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分离器及热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及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空调系统中,采用中间换热器对冷凝器出来的高温冷媒和蒸发器出来的低温冷媒进行换热,以使进入压缩机的冷媒温度升高,制冷模式下还可以使节流前的冷媒温度降低,从而提高蒸发器的制冷效率。多数压缩机只能对气态冷媒进行压缩,如果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会造成液击,损坏压缩机。为了避免压缩机被液击,在压缩机之前安装气液分离器。
3.相关技术中,采用集换热和气液分离功能为一体的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包括内筒体、外筒体及位于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的夹层腔,气液分配组件位于内筒体的内侧,换热组件位于夹层腔内,进入夹层腔中的冷媒与换热组件进行热交换,制冷模式下可以降低流入膨胀阀的冷媒温度,提高制冷效果,并且可以进一步减少压缩机液击现象。在外筒体直径不变的情况下,换热组件的集流管直径大则会导致内筒体的容积小,内筒体储存的冷媒量小,换热组件的集流管的直径小,内筒体的容积大,则内筒体储存的冷媒量多,但是换热组件的换热性能会变差,如何保证内筒体的冷媒储存量和换热组件的换热性能之间到均衡,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相关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性能和冷媒储存量均衡的气液分离器。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液分离器,其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以及换热组件,所述第一筒体位于所述第二筒体的内侧,所述气液分离器具有第一腔,所述第一腔位于所述第二筒体内,所述第一腔位于所述第一筒体外;所述换热组件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腔,所述换热组件包括第一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沿平行于所述第一筒体的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集流管位于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之间,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筒体的侧壁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部,所述第一集流管对应所述第一凹部设置;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一集流管在第一平面具有投影,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筒体的轴线,在所述第一平面上,所述第一凹部的投影呈u形状,所述第一集流管的投影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第一凹部的投影的u形空间。
6.本技术中,至少部分第一筒体的侧壁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部,在第一平面上,第一集流管的投影至少部分容纳于第一凹部的投影的u形空间,在第二筒体直径不变的情况下,第一筒体的其他部位可以较为靠近第二筒体,使得第一筒体的容积足够大,对换热组件的换热性能影响较小,使换热组件的换热性能和第一筒体内的冷媒储存量较为均衡。
7.鉴于相关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上述的气液分离器,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及节流装置,所述气液分配组件接于所述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所述换热组件接于所述冷凝器与节流装置之间。
附图说明
8.图1是本技术的气液分离器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9.图2是本技术的气液分离器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筒体未显示;
10.图3是本技术的气液分离器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11.图4是图3示出的第一导流部、第二导流部、气液分配组件、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12.图5是本技术的气液分离器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其中第一导流部未显示;
13.图6是本技术的气液分离器一实施例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所示方向为第二流体的流动方向;
14.图7是本技术的气液分离器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箭头所示方向为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
15.图8是本技术的气液分离器一实施例的第一导流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9是本技术的气液分离器一实施例的第二导流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10是本技术的气液分离器另一实施例的第一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11是本技术的气液分离器一实施例的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示意图;
19.图12是第二筒体的外轮廓、第一集流管的外轮廓、第二集流管的外轮廓及套管的外轮廓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的一实施例的简易示意图,其中第一集流管的外表面与第二集流管的外表面相切,第一集流管的外表面和第二集流管的外表面均与第二筒体的内表面相切,第一筒体的外轮廓未显示;
20.图13是第二筒体的外轮廓、第一集流管的外轮廓、第二集流管的外轮廓及套管的外轮廓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的一实施例的简易示意图,其中第一集流管的外表面与第二集流管的外表面相切,第一集流管的外表面和第二集流管的外表面均与套管的外表面大致相切,第一筒体的外轮廓未显示;
21.图14是第二筒体的外轮廓、第一集流管的外轮廓、第二集流管的外轮廓及套管的外轮廓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的一实施例的简易示意图,其中第一集流管的投影的中心和第二集流管的投影的中心重合,第一筒体的外轮廓未显示;
