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背景下技术技能人才的资格要求及培养定位

智能制造背景下技术技能人才的资格要求及培养定位
运动头谢莉花;尚美华
【摘 要】智能制造背景下的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的资格要求与培养定位将成为引领人才培养的主导方向.根据智能制造时代的新特征及国际资格框架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推导出智能制造背景下各级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定位.探索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制度,建设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上下衔接、左右融通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基于工作实践的人才培养过程以及技术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和体系是智能制造时代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设计的重心.
【期刊名称】《职业技术教育》
【年(卷),期】2019(040)004
【总页数】7页(P18-24)
【关键词】技术技能人才;智能制造;资格要求;培养定位;资格框架
【作 者】谢莉花;尚美华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上海,201804;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速记教程【正文语种】中 文
5v转12v【中图分类】G712
为加快我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国务院于2015年颁布并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是我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也是我国制造业紧跟世界发展趋势、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智能制造背景下的转型升级需要大量合格和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他们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加快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实现我国制造业智能化的关键所在。在该背景下对技术技能人才资格要求的深度挖掘及培养目标的精准定位则是产业界与教育界的核心联结点。本研究,从智能制造时代的技术、劳动组织、人才需求特点出发,梳理其
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并从国际资格框架的分析中得到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总体资格要求,以期提炼出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层次与规格。
一、智能制造时代的特征
先进的技术、高效的劳动组织和高素质的员工是企业竞争力的保证。技术与劳动组织形式对企业人员素质需求有着重大的影响,决定了教育与培训的目标和内容,而企业人员素质水平又制约着企业先进技术的应用与劳动组织方式的调整。智能制造的新特点将引起企业生产特征、劳动组织与人才结构的新变化。
(一)智能制造时代技术的发展
智能制造融合制造活动中的信息感知与分析、知识表达与学习、智能决策与执行是生产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延伸发展。技术发展的影响涉及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贯穿生产的全过程。智能制造的技术发展特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全集成自动化的生产模式。以智能制造为主要特征的工业4.0时代将实现全集成自动化生产线,包括材料输送、加工、装配、测试、包装等产品生产环节。全集成自动化生产散热模组
的实现离不开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这使得生产线上从事重复工作的劳动者减少,生产管理者及机器维护人员的数量相对增加。
汽车防尘套第二,数字制造技术贯通的生产过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产品生产过程的数字化,传统的产品研制和设计过程由数字化模型取代,零件加工过程以数控机床为主,计算机辅助生产拓展到产品设计、加工、装配的全过程。智能制造过程中的数字化生产缩短了产品研发的时间周期,并提高了产品生产的质量。
第三,设计与生产过程高度融合的生产组织方式。工业大数据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基于同一数据平台下,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了各部门之间信息的实时传输,在产品设计之初就综合考虑产品的个性化差异和生产组装的便捷性。一套体系化的产品设计理念和产品开发平台是成功实现向工业4.0转型的基本前提。
由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技术和数字化制造技术等相结合的智能制造技术,正引领新一轮的制造业变革。智能制造技术开始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等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其产业化及广泛应用正催生智能制造业[1]。依托于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的制造业将实现新一轮转型。
(二)劳动组织方式的变化
先进技术的应用影响着企业劳动组织形式,同样,来源于不同领域和就业体人员共同工作所形成的过程导向组织对于成功应用智能制造技术起着决定性作用。组织因素(包括过程组织、过程安全、过程效率、过程优化、过程经验、过程质量、过程理解)和技术要素(包含传感技术/执行技术、网络化、无线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岗位智能、数据安全)是工业4.0背景下企业劳动组织变化的关键点[2]。以智能制造为主要特征的工业4.0深刻改变着企业生产模式与劳动组织方式,对企业的职业岗位、就业结构、工作方式、岗位任务等方面将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立磨衬板
在职业岗位方面,一些传统职业岗位逐渐消失,而一些职业岗位则需要进行调整与更新,如操作编程人员等,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兴职业,如工业用户界面设计师、机器人协调员等。同时,在该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开始由以产品生产制造为主体的生产型制造向“产品+服务”为主体的全产业链服务型制造转变。这将催生大量服务型人才从事智能制造的配套工作,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将发生变化。
由于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扁平式的组织和柔性生产方式将取代传统企业垂直式的工作方
式。垂直式的管理模式下,不同部门之间职责清晰,工作内容相对固定,工作形式单一;扁平式的管理模式下,原有部门界限被打破,权责下放,设计部门和生产部门实现高度融合,不同部门、不同职能、不同专业之间的人员共同组成工作团队,以团队作为基本工作单位,注重团队成员的综合技能以及相互间的协调合作。此外,岗位任务将变得不确定。现代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使个性化定制成为一种趋势,制造业企业已越来越多地把产品研发、设计和生产过程视为一个整体,研发者、设计者、生产者之间的界限模糊,产品的最终形态与生产者密切相关,一线技术技能工人的角由简单的操作工,转变成智能生产系统的管理者和问题的解决者。
由以上可以看出,企业岗位设置及其重要性正发生着变化,一些智能化、复合型的职业岗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就业结构由单纯的生产制造转向产品生产与服务,在工作方式方面由传统的个人岗位职责转变为工作团队协调合作,在岗位任务方面由传统生产线中固定岗位操作转变为参与产品设计到生产的全过程。
(三)智能制造人才需求的新特征
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变革打破传统的产品大规模生产,使定制化、柔性化生产成为可能。
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使企业人才的工作范围扩大,设计部门和生产部门高度融合,也使企业的管理结构转向扁平化的网络结构,这种柔性的生产组织方式使得人才的职责和能力由单一变得全面,综合要求相对提高,要求从业者学会合作与表达,具有高速学习、分工协作、跨界整合的能力[3]。
在智能制造过程中,人的角将由服务者、操作者转变为规划者、协调者、评估者、决策者,企业需要的是能够掌握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技术,独立完成智能化目标和任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4]。行业职业的转型升级,必须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产业升级必然驱动人力资源的优化。单一技能人员的规模将逐步呈现下降趋势,复合型、技术应用型、创新型等高素质人才比例将持续增加。
1.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是具有扎实专业知识,一专多能的高技能人才,既懂设计又懂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既能操作生产设备又会维修,既懂项目管理又具有外语沟通能力等。在智能制造过程中,复合型人才可以参与到个性化定制产品的设计、生产到服务的全过程,员工在已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不仅能够完成相应的产品任务,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
完成相应的管理工作。因此,员工拥有一项或多项专业技能、对复杂工作情境有一定掌控能力,这种高素质工人队伍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智能制造对复合型人才存在巨大需求。
2.技术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把发现、发明、创造变成可以实践或接近实践的人,主要承担技术理论转化实际应用与生产的任务。因此,他们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并具有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智能化建设对技术应用型人才有较大需求的领域主要分布在智能生产和智能装备制造,员工需要具备数字化设计与生产的复合能力和现代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力。岗位需求量以设备制造、维护维修岗位居多,而现场编程调试、系统集成、设备改造、功能开发等岗位需求人数虽然较少,但岗位要求明显更高,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8:30: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926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技术   生产   制造   智能   人才   技能   过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