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航空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卫星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2.为了满足通信、导航、遥感等功能需求,人类通常需要发射相应的功能卫星至太空中,发射成功的卫星会在太空中沿相应轨道做公转运动。
3.当功能卫星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期望能通过相应手段对其进行修复,该修复过程无法在地面完成,通常需要向太空中发射具备修复功能的修复卫星。修复卫星在对功能卫星进行修复时,需要二者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这就要通过连接装置将后发射至太空中的修复卫星与功能卫星进行对接。在修复卫星发射前,先将连接装置安装在修复卫星上,在修复卫星发射后,要求连接装置尽量以较小的冲击力与功能卫星稳定对接,如果冲击力过大则可能将功能卫星撞离原轨道而无法继续发挥作用,如果冲击力太小则可能导致连接装置无法与功能卫星稳定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平衡冲击力且提高连接稳定性的卫星连接装置。
5.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卫星连接装置,包括:
7.第一基板,用于与其第一侧的修复卫星相连接;
8.第二基板,能相对于第一基板往复运动地设于第一基板的第二侧;
9.第三基板,能相对于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往复运动地设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
10.第一伸缩件,能伸缩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三基板之间;
11.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三基板之间,使第三基板始终保持向远离第一基板方向运动的趋势;
12.第二伸缩件,能伸缩地连接于第三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
13.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三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使第二基板始终保持向远离第三基板方向运动的趋势;
14.限位杆,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基板固定连接、第二端朝向第三基板、第一基板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一伸缩件及第二伸缩件处于压缩状态下,所述限位杆穿过第三基板、第一基板而使其第二端位于第一基板的第一侧;在所述第一伸缩件及第二伸缩件处于伸展状态下,所述限位杆自第一基板的第一侧被释放而处于自由状态;
15.限位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侧,在所述第一伸缩件及第二伸缩件处于压缩状态下,所述限位组件与限位杆第二端相连接对其构成限位,在所述第一伸缩件及第二伸缩件处于伸展状态下,所述限位组件与限位杆脱离连接;以及
16.吸盘,具有弹性且设于所述第二基板的与第一基板相背离的侧面上,用于与所述功能卫星相连接;所述吸盘内部中空形成具有外端口的、能被局部压缩的空腔,所述吸盘侧壁上开有供空腔内与外界连通的压力平衡孔,所述吸盘的外端面上设置有围绕空腔外端口布置的吸附块,该吸附块的外表面涂覆有能与功能卫星表面相粘接的胶层。
17.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伸缩件与第二伸缩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伸缩件包括导向柱、第一套筒、第二套筒,所述导向柱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三基板上且朝向第一基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套筒套置在导向柱的外周且能相对于导向柱向第一基板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套筒套置在第一套筒的外周且能相对于第一套筒向第一基板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套筒的第一端与第一套筒之间设置有能防止第二套筒脱离第一套筒的限位结构,所述第二套筒的第二端与第一基板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套置在第一伸缩件外周的直线弹簧,该直线弹簧的第一端与第一基板相抵、第二端与第三基板相抵。