22.图15是第二筒体的外轮廓、第一集流管的外轮廓、第二集流管的外轮廓及套管的外轮廓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的一实施例的简易示意图,其中第一集流管的外表面和第二集流管的外表面均与套管的外表面大致相切,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相对于第二筒体的一条直径对称设置,第一筒体的外轮廓未显示;
23.图16是是本技术的热管理系统一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其中箭头所示方向为冷媒流动方向,此时热管理系统处于制冷模式。
24.其中:100、气液分离器;200、蒸发器;300、压缩机;400、冷凝器;500、节流装置;
25.10、第一腔;20、第二腔;30、第三腔;40、通道;
26.1、第一筒体;11、第一侧壁;111、第一侧面;112、第二侧面;
27.2、第二筒体;
28.3、第一导流部;31、第一部件;311、第一端面;312、第二端面;313、第一台阶面;314、第一侧壁面;315、第二侧壁面;32、第二部件;321、第三端面;322、第四端面;323、第二台阶面;324、第三侧壁面;325、第四侧壁面;33、第一通孔;331、第一延伸部;34、第二通孔;
341、第二延伸部;35第三通孔;36、第五通孔;
29.4、第二导流部;41、第三部件;42、第四部件;43、第四通孔;44、第六通孔;
30.5、气液分配组件;51、导流管;52、连接管;53、套管;54、第一板;541、主体部;542、外延部;
31.6、换热组件;61、第一集流件;62、第二集流件;63、换热管;64、换热件;641、第一换热件;642、第二换热件;
32.71、第一支撑件;72、第二支撑件;721、滤网;722、支架;73、第一连接件;
33.8、隔热组件;9、导流件。
具体实施方式
34.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35.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36.应当理解,本技术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量。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3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型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组合。
38.根据本技术的气液分离器100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9所示,气液分离器100包括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换热组件6,第一筒体1位于第二筒体2的内侧,该气液分离器100具有相连通的第一腔10和第二腔20,第一腔10位于第二筒体2内,第一腔10位于第一筒体1外,第二腔20至少包括位于第一筒体1内的空间。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组件6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一腔10内。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热组件6还可以位于第二筒体2外侧。
3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均为中空的横截面大致呈圆形的圆柱体,且第一筒体1的外径小于第二筒体2的内径。第一筒体1内形成第二腔20,第二腔20内设置有气液分配组件5。第一腔10为第一筒体1的外壁面和第二筒体2的内壁面围成的腔室。
40.气液分离器100还包括第一导流部3和第二导流部4,第一导流部3和第二导流部4分别与第二筒体2固定设置,第二筒体2一端面抵接于第一导流部3,另一端面抵接于第二导流部4,第一筒体1一端面抵接于第一导流部3,另一端与第一导流部3间隔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流部3可以与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连接设置,也可以通过密封结构抵接设置;第二导流部4可以与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连接设置,也可以通过密封结构抵接设置。
第一导流部3具有第三腔30,气液分配组件5与第一导流部3固定设置,气液分配组件5的与第二腔20、第三腔30及气液分离器100外部连通,第三腔30与第一腔10连通。
4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流部3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部件31和第二部件32,沿气液分离器100的轴向方向,第一部件31的投影完全落入第二部件32的投影中,第一部件31与第一筒体1固定设置,第二部件32与第二筒体2固定设置,第三腔30至少包括位于第一部件31和第二部件32之间的空间。第一部件31包括与第三腔30连通的第一通孔33和与第二腔20连通的第二通孔34,第二部件32包括与气液分离器100外部连通的第三通孔35。
42.所述气液分配组件5包括导流管51和连接管52,连接管52的一端与第一部件31固定设置,另一端与第二部件32固定设置,导流管51与第一部件31固定设置,导流管51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二腔20,连接管52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三腔30。导流管51的内腔与第一通孔33连通,连接管52的内腔连通第二通孔34与第三通孔35。
43.沿气液分离器100的轴向方向,第一筒体1的投影完全落入第一部件31的投影中,第一部件31的外轮廓形状与第一筒体1的横截面形状大致相同。
44.第一部件31包括远离第一筒体1的第一端面311、与第一端面311相对的第二端面312和第一台阶面313,第一台阶面313将第一部件31的侧壁面分割成两段,即第一侧壁11面314和第二侧壁面315。第一台阶面313外延连接第一侧壁11面314,并内延连接第二侧壁面315。第一筒体1的上端面抵接于第一台阶面3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筒体1的部分内壁面与第二侧壁面315贴合设置。第一通孔33和第二通孔34均在第一端面311和第二端面312形成开口。
45.第二部件32包括远离第二筒体2的第三端面321、与第三端面321相对的第四端面322和第二台阶面323,第二台阶面323将第二部件32的侧壁面分割成两段,即第三侧壁面324和第四侧壁面325。第二台阶面323外延连接第三侧壁面324,并内延连接第四侧壁面325。第二筒体2的上端面抵接于第二台阶面32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筒体2的部分内壁面与第四侧壁面325贴合设置。第三通孔35在第三端面321和第四端面322均形成有开口。
