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双眼屈光平衡检测

第九章  双眼屈光平衡检测
(binocular balance)
    红绿视标检测和交叉圆柱透镜检测均为单眼的屈光检测方法,即在遮盖一眼的情况下对另一眼单独进行屈光状态的定量分析,通过适当的球柱透镜的试片组合使被测双眼分别获得最佳矫正视力。然而视觉感受通常是双眼同时发生并能产生协调性神经反射的行为,故在分别完成单眼的屈光测试后,有必要分析独立测试单眼所获得的试片组合屈光焦最是否支持双眼同时发生的视觉活动。
一、双眼屈光平衡的生理
1.双眼视知觉的同步性  当双眼固视同一目标时,目标发出的光线同步通过双眼的结点达到双眼的黄斑中心凹。向心性神经冲动沿着双侧视神经、视交叉和视束到达中脑的外侧
膝状体,然后改换神经元沿双侧视放射神经纤维同步到达脑皮质的枕叶视中枢。双眼分别接受到的视觉信息在视中枢借助视知觉和视心理的整合形成一个共同的象,这一过程称为“双眼单视”。在上述视觉神经冲动的过程中,双眼舁方视网膜所接收到的1/2视觉信息在视交叉部进入对侧的视路,与对侧颞方视网膜所接收到的1/2视觉信息汇合,传入对侧脑皮质视中枢组成一个完整的象(图9-1)。由此可知,人只有一个感受视觉的中枢,双眼分别看到的固视目标必须同步传人一个共同的视觉中枢,并整合为单一的象,才能维持双眼视知觉的平衡。若双眼验光试片的焦量不平衡,使双眼所看到的同一个同视目标在清晰度、明暗度或形态上有差异时,视中枢将二者整合为一个共同的象就会发生困难,则可能发生视疲劳、视抑制或复视。
    2.双眼调节集合的同步性
    (1)双眼调节的同步性  当固视目标自远处向双眼移动时,目标光线通过屈光静态的双眼在视网膜后方聚焦,双眼视网膜上同步产生模糊影象。向心性神经冲动沿着视路同步传入视中枢,模糊影象成为调节反射的刺激灶。离心性神经冲动自视中枢传递到双侧旁纹状区改换神经元,经由双侧枕叶一中脑束到达作为调节运动中枢的动眼神经内侧核(Edinger westphal核),改换神经元后发出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加入动眼神经下行支,行走至睫状神经节改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支配双哏睫状肌同步等量收缩,发生调节。调节后眼的品状体焦力增加,使双眼目标光线的焦点从视网膜后方同步移到视网膜的黄斑中心凹,双眼所见到的影象由模糊变为清晰。由此可知双眼的调节活动由共同的动眼神经内侧核同步等量控制的。若双眼验光试片的焦量不平衡,导致双眼在看远目标或看近目标时需要不等量的调节,则可能发生视疲劳。
    (2)双眼集合的同步性  当固视目标自远处向双眼移动时,目标光线的焦点自双眼黄斑中心凹同步向颞侧视网膜移位,分别落在双眼视刚膜颞侧的非对应区域,产生双眼复视,双眼向心性神经冲动由内直肌本体感受引起,沿三叉神经传递到三叉神经中脑根改换神经元,到达作为集合运动中枢的动眼神经中央核(Perlia核),再发出纤维到动眼神经外侧核,由动眼神经外侧核发出神经纤维,部分加入同侧动眼神经下行支,部分加入对侧动眼神经
下行支,支配双眼内直肌同步等量收缩,发生集合。集合后双眼位内收,使目标光线的焦点从视网膜颞侧移到双眼黄斑中心凹,双眼所见到的影象由分离变为重合。由此可知双眼的集合活动由共同的动眼神经外侧核同步等量控制。若双眼验光试片的焦量不平衡,导致双眼在看远目标或看近目标时需要不等量的集合,则可能发生视疲劳、眼位异常或复视(图9-2)。
(3)调节和集合功能的协调性  由于双眼的调节与集合功能是由共同的动眼神经核支配的,故调节和集合功能通常处于协调联动的状态,理论上在单眼调节时,除可同步等量激发同侧眼的集合反射,亦有同步等量激发对侧眼的调节和集合反射的倾向。然而调节和集合可有低度单独活动的可能,如近视眼裸眼看近或老视眼戴镜看近,集合量大于调节量;远视眼裸眼看远或看近,调节量则大于集合量。
二、双眼屈光平衡检测的分析
    1.双眼屈光平衡检测的基础条件  双眼屈光平衡检测不同于双眼视功能检测,该项检测建立在排除被测双眼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眼视功能异常的基础上。即假定被测双眼的黄斑中心凹具备正常的视觉敏感度;双眼的运动系统基本上具备正常的集散功能;双眼的视路和视
中枢具备正常的传导和感知功能,且双眼验光试片的焦度差异不足以诱发双眼影象不等、单眼抑制或立体视觉异常等光学性双眼视异常。即确信验光试片的焦度量值的低度误差是干扰双眼视觉均衡的主要因素或唯一因素,才能对双眼的验光试片的焦度进行精细调整,以避免由于屈光检查的失误导致人为的双眼屈光平衡失调。
    2.双眼屈光平衡异常的分析