18.优选地,所述第二套筒与第一基板间接连接,还包括第三套筒、第四套筒,所述第三套筒套置在第二套筒的外周且能相对于第二套筒向第一基板方向移动,所述第三套筒与第二套筒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三套筒脱离第二套筒的所述的限位结构,所述第四套筒能轴向移动地套置在第三套筒的外周且其第一端与第一基板相连接,所述第四套筒与第三套筒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第四套筒脱离第三套筒的所述的限位结构。
19.采用上述结构的第一伸缩件、第二伸缩件结构,在第一基板与第三基板之间、第三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均具有五个梯度的伸缩余量,不仅能提供更大的伸缩量,而且伸缩前后,第一基板与第三基板之间、第三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都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以避免发生晃动,提高卫星对接过程中吸盘的捕获精度。
20.优选地,所述第一伸缩件收缩状态下,所述第三套筒隐藏在第四套筒之内,所述第二套筒隐藏在第三套筒之内,所述第一套筒隐藏在第二套筒之内,所述导向柱隐藏在第一套筒之内,所述第三基板朝向第一基板的侧面上设置有围绕导向柱外周布置的凸台,该凸台之内形成有供各套筒相应端部收纳其中的限位腔;所述第一伸缩件伸展状态下,所述第一套筒位于导向柱之外且与导向柱通过限位结构限位连接,所述第二套筒位于第一套筒之外且与第一套筒通过限位结构限位连接,所述第三套筒位于第二套筒之外且与第二套筒通过限位结构限位连接,所述第四套筒位于第三套筒之外且与第三套筒通过限位结构限位连接。上述各套筒的套装方式,可在修复卫星发射前、第一伸缩件在处于收缩状态下,提高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配合稳定性;上述各套筒之间的限位方式,可在连接装置与功能卫星对接完毕状态下,提高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配合稳定性。
21.优选地,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凸台及第二限位凸台,所述第一限位凸台设于外围的套筒内壁上且靠近第三基板布置,所述第二限位凸台设于内侧的套筒或导向柱外壁上且靠近第一基板布置;在所述第一伸缩件收缩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与第二限位凸台相对远离并分别位于第一伸缩件的两端,在所述第一伸缩件伸展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与第二限位凸台相对靠近并接触配合。在第一伸缩件收缩状态下,上述结构不会对各部件造成干涉,在第一伸缩件伸展状态下,上述结构能简单而可靠的对各套筒之间的位置进行约束,保持修复卫星与功能卫星之间的停靠稳定性。
22.为了便于装配及连接,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用于固定第四套筒第一端的第一装配
件,所述第三基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导向柱第一端、第二伸缩组件中第四套筒第一端的第二装配件,所述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结构相同且均与相应的被固定件螺纹连接。
23.优选地,所述第一装配件具有能抵靠在第一基板下表面上的第一垫片,该第一垫片中央部位开有上下贯穿的通孔,所述第一垫片顶部设置有围绕通孔向上延伸且具有内螺纹的第一连接套,相应的,所述第一基板上开有能与第一连接套相插配连接的连接孔,螺钉自第一基板之上穿过连接孔而与第一连接套的内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垫片之下设置有围绕通孔外围向下延伸且具有外螺纹的第二连接套,所述第四套筒的上端口与第二连接套插配连接,所述第四套筒上端的内壁面设置有与第二连接套的外螺纹配合锁紧的内圈螺纹。
