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模板施工工艺

模板(含大夹板)安装与拆除
本标准适用于建(构)筑物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⑴木模板(或夹板):木模板(或夹板)宜采用Ⅰ或Ⅱ等松木,杉木以及胶合夹板,并应符合《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83和《木结构设计规范》GBJ 5-88中的有关规定.
⑵木枋:木枋宜采用Ⅰ或Ⅱ等松木、什木, 并应符合《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83和《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88中的有关规定。
⑶支顶系统:木(松木或杉木)支顶及钢门式刚架、钢管等,并应符合《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83、《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88及《钢管脚手架扣件》JGJ22—85中的有关规定。
2、作业条件
⑴模板结构选型: 模板及支模板顶架的结构与施工方案应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平面几何形状、施工机具设
备、模板及顶架料供应等条件综合比较后,选定最佳的结构形式与施工方案,并在方案中注明其操作工艺及工艺流程.
⑵木模板备料:模板数量应根据模板设计方案,并结合方案中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进行综合考虑,合理确定模板的配置数量.
⑶模板涂刷脱模剂,并按施工平面布置图中指定的位置分规格堆放整齐。
网络收集⑷模板安装前,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放好纵横轴线(或中心线)和模板边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⑸模板施工前,应办完前一工序的分部或分项工程隐蔽验收手续。
⑹模板安装前,根据模板、图纸要求和操作工艺标准向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二、操作工艺
1、基础模板制作安装
⑴安装顺序
放线→安底阶模→安底阶支撑→安上阶模→安上阶围箍和支撑→搭设模板吊架→(安杯芯模)→检查、
校正→验收
注:括号工序仅适用杯形基础模板安装。
⑵阶梯形独立基础:根据图纸尺寸制作每一阶级模板,支模顺序由下至上逐层向上安装,先安装底层阶梯模板,用斜撑和水平撑钉稳撑牢;核对模板墨线及标高,配合绑扎钢筋及砼(或砂浆)垫块,再进行上一阶模板安装,重新核对墨线各部位尺寸和标高,并把斜撑、水平支撑以及拉杆加以钉紧、撑牢,最后检查斜撑及拉杆是否稳固,校核基础模板几何尺寸、标高及轴线位置。
⑶杯形独立基础:其操作工艺与阶梯形基础相以,不同的是增加一个中心杯芯模,杯口上大下小略有斜度,芯模安装前应钉成整体,轿杠钉于两侧,中心杯芯模完成后要全面校核杯底标高,各部分尺寸的准确性和支撑的牢固性。
⑷条形基础模板:侧板和端头板制成后,应先在基础底弹出基础边线和中心线,再把侧板和端头板对准边线和中心线,用水平尺较正侧板顶面水平,经检测无误差后,用斜撑、水平撑及拉撑钉牢。最后校核基础模板几何尺寸及轴线位置.
2、柱模板
⑴立模程序
放线→设置定位基准→第一块模板安装就位→安装支撑→邻侧模板安装就位→连接二块模板,安装第二块模板支撑→安装第三、四块模板及支撑→调直纠偏→安装柱箍→全面检查校正→柱模体固定→清除柱模内杂物、封闭清扫口。
⑵根据图纸尺寸制作柱侧模板(注意:外侧板宽度要加大两倍内侧板模厚度)后,按楼地面放好线的柱位置钉好压脚板再安装柱模板,两垂直向加斜拉顶撑.柱模安完后,应全面复核模板的垂直度、对角线长度差及截面尺寸等项目。柱模板支撑必须牢固,预埋件、预留孔洞严禁漏设且必须准确、稳牢。
⑶安装柱箍:柱箍的安装应自下而上进行,柱箍应根据柱模尺寸、柱高及侧压力的大小等因素进行设计选择(有木箍、钢箍、钢木箍等)。柱箍间距一般在40~60cm,柱截面较大时应设置柱中穿心螺丝,由计算确定螺丝的直径、间距.