46.气液分离器100还包括管路连接组件,管路连接组件与第二部件32连接设置。管路连接组件包括具有第一通道的第一连接件73、具有第二通道的第二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件73和第二连接件的紧固件和设于第一连接件73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密封件,第一连接件73与第二连接件通过紧固件连接时,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连通且密封件被压缩,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连接处通过密封件密封设置。第一连接件73和第二连接件中的一个与第二部件32连接设置,另一个与管件连接设置,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连通第三通孔35与气液分离器100的外部。当第一连接件73与第二连接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时,第二腔20与外部管件连通,气液分离器100接入热管理系统中。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技术中,管路连接组件与第二部件32连接设置是指可以第一连接件73或第二连接件中的一个与第二部件32一体成型(参照图2),也可以管路连接组件和第二部件32各自成型后加工连接在一起。
47.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8,第一通孔33位于第二端面312的开口的边缘部朝向第二腔20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331,第一延伸部331的内侧壁与导流管51的部分外侧壁连接设置,增加导流管51与第一部件31连接的可靠性。第二通孔34位于第一端面311的开口的边缘部朝向第三腔30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341,第二延伸部341的内侧壁与连接管52的部分外侧壁连接设置,增加连接管52与第一部件31连接的可靠性。
48.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流部4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部件41和第四部件42,第三部件41盖合于所述第二筒体2远离所述第一导流部3的一端,第四部件42盖合于所述第一筒体1远离所述第一导流部3的一端。沿气液分离器100的轴向方向,第三部件41的投影完全落入第二筒体2的投影中,第四部件42的投影完全落入第一筒体1的投影中。第三部件41的外侧壁面至少有部分与第二筒体2的部分内侧壁面密封连接设置,第四部件42的外侧壁面至少有部分与第一筒体1的部分内侧壁面密封连接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部件41可以与第二部件32的结构相似,第三部件41具有台阶面,第二筒体2抵接于台阶面,沿气液分离器100的轴向方向,第三部件41的投影完全落入第二筒体2的投影中;第四部件42可以与第一部件31的结构相似,第四部件42具有台阶面,第一筒体1抵接于台阶面,沿气液分离器100的轴向方向,第四部件42的投影完全落入第一筒体1的投影中。
49.第三部件41具有连通气液分离器100外部和第一腔10的第四通孔43,第四通孔43在第三部件41相对的两个侧面均形成有开口。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通孔43靠近第一腔10的一侧面形成的开口大于远离第一腔10的一侧面形成的开口,具体表现为,第四通孔43分为两段,远离第一腔10的一段为大致呈直筒状的第一段,靠近第一腔10的一段为大致呈喇叭状的第二段,第二段的一端的横截面的轮廓大小与第一段的横截面的轮廓大小相同,第二段的另一端的横截面的轮廓大小大于第一段的横截面的轮廓大小。
50.气液分离器100设有抵接于第三部件41和第四部件42之间的第一支撑件7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4、6、7所示,第一支撑件71为大致呈直筒状的圆柱体,第三部件41和第四部件42分别设有容纳第一支撑件71的端部的凹槽,增加第一支撑件71支撑第三部件41和第四部件42的稳定性。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71可以为第三部件41或第四部件42延伸形成的至少一个凸起,凸起位于第三部件41和第四部件42之间,支撑第三部件41和第四部件42。
51.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导流部4可以仅包括盖合于第二筒体2的第三部件41,第一筒体1包括筒体部及与筒体部一体成型的底盖,筒体部的侧壁即为第一侧壁11。第一支撑件71抵接于第三部件41和底盖之间。底盖、第一支撑件71及第三部件41之间的配合关系与第三部件41、第四部件42及第一支撑件71之间的配合关系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52.第三部件41与管路连接组件连接设置。当第一连接件73与第二连接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时,第一腔10与气液分离器100外部连通,气液分离器100接入热管理系统中。
53.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时,第一筒体1一端的端面抵接于第一台阶面313,第一筒体1的内壁面焊接于第二侧壁面315,第一筒体1另一端的内壁面焊接于第四部件42的外侧壁面,实现对第一筒体1的密封;第二筒体2一端的端面抵接于第二台阶面323,第二筒体2的内壁面焊接于第四侧壁面325,第二筒体2的另一端的内侧壁面焊接于第三部件41的外侧壁面,实现对第二筒体2的密封。
54.于本实施例中,气液分配组件5包括导流管51、连接管52、套管53、第一板54,套管53套设于导流管51的外侧,第一板54具有一个通孔,导流管51一端穿过该通孔使第一板54套设于导流管51上部,第一板54位于套管53的上方。
55.第一板54包括套设于导流管51的主体部541和沿主体部541的外边缘向下延伸的外延部542。其中,主体部541的上表面与第一部件31的第二端面312之间具有空隙,以使第一流体能够自连接管52流入第二腔20。外延部542的外壁面与第一筒体1的内壁面之间具有
空隙,以使第一流体自连接管52进入第二腔20之后继续向下流动。主体部541的下表面与套管53的上端面之间具有空隙,且外延部542的内壁面与套管53的外壁之间具有空隙,并且套管53靠近第一板54的一端敞开,以使第二腔20与套管53的内腔连通。
56.套管53的内壁面与导流管51的外壁面之间间隔预设距离,以使套管53的内壁面和导流管51的外壁面之间形成供第一流体流动的通道40。套管53远离第一板54的一端密封,以使套管53的内腔在远离第一板54的一端与第二腔20隔离。导流管51的下端面与套管53的下端面之间留有空隙,以使通道40与导流管51的内腔连通。
57.于本实施例中,套管53、导流管51和连接管52都为中空的横截面大致呈圆形的圆柱体。导流管51一端连接于第一部件31且与第三腔30连通,另一端敞开且与通道40连通,即敞口端与通道40连通。连接管52一端连接于第一部件31且与第二腔20连通,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部件32且与气液分离器100外部连通。套管53靠近第四部件42的一端自密封设置,另一端敞开且与第二腔20连通。套管53靠近第四部件42的一端的内侧壁设有限位结构(参照图6),导流管51的端部伸入该限位结构,从而实现固定套管53和导流管51,可用于限位导流管的位移,但限位结构的设计不影响第一流体的流动。
