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及多层高密织物的制备方法



1.本发明涉及高性能纤维织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及多层高密织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高性能纤维织物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纺织复合材料之一,因其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高、抗冲击性好、可设计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汽车、建筑、医疗等领域。目前对于薄型或者可弯曲的高性能纤维织物主要采用传统的二维织造设备进行织造,但对于厚型或者不可弯曲的高性能纤维织物,目前国内大多采用手工编织或者三维织机进行织造。
3.对于多层高密度高性能纤维织物来说,由于经纱数量大,排列密度高,因此送经机构占地面积往往较大,从而导致送经的宽度会比织机的宽度大。如果直接通过送经机构将经纱送至织机的织口处,即采用“送经宽,织造窄”的织造方式,势必会导致两侧的经纱向中间收拢,两侧经纱行走的路径会长于处于中间的经纱,从而使织造过程中,两侧的经纱张力较紧,或者中间的经纱张力较松,使得到的织物不平整或者两侧的经纱易断裂。尤其是对于高性能纤维,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等,由于其抗剪切性和抗弯折性较差,采用此类装置会导致两侧经纱的转折角过大,从而导致经纱磨损或者断裂。因此需要在送经机构与织造机之间加装一个经纱收拢装置,在经纱进入织机前,提前进行分梳和集束,以使经纱达到与织物的预设宽度相同,然后再进行织造。
4.申请号为cn201210047774.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多层角联织机送经装置,包括送经经轴架、片纱张力调节装置和拢纱装置,拢纱装置位于织机织口的正前方;拢纱装置包括拢纱机架;拢纱机架上固接有拢纱辊支架,拢纱辊支架的纵向断面为开口与织机相对的v形;在拢纱辊支架的上半部分上安装有多根相互平行的上层进纱拢纱辊,所有上层进纱拢纱辊位于同一平面内;在每根上层进纱拢纱辊的斜下方沿送经方向设有上层出纱拢纱辊,所有上层出纱拢纱辊位于同一平面内,所有上层出纱拢纱辊所在的平面与所有上层进纱拢纱辊所在的平面平行;在拢纱辊支架的下半部分上安装有多根相互平行的下层进纱拢纱辊,所有下层进纱拢纱辊位于同一平面内;在每根下层进纱拢纱辊的斜上方沿送经方向设有下层出纱拢纱辊,所有下层出纱拢纱辊位于同一平面内,所有下层出纱拢纱辊所在的平面与所有所述下层进纱拢纱辊所在的平面平行。该装置仅能从高度上对经纱进行一定的收拢作用;同时通过拢纱辊将经纱多次弯折,拢纱辊会对经纱有磨损,且多次弯折会损坏经纱。
5.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及多层高密织物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及多层高密织物的制备方法,
可以根据待织物的厚度(层数)和宽度,通过分梳组件的自由组合得到分梳机构,通过集束组件的自由组合得到集束机构,能够很好地实现经纱在宽度和高度方向的收拢,且不同根经纱之间不会摩擦、纠缠,同时经纱每次收拢的弯折角度很小,经纱不会出现磨损以及断裂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所述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设置于送经装置和织机之间;包括沿经纱前进方向依次设置的分梳机构和集束机构;所述分梳机构包括若干个在宽度和高度方向上进行排列组合的分梳组件;所述集束机构包括若干个在高度方向上进行排列组合的集束组件;所述集束机构的高度和宽度均小于所述分梳机构的高度和宽度,所述集束机构的宽度等于待织物的织造宽度;所述送经装置送出的经纱经所述分梳机构的梳理、定位和预集束后,再经所述集束机构的定幅和集束,实现所述经纱在宽度和高度方向上的收拢。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分梳组件和每个所述集束组件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均包含若干条经纱通道,且所述分梳机构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经纱通道的数量与所述集束组件同一水平面上的所述经纱通道的数量相等,所述分梳机构同一竖直面上的所述经纱通道的数量与所述集束机构同一竖直面上的所述经纱通道的数量相等。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分梳组件均包括竖直设置的两片分梳板固定座和设置于两片所述分梳板固定座之间的若干根分层棒和分梳板;若干根所述分层棒上下布置,且所述分层棒与所述分梳板固定座相互垂直,若干根所述分层棒形成若干个水平方向的横向通孔;若干根所述分层棒和所述分梳板前后设置于两片所述分梳板固定座之间;所述分梳板上设有若干个竖直方向的竖向通孔;所述横向通孔和所述竖向通孔叠加形成若干个所述经纱通道,所述所述经纱通道将所述经纱分成若干排和若干列,以实现对所述经纱的分梳。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梳板包括上下设置的两块固定板和设置于两块固定板之间的格栅;所述格栅上设有若干个竖直方向的所述竖向通孔。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根所述分层棒的两端通过轴承和两片所述分梳板固定座连接;所述分梳板固定座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分梳板的槽孔。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束组件与所述分梳组件的构造相同,尺寸不同;所述集束组件的高度等于所述分梳组件的高度,宽度大于所述分梳组件的宽度;所述分梳组件的所述格栅的密度为3-20根/cm,所述集束组件的格栅密度与所述分梳组件的所述格栅相同。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集束机构和所述织机之间的一组压纱辊,一组所述压纱辊上下布置,所述集束机构送出的所述经纱穿过一组所述压纱辊的缝隙,实现对所述经纱的再次收拢。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梳机构和所述集束机构之间的距离为0.5-1.5m,所述集束机构和所述压纱辊之间的距离为0.5-3m。
