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中人教版选修3检测:专题5检测 (B) 含解析

专题5检测(B)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态工程的调控机制是(  )
A.人为调控     
B.自我调控
C.人为辅助下的自我调节
D.不需要调控
[解析]:生态工程的调控是一种遵循自然规律、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这里面主要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同时给予人工辅助。
[答案]:C
2我国赤峰市元宝山矿区生态恢复工程是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实例,除煤矿外,金矿、铁矿等矿区也存在很多的废弃地需要进行矿区生态恢复工程建设。这些生态恢复工程中最重要的内容都是(  )
A.矿区布局规划   
B.停止矿物开采
C.改良土壤,恢复植被   
D.隔离重建,综合利用
[解析]:在煤矿、金矿、铁矿等矿区的生态恢复工程中,关键在于改良表土,恢复植被,但要因地制宜。
[答案]:C
3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学原理是其主要理论基础
B.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多级利用
C.实现废物资源化,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D.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并不能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
[答案]:B
4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必须符合生态学规律,改变人类能征服自然的错误观念,走生态经济之路
B.“无废弃物农业所采用的肥料一般是采用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等通过堆肥和沤肥等方式转变成的有机肥,也可适量地使用化肥
C.众多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关系相互依存,就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生物量,提高系统生产力
D.珊瑚礁之所以能够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得益于珊瑚虫和藻类组成的高效的植物动物营养循环
[解析]:无废弃物农业不包括使用化肥。
[答案]:B
5下列关于生态工程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窦店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是一个样板,各地可以照搬
B.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应根据实际,因地制宜
C真空采血器.不同的生态工程体现的原理完全相同
D.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只在于恢复生态
[解析]:建设生态工程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运用不同的原理,不可以照搬一个模式。
[答案]:B
6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桑基鱼塘模式图,该模式把很多单个生态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生产力。这种模式所依赖的主要原理是 (  )
A.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物种多样性原理
[解析]:桑基鱼塘模式中各系统内部都有产品产出,系统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衔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闭合的生态网络,使园区内资源达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降到最低水平。这种模式所依赖的原理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答案]:C
7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靠山的人对山上的林木乱砍滥伐,靠水的人则对水中的生物乱捕滥猎,都对各自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那么,在治理和恢复生态系统的过程中,我们应遵循的主要原理是(  )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物种多样性原理
C.整体性原理   
D.协调和平衡原理
[解析]:自然生态系统是通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类也处在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进行生态工程重建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经济与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只有把生态与经济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治理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目的。
[答案]:C
8下列实例与其体现的生态工程原理对应正确的是 (  )纳米烟嘴
A.农作物合理密植——协调与平衡原理   
B.农作物间作套种——整体性原理
C.无废弃物农业——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   
D.天然混合林——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解析]:农作物合理密植要求生物与无机环境协调平衡发展,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农作物间作套种主要考虑间作的农作物小系统之间的功能优化,实现1+1>2,体现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无废弃物农业体现的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天然混合林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原理。
[答案]:A
9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解析]:在此农业生态系统中,由于农作物的多途径利用,使能量得以高效利用;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物质得以循环利用;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利用的是粪便和农作物秸秆中的物质,属于分解者。
[答案]:C
10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为了不受大自然的惩罚,必须具备的正确观点是(  )
A.只有讲求生态效益,才能获得稳定的经济效益
B.遵循生态系统自身规律,大力扩展耕地面积
C.保护对人类有益的生物资源,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
D.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解析]:大力扩展耕地面积、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都会破坏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必须在考虑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答案]:A
11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地生态系统指一切以水作为主要环境因素的生态系统,如江、海、湖泊等
B.地球上80%的湿地生态遭到破坏,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灾害
C.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如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自然净化污水等
D.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最关键的是人类干预,以促进湿地生态系统快速有效演替
[解析]:湿地生态系统是水域和陆地的自然过渡形态,而不是水域生态系统;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而不是自然灾害;湿地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人类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答案]:C
12塔式蚯蚓污水处理系统(下图所示)采用人造湿地原理,利用植物根系和蚯蚓等处理,通过泥、沙、小石、大石四层过滤,这样重复几次后可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落由植物和蚯蚓构成
B.该生态系统选用蚯蚓等生物,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C.该生态系统的落只具有垂直结构,不存在水平结构
D.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解析]: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除了植物和蚯蚓之外,还包括泥、沙、小石、大石中的微生物,A项错误;该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之
,还应包括生活污水中的化学能,D项错误。
[答案]:B
13下列措施中,属于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是(  )
A.农作物秸秆的过腹还田   
B.治坡、治沟、修梯田,发展林业
C.矿山废弃地的恢复   
D.利用造纸废弃的糖蜜制酒精
[解析]: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强调,在治理恢复小流域生态的基础上,可持续利用小流域自然资源,将治坡、治沟、修梯田与发展农业、牧业、林业结合起来。
[答案]:B
14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豆科植物和固氮菌分开后二者的生长会受到损害,这体现的是整体性原理
B.设计生态农业时应增加食物链中营养级的数量
C.对城市垃圾应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D.桑基鱼塘中用蚕粪喂鱼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再生
[解析]:豆科植物和固氮菌体现的系统整体性原理;食物链中营养级的增加,会增加能量的散失,生态农业中要合理设计食物链,实现能量利用的最大化;桑基鱼塘中用蚕粪喂鱼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答案]:C
15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流入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农业生态系统中植物所吸收的全部的太阳能
B.该农业生态系统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C.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箭头只表示物质循环而不能表示能量流动
D.该农业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解析]:流入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答案]:A
16粮桑渔畜农业生态系统是江浙平原水网地区典型的高效农业系统,下图表示这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圆珠笔尖A.沼气池的建立既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又防止了环境污染
B.通过巧接食物链使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了人,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C.这一生态工程模式主要适用于江浙平原而不适用于我国西北地区,这是因为在建立生态工程时还需要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
D.上述生态农业系统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效果
[解析]:沼气池的建立使物质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该生态农业调整食物链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没有改变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B
17下列生态工程模式与典型实例或措施对应,错误的是 (  )
A.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北京郊区窦店村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
B.ras同步适配器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甘肃陇南地区的九子登科治理模式
C.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生物圈2号生态恢复工程
D.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平堤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
[解析]: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的对策是实施一系列森林或草原植被恢复的生态工程、水土保持的生态工程等,典型实例是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等。
[答案]:C
18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宠物餐具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mide008
[解析]: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可持续的发展,即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且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不是可持续发展,没有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化学农药污染环境。开垦湿地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4:24: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806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态   工程   利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