58.在一些实施例中,套管53可仅通过该限位结构实现固定,也可使套管53与第一板54连接实现套管53的固定。
59.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管51靠近第一部件31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连通通道40和导流管51内腔的平衡孔(未图示),该平衡孔用于减少压缩机300停机时,由于压力差的作用,液态第一流体被吸入压缩机300的现象。
60.气液分离器100还设有过滤组件72,过滤组件72固定于套管53靠近第四部件42的一端。过滤组件72包括滤网721和支架722,支架722抵接于套管53和第四部件42之间,用于固定滤网721,也可用于限位套管,减少气液分配组件5的晃动。第四部件42还可以设有一个与支架722配合的凸台或凹槽,支架722的一端套接于凸台外侧或插入凹槽。套管53靠近第四部件42的一端可以设有回油孔(未图示),该回油孔的孔径根据热管理系统的容量相匹配,可以使回到压缩机的冷冻油和第一流体比例较佳,滤网721可以防止杂质通过回油孔进入压缩机。
61.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套管53可以一端与第四部件42或支架722密封固定,另一端敞开设置。套管53也可以一端密封固定于第四部件42,另一端密封固定于第一板54,但套管53靠近第一板54的端部设有开口,开口连通套管53的内腔与第二腔20。套管53也可以一端自身密封但固定于或连接于第四部件42,另一端敞开或连接于第一板54,但在靠近第一板54的端部套管53的内腔与第二腔20连通。套管53也可以一端固定于第一板54,另一端自身密封且不与第四部件42接触,在靠近第一板54的端部套管53的内腔与第二腔20连通。
62.需要理解的是,当气液分离器100不设有第四部件42但第一筒体1具有底盖时,套管53和底盖之间的配合关系与套管53和第四部件42之间的配合关系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63.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导流管51呈u型,并且其一端高于另一端,较高的一端连接于第一部件31,较低的一端为敞口端。敞口端与第二端面312间隔预定距离。第一筒体1内设有连接于第一部件31且与第二通孔34连通的连接管52,连接管52的下端面低于敞口端,进而可实现气液混合态冷媒经连接管52进入第二腔20后,液态冷媒因重力原因下沉,气态冷媒上浮并从敞口端流入u型的导流管51,然后通过第三腔30进入第一腔10。
64.气液分离器100工作时,第一流体的流向如下:第一流体自第三通孔35通过连接管52流入第二腔20,并自外延部542与第一筒体1的内壁面之间的空隙继续向下流动,之后依次流经外延部542的内壁面与套管53的外壁面之间的空隙、主体部541的下表面与套管53的上端面之间的空隙,而自套管53的上端进入通道40,并在通道40中继续向下流动。之后第一流体自导流管51的下端(敞口端)进入导流管51,并在导流管51中继续向上流动。之后第一流体自第一通孔33进入第三腔30,从第一部件31和第二部件32之间的空隙进入第一腔10,并继续向下流动。最终第一流体经第三部件41的第四通孔43流出气液分离器100,以进入压缩机300。至此,第一流体完成气液分离及换热的整个流程。其中,第一流体在第一腔10内流动的过程中,通过与换热组件6进行换热。
65.需要说明的是,自第一导流部3进入第二腔20的第一流体通常为气液混合的第一流体。在进入第二腔20之后液态的第一流体因重力原因下沉,从而液态的第一流体储存在第一筒体1中,而气态第一流体上浮,在压缩机的抽吸作用下,从套管53的上端进入通道40,从而液态第一流体保留在第一筒体1的底部,气态的第一流体流经第三腔30、第一腔10,然后从第二导流部4流出气液分离器100,以实现第一流体的气液分离。
66.气液分离器100包括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一腔10的换热组件6,换热组件6包括第一集流管61、第二集流管62、换热管63及换热件64。第一导流部3的第二部件32包括连通气液分离器100外部和换热组件6的第五通孔36,第二导流部4的第三部件41包括连通气液分离器100外部和换热组件6的第六通孔44。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集流管61的一端与第二部件32连接设置,第二集流管62的一端与第三部件41连接设置,第一集流管61和第二集流管62并列设置,第一集流管61一端密封设置另一端与第五通孔36连通,第二集流管62的一端密封设置另一端与第六通孔44连通。至少部分第一筒体1的侧壁面向远离第二筒体2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一凹部,第一集流管61和第二集流管62均对应第一凹部设置,至少部分第一集流管61和第二集流管62容纳于第一凹部。沿气液分离器100的轴向方向,第一部件31和第四部件42对应第一凹部的部位设置有避让部,以方便第一集流管61和第二集流管62与第二部件32和第三部件41的连接与装配。
67.可选的,换热管63为扁平管,扁平管的数量包括至少一个,扁平管一端连接于第一集流管61,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集流管62。每个扁平管包括多个沿扁平管延伸的流通通道,多个流通通道相互间隔设置,每个流通通道均连通第一集流管61的内腔和第二集流管62的内腔。
68.换热件64与换热管63连接设置,需要理解的是,连接设置是指换热件64和换热管63可一体成型,也可以单独成型后通过加工连接在一起。换热管63与换热件64均环绕至少部分第一筒体1设置。
69.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一个扁平管环绕第一筒体1设置形成近似圆筒状;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扁平管沿平行于气液分离器100轴向方向并列设置,至少两个扁平管沿同一方向盘绕形成近似圆筒状。
70.参照图6和图7,本实施中换热件64和换热管63通过钎焊连接,换热件64包括分别位于换热管63相对两侧的第一换热件641和第二换热件642,第一换热件641与第二换热件642分别与换热管63固定连接。第一换热件641连接于第二筒体2的内壁面和换热管63的一侧壁面,第二换热件642连接于第一筒体1的外壁面和换热管63的另一侧壁面,第一换热件
641和第二换热件642与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的连接方式为钎焊。第一换热件641和第二换热件642设于第一腔10内,从而加强换热管63内的第二流体和第一腔10内的第一流体的热交换。
71.参照图2和图7,本实施中第一集流管61和第二集流管62与第二筒体2之间设有导流件9,以阻止第一流体直接通过第一集流管61和第二集流管62与第二筒体2之间的间隙流出第一腔10。导流件9可以与第一换热件641连接,也可以不与第一换热件641连接。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可根据具体应用环境进行设置。