24.所述第二装配件具有能抵靠在第三基板下表面上的第二垫片,该第二垫片中央部位开有上下贯穿的孔,所述第二垫片顶部设置有围绕孔向上延伸且具有内螺纹的第一连接筒,相应的,所述第三基板上开有能与第一连接筒相插配连接的装配孔,所述导向柱下端自第三基板之上穿过装配孔而与第一连接筒的内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垫片之下设置有围绕孔外围向下延伸且具有外螺纹的第二连接筒,所述第二伸缩件中第四套筒的上端口与第二连接筒插配连接,该第四套筒上端的内壁面设置有与第二连接筒的外螺纹配合锁紧的内圈螺纹。
25.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尽量少而简单的连接件,将第一基板、第一伸缩件、第三基板、第二伸缩件之间进行可靠连接,以方便操作、降低成本。
26.在本发明中,所述限位杆的第一端与圆形第二基板的中央部位相连接,所述第三基板为环状、中央具有供限位杆穿过的开口,所述第一基板的中央部位开有供限位杆穿过的通口;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基体、限位柱及驱动件,所述基体设于第一基板第一侧的表面上且具有对应通口及限位杆第二端布置的插槽,所述限位杆上开有多个沿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限位孔,所述驱动件设于插槽的旁侧且具有朝向插槽布置的输出端,所述限位柱连接于驱动件的输出端上且能在驱动件的驱动下穿过插槽侧壁而插入限位杆的限位孔或自该限位孔退出。在修复卫星发射状态下,驱动件驱动限位柱穿过限位杆的限位孔,使第一伸缩件、第二伸缩件保持收缩;在需要与功能卫星进行对接时,驱动件驱动限位柱退出限位杆的限位孔,第一伸缩件、第二伸缩件在弹性件的驱动下伸展开,从而为卫星连接装置提供符合要求的伸展量及冲击力,以使吸盘能成功抓紧功能卫星。
27.作为改进,所述吸盘成形为自第二基板向外直径逐渐增大的圆台状本体,相应的,所述空腔的形状与本体形状相符,所述本体外端设置有能在其与功能卫星表面接触状态下自动平衡至与功能卫星表面保持相对平行的平衡板,该平衡板与本体一体成形且二者均为橡胶件,所述平衡板的中央部位开有将外界与空腔相贯通的缺口,所述吸附块为设于平衡板外表面的硅胶件。在卫星连接装置与功能卫星表面对接的瞬间,吸盘与功能卫星表面可能会存在一定角度的倾斜,该倾斜角度的存在,可能会直接导致对接失败或影响对接的可靠性,本发明设置的平衡板为环状,在其边缘或其上的吸附件边缘首先接触到功能卫星表面时,硅橡胶材料制作的平衡板会因其自身弹性而产生缓冲,使本体发生局部弹性变形,在本体因其自身弹性而复位过程中,带动卫星连接装置自动调整相对于功能卫星的位置,至平衡板及其上述的吸附件与功能卫星表面基本平行,从而保证对接成功及对接成功后具有好的稳定性。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连接装置在与功能卫星对接瞬间,
限位组件取消对限位杆的限位,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驱动第一伸缩件、第二伸缩件由收缩状态变为伸展状态,为对接提供适宜的对接距离及冲击力;在吸盘接触功能卫星表面的瞬间,二者之间可能会存在具有倾斜角度的问题,此时,具有弹性及空腔的吸盘在功能卫星的撞击下发生局部变形,压力平衡孔确保了吸盘的弹性变形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而降低该瞬间对连接装置的反冲力,在该变形量复位的过程中,为连接装置提供小范围的角度调整,从而使吸盘的吸附面与功能卫星表面保持平行,以确保能与功能卫星成功对接,提高对接完毕后的连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收缩状态,连接修复卫星);
3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展开状态);
31.图3为图2的剖视图;
32.图4为图3中x部分的放大图;
33.图5为图3中y部分的放大图;
34.图6为图3中z部分的放大图;
35.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36.图8为图7的剖视图;
37.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收缩状态);
38.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部分剖视图(收缩状态);
39.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卫星连接装置在与功能卫星接触瞬间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0.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41.如图1~11所示,本实施例的卫星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基板1、第二基板2、第三基板3、第一伸缩件10、第一弹性件100、第二伸缩件20、第二弹性件200、限位杆4、限位组件5、吸盘6。
