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单体泵燃油供给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控单体泵燃油供给系统。


背景技术:



2.为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对发动机进行升级改造,在性能升级的同时要兼顾节约成本,因此,可以选择对发动机的部分配套零部件进行改进升级。
3.在将原机械单体泵柴油机改制而电控单体泵柴油机时,现有的燃油系统并不适用,如图1所示,现有的械式单体泵常用的油路布置方式是进油总管1’包括多节进油管100’和连接该多节进油管100’的连接接头2’,回油总管3’包括多节回油管300’,多节回油管300’也通过上述连接接头2’串联在一起。在将多节进油管100’和多节回油管300’分别与连接接头2’连接安装时,受布置管道空间的限制,操作比较困难。并且,由于多节进油管100’串联以及多节回油管300’串联,串联式燃油供给方式存在燃油压力波动大,发动机的各缸进油不均匀的缺点,不适用于电控单体泵对系统供油压力波动极为敏感的特性。
4.因此,在不改动发动机其余的各配套部件的情况下,需要适对燃油系统重新设计,以达到适应电控单体泵柴油机的目的,并且要易于安装同时需要提高燃油管道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控单体泵燃油供给系统,能实现电控单体泵与低压油管路的连接的可靠性和易装配性,提高燃油系统性能及稳定性。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7.电控单体泵燃油供给系统,包括:电控单体泵、燃油进油总管和燃油回油总管,其特征在于:
8.所述电控单体泵上固定有与所述电控单体泵相通的集成接头,所述燃油进油总管通过进油支管和所述集成接头连通,所述燃油回油总管通过回油支管和所述集成接头连通;
9.所述集成接头上开设有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所述进油通道的两个端口分别为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所述回油通道的两个端口分别为第一回油口和第二回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连接所述进油支管,所述第二进油口连接电控单体泵的燃油进油口,所述第一回油口连接所述回油支管,所述第二回油口连接电控单体泵的燃油回油口。
10.优选的:所进油通道包括两个相互垂直并相通的进油孔,分别为第一进油孔和第二进油孔,所回油通道包括两个相互垂直并相通的回油孔,分别为第一回油孔和第二回油孔。
11.优选的:所述集成接头设置为长方体状,所述集成接头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
12.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油孔的孔口为所述第一进油口,所述第二进油孔的孔口为所述第二进油口,所述第一回油孔的孔口为第一回油口,所述第二回油孔的孔口为所述第二回油口;
13.所述第一进油口设置于所述集成接头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一回油口位于所述第三侧面上,所述第二进油口和所述第二回油口分别设置于所述集成接头的第四侧面上。
14.优选的:所述集成接头上开设有第一螺栓安装孔,所述螺栓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电控单体泵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栓安装孔对应的第二螺栓安装孔。
15.优选的:所述集成接头与所述电控单体泵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6.优选的:所述集成接头的顶部设置有防错倒角。
17.优选的:所述进油支管通过第一空心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进油口上,所述回油支管通过第二空心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回油口上。
18.优选的:所述电控单体泵的顶端连接有通向所述喷油器的高压油管。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本实用新型的电控单体泵燃油供给系统,由于电控单体泵与集成接头相通连接,燃油进油总管通过进油支管和集成接头连通,燃油回油总管通过回油支管和集成接头连通,即通过集成接头将发动机的每个气缸对应的回油支管、进油支管以及电控单体泵并联起来,使得电控单体泵燃油供给系统其整个系统内的压力波动小,发动机的各缸进油均匀性好,并且,回油支管、进油支管分别与集成接头连接安装,易于安装装配,可靠性高,总体提高了燃油系统的性能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21.图1是现有技术中机械单体泵柴油机的燃油供给系统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控单体泵燃油供给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图2中集成接头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一;
24.图4是图2中集成接头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二;
25.图5是图2中电控单体泵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控单体泵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
[0028]1’
、进油总管;100’、进油管;2’、连接接头;3’、回油总管;300’、回油管;
[0029]
1、燃油进油总管;2、集成接头;2a、第一侧面;2b、第二侧面;201、第一螺栓安装孔;2c、第三侧面;2d、第四侧面;21a、第一进油孔;21、第一进油口;22a、第二进油孔;22、第二进油口;23a、第一回油孔;23、第一回油口;24a、第二回油孔;24、第二回油口;25、防错倒角;3、燃油回油总管;4、进油支管;5、电控单体泵;501、第二螺栓安装孔;51、燃油进油口;52、燃油回油口;6、第一空心螺栓;7、第二空心螺栓;8、回油支管;g、高压油管;p、喷油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
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1]
如图1和图6所示的电控单体泵燃油供给系统,包括:电控单体泵5、燃油进油总管1和燃油回油总管3,所述电控单体泵5上固定有与所述电控单体泵5相通的集成接头2,所述燃油进油总管1通过进油支管4和所述集成接头2连通,所述燃油回油总管3通过回油支管8和所述集成接头2连通;
[0032]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集成接头2上开设有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进油通道的两个端口分别为第一进油口21和第二进油口22,回油通道的两个端口分别为第一回油口23和第二回油口24,所述第一进油口21连接所述进油支管4,所述第二进油口22连接电控单体泵5的燃油进油口51,所述第一回油口23连接所述回油支管8,所述第二回油口24连接电控单体泵5的燃油回油口52。
[0033]
所进油通道包括两个相互垂直并相通的进油孔,分别为第一进油孔21a和第二进油孔22a,所回油通道包括两个相互垂直并相通的回油孔,分别为第一回油孔23a和第二回油孔24a。
[0034]
所述集成接头2设置为长方体状,所述集成接头2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侧面2a、第二侧面2b、第三侧面2c和第四侧面2d。
[0035]
所述第一进油孔21a的孔口为所述第一进油口21,所述第二进油孔22a的孔口为所述第二进油口22,所述第一回油孔23a的孔口为第一回油口23,所述第二回油孔24a的孔口为所述第二回油口24;
[0036]
所述第一进油口21设置于所述集成接头2的第一侧面2a上,所述第一回油口23位于所述第三侧面2c上,所述第二进油口22和所述第二回油口24分别设置于所述集成接头2的第四侧面2d上。
[0037]
