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历史——精选推荐

茶油历史
引线器中国就食用油而言,消费者最常食用的大多是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其次是橄榄油、茶油及少量其它油种。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很多人都不了解:其实茶油才是中国本土食用油。茶油在中国有2300多年的食用历史,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食疗珍品。古书关于茶油养生等方面的记载也很多。
彭祖茶籽煲汤巧治尧帝体虚
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博大精深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土壤有着不解之缘。谈及养生,先秦诸子、道儒两家直至现代养生学子们无不提及一个名字,他就是有着中国“养生始祖”之称的彭祖。史载:彭祖生于尧帝时期,曾是尧帝最喜欢的御厨。尧帝因一生政务繁忙,终于七十岁时积劳成疾,卧病在床。彭祖根据自己的养生之道,立刻下厨做了一道野鸡汤。汤还没端到跟前,尧帝远远闻见香味,竟然翻身跃起,食指大动,随后一饮而尽,次日容光焕发。从此,彭祖就成了尧帝的御用营养师,以后尧帝每日必食此鸡汤,虽日理万机,却百病不生。雉鸡当时并不罕见,配料也无玄机,“疑点”便集中在彭祖的另一秘方上。《彭祖养道》上曾记载:“帝食,天养员木果籽”。一碗普通的鸡汤能够有点水成药的养生功效也就来自这小小的员木果籽。彭祖正是知道员木果籽的养生功效,才会一招中的。尧帝在位七十年,终于118岁仙寿(公元前2377——公元前2259)的秘密也尽在这茶籽之中。史料记载:彭祖所说的“天养员木果籽”正是采自我国赣西北九岭山脉西段——官山(今江西宜春境内)上的天然茶籽树。自
此以后,“彭祖茶籽煲汤巧治尧帝体虚”的典故开始影响着中国的御膳养生文化。无论华夏朝代如何更替,用这里的茶籽压榨的茶油始终是历代皇宫里御膳房专用御油。官山一带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御用茶油之乡”。
《山海经》记载,秦时称“甘醪膏汤”
据公元前三世纪的《山海经》绪书记载:“员木,南方油食也”。这里所说“员木”即野山茶油,可见我国民间当时就开始取油茶果榨油以供食用。
历史上,茶油曾经是“皇封御膳”用油,据史料记载,用小米面为原料,配以杏仁、花生米、海带丝、豆腐丁和调味品,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的河南武陟县“武陟油茶”是传统上贡珍品,是宫廷的御膳食谱,足可显示享用茶油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其味香美、浓而不腻、营养丰富,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秦时称甘醪膏汤,汉末称膏汤枳壳茶,唐代始称油茶,沿用至今。据史料记载:楚汉之争,汉高组刘邦受伤,行至武陟,食之伤愈体健,遂封为宫廷御膳。
移动消防泵
秦时称“甘醪膏汤”。
楚汉时期“膏汤枳壳茶”
楚汉之争时,某次与项羽的战斗中,汉高祖刘邦身负重伤,由几个将军护卫着来到武陟。有老者以当
地茶油为其调治,月余伤愈,体健如初。刘邦对茶油过口不忘,坐位以后遂将武陟茶油定位宫廷贡品,御膳用油。刘邦每日公务之余,必饮茶油冲泡的特制茶汤,称之为“膏汤枳壳茶”。
三国时期茶油
传说三国时候,孔明带兵路过侗乡,由于长途行军,士兵们既累又饿,侗胞们拿出家里的腌鱼、腌肉和糯米饭招待他们,他们觉得味美可口,便敞开肚子猛吃起来。结果吃了之后,有的肚胀如鼓,有的腹泻不止,一夜之间,就病倒了三百六十多人,第二天又病倒了七百二十多人,第三天病倒的人就更多了。孔明见状,
惊诧不已,急忙派兵去请名医来营房诊治。
