学开放题及其教学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及研究的一个热点,许多
学者对其涵义、类型及教育的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一些理论问题上已经达成了共识。普遍认为,数学开放题与那种具有唯一正确答案、甚至唯一正确解法的“传统问题”相比,由于自身的开放性质,不再是条件充分、结论唯一,决定了学生不可能按照既定的模式机械地去从事解题活动,而必须主动地、积极地去进行探索,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形成,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一个切人口。为此,许多教师认为教材中的习题选材落后、呈现方式单
一、条件充分、答案唯一,就极力从生活中设计和引进开放题,有的甚至把一些脑筋急转弯的题目也运用于课堂教学。但教师们也非常困惑:是否只要用了开放题就意味着教学的开放,就能够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篇:研修日志
远程教育心得体会
这次高中教师远程培训活动,为我们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在培训期间,我积极学习,认真聆听专家讲座,学习教学相关策略,并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用心去领悟教育理论观点,这次培训使我在教学理论和教育观念上得到了大量的补充,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同时也解决了一些我以往教学中的困惑。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5:39: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2119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学习   化学   教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