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生产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标准

小麦生产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
4.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生产主要环节耕整地、播种、灌溉、植保、联合收获的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提出了各环节中的技术要点、机具检查与调整、田间作业操作规程和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小麦生产的机械化作业。
苏州反光背心
4.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097 – 1996  收获机械  联合收割机  试验方法
GB 10395.1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  安全技术要求  第1部分:总则
GB 10395.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  第6部分:植保机械
GB 10395.7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  第7部分:联合收割机、饲料和棉花收获机
GB 10395.8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  安全技术要求  第8部分:排灌泵和泵机组
GB/T 15404 – 1994  喷雾器试验方法
GB 16151.6  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铧式犁
GB 16151.7  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旋耕机
    GB 16151.8  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圆盘耙
GB 16151.9  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播种机
GB 16151.12  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谷物联合收割机
/T 9782—1999  植保机械  通用试验方法
/T 6274.1-2001 谷物条播机  技术条件
3  机械耕整地
3.1技术要点
3.1.1  根据不同区域小麦种植方式、土壤条件、田块规模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选择机具和作业工艺。耕性良好的土壤宜用铧式犁耕翻,然后用钉齿耙或圆盘耙耙地;耕性不良的土壤可先用深松机松土,再用旋耕机旋耕,也可直接用旋耕机完成耕整地作业;高产小麦田块要选
用能深耕深松和精细整地的机具和作业工艺。
3.1.2  耕作应适时。前茬作物收获后,必须适时灭茬,在土壤宜耕期内进行耕作。对需进行秸秆还田或灭茬的田块,应选择秸秆还田机或反转旋耕灭茬机先进行秸秆还田或灭茬作业。
3.1.3  耕地前应结合农田的地形、土壤条件划分耕地地段,地段的长度与宽度要便于机具操作,并合理选择耕地方式〔内翻法、外翻法、套耕法。
3.1.4  斜坡地耕作方向应与坡向垂直,尽可能进行水平耕作。
3.1.5  确定作业耕深,一般在16cm~25cm 。原来耕层较浅的应结合增施有机肥料熟化土壤,适当增加耕深,最大耕深以25cm左右为宜。
3.1.6  对土层薄、底土肥力低、熟化慢的土壤,可采取上翻下松,分层耕作。
3.1.7  随犁深施的化肥,施肥量要满足作物栽培的农艺要求,施肥应连续均匀无断条。
3.1.8  原则上耕地后在土壤含水量适宜情况下,必须紧接着耙地,也可耕耙联合作业。特别松软的土壤要用镇压器镇压,使土壤保持适当的紧密度。
