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结构 2 (1)

实验八  森林落调查分析
实验九  草地落调查分析
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植物落结构、多样性、生物量及落分类的野外调查与分析方法。
二、实验过程:基本过程有野外调查、数据处理、综合分析三部分
三、实验器材与设备:样方框、皮卷尺(或测绳)、钢卷尺、GPS、袖珍经纬仪、剪刀、克称、调查记录表格、计算器或计算机等。
四、野外调查
(一)样地的选择:
1、应尽量选择在落的典型地段。
2、本次实验尽可能将森林与草地结合,即将调查样地设于有明显草本层的落地段,分析时既作为森林落整体分析,亦将其中的草本层单独按草地落分析。
3、样方的面积可用“巢式样方法”来确定,但目前已有较多经验值可直接使用,如低矮致密草甸一般为0.5m×0.5m,一般草地落为1m2,灌丛落为2m×2m或4m×4m,森林落更大,在落叶阔叶林约为10m×10m,但本次实验采用5m×5m。
4、取样数量,原则上根据统计分析的要求,每类型应做10个以上的样方,由于条件有限,至少应做3~5个森林落样方,每样方内沿对角线做3个1m2的草本样方。
(二)样方调查内容:
1、取样地总体情况,包括样方编号(以组为单位建立自己的系列)、取样地的地理位置、坡度(山地)、坡向(山地)、坡位(山地)、样方面积、调查组别和人员、调查日期、样地周围情况、样地利用及人为活动情况等,全部填入调查表格。小样方或局部情况记录于表格附注。
2、乔木和灌木层测定(填入调查表格中的相应表中)
①逐株登记:
树高——平地到树梢自然高度,用积累法目测,够得着的(如灌木)实测;
干高——枝下高
胸径——距地面1.3m处的树干直径
基径——地面处树干直径
冠幅——先东西后南北交叉测定
灌木若太多时可用标准株法,将其分为大、中、小株,分别数其数量和代表性植株的参数。
②分种登记:物候:休眠期、营养期、花期、果期等
③总体登记:总盖度(可用冠幅计算)或郁闭度(树冠之间相互接触的程度,0~1)
3、草本层测定(填入草本植物登记表中)
①总盖度和分种盖度:盖度为植物地上部分相对地面的投影面积占样方面积的比率,单位为%,用估测法,即先用卷尺围出1/100样方大小做参照,想像将目标植物平移,填满的格子数即为该目标的盖度,一般分种盖度之和大于样方总盖度。
②分种高度,指从地面向上的植物自然高度(不要人为拉直),登记其一般高度,若生殖枝与营养枝差别达1倍以上,则将其分开登记。
③分种密度,即每种在样方内的个体数,对密丛植物则记其丛数。
④分种重量,将样方内该种的全部个体齐地面剪割,用克称称其鲜重,以g为单位。(如时
间有限,可在每森林大样方的三个草本样方中选一个为测产样方)
⑤分种频度,即某种的出现率,含有该种的样方占该类型所有样方的比率,用结构样方与记名样方结合进行。
⑥物候:每种调查时所处的发育阶段,如展叶期、营养期、孕蕾期、开花期、果期、果后营养期、枯黄期等,禾本科分为分蘖、拔节、孕穗、抽穗、灌浆、乳熟、腊熟、黄熟等。
分蘖:在地面以下或接近地面处所发生的分枝
拔节:发育到一定阶段时,主茎的各节长得很快
孕穗:穗在叶鞘内形成而尚未抽出来,称“孕穗”
抽穗:发育完全的穗,随着茎秆的伸长而伸出顶部叶的现象
灌浆:籽粒形成后就进入灌浆期,叶片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质运输到籽粒中去
火漆印章头如何自制乳熟:谷粒基本变硬(接近腊熟期),但是乃能挤压出白米浆。
腊熟:谷粒里面成熟到一定程度,米粒已经变硬,但是,谷粒壳还是绿的
黄熟:子实内部变硬,植株大部分变成黄,不再生长,叫黄熟
注意:对调查中不认识的植物,应将其编号,采集标本,按号登记,带回鉴定。同时对样方外还有哪些种也应记名。
五、数据处理与综合分析
1落的种类结构
1 列出落植物名录及其相关信息,如:
调查地植物种类名录
种名
Raunkiaer
生活型
体态生活型
龙常草Diarrhena manshurica Maxim.