72.导流件9至少包括位于第一集流管61上端和第一集流管61下端的两部分,避免从第三腔30流出的部分第一流体直接通过第一集流管61和第二集流管62与第二筒体2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动以至流出第一腔10,即使得第一流体可以尽量流经换热件64及换热管63外侧,从而有利于提高气液分离器100的换热效率。
73.参照图2、3、9、11,导流件9包括与第二筒体2贴配合的第一配合面、与第一集流管61配合的第二配合面以及与第二集流管62配合的第三配合面。可选的,第一配合面与第二筒体2的配合方式可以为贴合设置,即第一配合面为曲面,可以较为有效的防止第一流体从导流件9和第二筒体2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流出第一腔10。第二配合面与第三配合面之间设有凸筋,凸筋的壁面一侧延伸连接第二配合面,另一侧延伸连接第三配合面,凸筋设于第一集流管61和第二集流管62之间的间隙,凸筋的壁面一侧贴合第一集流管61设置,另一侧贴合第二集流管62设置,且第二配合面贴合第一集流管61设置,第三配合面贴合第二集流管62设置,可以较为有效的防止第一流体从第一集流管61、第二集流管62以及导流件9之间的间隙流出第一腔10。
74.气液分离器100工作,且当使用该气液分离器的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第二流体的流向如下:第二流体自第六通孔44通过第二集流管62流入换热管63,顺着换热管63流动至第一集流管61,最终第二流体自第五通孔36流出气液分离器100。至此,第二流体完成换热的整个流程。其中,在第一腔10内,流动在换热管63内腔内的第二流体和流动在第一腔10内的第一流体进行换热。
75.于本实施例中,第二筒体2、第一集流管61、第二集流管62在第一平面具有投影,第一平面垂直于气液分离器100的轴线方向,如图10所示,第一集流管61、第二集流管62、套管53及第二筒体2在第一平面上投影的外轮廓形状均为圆形。
76.在第一平面上,第二筒体2的投影的外轮廓的中心标记为a,第一集流管61的投影的外轮廓的中心和第二集流管62的投影的外轮廓的中心的连线的中点标记为b,a点至b点的连线及其延长线形成射线li。第一集流管61的投影的外轮廓具有一切点标记为c,c点位于第一集流管61远离射线li一侧,a点至c点的切线及其延长线形成射线l2,l1与l2之间形成夹角r1,夹角r1的取值范围为5
°
≤r1≤120
°
。第二集流管62的投影的外轮廓具有一切点标记为d,d点位于第二集流管62远离射线li一侧,a点至d点的切线及其延长线形成射线l3,l1与l3之间形成夹角r2,夹角r2的取值范围为5
°
≤r2≤120
°

77.在第一平面上,第一集流管61的投影的外轮廓的直径大小为d1,d1的取值范围为8mm≤d1≤16mm;第二集流管62的投影的外轮廓的直径大小为d2,d2的取值范围为8mm≤d2≤16mm;第二筒体2的投影的外轮廓的直径大小为d3,d3的取值范围为50mm≤d3≤100mm;套管53的投影的外轮廓的直径大小为d4,d4的取值范围为16mm≤d4≤25mm,0.15≤d4/d3≤
0.5。上述夹角r1和r2的值均与d1、d2、d3及d4的值相关,即当d1、d2、d3及d4的任一取值变化时,夹角r1和r2的值均可能会随之变化。
78.参照图11,第一集流管61和第二集流管62并列并相切设置,第一集流管61和第二集流管62一小部分容纳于第一凹部,此时换热管63不容纳于第一凹部,换热管63与第一集流管61连接的端部的延伸方向与l1垂直,换热管63与第二集流管62连接的端部的延伸方向与l1垂直,如此设置可以减少换热管63的端部的弯折,可以降低第二流体从换热管63流入第一集流管61和从第二集流管62流入换热管63的流阻,还可以简化换热管63与第一集流管61和第二集流管62装配的工艺。另一方面,由于第一集流管61和第二集流管62仅一小部分容纳于第一凹部,相较于第一集流管61和第二集流管62完全容纳于第一凹部的结构,可以增加第一筒体1的容积,可以提升气液分离器100的气液分离器效果。
79.如图12所示,为第二筒体2的外轮廓、第一集流管61的外轮廓、第二集流管62的外轮廓及套管53外轮廓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的简易示意图,图中第二筒体2的厚度无限接近于零。第一集流管61的外表面与第二筒体2的内表面相切设置,第二集流管62的外表面与第二筒体2的内表面相切设置,第一集流管61的外表面与第二集流管62的外表面相切设置,点a、点b、点c、点d、射线l1、射线l2及射线l3如图所示。d1等于d2,且l1垂直于第一集流管61的投影的外轮廓的中心和第二集流管62的投影的外轮廓的中心的连线,因此r1等于r2,夹角r1的取值范围为10
°
≤r1≤56
°
,夹角r2的取值范围为10
°
≤r2≤56
°
。如图13所示,为第二筒体2的外轮廓、第一集流管61的外轮廓、第二集流管62的外轮廓及套管53外轮廓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的简易示意图,图中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的厚度无限接近于零,其中,第一筒体1的轮廓线未显示。第一集流管61的外表面与套管53的外表面大致相切设置,第二集流管62的外表面与套管53的外表面大致相切设置,第一集流管61的外表面与第二集流管62的外表面相切设置,点a、点b、点c、点d、射线l1、射线l2及射线l3如图所示,夹角r1的取值范围为28
°
≤r1≤60
°
,夹角r2的取值范围为28
°
≤r2≤60
°

80.需要理解的是,第一集流管61和第二集流管62位于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之间,套管53位于第一筒体1内侧,所以第一筒体1的第一侧壁11位于第一集流管61和第二集流管62与套管53之间,第一集流管61的外表面和第二集流管62的外表面与套管53的外表面不会直接相切,大致相切指的是,当第一筒体1的壁厚无限接近零,第一集流管61的外表面和第二集流管62的外表面与套管53的外表面无限靠近,接近相切的状态。
81.结合图12和图13,当第一集流管61的外径和第二集流管62的外径保持不变,且第一集流管61的外表面与第二集流管62的外表面保持相切设置,第一集流管61和第二集流管62沿第二筒体2的径向方向逐渐向套管53靠近的过程中,即第一集流管61和第二集流管62从与第二筒体2的内表面相切逐渐变化至与套管53外表面大致相切的过程中,夹角r1和r2逐渐变大。由于第一集流管61和第二集流管62对应第一凹部设置,第一集流管61和第二集流管62至少部分容纳于第一凹部,当夹角r1和r2逐渐变大时,第一凹部的深度也逐渐变大,此时第一筒体1的容积也逐渐减小。
82.如图14所示,为第二筒体2的外轮廓、第一集流管61的外轮廓、第二集流管62的外轮廓及套管53外轮廓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的简易示意图,图中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的厚度无限接近于零,其中,第一筒体1的轮廓线未显示。沿平行于第一筒体1的轴线的方向,第一集流管61与第二集流管62并列设置,在第一平面上,第一集流管61的投影的中心和第二
集流管62的投影的中心重合,第一集流管61和第二集流管62的外表面均与第二筒体2的内表面相切设置,点a、点b、点c、点d、射线l1、射线l2及射线l3如图所示,夹角r1的取值范围为5
°
≤r1≤28
°
,夹角r2的取值范围为5
°
≤r2≤28
°
。当第一集流管61和第二集流管62的外表面均与套管53的外表面大致相切设置,夹角r1的取值范围为14
°
≤r1≤30
°
,夹角r2的取值范围为14
°
≤r2≤30
°