3.1.9  合理使用耙地方法〔梭形耙法、套耙法、交叉耙法及耙地次数。先重耙,破碎垡片,后轻耙平地。重耙耙深16cm~20cm,轻耙耙深10cm~12cm。
3.1.10  耙地时相邻两行间应有10cm~20cm的重叠量,避免漏耙。
3.1.11  采用少免耕技术时,通常用旋耕作业代替犁耕和耙地作业,旋耕深度视土壤墒情而定,一般为8cm~12cm。 实行浅旋耕条播联合作业时,用浅旋耕条播机在前茬地上一次完成旋耕灭茬、碎土、播种、盖籽、镇压等多道工序作业,旋耕深度为3cm~5cm。
3.1.12  浅旋耕条播作业旱地宜选择土壤含水率20%左右,稻茬地宜选择土壤含水率20%~30%时进行,播后及时开沟〔视播种期天气影响,可播前开部分墒沟,开沟深度一般为25cm~35cm,间隔3m~4m,做到沟沟相通,横沟与田外沟渠相通。
3.1.13  从麦田灌溉的角度考虑,需要进行作畦的田块,要根据土地平整的程度来确定畦地的长宽与腰沟的多少。在既便于麦田灌溉,又能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情况下,一般要求畦宽3m~4m。
3.1.14  深耕深松技术应用在同一田块,宜2~3年进行一次。三漏田不宜进行深松。
3.2  机具检查与调整
3.2.1  铧式犁、旋耕机、圆盘耙技术要求应分别符合 GB 16151.6、GB 16151.7、GB 16151.8 的规定。
3.2.2  铧式犁应检查调整犁铧、犁壁、犁侧板等工作部件安装位置,要求接缝严密,犁体上埋头螺钉与安装件表面光滑。犁尖、犁刃应保持锐利,磨损严重应修理或更换。
3.2.3  悬挂犁要按要求进行入土角、耕深、正位、横向水平、纵向水平的调整。正式耕地前进行试耕调整。对犁架水平、耕深、耕宽、正牵引调整必须反复多次进行,并按要求进行限位。
3.2.4  旋耕机的左右弯刀三种安装方法〔交错、向外、向内根据农艺要求选择。安装旋耕刀应顺序进行,刀口应与刀轴的转向一致。同一回转平面内,若配置两把以上的弯刀,应保证每把刀进距相等;轴向相邻弯刀的间距,以不产生实际的漏耕带为原则。
3.2.5  在能够达到农业技术对碎土要求的指标时,尽量降低刀辊转速,加大切土进距或尽量减少刀辊半径使之与耕深的两倍接近。浅层旋耕与深层旋耕可采用两种直径的刀辊。
3.2.6  机具安装调整后,需进行试运转,其中包括发动机无负荷运转,整机原地空运转或整机负荷试运转。旋耕机及旋耕联合作业机械装配后,应在刀辊工作转速范围内进行不少于1小时的空运转试验,运动中传动系统不得有异常响声。
3.2.7  圆盘式耕作机械用调整偏角大小来改变圆盘切土、碎土、翻土性能和耕深。偏角不宜过大或过小,偏角合适耕深不够可采用加配重的方法。
3.2.8  夜间作业,照明设备应良好。
3.3  田间作业操作规程
3.3.1  机械作业中,不得对犁及其他机具进行检修,检修时应停车进行。
3.3.2  机械作业中,犁、耙上不能坐人或放置重物。如犁耙入土性能不好,应加配重并固定牢固。
3.3.3  机具作业速度应根据土壤条件和秸秆还田量合理选定。
3.3.4  作业到地头转弯或转移过地埂时,应将机具提起,减速行驶。
3.3.5  夜间作业严禁在田头睡觉。
3.4  质量要求
3.4.1  地头整齐、到边到拐,实际耕幅与犁耕幅一致,耕幅误差≤5cm,无漏耕重耕现象。
3.4.2  犁耕深浅均匀一致、与规定耕深误差≤±5%。犁沟平直,犁底平整,每50米弯曲度≤10cm 。
3.4.3  翻垡覆盖良好,埋覆在8cm以下的植被占80%以上,立垡、回垡率≤3%。
3.4.4  开闭垄少,闭垄高度≤10cm,开垄宽度≤35cm,深度≤10cm。
3.4.5  整地要耙细、整平,表面无杂物,少重耙、无漏耙,不得将耕翻在土壤中的肥料耙出地面。
3.4.6  实际耙深与规定耙深误差≤±1cm。耙后地表平坦,平整度≤10cm。表土细碎、松软,符
合农艺要求。
3.4.7  镇压作业压后土层紧密,地表平整,无重压、漏压,播后镇压不得将种子带出地面。
3.4.8  采用少免耕技术时,旋耕作业表层土壤松碎,根茬、杂草被粉碎后均匀地混于表土层中。
3.4.9  旋耕机作业耕深稳定性≥85%,植被覆盖率≥55%,碎土率≥50%,耕后地表平整度≤5cm,旋耕灭茬作业根茬粉碎率≥70%。