地面芽植物
丛生禾草及莎草
禾本科
阻塞密度
绵枣儿Scilla scilloides Lindl. Druce
地下芽植物
杂类草
百合科
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 Schindl.
地上芽植物
灌木
豆科(蝶形花科)
三脉紫菀Aster ageratoides Turcz.
地面芽植物
杂类草
菊科
南牡蒿Artemisia eriophoda Bge.
地面芽植物
杂类草
菊科
披针叶苔草Carex lanceolata Boott
地下芽植物
根茎禾草及莎草
莎草科
紫芒Miscanthus pupurascens Anderss
地下芽植物
根茎禾草及莎草
禾本科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
高位芽植物
乔木
豆科(蝶形花科)
信息来源:直接判断和查阅《山东植物志》、《山东植物精要》、《植物学野外实习指导》等材料,尽可能多填,最后剩余的可有关老师讨论
2 科属分析
统计调查地各科的植物种数,将其按所含种数的多少及比例列表排序(仅1种的不必单列),分析总体和草本层科的分布情况。
科分析
科名
种数
科名
种数
科名
种数
网络视频编码器豆科
15
漆树科
2
苦木科
2
属分析
种数
种数
种数
豆科kuse006
15
漆树科
2
苦木科
2
3 落生活型谱
落生活型谱,即各生活型的植物种数所占比例及其在落中的地位。生活型主要有二类系统:
(1)Raunkiaer生活型系统  以越冬芽的位置来区分,有高位芽植物(Ph)、地上芽植物(Ch)、地面芽植物(H)、地下芽植物(G)、一年生植物(T)
(2)《中国植被》中的体态生活型系统:包括乔木、灌木、半灌木、多年生草本(其中又分为丛生禾草及莎草、根茎禾草及莎草和杂类草)、一二年生植物等。
各组进行数据整理时可将本组样方调查的全部植物种类作为一个单元,统计出各生活型的种数比例,做出二种生活型谱(列表或作图)。
Raunkiaer生活型分析:根据Raunkiaer生活型谱,说明哪类生活型植物占优势,并根据生态理论课所述的相关理论分析这个生活型谱形成的可能原因。
Raunkiaer生活型谱
高位芽植物
地上芽植物
地面芽植物
地下芽植物
一年生植物
合计
种数%
体态生活型谱
常绿乔木
落叶乔木
灌木
半灌木
跨层植物
多年生草本
一、二年生植物
合计
丛生禾草及莎草
根茎禾草及莎草
杂类草
种数%
4 层片结构分析
层片(synusia) 植物落结构的一种基本单位,由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组成。落的层片结构主要指落按生活型划分的层片分布。以体态生活型为主,首先确定落都有哪些层片,如常绿针叶乔木层片、丛生禾草与莎草层片等,优势种所归属的生活型为优势层片,其它分别为伴生层片或偶见层片。还可通过层片结构分析该落植物对环境资源利用情况及环境的稳定状况
5 重要值与落命名
重要值是反映植物种在落中地位的一种综合性指标,当调查样地数量较少时,可直接用重要值的排序来确定落的建种、优势种并为落定名。当调查样地数量较多时,可用该值作为标准值来进行数量分类与排序。还可用之进行落生物多样性分析。
分析时以样方为单元,森林落要分层(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幼苗胸径小于5cm)归入灌木层)统计、计算(各层分别排序)。
首先统计出样方内各种的相对值:
相对密度=(样方内某种植物的株(丛)数/样方内全部植物的株(丛)数)×100
相对优势度=(样方内某种乔木的基断面积/样方内全部乔木的基断面积总和)×100
相对盖度=(样方内某种植物的盖度/样方内全部植物的盖度总和)×100
相对频度=(某种植物的频度/全部植物的频度总和)×100
频度:某种植物在所有同尺度样方中的出现率,单位%
相对重量=(样方内某种植物的重量/样方内全部植物的重量总和)×100
