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子膨胀阀是制冷装置中常用的调节流体流量的部件,在一种热交换装置中,将电子膨胀阀和换热器集成为一体,为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来自制冷剂中的杂质进入到电子膨胀阀导致堵塞或者影响流量精度,或者杂质进入换热器内堵塞换热器内流道,在电子膨胀阀的进口侧设有过滤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装置,该换热装置能够减少杂质进入阀或换热芯体内。
4.提供的一种换热装置,包括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座体部件,所述座体部件与所述换热芯体固定,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阀,所述阀具有节流口,所述座体部件具有第一腔,所述阀的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腔,所述座体部件具有流体入口通道,所述流体入口通道包括流体入口和第一接口,所述节流口可连通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流体入口通道包括弧形通道段;所述座体部件包括凹部,在第一方向,所述凹部向外凹陷于所述弧形通道段对应的壁部;或者,所述凹部向外凹陷于所述流体入口通道对应的壁部,所述凹部邻近所述弧形通道段的出口侧设置。
5.这种换热装置在座体部件设置凹部,在第一方向,凹部向外凹陷于弧形通道段对应的壁部或者凹部向外凹陷于流体入口通道对应的壁部且凹部邻近所述弧形通道段的出口设置,减少杂质进入至阀和/或换热芯体内。
附图说明
6.图1为本发明中换热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7.图2为本发明中换热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8.图3为图2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9.图4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10.图5本发明中换热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五侧壁的投影视图;
11.图6为本发明中换热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12.附图标记:
13.换热芯体1,端板11,底板12,第一孔道13,第二孔道14,
14.座体部件2,第一腔21,流体入口221,第一接口222,弧形通道段223,第一线224,第二线225,第三线226,第四线227,第一面23,凹部24,第四侧壁241,第五侧壁242,直部25,凸出部26,第一侧壁261,第二侧壁262,第三侧壁263,
15.阀3,线圈组件31,阀芯组件32,头部321,密封件322,节流口323。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17.在本文中,“上、下、左、右”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18.参考图1-图6,一种换热装置,包括换热芯体1,换热芯体1包括端板11和底板12,以及位于端板11和底板12之间的第一板片(图中未示意)和第二板片(图中未示意),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层叠设置,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均具有角孔,第一板片的角孔和第二板片的角孔对齐并形成第一孔道13和第二孔道14,端板11包括第三孔道和第四孔道,第三孔道与第一孔道13连通,第四孔道与第二孔道14连通,换热芯体1具有相互隔离的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第一流体通道包括第一孔道13、第二孔道14、第三孔道和第四孔道,第一流体通道还包括位于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之间、且与第一孔道13和第二孔道14相对应的第一板间通道。