3、梁模板安装
⑴安装程序
放线→搭设支模架→安装梁底模→梁模起拱→绑扎钢筋与垫块→安装两侧模板→固定梁夹→安装梁柱节点模板→检查校正→安梁口卡→相邻梁模固定
⑵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钉柱头模板。
⑶梁底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平。当梁底板跨度≥4m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3‰.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⑷梁下支柱支承在基土面上时,应将基土平整夯实,满足承载力要求,并加木垫板或砼垫板等有效措施,确保砼在浇筑过程中不会发生支顶下沉等现象。
⑸支顶在楼层高度3。8m以下时,应设1~2道水平拉杆和剪刀撑,若楼层高度在3.8m以上时要按公司有关规定另行制定顶架搭设方案。
⑹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
⑺当梁高超过70cm时,梁侧模板宜加穿梁螺栓加固。
4、楼面模板
⑴安装程序
复核板底标高→搭设支模架→安放龙骨→安装模板(铺放密肋楼板模板)→安装柱、梁、板节点模板→安放预埋件及预留孔模板等→检查校正→交付验收
松梢斑螟⑵根据模板的排列图架设支柱和龙骨。支柱与龙骨的间距,应根据模板的砼重量与施工荷截的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一般支柱为80~120cm,大龙骨间距为6 0~120cm,小龙骨间距为40~60cm。支柱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
⑶底层地面分层夯实,并铺垫脚板。采用多层支顶支模时,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各层支柱间的水平拉杆和剪刀撑要认真加强。
⑷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将大龙骨拉平,架设小龙骨。
⑸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⑹楼面模板铺完后,应复核模板面标高和板面平整度,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不得漏设并应位置准确。支模顶架必须稳定、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
三、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⑴模板及其支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顶的支承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⑵木模板(或夹板)应符合《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83)中的
承重结构选材标准,其树种可按本地区实际情况选用,材质不宜低于Ⅲ等材。
2、基本项目
⑴模板接缝宽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不大于2.5mm
优良:不大于1。5mm
⑵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采取防粘结措施。
1)每件(处)板的模板上粘浆和漏涂隔离剂累计面积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不大于2000cm2
优良:不大于1000cm2
2)每件(处)梁、柱的模板上粘浆和漏涂隔离剂累计面积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不大于800cm2
优良:不大于400cm2
3、允许偏差
模板安装和预埋件、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1规定
四、施工注意事项
1、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⑴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⑵基础模板驳接头
无压锅炉1)带形基础要防止沿基础通长方向,模板上口不直,宽度不准,下口陷入混凝土内,拆模时上段混凝土缺损,底部上模不牢的现象。
预防措施:
水析仪a、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支模时垂直度要准确。
b、模板上口应钉木带,以控制带形基础上口宽度,并通长拉线,保证上口平直.
c、隔一定间距,将上段模板下口支承在钢箍支架上;也可用临时木撑,以使侧模高度保持一致。
d、支撑直接撑在土坑边时,下面应垫以木板,以扩大其承力面。两块模板长向接头处应加拼条,使板面平整,连接牢固.
2)杯形基础应防止中心线不准,杯口模板位移;混凝土浇筑时芯模浮起,拆模时芯模起不出的现象。
预防措施
a、杯形基础支模时中心线位置及标高要准确, 支上段模板时采用抬轿杠,可使位置准确,托木的作用是将轿杠与下段混凝土面隔开少许,便于混凝土面拍平.
b、杯芯模板要刨光直拼,芯模外表面涂隔离剂,底部应钻几个小孔,以便排气,减少浮力.
c、浇筑混凝土时,在芯模四周要均衡下料及振捣。
d、脚手板不得搁置在模板上。
e、拆除的杯芯模板,要根据施工时的温度及混凝土凝固情况来掌握,一般在初凝前后即可用锤轻打,
撬棍拔动。
⑶梁模板: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
预防措施:
a、支梁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应考虑梁模吸湿后长向膨胀的影响,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使混凝土浇筑后不致嵌入柱内。
b、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钉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
拱。
c、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湿润。
⑷柱模板:防止柱模板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浆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的现象。
预防措施
a、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钉牢固
b、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
c、四周斜撑要牢固。
d、较高的柱子,应在模板中部一侧留临时浇灌孔,以便浇灌混凝土,插入振动棒,当混凝土浇灌到临时洞口时,即应封闭牢固。
⑸板模板:防止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的现象。
预防措施:
a、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应有足够强度和刚度, 搁栅面要平整。
b、支撑材料应有足够强度,前后左右相互搭牢, 支撑系统应稳固。
2、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⑴支模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遇途中停歇,应将就位的支顶,模板联结稳固,不得空架浮搁.拆模间歇时应将松开的部件和模板运走,防止坠下伤人。
⑵拆模时应搭设脚手板.高压捕鼠器
⑶拆楼层外边模板时,应有防高空坠落及防止模板向外倒跌的措施。
3、成品保护
⑴坚持每次模板使用后清理板面,涂刷脱模剂.
⑵按楼板部位层层复安,减少损耗.
⑶材料应按平面布置图中指定的位置分类堆放整齐.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6:27: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751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模板   安装   基础   混凝土   尺寸   支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