42.第一基板1、第二基板2为圆盘状,第三基板3环状、设于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之间。为了方便描述,以下位置描述中的“上”“下”关系按照所附图纸进行。
43.具体的,第一基板1用于与其上侧的修复卫星a相连接;第二基板2能相对于第一基板1往复运动地设于第一基板1的下侧;第三基板3能相对于第一基板1、第二基板2往复运动地设于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之间。第一伸缩件10能伸缩地连接于第一基板1与第三基板3之间第一弹性件100设于第一基板1与第三基板3之间,使第三基板3始终保持向远离第一基板1方向运动的趋势。第二伸缩件20能伸缩地连接于第三基板3与第二基板2之间,第二弹性件200设于第三基板3与第二基板2之间,使第二基板2始终保持向远离第三基板3方向运动的趋势。限位杆4的下端与第二基板2固定连接,限位杆4的上端朝向第三基板3、第一基板1方向延伸。第一伸缩件10及第二伸缩件20处于压缩状态下,限位杆4穿过第三基板3、第一基板1而使其上端位于第一基板1的上侧;在第一伸缩件10及第二伸缩件20处于伸展状态下,限位杆4自第一基板1的上侧被释放而处于自由状态。限位组件5设于第一基板1的上侧,在第一伸缩件10及第二伸缩件20处于压缩状态下,限位组件5与限位杆4上端相连接对其构成
限位,在第一伸缩件10及第二伸缩件20处于伸展状态下,限位组件5与限位杆4脱离连接。吸盘6具有弹性且设于第二基板2的与第一基板1相背离的侧面上,用于与功能卫星b相连接。如图7、8所示,吸盘6内部中空形成具有外端口的、能被局部压缩的空腔61,吸盘6侧壁上开有供空腔61内与外界连通的压力平衡孔62,吸盘6的外端面上设置有围绕空腔61外端口布置的吸附块63,该吸附块63的外表面涂覆有能与功能卫星b表面相粘接的胶层。
4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3、9所示,第一伸缩件10与第二伸缩件20结构相同,第一伸缩件10包括导向柱105、第一套筒101、第二套筒102、第三套筒103、第四套筒104,导向柱105的下端固定在第三基板3上且朝向第一基板1方向延伸,第一套筒101套置在导向柱105的外周且能相对于导向柱105向第一基板1方向移动,第二套筒102套置在第一套筒101的外周且能相对于第一套筒101向第一基板1方向移动,第二套筒102的第一端与第一套筒101之间设置有能防止第二套筒102脱离第一套筒101的限位结构m,第三套筒103套置在第二套筒102的外周且能相对于第二套筒102向第一基板1方向移动,第三套筒103与第二套筒102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三套筒103脱离第二套筒102的限位结构m,第四套筒104能轴向移动地套置在第三套筒103的外周且其第一端与第一基板1相连接,第四套筒104与第三套筒103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第四套筒104脱离第三套筒103的限位结构m。第一弹性件100与第二弹性件200结构相同,第一弹性件100为套置在第一伸缩件10外周的直线弹簧,该直线弹簧的第一端与第一基板1相抵、第二端与第三基板3相抵。第二弹性件200为套置在第二伸缩件20外周的直线弹簧,该直线弹簧的第一端与第三基板3相抵、第二端与第二基板2相抵。
45.在第一基板1与第三基板3之间、第三基板3与第二基板2之间,均具有五个梯度的伸缩余量,不仅能提供更大的伸缩量,而且伸缩前后,第一基板1与第三基板3之间、第三基板3与第二基板2之间都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以避免发生晃动,提高卫星对接过程中吸盘的捕获精度。
46.在第一伸缩件10收缩状态下,第三套筒103隐藏在第四套筒104之内,第二套筒102隐藏在第三套筒103之内,第一套筒101隐藏在第二套筒102之内,导向柱105隐藏在第一套筒101之内,如图5所示,第三基板3朝向第一基板1的侧面上设置有围绕导向柱105外周布置的凸台31,该凸台31之内形成有供各套筒相应端部收纳其中的限位腔311。第一伸缩件10伸展状态下,第一套筒101位于导向柱105之外且与导向柱105通过限位结构m限位连接,第二套筒102位于第一套筒101之外且与第一套筒101通过限位结构m限位连接,第三套筒103位于第二套筒102之外且与第二套筒102通过限位结构m限位连接,第四套筒104位于第三套筒103之外且与第三套筒103通过限位结构m限位连接。第二伸缩件20的具体结构及与第三基板3、第二基板2之间的连接方式与上述第一伸缩件20保持一致。上述各套筒的套装方式,可在修复卫星发射前、第一伸缩件10在处于收缩状态下,提高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之间的配合稳定性;上述各套筒之间的限位方式,可在连接装置与功能卫星对接完毕状态下,提高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之间的配合稳定性。