名医请来了一个又一个,他们先拿拿脉,后再开方煎药,忙个不停。但是生病的士兵吃了他们的药,不但没有好转,反而病情日益严重了。孔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好派兵去四处求医寻药。
经四方查,终于到了一个自称能医百病的侗族老奶奶。孔明把她接到营房,敬如上宾。老奶奶来到兵营一看,既不拿脉,又不开药单,只点了三十六个士兵。她吩咐六个士兵去碾米,六个士兵去砍柴,六个士兵去采摘茶叶,六个士兵去买生姜,六个士兵去买大蒜,六个士兵去借十八口大锅。
慧可二祖与五季坊茶油
步进式开水机
公元552年,为避当时宗教派别的纷争和北周武帝朝廷的灭佛法难,中华禅宗初祖慧可带着身缠风恙的弟子僧璨从豫经皖金寨、霍山,辗转到了司空山。在司空山的山茶树丛中建立了二祖道场,既弘扬佛法,又自产茶油坚持素斋。不仅僧璨病癒康复,而且师徒的体质大大增强。
二祖慧可为洛阳武陟(今荥阳是武陟县)人,那里是茶油之乡。《山海经》、《天工开物》等古籍中均有对茶油的赞誉记载。《本草纲目》、《中药大药典》、《纲目拾遗》等书中也有茶油对健身益寿的论述。而慧可自幼喜欢读书,酷爱游山玩水,尤对茶油甚感兴趣。据史料记载,楚汉之争,汉高祖刘邦受伤行至武陟,食茶油后伤愈体健,遂封为宫廷御膳。“武陟茶油”,秦时称“甘膏汤”。汉末称“膏汤积壳茶”。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的河南武陟县的“武陟茶油”是传统上贡珍品,其味香美,浓而不腻,营养丰富,养生防病,已有二千多年历史。而生于斯长于斯、青年时做道士、40岁才出家的慧可对此珍品了如指掌,对茶油的生产、制作、妙用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慧可将“武陟茶油”传承到司空山后,一时间,司空山周边地区的提取茶油的手工作坊林立,如古坊乡的地名沿用至今。因油茶树果实历经秋、冬、春、夏、秋五个季节的生长周期,故称此类手工作坊为五季坊。
海内外兼通的学者慧可在司空山一住二十多年,他一而弘扬佛法,一而格物致知,从达摩传授的禅法里跳了出来,将传授禅法的方式,着重于如何显示他们的悟境,和传递自己禅的体验上。走出西土的
禅,与中国本土的儒、道、佛相交融,水乳一体,别立了中国佛教禅宗。在他73岁高龄时,才将衣钵、楞伽经等传承于三祖僧璨。之后又去北方弘扬禅法、禅理。直到他107岁时,又遭梁武帝灭佛(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灭佛)的法难而被害。
电机风罩
慧可虽离去了司空山,但他创立的中华佛教禅宗和制茶油的五季坊却一直被传承了下来。特别是到180年之后的大唐帝国,中华禅宗进入了它的黄金时代,唐德宗加赐谥慧可为“太祖禅师”,唐玄宗遗中使杨光廷采仙药,制长生不老丹,茶油自然成为贡品而珍为御膳。
油茶深得唐太宗喜爱
唐玄宗因为宠爱杨贵妃,透支了身体,卧床不起。为了治病,玄宗听信大臣建议,派遣中使杨光廷到司空山采集仙药,制作长生不老丹。杨光廷在住持长老“本净禅师”的指引下采到了长春藤,并带回司空山茶油。唐玄宗服用了司空山茶油调制的长春藤,顿觉精神倍长,与杨贵妃更加难舍难分如胶似漆。这个浪漫的皇帝遂将本净禅师召至京城,封为“国师”。并在司空山敕建无相禅寺,造僧房五千零四十八间,司空山也因之名扬海内外。自此唐明皇与杨玉环朝朝霓裳,夜夜笙歌,以致荒废了朝政,引发了“安史之乱”。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食后,曾为油茶赋“芳香滋补味津津,一瓯冲出安昌春”的诗句。
北宋欧阳修推崇家乡茶油的名流之一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因政治上的分歧被贬滁州(今安徽滁县)时,自号醉翁,专事农事,拓园广植桑、花、果树木,其中不乏油茶和牡丹,并写下了著名的《醉翁亭记》、《卖油翁》和《洛阳牡丹记》等著作。也是较早推崇家乡茶油的名流之一。
元代名儒对家乡茶油的青睐
元朝的刘鹗在游历期间,结交甚广,皇庆元年(1312年),任扬州儒学录,后征召掌教河南、东坡、安阳三书院,四年后返乡,辟园5亩,载油茶、桑、橘等果品以千计”,可见一代名儒对家乡茶油别有一番的青睐!