    (1)双眼矫正试片的焦度适当  看远看近时,双眼目标象清晰度相同。看远时,双眼无须调节和集合,看近时,双眼发生同步等量的调节,同时双眼发生与调节量相适应的同步等量的集合(图9-3-a)。矫正前的主视眼在矫正后仍然是主视眼。被测眼戴镜后无视疲劳相关临床表现,且能够持久戴镜。
    (2)单眼近视欠矫或远视过矫  近视欠矫或远视过矫一眼称为误矫眼;另一眼矫正适当(或有比误矫眼轻得多的同类误矫),称为正矫眼。在看远时误矫眼因近视欠矫或远视过矫而视物模糊,且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改善视力,故仅单独使用正矫眼。在看近时,因误矫眼近视欠矫或远视过矫,可以少用调节,故仅用误矫眼(图9-3-b)。双眼根据其屈光特点在看远和看近时分别使用不同的眼称为交替视力。若误矫眼原为被测者的主视眼,则在戴镜看远时
对被测者的原视觉状态发生颠倒性干扰,可能诱发视远疲劳。若长期戴镜看近,则双眼少用调节,由于调节与集合的协调分离,可能诱发视近疲劳,不能持久戴镜。
(3)单眼近视过矫或远视欠矫近视过矫或远视欠矫一眼称为误矫眼;另一眼矫正适当(或有比误矫眼轻得多的同类误矫,或有轻度近视欠矫远视过矫),称为正矫眼。在看远时,误矫眼因近视过矫或远视欠矫,远目标在视网膜上所成的模糊影象形成中枢性视一动因素,使误矫眼发生一定程度模仿性调节,从而改善了视力,然而因双眼的调节是同步等量的,故误矫眼的调节诱发了正矫眼的同步调节,使之发生近视欠矫或远视过矫,因而视物模糊,故在看远时仅用误矫眼。在看近时,因正矫眼可以少用调节,故仅用正矫眼(图9-3-c),同样发生双眼交替视力。若正矫眼原为被测者的主视眼,则在戴镜看远时对被测者原视觉状态发生颠倒性干扰,可能诱发视远疲劳。若长期戴镜看近,则双眼多用调节,缘于调节与集合的协调分离,可能诱发视近疲劳,不能持久戴镜。
三、双眼屈光平衡检测的方法
    常用的双眼屈光平衡试验有交替遮盖试验,棱镜分视试验或偏振分视试验等,在实际应用中可任选一种自己惯用的方法。最常选用偏振分视检测,因可根据底的亮度分别判断单眼过矫还是欠矫,但若单眼检测的最终结果在视孔预置了+.12内置辅镜,因无法同时内置偏振滤镜,则可选择采用棱镜分视检测进行双眼屈光平衡检测。
    1.交替遮盖检测
    (1)原理 
    1)交替遮盖试验为最简便易行的双眼屈光平衡试验。缺点在于检查结果仍为双眼分别发生的单独视力,而非同时发生的双眼视力。且先检眼若为近视过矫或远视欠矫,则可能留下双侧不能放松的调节张力,影响后检眼的检测结果。
调速皮带轮    2)在双眼视标象清晰度不同的情况下,由于无法确认清晰象眼是否是近视过矫或远视欠矫,为避免发生模仿性调节,故将清晰眼减-0.25D(远视加+0.25D)。在双哏视标象清晰度调整一致后,双眼同步减-1.00D(远视加+1.00 D),使双眼同时处于雾视状态,然后双眼逐
量同步加-带触摸板的键盘冲淋房0.25 D(远视减+0.25D),消除雾视,使双眼在屈光平衡的状态下逐步达到零调节最佳矫正视力状态。
    (2)操作步骤
    1)经过红绿视标检测和交叉圆柱透镜检测,基础试片组合已分别单独矫正了双眼的屈光不正。
    2)投放0.8~1.0视力视标。
3)旋转辅片手轮,使双眼视孔置于无镜片或平光镜片O或O状态(图9-4)。
4)嘱被测者双眼同时注视视标。
5)用无孔盖片遮盖左眼,使被测右眼单独注视视标3~5 s(图9-5)。
    6)用无孔盖片遮盖右台眼,使被测左眼单独注视视标3~5 s。
    7)比较双眼所见视标的清晰度。 
    8)将清晰眼的球镜试片减-0.25D(远视加+0.25D)。
    9)重复上述5)~8)步骤,直至确认双眼清晰度相同。
    10)将双眼的球镜试片减-1.00D(远视加+1.00D)。
    11)投放0.5~1.0视力视标。
    12)嘱被测者双眼同时注视视标,将双侧球镜试片逐量同步加七巧板的制作方法-电源散热片0.25 D(远视减+0.25 D),直至双眼恰能看清1.0视标。
    2.棱镜分视检测
5g怎么做    (1)原理本检测系利用棱镜分视的原理进行,视标光线透过棱镜后向棱镜的底向折射,注视眼透过棱镜观察视标,则视标象向棱镜的顶向移位(图9-6)。右眼前置2△底向下的三棱镜,使目标象向上方移位,左眼前置2△底向上的三棱镜,使目标象向下方移位。双眼间时注视同一视标时,可以看到上下两个视标,上方为右眼所见,下方为左眼所见(图9-7),双眼分视后,可在同一视野中比较双眼试片焦度所矫正的视象质。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3:25: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716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调节   检测   发生   集合   中枢   试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