47.上述限位结构m包括第一限位凸台71及第二限位凸台72,第一限位凸台71设于外围的套筒内壁上且靠近第三基板3布置,第二限位凸台72设于内侧的套筒或导向柱外壁上且靠近第一基板1布置。在第一伸缩件10收缩状态下,第一限位凸台71与第二限位凸台72相对远离并分别位于第一伸缩件10的两端,在第一伸缩件10伸展状态下,第一限位凸台71与第二限位凸台72相对靠近并接触配合。在第一伸缩件10收缩状态下,上述结构不会对各部
件造成干涉,在第一伸缩件10伸展状态下,上述结构能简单而可靠的对各套筒之间的位置进行约束,保持修复卫星与功能卫星之间的停靠稳定性。
48.本实施例的第一伸缩件10为三组,在第一基板1与第三基板3之间沿周向均布,相应的,第一弹性件100也为三组;第二伸缩件20为三组,在第二基板2与第三基板3之间沿周向均布,相应的,第二弹性件200也为三组。
49.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装配及连接,第一基板1上设置用于固定第四套筒104第一端的第一装配件106,第三基板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导向柱105第一端、第二伸缩组件20中第四套筒104第一端的第二装配件107,第一装配件106与第二装配件107结构相同且均与相应的被固定件螺纹连接。
50.具体的,如图4所示,第一装配件106具有能抵靠在第一基板1下表面上的第一垫片1061,该第一垫片1061中央部位开有上下贯穿的通孔1062,第一垫片1061顶部设置有围绕通孔1062向上延伸且具有内螺纹的第一连接套1063,相应的,第一基板1上开有能与第一连接套1063相插配连接的连接孔11,螺钉108自第一基板1之上穿过连接孔11而与第一连接套1063的内螺纹连接;第一垫片1061之下设置有围绕通孔1062外围向下延伸且具有外螺纹的第二连接套1064,第四套筒104的上端口与第二连接套1064插配连接,第四套筒104上端的内壁面设置有与第二连接套1064的外螺纹配合锁紧的内圈螺纹1041。如图5所示,第二装配件107具有能抵靠在第三基板3下表面上的第二垫片1071,该第二垫片1071中央部位开有上下贯穿的孔1072,第二垫片1071顶部设置有围绕孔1072向上延伸且具有内螺纹的第一连接筒1073,相应的,第三基板3上开有能与第一连接筒1073相插配连接的装配孔33,导向柱105下端自第三基板3之上穿过装配孔33而与第一连接筒1073的内螺纹连接;第二垫片1071之下设置有围绕孔1072外围向下延伸且具有外螺纹的第二连接筒1074,第二伸缩件20中第四套筒104的上端口与第二连接筒1074插配连接,该第四套筒104上端的内壁面设置有与第二连接筒1074的外螺纹配合锁紧的内圈螺纹。第二伸缩件20的导向柱105下端与第二基板2螺纹连接。
51.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尽量少而简单的连接件,将第一基板1、第一伸缩件10、第三基板3、第二伸缩件20、第二基板2之间进行可靠连接,以方便操作、降低成本。
5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10所示,限位杆4的第一端与第二基板2的中央部位通过螺纹固定连接,第三基板3为环状、中央具有供限位杆4穿过的开口,第一基板1的中央部位开有供限位杆4穿过的通口12,第一基板1之下连接有围绕通口12向下延伸的防护套13,在第一神缩减10、第二伸缩件20收缩状态下,防护套13将限位杆4罩设其中。限位组件5包括基体51、限位柱52及驱动件53,基体51设于第一基板1上侧的表面上且具有对应通口12及限位杆4上端布置的插槽511,限位杆4上开有多个沿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限位孔41,驱动件53可以为电机,驱动件53设于插槽511的旁侧且具有朝向插槽511布置的输出端,限位柱52连接于驱动件53的输出端上且能在驱动件53的驱动下穿过插槽511侧壁而插入限位杆4的限位孔41或自该限位孔41退出。
53.如图7、8所示,本实施例的吸盘6顶部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基板2的下表面处,装配完毕状态下,空腔61上端被封闭。本实施例的吸盘6成形为自第二基板2向外直径逐渐增大的圆台状本体64,相应的,空腔61的形状与本体64形状相符,本体64外端设置有能在其与功能卫星b表面接触状态下自动平衡至与功能卫星b表面保持相对平行的平衡板65,该平衡板
65与本体64一体成形且二者均为橡胶件,平衡板65的中央部位开有将外界与空腔61相贯通的缺口651,吸附块63为六个沿周向均布在平衡板65外表面的硅胶件。