83.如图15所示,为第二筒体2的外轮廓、第一集流管61的外轮廓、第二集流管62的外轮廓及套管53外轮廓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的简易示意图,图中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的厚度无限接近于零,其中,第一筒体1的轮廓线未显示。第一集流管61和第二集流管62沿第一筒体1的周向设置,在第一平面上,第一集流管61的投影的中心和第二集流管62的投影的中心不重合,夹角r1的取值范围为5
°
<r1≤120
°
,夹角r2的取值范围为5
°
<r1≤120
°
。需要理解的是,当第一集流管61的投影和第二集流管62的投影在第一平面上相对于套筒的一个直径呈对称分布时,点a和点b重合,由于第一集流管61和第二集流管62呈对称分布,此时l1为过点a的且垂直于第一集流管61的投影的外轮廓的中心和第二集流管62的投影的外轮廓的中心的连线的射线。
84.气液分离器100还包括隔热组件8,隔热组件8与第一筒体1固定设置。第一筒体1包括第一侧壁11,第一侧壁11包括靠近第二腔20的第一侧面111和靠近第一腔10的第二侧面112,隔热组件8与第一侧面111和第二侧面112中的至少一个固定连接,第一侧面111和/或第二侧面112至少有部分与隔热组件8贴合设置。可选的,隔热组件8可以为喷涂在第一筒体1的第一侧壁11的隔热涂层,隔热组件8也可以为固定在第一侧壁11上的隔热件,隔热涂层和隔热件的材质均不会对第一流体造成污染,不影响第一流体的清洁度。
85.可以理解的是,以隔热组件8为隔热涂层为例,隔热涂层可以仅喷涂于第一侧面111,也可以仅喷涂于第二侧面112,也可以第一侧面111和第二侧面112均喷涂有隔热涂层,只要能减少第一筒体1内液态的第一流体与换热组件6或第一筒体1外侧的第一流体的热交换即可,本技术不予限制。
86.如图3所示,第一筒体1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靠近第一导流部3,第二部分靠近第二导流部4,至少第二部分设有用于降低第一腔10内液态的第一流体与第二腔20内第一流体和换热组件6之间热交换的隔热组件8。沿气液分离器100的轴向方向,第二部分的高度为第一筒体1的高度的至少一半。发明人进行大量实验发现,当第二部分沿气液分离器100的轴向方向的高度为第一筒体1的轴向高度的至少一半时,可以较为有效的减少第二腔20中的液态的第一流体的热交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部分沿气液分离器100的轴向方向的高度可以与第一筒体1的轴向高度相同,能够较为全面的阻止第一筒体1内液态的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从而保证热管理系统的换热性能。
87.隔热组件8完全覆盖第二部分设置,以隔热组件8为隔热涂层为例,隔热涂层喷涂于第二部分对应的第一侧面111和/或第二侧面112(参照图3,阴影部分为隔热涂层喷涂于第二侧面112的区域)。隔热涂层可以涂满第一侧面111和/或涂满第二侧面112,也可以仅喷涂第二部分对应的第一侧面111和/或第二侧面112。
88.气液分离器100工作时,由于重力的作用,液态的第一流体会储存在第一筒体1靠近第二导流部4的一端,气态的第一流体通过气液分配组件5流入第一腔10与换热组件进行热交换,然后流出气液分离器100。由于热管理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需要的冷媒充注量不
同,相关技术中气液分离器100会储存液态冷媒,然后通过调节是否导出液态冷媒和调节液态冷媒被导出的量,从而调节热管理系统的冷媒充注量。
89.在本技术中,若被储存的液态的第一流体与换热组件6或第一腔10内的气态的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可能会被加热成气态从而进入热管理系统的换热循环中,会对热管理系统的换热性能有影响,所以在第一筒体1的第一侧壁11设置隔热组件8,减少第一筒体1中的液态的第一流体与换热组件6或第一腔10内的气态的第一流体的热交换,保证热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热管理系统的换热性能。
90.根据本技术的气液分离器100另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0所示,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一筒体1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各自分开成型,然后再装配连接在一起。第二部分所对应的的筒体部的轴向高度为第一筒体1的轴向高度的至少一半。第二部分所对应的的筒体部采用相较于金属导热性能较差的材料制成,例如塑料或陶瓷。第一部分所对应的筒体部对应的第一腔10中的冷媒中的气态冷媒所占百分比较大,此部分冷媒被加热对热管理系统的影响较小,第一部分所对应的筒体部可以采用金属制成,也可以采用与第二部分所对应的的筒体部相同的材料制成。其主要目的是减少换热组件6和第一腔10中第一流体与第一筒体1中的液态第一流体的热交换,从而保证热管理系统的换热性能。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91.根据本技术的气液分离器100又一个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隔热组件8的设置部位不同。换热件64包括分别位于换热管63相对两侧的第一换热件641和第二换热件642,第二换热件642至少有部分贴合于第一筒体1,第二换热件642和第一筒体1贴合的部分形成接触面,接触面的形状与第二换热件642的结构相关。隔热组件8设置于第一侧面111和/或第二侧面112上与接触面相对应的区域。其主要目的是减少换热组件6与第一筒体1中的液态第一流体的热交换,从而保证热管理系统的换热性能。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隔热组件8也可以仅设置于第二部分与接触面相对应的侧壁上,其主要目的是减少换热组件6与第一筒体1中的液态第一流体的热交换。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92.图16是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热管理系统的连接示意图,箭头所示方向为冷媒流动方向,热管理系统处于制冷模式。请参照图16所示,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气液分离器100、蒸发器200、压缩机300、冷凝器400及节流装置500。蒸发器200通过气液分离器100的第一导流部3与气液分配组件5连接,蒸发器200的出口与第三通孔35连通,压缩机300通过气液分离器100的第二导流部4与气液分配组件5连接,压缩机300的进口与第四通孔43连通。冷凝器400通过气液分离器100的第二导流部4与换热组件6连接,冷凝器400的出口与第六通孔44连通,节流装置500通过气液分离器100的第一导流部3与换热组件6连接,节流装置500的进口与第五通孔36连通。制冷模式下,从压缩机300流出的高温气态冷媒,经冷凝器400换热后流经气液分离器100中的换热组件6,接着经过节流装置500节流后,进入蒸发器200进行热交换,从蒸发器200中流出的气液两相冷媒进入气液分离器100,经过气液分离器100气液分离后,冷媒流入压缩机300,完成一次换热循环。气液分离器100中,经过气液分配组件5作用,液态冷媒储存在第一筒体1中,气态冷媒与换热组件6进行热交换,换热后气态冷媒温度升高,换热组件6中流动的冷媒温度降低,从而可以使进入压缩机300的冷媒温度升高,且流入节流装置500的冷媒温度降低,从而提高蒸发器200的制冷效果。