19.换热装置还包括座体部件2,座体部件2与端板11焊接,座体部件2具有第一腔21,换热装置还包括阀3,阀包括线圈组件31和阀芯组件32,阀芯组件32具有节流口323(当然,该节流口可设置在座体部件上,与阀芯组件32的阀针配合以改变阀的开度),阀芯组件32部分位于第一腔21,第一腔21的至少部分与第一孔道13的至少部分相对,第一腔21的中心线与第一孔道13的中心线大致平行,阀3大致沿换热芯体1的厚度方向插入至第一腔21。
20.当然,节流口323也可以设置在座体部件2上,此处不做赘述。
21.座体部件具有流体入口通道,流体入口通道包括流体入口221和第一接口222,节流口323可连通第一腔21和第一流体通道,第一接口222和第一腔21连通,流体入口通道包括弧形通道段223;座体部件2包括凹部24,沿弧形通道段223的径向,凹部24向外凹陷于弧形通道段223对应的壁部;或者,座体部件2包括凹部24,沿流体入口通道的径向,凹部24向外凹陷于流体入口通道对应的壁部,凹部24靠近弧形通道段223的出口设置。
22.这里的第一方向,凹部24向外凹陷于流体入口通道对应的壁部,凹部24邻近弧形通道段的出口设置指的是:在该换热装置工作时,流经弧形通道段223的流体中的杂质在离心力的作用可沿着弧形通道段223对应的壁部运动,在杂质运动到凹部24的开口处时,也即杂质运动到弧形通道段的出口时,至少部分杂质可通过凹部24的开口进入至凹部24内,进入凹部24的杂质部分留在凹部24内,例如,杂质从流体入口随着流体流动时,待靠近凹部24的开口处,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该第一方向指的是与流经凹部开口处的流体内杂质受到的离心力大致相同的方向,当然,该第一方向也可与上述的离心力的方向偏斜一定的角度,只要能够使得杂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能够进入至凹部即可,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计。
23.这种换热装置在在座体部件2上设置有凹部24,在第一方向,凹部24向外凹陷于弧形通道段223对应的壁部或者凹部24向外凹陷于流体入口通道对应的壁部且凹部24邻近弧
形通道段223的出口设置,在杂质运动到凹部24的开口处时,至少部分杂质可通过凹部24的开口进入至凹部24内,进入凹部24的杂质部分留在凹部24内,从而减少杂质进入至阀和/或换热芯体内。
24.已公开技术中通过设置过滤器对杂质进行过滤,但杂质会存在于过滤器,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杂质会增多,会增加制冷剂流动的阻力,本方案通过设置弧形通道段和凹部,使得杂质进入至凹部,从而省去过滤器,节省成本,降低制冷剂的流动阻力。
25.参考图3-图4,定义弧形通道段的中心线为第一线224,定义弧形通道段223的中心线为第一线224,第一线224上所有点位于同一平面,定义第一线224上所有点位于的同一平面为第一面23,定义第一线224所在平面为第一面23,沿弧形通道段223的入口至弧形通道段223的出口的方向,第一线224的曲率半径增大,增大流体中杂质的离心力,提高过滤效率。
26.参考图2-图4,弧形通道段223的入口位于座体部件2的顶壁,弧形通道段223的出口与第一腔21直接连通,也即流体入口通道即为弧形通道段223,增加弧形通道段223的长度,也即延长流体在弧形通道段223的流动路径,提高过滤效率,且便于弧形通道段223和凹部24的加工,节省成本。
27.参考图3-图4,定义弧形通道段223对应的壁与第一面23的交线为第二线225和第三线226,第二线225位于第三线226的内侧,第二线225位于第三线226弯曲朝向的一侧,凹部24具有第四侧壁241和第五侧壁242,第四侧壁241位于第一腔21对应的壁部和第五侧壁242之间,定义第三线226上与第五侧壁242相交的点的切线为第四线227,沿逆时针的方向,第四线227与第四侧壁241之间的夹角为θ1,0
°
<θ1<90
°
,防止凹部24内的杂质被流体冲出凹部24。
28.参考图4,沿逆时针的方向,第四线227与第五侧壁242之间的夹角为θ2,0
°
<θ2<90
°