54.使用本实施例的卫星连接装置,卫星连接装置连接在与修复卫星a上,在修复卫星a发射前,驱动件53驱动限位柱52穿过限位杆4的限位孔41,使第一伸缩件10、第二伸缩件20保持收缩;在连接装置需要与功能卫星a进行对接时,驱动件53驱动限位柱52退出限位杆4的限位孔41,第一伸缩件10、第二伸缩件20在弹性件的驱动下伸展开,从而为卫星连接装置提供符合要求的伸展量及冲击力,以使吸盘6被弹射而去连接功能卫星b;在卫星连接装置与功能卫星b表面对接的瞬间,吸盘6与功能卫星b表面可能会存在一定角度的倾斜,如图11所示,该倾斜角度的存在,可能会直接导致对接失败或影响对接的可靠性,本实施例设置的平衡板65为环状,在其边缘或其上的吸附件63边缘首先接触到功能卫星b表面时,硅橡胶材料制作的平衡板65会因其自身弹性而产生缓冲,使本体64发生局部弹性变形,在本体64因其自身弹性而复位过程中,带动卫星连接装置自动调整相对于功能卫星b的位置,至平衡板65及其上述的吸附件63与功能卫星表面基本平行,此时,第二基板2的下侧面也基本与功能卫星b表面基本平行,以使第二基板2上的各个吸盘6均能与功能卫星b相接触,各吸附件63表面的胶层整体粘接在功能卫星b表面,完成连接。
55.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技术特征:


1.一种卫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1),用于与其第一侧的修复卫星(a)相连接;第二基板(2),能相对于第一基板(1)往复运动地设于第一基板(1)的第二侧;第三基板(3),能相对于第一基板(1)、第二基板(2)往复运动地设于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之间;第一伸缩件(10),能伸缩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基板(1)与第三基板(3)之间;第一弹性件(100),设于所述第一基板(1)与第三基板(3)之间,使第三基板(3)始终保持向远离第一基板(1)方向运动的趋势;第二伸缩件(20),能伸缩地连接于第三基板(3)与第二基板(2)之间;第二弹性件(200),设于所述第三基板(3)与第二基板(2)之间,使第二基板(2)始终保持向远离第三基板(3)方向运动的趋势;限位杆(4),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基板(2)固定连接、第二端朝向第三基板(3)、第一基板(1)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一伸缩件(10)及第二伸缩件(20)处于压缩状态下,所述限位杆(4)穿过第三基板(3)、第一基板(1)而使其第二端位于第一基板(1)的第一侧;在所述第一伸缩件(10)及第二伸缩件(20)处于伸展状态下,所述限位杆(4)自第一基板(1)的第一侧被释放而处于自由状态;限位组件(5),设于所述第一基板(1)的第一侧,在所述第一伸缩件(10)及第二伸缩件(20)处于压缩状态下,所述限位组件(5)与限位杆(4)第二端相连接对其构成限位,在所述第一伸缩件(10)及第二伸缩件(20)处于伸展状态下,所述限位组件(5)与限位杆(4)脱离连接;以及吸盘(6),具有弹性且设于所述第二基板(2)的与第一基板(1)相背离的侧面上,用于与所述功能卫星(b)相连接;所述吸盘(6)内部中空形成具有外端口的、能被局部压缩的空腔(61),所述吸盘(6)侧壁上开有供空腔(61)内与外界连通的压力平衡孔(62),所述吸盘(6)的外端面上设置有围绕空腔(61)外端口布置的吸附块(63),该吸附块(63)的外表面涂覆有能与功能卫星(b)表面相粘接的胶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件(10)与第二伸缩件(20)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伸缩件(10)包括导向柱(105)、第一套筒(101)、第二套筒(102),所述导向柱(105)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三基板(3)上且朝向第一基板(1)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套筒(101)套置在导向柱(105)的外周且能相对于导向柱(105)向第一基板(1)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套筒(102)套置在第一套筒(101)的外周且能相对于第一套筒(101)向第一基板(1)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套筒(102)的第一端与第一套筒(101)之间设置有能防止第二套筒(