3.4.10  机械开沟沟底平整,沟壁坚实,田边沟略低于腰沟,腰沟略低于畦沟,沟沟相通。
3.4.11  深耕整地作畦必须地平土碎,畦田规范,宽窄一致,埂直如线,土壤上虚下实,适宜机械播种。
超市手推车
4  机械播种
4.1  技术要点
4.1.1  在适播期内播种。选择适宜本地区种植的小麦优良品种,根据品种发育特性适时播种。冬性品种适播期平均气温为16~18;半冬性品种适播期平均气温为14~16;春性品种适播期平均气温为12虹膜识别设备℃~14
4.1.2  确定适宜播种量。高产田块播种量为90kg/hm2~120kg/hm2;中等肥力田块播种量为135 kg/hm2~150kg/hm2;肥力较差的旱薄地播种量为180kg/hm2左右。如果不能在适播期内播种,随播期的推迟,播量必须适当增加。
4.1.3  精量播种应选用分蘖能力强、穗大、籽粒饱满的优质高产小麦品种,在土壤足墒,保证一次全苗的情况下,适期早播的播量应控制在60 kg/hm2~90kg/hm2,保证基本苗达到每公顷120万~150万株。
4.1.4  提倡宽行播种,行距宜控制在23cm~25cm 。
4.1.5  播种深度以3cm~4cm较为适宜,水分不足时可以加深至4cm~5cm。沙壤土表层易干,可稍深,最深不宜超过6cm。
4.1.6  侧位深施的种肥应施在种子的侧下方2.5cm~4cm处,肥带宽度大于3cm。正位深施的种肥应施在种床的正下方,肥层与种子之间的土壤隔离层应大于3cm,肥带宽度略大于种子播幅的宽度。肥条均匀连续,无明显断条和漏施。
4.1.7  土壤墒情较差时,播后应镇压,以增加土壤的紧密程度,使下层水分上升,利于种子发芽出苗。
4.2  机具检查与调整
4.2.1  播种作业前,应对播种机进行全面细致的技术状态检查调整,使播种机各装置连接牢固,转动部件灵活、可靠,润滑状况良好,悬挂升降装置灵敏。
4.2.2  播种机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 16151.9 的规定,谷物条播机的排种、排肥性能应符合 /T 6274.1—2001的要求。
4.2.3  单粒〔精量播种机应排种稳定,播深、粒距准确,不损伤种子,符合精量播种的要求。
4.2.4  调整播种机悬挂状态至水平。通过调整拖拉机下拉杆的高度调节杆,使左右两个悬挂杆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使机具主梁呈左右水平状态;通过调整拖拉机悬挂机构上拉杆来调整播种机的纵向水平,使播种机主梁上平面在工作状态时处于水平,而平行四连杆机构的前支架在工作转头时垂直于地面。
4.2.5  检查传动齿轮或链轮是否在同一平面、齿轮间全齿啮合状况,保证间隙合适、链条张紧度适当。U盘笔
4.2.6  排种器应牢固安装在种箱底部,不应松动,两者间隙不大于3mm。对于外槽轮式排种器,其齿轮不得有损坏,各排种器有效工作长度应相等,偏差不大于0.3mm,清种毛刷与槽轮重叠1mm左右为宜。如不符合要求,应调整到正确位置。
4.2.7  根据当地小麦种植农艺要求进行行距、播深调整。方法是:将开沟器固定螺栓松开,
沿横梁左右移动,以播种机中轴线为基准向两边伸展。松开开沟器固定螺旋,上下移动开沟器柄,量好深度后将螺栓固定,各开沟器安装高度应一致。
4.2.8  牵引式播种机按播幅调整好划印器位置。
4.2.9  锥盘式排种器应检查锥面型孔盘是否符合播量范围,调整限量刮种器橡胶板的豁口半径为2mm,限量铁板通道的豁口半径为2.5mm,刮种器下缘至锥盘表面的间隙为1mm。
4.2.10  进行各行播种量均匀一致性和播量调整。向种子箱添加种子至种子箱容积三分之一以上,当机组通过拖拉机驱动轮传动控制播种方式,测定播量时应将拖拉机后驱动轮和播种机同时架起,并使播种机处于水平状态,按相当于实际作业速度均匀转动拖拉机驱动轮,回转圈数以相当于播种作业行进长度50米折算而定,对每个排种器种子排出量称重,测量各行排量,并调整使之一致;当机组通过播种机地轮传动控制播种方式时,则只需将播种机架起,使之处于水平状态,均匀转动地轮,其测量方法同上。重复3~5次,计算出单位面积播种量。