如图4所示,所述集成接头2上开设有上下布置的两个第一螺栓安装孔201,所述第一螺栓安装孔201贯穿所述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电控单体泵5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栓安装孔201对应的第二螺栓安装孔501。所述集成接头2与所述电控单体泵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38]
所述集成接头2的顶部设置有防错倒角25。防错倒角25可以放置集成接头2安装错误,能提高装配时的效率。
[0039]
进油支管4通过第一空心螺栓6固定在所述第一进油口21上,所述回油支管8通过第二空心螺栓7固定在所述第一回油口23上。
[0040]
如图5所示,所述电控单体泵5的顶端连接有通向喷油器p的高压油管g。输油泵s输出的燃油经过过滤装置z后,进入燃油进油总管1,然后通过进油支管4进入集成接头上的进油通道,再流入电控单体泵5的进油腔中,电控单体泵5的进油腔中的低压油经过电控单体泵5顶端的喷油口喷入高压油管g,高压燃油然后进入喷油器,经喷油器喷入发动机的气缸;电控单体泵5中多余的燃油进入电控单体泵回油腔,通过集成接头的回油通道进入回油支管8回到燃油回油总管3,最后通过燃油回油总管3回到油箱(图中未示出)。上述的电控单体泵燃油供给系统实现了电控单体泵与低压油管路的连接的可靠性和易装配性。
[0041]
上述的集成接头将发动机的各个气缸对应的电控单体泵并联,使得几个并联的电控单体泵能同时进行进油、喷油和回油动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将进油支管和回油支管
安装到集成接头上时,容易操作,比传统的将多节进油管100’串联以及多节回油管300’串联到连接接头上的安装方式操作便捷,并且燃油系统压力波动小,发动机的各缸进油均匀性好。
[0042]
本实用新型的电控单体泵燃油供给系统通过集成接头将发动机的每个气缸对应的回油支管、进油支管以及电控单体泵并联起来,使得电控单体泵燃油供给系统其整个系统内的压力波动小,发动机的各缸进油均匀性好,并且,回油支管、进油支管分别与集成接头连接安装,易于安装装配,可靠性高,总体提高了燃油系统的性能及稳定性。
[0043]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一切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原理、结构和方法,所做出的种种改进,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电控单体泵燃油供给系统,包括:电控单体泵、燃油进油总管和燃油回油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单体泵上固定有与所述电控单体泵相通的集成接头,所述燃油进油总管通过进油支管和所述集成接头连通,所述燃油回油总管通过回油支管和所述集成接头连通;所述集成接头上开设有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所述进油通道的两个端口分别为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所述回油通道的两个端口分别为第一回油口和第二回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连接所述进油支管,所述第二进油口连接电控单体泵的燃油进油口,所述第一回油口连接所述回油支管,所述第二回油口连接电控单体泵的燃油回油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单体泵燃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进油通道包括两个相互垂直并相通的进油孔,分别为第一进油孔和第二进油孔,所回油通道包括两个相互垂直并相通的回油孔,分别为第一回油孔和第二回油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单体泵燃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接头设置为长方体状,所述集成接头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单体泵燃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油孔的孔口为所述第一进油口,所述第二进油孔的孔口为所述第二进油口,所述第一回油孔的孔口为第一回油口,所述第二回油孔的孔口为所述第二回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设置于所述集成接头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一回油口位于所述第三侧面上,所述第二进油口和所述第二回油口分别设置于所述集成接头的第四侧面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控单体泵燃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接头上开设有第一螺栓安装孔,所述螺栓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电控单体泵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栓安装孔对应的第二螺栓安装孔。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电控单体泵燃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接头与所述电控单体泵通过螺栓固定连接。7.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控单体泵燃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接头的顶部设置有防错倒角。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单体泵燃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支管通过第一空心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进油口上,所述回油支管通过第二空心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回油口上。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单体泵燃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单体泵的顶端连接有通向喷油器的高压油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控单体泵燃油供给系统,电控单体泵上固定有与所述电控单体泵相通的集成接头,燃油进油总管通过进油支管和集成接头连通,燃油回油总管通过回油支管和集成接头连通;集成接头上开设有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油通道的两个端口分别为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回油通道的两个端口分别为第一回油口和第二回油口,第一进油口连接所述进油支管,第二进油口连接电控单体泵的燃油进油口,第一回油口连接回油支管,第二回油口连接电控单体泵的燃油回油口。本实用新型的电控单体泵燃油供给系统其整个系统内的压力波动小,发动机的各缸进油均匀性好,实现了电控单体泵与低压油管路的连接的可靠性和易装配性,提高了燃油系统性能及稳定性。油系统性能及稳定性。油系统性能及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

冯霜 刘宗辉 刘志刚 王泽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重庆潍柴发动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24

技术公布日:

2022/10/24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0:26: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78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燃油   电控   螺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