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厂熔炼岗位常见事故及原因分析

铸造厂熔炼岗位常见事故及原因分析
1、吊包脱包
1作业前不检查包轴、吊具是否牢靠,里面有无损伤。
(2)吊钩止退器损坏、吊钩脱落。
(3)行车钢丝绳断裂。
4)行车超速行驶。
(5)行车刹车损坏。
2、LNG气体泄漏
1)管道、管件泄漏。
(2)气瓶泄漏。
(3)不锈钢波纹管金属软管泄漏。
3、型腔喷料
1)型腔内部或底部残余水分过高。
2)在实施钢水铸造前,没有对铸件型腔进行检查。一旦铸件型腔烘干不合格,存在水分或是部分潮湿,在铸造时钢水遇到水分就会迅速汽化,瞬间膨胀释放能量,从而产生喷爆。
(3)安全防护装置缺失。浇注型腔周围没有设置挡板,不能将飞溅控制在局部范围内。
4)安全联锁装置缺失,发生喷爆后,作业现场能见度低,现场没有通风排烟和降尘的设施。
视觉引导
4、触电
(1)设备有缺陷,电炉炉壳及其它设备金属外壳接地不完好。
(2)没有戴绝缘手套,脚垫绝缘垫进行加料操作。
(3)注意力不集中,工作中身体某个部位与炉体导电体接触。
4)环境温度高,钢渣飞溅等致使电线绝缘老化。
(5)用电管理不规范,员工习惯性的违章用电行为日常没有加以更正和纠偏。
5、滑跌
(1)上下楼梯未扶扶手。
(2)冬季地面积水没有及时清除。
(3)工作时间在车间内奔跑、跳跃等。
6、渣坑爆炸
(1)废钢中含有大量的冰雪、爆炸物、密闭容器或其他不符合《电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要求的物料,没有及时剔除。
(2)出钢口下方事故坑有积水。
(3)出钢所需合金及渣料等潮湿没有经过反映和处理。
(4)出钢附近区域通道不畅通,有杂物,出钢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时不方便应急处理,容易发生次生伤害的事故。
7、烫伤
(1)熔炼炉里加料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金属熔融液飞溅。
2废钢中含有大量的冰雪、爆炸物、密闭容器或其他不符合《电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要求的物料,没有及时剔除。
(3)没有按照规范要求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4)没有采取正确的方法使用天然气。
8、高处坠落
1)爬梯、楼梯、平台、护栏存在设备缺陷,不牢固。
(2)三宝四口五临边”作业管理不到位。
9、火灾
(1)电气设备和线路老化。
(2)高温金属熔融物飞溅。
tek-081
(3)现场易燃物管理不到位。
(4)现场禁烟禁火管理不到位。
11、合箱工位
(1)每天作业前没有对所使用的行车、吊索具进行检查;自制的扁担吊链,各个连接的部位没有认真检查,易发生起重伤害。
(2)翻箱作业前,不检查砂箱的吊耳是否完好;翻转至砂箱接近垂直时,直接用手接触吊链扯拉,没有使用钢钎或其它物品进行撬动;砂箱翻转放平后四角没有垫稳,翻转时的人员安全间距小于3米。
(3)冒口加高后,使用面砂将其围稳,喷涂酒精之后使用打火机点火,安全距离不足,容易发生烫伤事故。
(4)在上箱与下箱合拢的过程中,将手、臂伸入型腔内部,易造成上箱坠落,压伤手臂。
(5)自制槽钢箱锁在锁紧时,伸出的丝杆易撞击脸部或身体其它部位。
(6)合好箱以后吊运过程中,没有注意人员的安全距离,容易发生起重伤害事故。
盾构机过站
12、熔炼工位
(1)炉工每天上班前没有认真检查中频炉水路、电路是否正常,没有检查炉台上有无危险物或其它不安全的因素,容易发生事故。
纳米防脱
智能脱扣器(2)修炉时,在炉嘴附近撬动炉衬时没有保持身体平衡性,容易发生高处坠落;炉口没有加装盖板,易坠入炉膛内。
(3)使用水玻璃修补炉衬时,没有佩戴防护眼镜;趴在炉口边上修补中部炉衬时,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止倒坠措施。
(4)开炉前,不检查转臂吊是否正常;不检查所用原材料(包括废钢、回炉料、合金等)是否干燥;炉工不佩戴好劳保防护用品(隔热手套、劳保鞋、防护眼镜等),容易发生爆炸、飞溅和火灾事故。
(5)加料时没有远离炉体,没有防备原材料勾住人体;钢水过一半时,加料直接砸入炉内,易造成钢水溅烫伤身体;钢水太满,易出现炉口溢水出现烫伤或损坏设备事故。
(6)炉工打渣时,没有做好防止烫伤的防护,所使用的打渣工具手持部分过短,容易发生烫伤事故。
滚珠滑轨
13、浇铸、筑钢包、行车工位
(1)每天上班作业前没有对冶金吊、吊索具进行检查,筑钢包人员对所使用的钢包吊环、吊耳和钢包的安全附件没有检查,易发生起重伤害事故。
(2)行车工与炉工配合不到位,钢水在倾倒时飞溅出钢包外易烫伤周围人员。
(3)摇包二次打渣时,不在炉前地坑内进行,人员没有穿戴好防护用品,容易发生烫伤事故;摇包所接钢水接近摇包包口,钢水在吊运或其它过程中易溢出烫伤周围人员。
(4)吊运钢水不在规定的安全通道进行,路线两侧进入其它作业人员;所吊钢水包在到达指定浇铸位置前,人员没有保持安全距离;到达指定位置钢包没有静止,人员就上前进行对包;对包的同时,浇铸人员将锁紧装置松开;整个过程无关人员进入浇铸地坑,容易发生烫伤和其他伤害。
(5)对包结束后,浇铸人员没有站在浇铸台上进行作业(事前也不看清撤离路线);引火人员不使用长杆进行引火,安全间距不足;浇铸工锁紧包杆不对称加紧,易发生抬箱或其它因素造成钢水溢出烫伤人员。
(6)使用高压氧气吹钢包时,作业人员没有佩戴好防烫面罩,防烫手套;钢管长度减少到少于3m时,仍在继续使用,容易造成烫伤。
(7)钢包内钢水回炉时,炉台上其他人员仍在作业。
(8)浇铸完的钢包在进行更换塞杆、铸口砖、塞口砖时,没有防止烫伤;前期在钢包内使用酒精做钢包底时,没有注意炉台上的火花飞溅入钢包内引燃酒精,易造成人员烧伤。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8:28: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2048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没有   人员   钢包   检查   进行   使用   钢水   烫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