  Q=10q/<πDnbm<1±δ>> ……………… 〔1
式中:
    Q — 单位面积播种量,单位为千克每公顷〔kg/hm2;
    q — 各次排种口总排量的平均值,单位为克〔g;
    n — 驱动轮转动圈数;
    D — 驱动轮直径,单位为米〔m;
b — 播种机工作幅宽,单位为米〔m;
m — 排种器个数;
    δ —地轮滑移系数〔正值或驱动轮打滑系数〔负值。
4.2.11  播种同时进行种肥深施的要按4.2.9的方法同时对深施种肥进行调整,并计算施肥量。
4.2.12  正式作业前还需对播种机进行实地测定,每隔一定距离选取3个点,计算平均值,检查行距、株距、播深等,并调整到符合要求。
4.3  田间作业操作规程
4.3.1  田头应留有一个播幅宽度最后播。
4.3.1  播种机作业速度以二档为宜,在不影响播种质量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超过三档,以免打滑系数增加,播种质量下降,播种机宜匀速前进,检修调整宜在地头进行,中途不宜停车,以免造成种子断条。
4.3.2 地头转弯前后应注意起落线,及时、准确地起落播种机。
4.3.3  播种时不应倒退,机器需倒退时应将开沟器和划印器升起。
4.3.4  带有座位或踏板的悬挂式播种机,在作业时可站人或坐人,但运输时严禁站人或坐人。
4.3.5 严禁在划印器下站人和在机组前后来回走动。
4.3.6 工作中经常注意排种器、输种管、种子〔肥料箱的下种下肥情况,及时清除杂物及开沟器,覆土器上的杂草、土块等。
4.3.7  清理粘土、杂草,加肥、加种必须停车进行。
4.3.8  播种机应进行班次保养,清除杂物,向润滑点注润滑油。
4.3.9  播拌药种子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风镜和口罩等防护用具,工作完毕,及时清洗,剩余种子要妥善处理。
4.4  质量要求
4.4.1  播种完成后应根据种子消耗量和播种面积,检查实际播种量是否和计划播种量一致,误差控制在计划播种量的±4%以内。
4.4.2  在整地质量符合播种要求时,播种深度合格率≥75%〔以当地农艺要求播深为h,h±1cm为合格。
4.4.3  播种粒距均匀,无断条、漏播、重播现象,在整地质量符合播种要求时,断条率≤5%。
错误反馈
Σ=<<L1+L2+ΛΛLn>-ni>/L*100% …………  〔2 
    式中:
    Σ - 断条率〔%;
    L - 检查总长度,单位为厘米〔cm;
    L1,L2,……,Ln - 断条长度,单位为厘米〔cm;
    n - 断条次数;
    i - 计划穴距的1.5倍,单位为厘米。
注1:条播时,两粒〔穴种子间距大于10cm为断条。
注2:凡种子粒距大于1.5倍理论粒距离的称为漏播。
注3:凡种子粒距小于0.5倍理论粒距的称为重播。
4.4.4  各行播量应均匀一致,误差不超过5%。
4.4.5  播种行距一致,播行笔直,地头整齐。播种机组内相邻两行行距误差<1.5cm,播种机两个机组相邻两播幅之间的行距误差<2.5cm。
4.4.6  种肥深施符合4.1.5的要求。
5  机械灌溉
5.1  技术要点
5.1.1  根据小麦品种、栽培模式、产量目标和当地水源情况,在满足小麦不同生长期需水的基础上,宜选择采用喷灌、沟畦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5.1.2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地形、水源、土壤、经济状况等,拟定灌溉制度及计算灌溉用水量、用水过程。
5.1.3  选择确定水泵和动力机的类型、数量,以及两者之间的合理匹配。水位浅、多雨易涝地区首选低扬程、大流量、易移动的轴流泵、混流泵;丘陵地区则需扬程较高,以离心泵、多级泵和多级泵站提水为主;平原少雨,地下水位较深的地区则以长轴井泵、潜水泵为主。
5.1.4  电力供应有保证,优先选用潜水电泵。以池塘、河沟为水源,则对泵的限制较少;以井为水源,则应充分考虑井对泵的限制。
5.1.5  管路及附件应本着经济、实用、安全的原则,根据泵的类型、台数、大小、安装地点的具体条件等因素,合理选定。