93.制热模式下,从压缩机300流出的高温气态冷媒,进入冷凝器400进行热交换后,经过节流装置500节流后流经气液分离器100中的换热组件6,接着进入蒸发器200进行热交换,从蒸发器200中流出的气液两相冷媒进入气液分离器100,经过气液分离器100气液分离后,冷媒流入压缩机,完成一次换热循环。
94.由于换热组件6和气液分配组件5同时设置于气液分离器100,换热组件6及换热后的气态冷媒会与第一筒体1中储存的液态冷媒换热,本该被储存在第一筒体1中的液态冷媒可能会在热交换后气化,然后进入压缩机,然后进入换热循环中,可能会影响热管理系统的性能。本技术中至少第一筒体1的第二部分具有隔热功能,可以减少第一筒体1中的液态的冷媒与换热组件6和第一腔10内的气态的冷媒的热交换,从而保证热管理系统的换热性能。
95.第二筒体2直径不变的情况下,换热组件6的设计会同时对第一筒体1的容积和换热组件6的换热能力有影响。当换热组件6的体积较大时,换热组件6的换热性能较好,但由于气液分离器100的第二筒体2容积一定,当换热组件6体积较大时,需要减小第一筒体1的容积完成装配,此时第一筒体1的容积相对较小。由于换热组件6的换热性能较好,此时进入压缩机300的冷媒温度较高,且制冷模式下节流前的冷媒温度也较低,热管理系统的换热性能较优,但是由于第一筒体1的容积较小,气液分离组件5的汽液分离效果较差,第一筒体1的储液量较少,会有较多的液体进入压缩机300,会产生“液击”现象,损坏压缩机。如果为了使第一筒体1的容积增大而减小换热组件6的体积,此时换热组件6的换热性能较差,对热管理系统的换热性能带来的好处较少,换热效率相对较低。故需要平衡换热组件6的体积和第一筒体1的容积(即第一筒体1的储液量),使两者达到较佳匹配。
96.换热组件6的换热性能与换热组件6的体积相关,换热组件6的体积影响芯体厚度的集流管相关,即集流管较大时,换热组件6的体积也较大,换热组件6的换热性能也就好。由于集流管设置于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之间,集流管会影响第一筒体1的容积。
97.本技术中第一集流管的外直径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集流管的外直径,与第一集流管61外直径相关的夹角r1的取值范围为5
°
≤r1≤120
°
,在该取值范围内能够较好地平衡换热组件的换热性能与第一筒体1的储液量,使两者达到较优匹配,从而使热管理系统的性能较佳。由于换热组件6还包括第二集流管62,故进一步设置与第二集流管62相关的夹角r2的取值范围为5
°
≤r2≤120
°
,能够更好的平衡换热组件的换热性能与第一筒体1的储液量。
98.本技术中需要理解的是,上述第一流体及第二流体均为冷媒,第一流体为从蒸发器200流出的冷媒,第二流体为从冷凝器400流出或节流装置500流出的冷媒。
99.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以及换热组件(6),所述第一筒体(1)位于所述第二筒体(2)的内侧,所述气液分离器(100)具有第一腔(10),所述第一腔(10)位于所述第二筒体(2)内,所述第一腔(10)位于所述第一筒体(1)外;所述换热组件(6)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腔(10),所述换热组件(6)包括第一集流管(61),所述第一集流管(61)沿平行于所述第一筒体(1)的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集流管(61)位于所述第一筒体(1)和所述第二筒体(2)之间,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筒体(1)的侧壁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部,所述第一集流管(61)对应所述第一凹部设置;所述第一筒体(1)和所述第一集流管(61)在第一平面具有投影,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筒体(1)的轴线,在所述第一平面上,所述第一凹部的投影呈u形状,所述第一集流管(61)的投影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第一凹部的投影的u形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6)包括第二集流管(62),所述第二集流管(62)沿平行于所述第一筒体(1)的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集流管(62)位于所述第一筒体(1)和所述第二筒体(2)之间,所述第一集流管(61)和所述第二集流管(62)并列设置,所述第二集流管(62)对应所述第一凹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平面上,所述第二集流管(62)的投影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第一凹部的投影的u形空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6)包括第二集流管(62),所述第二集流管(62)沿平行于所述第一筒体(1)的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集流管(62)位于所述第一筒体(1)和所述第二筒体(2)之间,所述第一集流管(61)、所述第二集流管(62)及所述第二筒体(2)在所述第一平面上投影的外轮廓形状均为圆形;在所述第一平面上,所述第二筒体(2)的投影的外轮廓的中心标记为a,所述第一集流管(61)的投影的外轮廓的中心和所述第二集流管(62)的投影的外轮廓的中心的连线的中点标记为b,a点至b点的连线及其延长线形成射线li;所述第一集流管(61)的投影的外轮廓具有一切点标记为c,c点位于所述第一集流管(61)远离射线li一侧,a点至c点的切线及其延长线形成射线l2,l1与l2之间形成夹角r1,所述夹角r1的取值范围为5
°
≤r1≤120
°
;所述第二集流管(62)的投影的外轮廓具有一切点标记为d,d点位于所述第二集流管(62)远离射线li一侧,a点至d点的切线及其延长线形成射线l3,l1与l3之间形成夹角r2,所述夹角r2的取值范围为5
°
≤r2≤120
°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平面上,所述第一集流管(61)的投影的外轮廓的直径大小为d1,8mm≤d1≤16mm;所述第二集流管(62)的投影的外轮廓的直径大小为d2,8mm≤d2≤16mm;所述第二筒体(2)的投影的外轮廓的直径大小为d3,50mm≤d3≤100mm;所述第一集流管(61)和所述第二集流管(62)并列并相切设置,所述夹角r1的取值范围为10
°
≤r1≤60
°
,所述夹角r2的取值范围为10
°
≤r2≤60
°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61)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筒体(2)的内表面相切设置,所述第二集流管(62)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筒体(2)的内表面相切设置,所述第一集流管(61)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集流管(62)的外表面相切设置,所述夹角r1的取值范围为10