102)脱离第一套筒(101)的限位结构(m),所述第二套筒(102)的第二端与第一基板(1)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100)与第二弹性件(200)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弹性件(100)为套置在第一伸缩件(10)外周的直线弹簧,该直线弹簧的第一端与第一基板(1)相抵、第二端与第三基板(3)相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102)与第一基板(1)间接连接,还包括第三套筒(103)、第四套筒(104),所述第三套筒(103)套置在第二套筒(102)的外周且能相对于第二套筒(102)向第一基板(1)方向移动,所述第三套筒(103)与第二套筒(102)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三套筒(103)脱离第二套筒(102)的所述的限位结构
(m),所述第四套筒(104)能轴向移动地套置在第三套筒(103)的外周且其第一端与第一基板(1)相连接,所述第四套筒(104)与第三套筒(103)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第四套筒(104)脱离第三套筒(103)的所述的限位结构(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件(10)收缩状态下,所述第三套筒(103)隐藏在第四套筒(104)之内,所述第二套筒(102)隐藏在第三套筒(103)之内,所述第一套筒(101)隐藏在第二套筒(102)之内,所述导向柱(105)隐藏在第一套筒(101)之内,所述第三基板(3)朝向第一基板(1)的侧面上设置有围绕导向柱(105)外周布置的凸台(31),该凸台(31)之内形成有供各套筒相应端部收纳其中的限位腔(311);所述第一伸缩件(10)伸展状态下,所述第一套筒(101)位于导向柱(105)之外且与导向柱(105)通过限位结构(m)限位连接,所述第二套筒(102)位于第一套筒(101)之外且与第一套筒(101)通过限位结构(m)限位连接,所述第三套筒(103)位于第二套筒(102)之外且与第二套筒(102)通过限位结构(m)限位连接,所述第四套筒(104)位于第三套筒(103)之外且与第三套筒(103)通过限位结构(m)限位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结构(m)包括第一限位凸台(71)及第二限位凸台(72),所述第一限位凸台(71)设于外围的套筒内壁上且靠近第三基板(3)布置,所述第二限位凸台(72)设于内侧的套筒或导向柱(105)外壁上且靠近第一基板(1)布置;在所述第一伸缩件(10)收缩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凸台(71)与第二限位凸台(72)相对远离并分别位于第一伸缩件(10)的两端,在所述第一伸缩件(10)伸展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凸台(71)与第二限位凸台(72)相对靠近并接触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1)上设置用于固定第四套筒(104)第一端的第一装配件(106),所述第三基板(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导向柱(105)第一端、第二伸缩组件中第四套筒(104)第一端的第二装配件(107),所述第一装配件(106)与第二装配件(107)结构相同且均与相应的被固定件螺纹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卫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件(106)具有能抵靠在第一基板(1)下表面上的第一垫片(1061),该第一垫片(1061)中央部位开有上下贯穿的通孔(1062),所述第一垫片(1061)顶部设置有围绕通孔(1062)向上延伸且具有内螺纹的第一连接套(1063),相应的,所述第一基板(1)上开有能与第一连接套(1063)相插配连接的连接孔(11),螺钉(108)自第一基板(1)之上穿过连接孔(11)而与第一连接套(1063)的内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垫片(1061)之下设置有围绕通孔(1062)外围向下延伸且具有外螺纹的第二连接套(1064),所述第四套筒(104)的上端口与第二连接套(1064)插配连接,所述第四套筒(104)上端的内壁面设置有与第二连接套(1064)的外螺纹配合锁紧的内圈螺纹。