29.参考图5,定义垂直于第四线227的面为第一投影面,第五侧壁242的位于凹部24的开口侧的端部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圆弧形,圆弧形投影关于第一面23对称,圆弧形投影的圆心角为θ3,0
°
<θ3≤180
°
,使得杂质更多的进入至凹部。
30.第四侧壁241的位于凹部24的开口侧的端部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圆弧形,圆弧形投影关于第一面23对称,圆弧形投影的圆心角为θ4,θ3=θ4,便于凹部24的成型。
31.参考图2,第一面23与第一腔21的轴线不垂直,阀芯组件32具有头部321和密封件322,头部321具有凹槽,密封件322位于凹槽,头部321的底壁面与座体部件的底壁面大致位于同一平面,弧形通道段223的出口靠近密封件322设置,延长弧形通道段223的长度,提高过滤效率。
32.参考图6,座体部件2包括直部25和凸出部26,凸出部26沿换热芯体1的宽度方向凸出于直部25的侧壁,弧形通道段223的一部分位于凸出部26,弧形通道段223的另一部分位于直部25,可延长弧形通道段223的长度,提高过滤效率,使得换热装置的结构紧凑,减小换热装置的体积。
33.参考图6,凸出部26包括均沿着换热芯体1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261、第二侧壁262和第三侧壁263,第二侧壁262位于第一侧壁261和第三侧壁263之间,弧形通道段的入口位于第二侧壁262,可延长弧形通道段223的长度,提高过滤效率,便于接管与座体部件2
的安装/连接。
34.当然,第一腔21的中心线可与第一孔道13的中心线垂直,阀3大致沿换热芯体1的宽度方向插入至第一腔21,此处不做赘述。
35.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热装置,包括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座体部件,所述座体部件与所述换热芯体固定,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阀,所述阀具有节流口,所述座体部件具有第一腔,所述阀的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部件具有流体入口通道,所述流体入口通道包括流体入口和第一接口,所述节流口能够连通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流体入口通道包括弧形通道段;所述座体部件包括凹部,在第一方向,所述凹部向外凹陷于所述弧形通道段对应的壁部;或者所述凹部向外凹陷于所述流体入口通道对应的壁部,所述凹部邻近所述弧形通道段的出口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通道段的入口位于所述座体部件的顶壁或者侧壁,所述弧形通道段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腔直接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部件包括直部和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沿所述换热芯体的宽度方向凸出于所述直部的侧壁,所述弧形通道段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凸出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包括均沿着所述换热芯体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之间,所述弧形通道段的入口位于所述第二侧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弧形通道段的中心线为第一线,所述第一线上所有点位于同一平面,定义所述第一线上所有点位于的同一平面为第一面,定义所述弧形通道段对应的壁与所述第一面的交线为第二线和第三线,定义第三线弯曲朝向的一侧为所述第三线的内侧,所述第二线位于所述第三线的内侧,所述凹部具有第四侧壁和第五侧壁,所述第四侧壁位于所述第一腔对应的壁部和所述第五侧壁之间,定义所述第三线上与所述第五侧壁相交的点的切线为第四线,沿逆时针的方向,所述第四线与第四侧壁之间的夹角为θ1,0
°
<θ1<90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沿逆时针的方向,所述第四线与第五侧壁之间的夹角为θ2,0
°
<θ2<90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垂直于所述第四线的面为第一投影面,所述第五侧壁的位于所述凹部的开口侧的端部在所述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圆弧形,圆弧形投影关于所述第一面对称,圆弧形投影的圆心角为θ3,0
°
<θ3≤180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侧壁的位于所述凹部的开口侧的端部在所述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圆弧形,圆弧形投影关于所述第一面对称,圆弧形投影的圆心角为θ4,θ3=θ4。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一腔的轴线不垂直,所述阀具有头部和密封件,所述头部具有凹槽,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凹槽,所述头部的底壁面与所述阀座部件的底壁面大致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弧形通道段的出口靠近所述密封件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弧形通道段的中
心线为第一线,所述第一线上所有点共面,沿所述弧形通道段的入口至所述弧形通道段的出口的方向,所述第一线的曲率半径增大。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装置,包括换热芯体,换热芯体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换热装置还包括座体部件,座体部件与换热芯体固定,换热装置还包括阀,阀具有节流口,座体部件具有第一腔,所述阀的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腔,座体部件具有流体入口通道,流体入口通道包括流体入口和第一接口,节流口能够连通第一腔和第一流体通道,第一接口与第一腔连通,流体入口通道包括弧形通道段;座体部件包括凹部,在第一方向,凹部向外凹陷于弧形通道段对应的壁部;或者,凹部向外凹陷于流体入口通道对应的壁部,凹部邻近弧形通道段的出口设置。这种换热装置在座体部件设置弧形通道段和凹部,减少杂质进入至阀和/或换热芯体内。内。内。


技术研发人员:

ꢀ(51)Int.Cl.F25B39/00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8.03

技术公布日:

2022/10/10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7:23: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77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通道   侧壁   弧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