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有多长》教学案例设计及反思

《桌子有多长》教学案例设计及反思范本
  【教材内容及分析】
  教科书14--15页,《桌子有多长》估一估,说一说,量一量,练一练。
  《桌子有多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的第二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测量活动,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际长度。教材安排了三个活动:一是估计活动,让学生估计一下身边的物体长度。二是说一说,讨论交流,感悟统一测量工具的必要性。三是量一量,学习用尺子等工具实际测量。
  【学情分析】
  学生普遍对长度单位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本节课是长度单位的起始课,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关注单位的换算,而对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重视不够,致使学生缺乏对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对测量单位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厘米,并通过学生自主的测量活
动,逐渐建立厘米的概念。学生估测物体的长度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与物体实际的长度差距较大。教师可在学生认识1厘米的基础上,先估计物体的长度够不够1厘米,再在认识几厘米之后,估计物体的长度。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了解实际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
  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有趣,培养合作意识,锻炼观察、操作、空间想象及推理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看,我们班的课桌摆得真整齐。桌子天天陪着我们学习,小朋友了解桌子吗?知道桌子哪些特点?
  生:桌子是长方形的。桌子的面平平的。桌子是木头做的。每个小朋友的桌子都是一样的……
  2、师:桌子的面有多长 ?你知道吗?(板书揭题)
  【反思:从小朋友身边的事物谈起,引出问题,培养一年级学生从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认识声国的意识。从中感悟数学与生活密切关联,增加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感悟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师:谁来说说桌子有多长?
  生:有的说1米,有的用手比划说这么长,有的说我不知道,有的说三厘米长 ,有的'说量一量……
  2、师:量一量的注意好。看看身边的书本呀铅笔呀,你想到可以用什么来量?
  生:用铅笔来量一量,用手来量一量,用尺子来量一量……
  3、师:请小朋友选择一种方法量一量。(巡视收集学生测量的信息,注意不同方法测量得到的不同数据)
  生:各自量,并交流:滚齿机上料机
  生1:我用铅笔量,有4枝铅笔那么长。
  生2:我用这枝短的铅笔量,有5枝铅笔长。
  生3:我是用尺子量,有3把多长。
  生4:我是用手量的,有6次那么长。
  生5:我用尺子量,应该是60厘米左右。
  ……
  4、师:(板书4枝铅笔长、5枝铅笔长、3把尺子长、6次长、60厘米)看着这些答案小朋友们有什么疑惑?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一样?
  生:我们用不同的东西来量,当然数字不一样。
  5、师:数据不一样。木匠师傅做这桌子时该听谁的数据呢?
  生:大多数学生说听尺子的,有的说尺子就是用来量长度的,有的说一把一把量不对,该是几厘米……
  6、师:虽然是同样的课桌椅,因为测量的长度标准不一样,得出的数据也就不一样,要想他们测出的数据一样应该怎么办啊?
  生:用同样的长度单位,得到一样的结果。
  【反思:基于学生已有比长短的经验及相关的知识,班上一部分学生学习知识超前,在这个环节中先让学生用元知进行操作测量时,很自然地引出由不同测量工具得到的多种数据,引起学生的质疑、辩论,在认知矛盾中充分体验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激起学习新知的兴趣。】
人工智能开发板
  三、认识厘米,体会1厘米的意义
  活动(一)叫一叫
  1、师:“厘米”,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黄毅玲
  生:厘米是一个名字
  2、师:有个长度单位叫厘米,请小朋友叫叫他的名字(齐读2遍),他还有一个英文名字叫cm,和cm打个 招呼。
  生:叫一叫厘米、cm
  活动(二)说一说
  1、师:厘米在哪呢,请观察尺子、三角板上有些什么?
  生:有字母cm ,有数字0、1、2、3、4……有一条一条的线,有长的短的。(随学生的回答闪动尺子的各部分)
  2、师:一条条的线和对应的数字叫做刻度(显示刻度)。你们能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的长度吗?
  生1:0——1刻
  度间的长是1厘米。
  生2:我认为4——5之间也是1厘米。
3g无线摄像机
  生3:那么19——18之间也是1厘米。
  生4:我发现了两个数之间的长就是1厘米。
  【反思:1厘米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个长度单位,这里需要以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安排了以上的活动,教学效果佳。】
  活动(三)指一指
  1、师:在你的尺子上指出1厘米,用食指和母指比划一下,用眼睛认真观察实际的1厘米有多长。
  生:比划,观看记忆。
  2、师:看,在小朋友的身边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生:写字格的长,写话本上的正方形的长。
  3、师:还有大拇指的宽度呢。
  【反思:“指一指”活动,是学生将抽象的1厘米转化为具体、形象的、易于理解的实物,也就是关注了1厘米实际意义的理解和体验,这样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为下面进行长度估测的活动奠定了基础。】
  活动(四)小游戏
  1、师:做个小游戏吧,先在尺子上比划出一厘米,把他放在脑子里,闭眼想一想,再在脑子中把它拿出来。(教师动作示范)
  生1:老师,放不进。
  生2:记住1厘米有多少长,就放进去了。我还会拿出来呢。
  生3:哦,我会了。
  生“放”、“拿1厘米。
  2、师:1厘米,小朋友都认识了吗?做做课间操。
  生:随音乐拍手。
  【反思:认识1厘米,设计了叫一叫,说一说,指一指,做小游戏的环节。学生在活动中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这样有利地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数感估计能力得到较好发展。】
  四、感悟几厘米的长度
  1、师:接下来请小朋友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指一指、一、比划比划2厘米,5厘米,10厘米。开始活动。
  生:自主地在尺子、三角板上用手指头去比划2厘米,5厘米,10厘米,学生之间互相比划,交流,饶有兴趣地把5厘米、10厘米“放”进脑袋瓜。
  2、师:一起来比划5厘米的长,到身边的5厘米了吗?
  生:小指头的长大约是5厘米。
  3、师:一起来比划10厘米的长,发现小朋友的大拇指和食指叉开的长大约是10厘米。
  生:我发现我的尺子有二个10厘米那么长。
  4、师:说得真好。
  【反思:针对一年级的学生我采用“先扶后放”的策略。具体指导学习1厘米,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1厘米”的表象。让小朋友自主地去认识其他的较小的厘米数。注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通过类比方法学习更多的知识。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增进了学生与他人的合作、交流。】
  五、学习刻度尺正确测量
  1、师:有只小熊说认识了厘米尺应该怎么测量呢?小熊请你来当评委,评一评怎样的测量才是正确的,请小朋友独立观察练一练第三题,独立判断后再与小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为什么对为什么错。
北斗卫星导航仪  生:自主判断,并小声地在组内交流。
  2、师:谁来当裁判评一评?
  生1:第一幅是错的,没有对齐0刻度。倒立摆
  生2:第四幅也是错的,没有对准测量物体的起点,也可以说数错厘米数,
  生3:我认为第二幅是对的,5到10就是5厘米。
  生4:第三幅也是对的,0到5表示5厘米。
  生5:第二幅测量的方法既快又对,因为小熊笑得最开心。
  3、师:你明白了应该怎么样测量?
  生:先对准0刻度线,再看后面的数字。
  4、师:看蚂蚁搬豆图。先在脑中拿出“1厘米”,估计一下会是几厘米,并用尺子测量验证。(师巡视检查测量情况)
  5、师:现在你能量出课桌的长度吗?
  生:能,但是用尺子量的话要量好几次。
  生:用厘米数很多的卷尺测量较方便,量出是60厘米。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5:24: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2116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测量   长度   学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