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卫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件(107)具有能抵靠在第三基板(3)下表面上的第二垫片(1071),该第二垫片(1071)中央部位开有上下贯穿的孔(1072),所述第二垫片(1071)顶部设置有围绕孔(1072)向上延伸且具有内螺纹的第一连接筒(1073),相应的,所述第三基板(3)上开有能与第一连接筒(1073)相插配连接的装配孔(33),所述导向柱(105)下端自第三基板(3)之上穿过装配孔(33)而与第一连接筒(1073)的内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垫片(1071)之下设置有围绕孔(1072)外围向下延伸且具有外螺纹的第二连接筒(1074),所述第二伸缩件(20)中第四套筒(104)的上端口与第二连接筒(1074)插配连接,该第四套筒(104)上端的内壁面设置有与第二连接筒(1074)的外螺纹配
合锁紧的内圈螺纹。9.根据权利要求1 ~ 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卫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4)的第一端与圆形第二基板(2)的中央部位相连接,所述第三基板(3)为环状、中央具有供限位杆(4)穿过的开口,所述第一基板(1)的中央部位开有供限位杆(4)穿过的通口(12);所述限位组件(5)包括基体(51)、限位柱(52)及驱动件(53),所述基体(51)设于第一基板(1)第一侧的表面上且具有对应通口(12)及限位杆(4)第二端布置的插槽(511),所述限位杆(4)上开有多个沿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限位孔(41),所述驱动件(53)设于插槽(511)的旁侧且具有朝向插槽(511)布置的输出端,所述限位柱(52)连接于驱动件(53)的输出端上且能在驱动件(53)的驱动下穿过插槽(511)侧壁而插入限位杆(4)的限位孔(41)或自该限位孔(41)退出。10.根据权利要求1 ~ 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卫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6)成形为自第二基板(2)向外直径逐渐增大的圆台状本体(64),相应的,所述空腔(61)的形状与本体(64)形状相符,所述本体(64)外端设置有能在其与功能卫星(b)表面接触状态下自动平衡至与功能卫星(b)表面保持相对平行的平衡板(65),该平衡板(65)与本体(64)一体成形且二者均为橡胶件,所述平衡板(65)的中央部位开有将外界与空腔(61)相贯通的缺口(651),所述吸附块(63)为设于平衡板(65)外表面的硅胶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星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三基板、第一伸缩件、第一弹性件、第二伸缩件、第二弹性件、限位杆、限位组件、吸盘。本发明的连接装置在与功能卫星对接瞬间,弹性件驱动第一伸缩件、第二伸缩件由收缩状态变为伸展状态,为对接提供适宜的对接距离及冲击力;在吸盘接触功能卫星表面的瞬间,二者之间可能会存在具有倾斜角度的问题,此时,具有弹性及空腔的吸盘在功能卫星的撞击下发生局部变形,压力平衡孔确保了吸盘的弹性变形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而降低该瞬间对连接装置的反冲力,在该变形量复位的过程中,为连接装置提供小范围的角度调整,从而使吸盘的吸附面与功能卫星表面保持平行,以提高对接完毕后的连接可靠性。毕后的连接可靠性。毕后的连接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

闫光强 张浩 丁尧瑶 葛秦吾 贾会芳 赵敏 李懿烜 余林峰 王宁龙 诸梦醒 张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宁波中科祥龙轻量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30

技术公布日:

2022/8/30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8:26: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62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套筒   基板   所述   伸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