明朝朱元璋赐封茶油为“御膳奇果汁,益寿茶延年”
相传元末年间,朱元璋被陈友谅军队追杀到建昌(今江西)的一片油茶林,正在油茶林中采摘的老农见此状况急中生智把朱元璋装扮成采摘油茶果的农夫,幸免一劫。朱元璋深切的称老农为救命“老表”。
老表见朱元璋遍体是伤。用茶油帮他涂上。不几天朱元璋就觉得身上的伤口愈合、红肿渐消,于是他高兴的称此油茶果,是“上天赐给大地的人间奇果”。后来他在老表家修养一段时间,便秘又有好转,得知这是每天吃茶油的缘故。从此。朱元璋与茶油结下了不解之缘。
朱元璋统一天下后,将茶油封为“御膳用油”。因明朝皇帝对茶油的喜好和重视。各大神医对茶油进行了深究。神医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茶油性偏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治肝血亏损,驱虫。益肠胃,明目”又云“茶籽。苦含香毒,主治喘急咳嗽,去病垢。”
后来江西各地均把茶油当作上等贡品进献于朝廷,皇帝大悦,并赐封为“御膳奇果汁,益寿茶延年”!足可显示享用茶油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茶油的食疗作用:“茶籽,苦寒香毒,主治喘急咳嗽,去痰垢。”其他古籍中也多有记载,《农政全书》记载“茶油可疗痔疮,退湿热”,《纲目拾遗》记载“茶油可润肠、清胃、解毒、杀菌”《农居饮食谱》记载“茶油烹调肴馔,日用皆宜,蒸熟食之,泽发生光,诸油惟此最为轻清,故诸病不忌。”在中国民间产茶油的地方,产妇坐月子时,还会喝用茶油煮的鲫鱼汤。另外,茶油对头发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养护作用,不少人受到掉发、分叉、头发干燥、白头发或头皮屑困扰,不妨试试天然制品茶油--涂用茶油、用茶油护发。洗头时,可在温水里加一点茶油。另外,也可以用茶油彻底按摩头部,使头发和头皮吸收养分,促进头皮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防止脱发的效果。市场上有售的利多山茶油,就对护发、防脱发有一定功效。《天工开物》也记载:“茶油可明目亮发、润肺通便、清热化湿、杀虫解毒……油味甚美。”
清代雍正皇帝到武陟视察黄河险工,知县吴世碌以油茶进奉,雍正食之大喜,称赞“怀庆油茶润如酥,山珍海味难媲美”,并传旨广开油茶馆,油茶由此盛名远扬。
公元1742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来到官山一带,见此处民生是:家家户户取子榨油,男女老少油坊劳作,并了解到自己每天吃的御供茶油就是产自此地,回到京城后,乾隆降旨,在御供坡一带建皇家榨油坊,并赐名:“街道坊”。乾隆皇帝挥毫堤下:“古道油香三千里,御街坊内养天年”的历史名句
宫廷太医以茶油为“美容液”。他们用茶油替邀宠取悦的皇后娘娘和太妃们护理肌肤。据说慈禧太后和珍妃都以茶油抹面做为驻颜之术。
倒悬牵引床无人机首推北京天宇创通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国天香,爱美胜过爱生命,她每晚临睡前,必叫护理人员用茶油为其面部和全身按摩一遍,以使肌肤红润富于弹性,年105岁
现代诗人卢一夫先生的一首《咏油茶》诗云:“梨花颜梅花香,生就清容不待妆;独具英姿霜雪里,不同桃李斗春芳。”表达了对油茶别有一番傲骨的慨叹!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53: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593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茶油   油茶   记载   养生   中国   司空   士兵   历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