5.1.6  根据小麦不同生育期根系活动层的深度和土壤含水量确定每次灌水定额,实行适量灌水。灌水定额宜小不宜大,防止灌后遇雨。
 W=667*<q1-q2>*d*h*15  ………〔3
    式中:
W — 定额灌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公顷<m3/hm2>;
q1 — 田间最大持水量〔%;
q2 — 灌前的土壤含水量〔%;
d — 土壤容重,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
h — 计划灌水土层深度,单位为米〔m。
5.1.7  应用喷灌技术需尽量避免在二级风以上开机作业,减少水滴受风吹漂移而造成喷灌不匀或水的浪费;天气炎热时,宜错开太阳直射的中、下午,避免高温和直射的阳光对喷灌带来的蒸腾损失。
5.1.8  一般喷灌强度要小于或等于土壤入渗速度。砂土20mm/h,砂壤土15mm/h,壤土12mm/h,壤粘土10mm/h,粘土8mm/h。
5.1.9  畦灌要流量适中。粘土或壤土麦地,入畦流量为每秒3L~4L,沙土入畦流量可稍大一些;凡地面开裂,流量宜大,反之则小。灌水入渗时间一般以20min左右为宜。亦可采用波涌灌溉。
5.1.10  采用软管移动式灌溉的,应在出水口加装节雨器,严禁大水量冲浇灌溉。
5.2  机具检查与调整
5.2.1  检查水泵转动是否灵活、均匀,泵内有无杂物、碰撞。
5.2.2  检查轴承有无杂音或松紧不匀现象,填料松紧是否适宜,皮带松紧是否适度,如有异常,应先进行调整。检查轴承中的润滑油是否纯净,检查并紧固各个部件螺丝。
5.2.3  清除拦污栅和进水池的杂物。检查管道有无堵塞物,发现堵塞及时清除。
5.2.4  检查各连接处和管道有无破损漏水处,如有破损应更换管件。
5.2.5  新安装或检修后重新安装的离心泵,应开机检查其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如转向相反,应及时停机,将电动机引入导线的任意两根换接位置即可。
5.2.6  加强水泵的日常维护工作,经常擦拭机组设备,定时更换轴承内的润滑油,经常检查并紧固各部件螺丝,按时进行拆卸保养。
5.2.7  水泵机组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 10395.1 和GB 10395.8 中的规定。
5.3  田间作业操作规程
5.3.1  离心泵〔除自吸泵外启动前要先向泵内充满水或用真空泵等附属装置抽气、引水,关闭出水管上的闸阀启动,关闸时间一般不得超过3~5分钟。
5.3.2  轴流泵要避免在偏离设计点的小流量下运行,决不允许在关死的零流量下启动和运行。

5.3.3  混流泵无需关阀、充水,只要在橡皮轴承中加注一些润滑水即可启动。启动时转速应逐步升高,直到达到额定转速。
5.3.4  水泵运行中,操作人员要严守岗位,加强检查,查看各仪表工作、水泵出水量是否正常,注意水泵的响声和振动感,注意水泵进、出水管路是否有进气漏水地方,随时检查轴承的温升是否正常等,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机检查排除。
金刚石悬浮抛光液5.3.5  喷灌中发现喷头停摆时,要迅速排除影响喷头摇摆的故障。
5.4  质量要求
5.4.1  畦灌灌水均匀,无上冲下淤或畦首水过多,畦尾灌不上等现象。
5.4.2  沟灌灌水至沟深的2/3或3/4,待畦面中间土壤湿润变时即可排水。
5.4.3  喷灌所形成的水滴应细小、均匀地落在麦地上。在设计风速下,喷灌均匀度Cu≥75%〔行喷机Cu≥85%。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23:32: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636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作业   进行   调整   播种   土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