高度比=(样方内某种植物的高度/样方内最高植物的高度)×100
重要值(IV)=相对密度+相对优势度+高度比  用于乔木层
  或 (IV)=相对密度+相对盖度+相对频度  用于草本层
或  (IV)=相对密度+相对盖度+高度比    用于灌木层
重要值得出后,可根据其大小,排出各种的重要值序(森林落要乔木层、灌木层与草本层分别排),根据重要值序确定各植物种在落中的地位。即:
建种:重要值序为1的种;森林落为乔木层重要值序第1位的植物
优势种:建种及重要值与建种接近,重要值序为2、3的种,森林落为乔木层重要值序第2位和与第2位重要值很接近排于第3位的植物,或灌木层重要值序第1位、第2位和与第2位重要值很接近排于第3位的植物
常见(伴生种)种:不属上二类,但频度大于40的种
偶见种:频度小于30的种
在分析和列举植物种时,应注意在同一地位体中,尽量将同科和同属植物放在一起。
电子档案袋落类型命名(丛级):建种+优势种(重要值序为2)+优势种(重要值序为3)丛。如龙常草+荻+白莲蒿丛,其中生活型不同的植物之间用“-”相连,如刺槐-龙常草丛。
2落的空间与时间结构及其生长与生存状况
1 落的垂直结构
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其垂直分层状况。由于我们未做地下部分调查,所以仅对地上部分进行分析。
首先应分出乔木层和灌木层,并描述其生存状况及作用,如该层由哪些植物组成、生长的高度和密度情况、是否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及其程度、能否对其下层植物造成遮荫及其它影响。
跨层植物,主要指缠绕和攀援植物,分析其在落中的作用和规模。
草本层可根据植物有性繁殖器官的高度分为上繁草(繁殖器官主体在距地面30cm以上)、下繁草(繁殖器官主体在距地面30cm以下)和匍匐茎草。分析各类草的种类组成、在落中的地位。
2 落的水平结构
    落的水平结构主要指落内部各异质性片段的镶嵌状况,未调查,暂不分析。
3 落的季相
分析建种、优势种和主要常见种在调查时所处的物候期及落整体外貌。
3主要乔木树种的龄级结构与更新状况
乔木龄级结构:分为5个等级:
Ⅰ级立木,高度小于33cm;
Ⅱ级立木,高度大于33cm,但胸径小于2.5cm;
Ⅲ级立木,胸径为2.5-7.5cm
Ⅳ级立木,胸径为7.5-22.5cm;
Ⅴ级立木,胸径大于22.5cm
Ⅰ、Ⅱ代表幼树;Ⅲ、Ⅳ代表成年树木;Ⅴ代表老树。
龄级结构表
树种
总计
株数
%
株数
%
株数
%
株数
%
株数
%
瓦斯抽放系统
株数
%
除总株数
根据龄级结构判断林地及树种所处的年龄状态(幼林、成熟林、过熟林、衰老林)和更新情况。
    林木图解:逐种计算林木图解中多度、频度、等级度、显著度4个指标,然后按比例绘成图解。
其中:
OA=多度,用相对多度或多度表示,指的是某树种Ⅴ级大树与所有Ⅴ级大树之比率;
OB=频度,指的是某树种Ⅴ级大树之出现样方数与样方总数之比率);
OC=等级度,指的是某树种实有等级数与5个等级之比率); 如:3/5
OD=显著度,指的是某树种Ⅴ级大树基部断面积与样方内所有Ⅴ级大树的基部断面积之
比率)。
然后,对照标准图解,按多、频、等、显的实际情况填标准图解。
图解中多、频、等、显 4个指标均为100%。所得结果,图解中那一树种的在图解中所围的面积大,说明4个指标的百分数都大,则该树种在落中的重要性也越大。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5:32: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2105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植物   群落   样方   调查   分析   结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