°
≤r≤56
°
,所述夹角r2的取值范围为10
°
≤r2≤56
°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100)还包括横
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套管(53),所述套管(53)位于所述第一筒体(1)内部,在第一平面上,所述套管(53)的投影的中心与所述第二筒体(2)的投影的中心重合,所述套管(53)的投影的外轮廓的直径大小为d4,16mm≤d4≤25mm,0.15≤d4/d3≤0.5;所述第一集流管(61)的外表面与所述套管(53)的外表面大致相切设置,所述第二集流管(62)的外表面与套管(53)的外表面大致相切设置,所述第一集流管(61)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集流管(62)的外表面相切设置,所述夹角r1的取值范围为28
°
≤r1≤60
°
,所述夹角r2的取值范围为28
°
≤r2≤60
°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平面上,所述第一集流管(61)的投影的外轮廓的直径大小为d1,8mm≤d1≤16mm;所述第二集流管(62)的投影的外轮廓的直径大小为d2,8mm≤d2≤16mm;所述第二筒体(2)的投影的外轮廓的直径大小为d3,50mm≤d3≤100mm;沿平行于所述第一筒体(1)的轴线的方向,所述第一集流管(61)与所述第二集流管(62)并列设置,在第一平面上,所述第一集流管(61)的投影的中心和所述第二集流管(62)的投影的中心重合,所述夹角r1的取值范围为5
°
≤r1≤30
°
,所述夹角r2的取值范围为5
°
≤r2≤30
°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61)的投影的外轮廓的直径大小为d1,8mm≤d1≤16mm;所述第二集流管(62)的投影的外轮廓的直径大小为d2,8mm≤d2≤16mm;所述第二筒体(2)的投影的外轮廓的直径大小为d3,50mm≤d3≤100mm;在第一平面上,所述第一集流管(61)的投影的中心和所述第二集流管(62)的投影的中心不重合,所述夹角r1的取值范围为5
°
<r1≤120
°
,所述夹角r2的取值范围为5
°
<r1≤120
°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100)还包括第一导流部(3)、第二导流部(4)及气液分配组件(5),所述气液分离器(100)具有与所述第一腔(10)连通的第二腔(20),所述第二腔(20)至少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筒体(1)内的空间;所述换热组件(6)还包括换热管(63)及换热件(64),所述换热件(64)与所述换热管(63)连接设置,所述换热管(63)与所述换热件(64)均环绕部分所述第一筒体(1)设置,所述换热管(63)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集流管(6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流管(62),所述换热管(63)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61)的内腔和所述第二集流管(62)的内腔,沿所述第一集流管(61)和所述第二集流管(62)的排列方向,所述第一筒体(1)有一部分位于所述换热管(63)和所述第一集流管(61)之间,所述第一筒体(1)另有一部分位于所述换热管(63)和所述第二集流管(62)之间;所述第一导流部(3)与所述第二筒体(2)固定设置,所述第一导流部(3)具有第三腔(30),所述第三腔(30)与所述第一腔(10)连通;所述第二导流部(4)与所述第二筒体(2)固定设置,所述第一导流部(3)和第二导流部(4)位于所述第二筒体(2)相对两侧,所述第二导流部(4)连通所述第一腔(10)和所述气液分离器(100)外部;所述气液分配组件(5)包括导流管(51)、连接管(52)及套管(53),所述导流管(51)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腔(20),所述导流管(51)与所述第一导流部(3)固定设置,所述连接管(52)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三腔(30),所述连接管(52)与所述第一导流部(3)固定设置,所
述套管(53)套设于所述导流管(51)外侧,所述套管(53)与所述导流管(51)固定设置,所述导流管(51)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腔(30)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20)连通,所述连接管(52)一端与所述第二腔(20)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100)外部连通,所述套管(53)靠近第一导流部(3)的一端与第二腔(20)连通。10.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气液分离器(100),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蒸发器(200)、压缩机(300)、冷凝器(400)及节流装置(500),所述气液分配组件(5)接于所述蒸发器(200)与压缩机(300)之间,所述换热组件(6)接于所述冷凝器(400)与节流装置(500)之间。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器,第一筒体位于第二筒体的内侧,气液分离器具有第一腔,第一腔位于第二筒体内且位于第一筒体外;沿平行于第一筒体的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集流管位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至少部分第一筒体的侧壁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部,第一集流管对应第一凹部设置;在与第一筒体的轴线垂直的第一平面上,第一凹部的投影呈U形状,第一集流管的投影至少部分容纳于第一凹部的投影的U形空间。本申请中,在第二筒体直径不变的情况下,第一筒体的其他部位可以较为靠近第二筒体,使得第一筒体的容积足够大,对换热组件的换热性能影响较小,使换热组件的换热性能和第一筒体内的冷媒储存量较为均衡。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理系统。理系统。


技术研发人员:

董海锋 李理 董军启 王美 许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0.01.20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3:31: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流管   所述   第一集   换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