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层棒的材质为不锈钢、镀铬棒、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所述格栅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格栅由若干根圆柱形的不锈钢棒组成;所述压纱辊的表面材料为不锈钢、镀铬棒、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
16.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层高密织物的制备方法,采用上述
所述的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进行所述经纱的收拢,包括如下步骤:
17.s1.根据待织物的预设织造厚度和宽度,将若干个所述分梳组件在宽度和高度方向上进行排列组合,得到所述分梳机构;
18.s2.根据所述分梳机构的高度、幅宽以及待织物的预设织造厚度和宽度,将若干个所述集束组件在高度方向上进行组合排列,得到所述集束机构;
19.s3.所述送经装置将所述经纱输送至所述分梳机构,所述经纱经所述分梳机构的梳理、定位和预集束后,再经过所述集束机构,在高度和宽度方向上均进行第一次收拢,经所述集束机构的定幅和集束后,进入所述织机进行织造。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1)本发明提供的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通过设置分梳机构和集束机构,能够很好地实现经纱在宽度和高度方向的收拢。首先,根据待织物的预设织造厚度(层数)和宽度将若干个分梳组件在宽度和高度方向上进行排列组合得到分梳机构;然后,根据分梳机构的高度、幅宽以及待织物的预设织造厚度(层数)和宽度将若干个集束组件在高度方向上进行组合排列得到集束机构。送经装置将经纱输送至分梳机构,分梳机构对经纱进行梳理、定位和预集束后,再将经纱输送至集束机构,该过程中经纱在高度和宽度方向上均进行第一次收拢,且不同根经纱之间不会发生交缠、摩擦;集束机构对经纱进行定幅后,压纱辊在高度方向对经纱进行二次收拢,最终实现经纱在高度和宽度方向上的收拢。整个过程中,经纱每次收拢的弯折角度很小,即集束角度较小,因此经纱不会出现磨损以及断裂的问题;同时,整个过程中经纱在高度和宽度方向上被分为多组,避免了外侧的经纱张力过大导致断裂的情况;另外还减少了经纱之间的摩擦、纠缠等问题。
22.(2)本发明提供的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可以根据待织物的厚度(层数)和宽度,通过分梳组件的自由组合得到分梳机构,通过集束组件的自由组合得到集束机构,装置的灵活性高,应用范围广,适用于纱架、微分经轴送经方式(该送经方式的不同送经单元之间互不干扰,分开控制);能有效解决多层高密织物织造过程中,送经宽度远高于织造宽度而导致的织造困难的问题;解决多层高密织物织造过程中,集束角度过大,导致经纱磨损以及断裂的问题。另外,分梳机构和集束机构的各部件之间均设有间隙,有利于操作工人随时对断纱进行查和更换。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中分梳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图2中分梳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图1中集束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
28.1-分梳机构;2-集束机构;3-压纱辊;4-经纱;11-分梳组件;21-集束组件;111-分梳板固定座;112-分层棒;113-分梳板;114-固定板;115-格栅;116-轴承;117-槽孔。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30.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发明,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31.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2.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该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设置于送经装置和织机之间,包括沿经纱4前进方向依次设置的分梳机构1和集束机构2。分梳机构1包括若干个在宽度和高度方向上进行排列组合的分梳组件11;集束机构2包括若干个在高度方向上进行排列组合的集束组件21。集束机构2的高度和宽度均小于分梳机构1的高度和宽度(分梳机构1的高度和宽度指若干个分梳组件11组合后的高度和宽度,包括分梳组件11之间的缝隙;集束机构2的高度指若干个集束组件21组合后的高度,包括集束组件21之间的缝隙;集束机构2的宽度即为集束组件21的宽度),集束机构2的宽度等于待织物的织造宽度。如此设置,首先,根据待织物的预设织造厚度和宽度(即经纱4的层数和每层中经纱4的数量),选择送经装置所用的纱架或者微分经轴的数量和位置关系(送经装置包括若干组纱架或者微分经轴);其次,根据待织物的预设织造厚度和宽度或者根据送经装置的具体规格将若干个分梳组件11在宽度和高度方向上进行排列组合得到分梳机构1;然后,根据分梳机构1的高度、幅宽以及待织物的预设织造厚度和宽度将若干个集束组件21在高度方向上进行组合排列得到集束机构2。送经装置将经纱4输送至分梳机构1,该过程中经纱4的高度(层数)和宽度不发生变化,即经纱4没有发生弯折;分梳机构1对经纱4进行梳理、定位和预集束后,将经纱4输送至集束机构2,该过程中经纱4在高度和宽度方向上均进行第一次收拢,不同根经纱4之间不会发生交缠、摩擦,使经纱4在宽度方向上达到待织物的预设织造宽度,实现经纱4的收拢;集束机构2对经纱4进行定幅和集束后,送至织机进行织造。整个过程中,经纱4发生小程度的弯折,即集束角度较小,经纱4不会出现磨损以及断裂的问题;同时,整个过程中经纱4在高度和宽度方向上被分为多组,避免了外侧的经纱4张力过大导致断裂的情况。
33.每个分梳组件11和每个集束组件21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均包含若干条经纱通道,且分梳机构1同一水平面上经纱通道的数量与集束组件21同一水平面上的经纱通道的数量相等,分梳机构1同一竖直面上的经纱通道的数量与集束机构2同一竖直面上的经纱通道的数量相等。如此设置,经纱4从分梳机构1进入集束机构2后,经纱4只是单纯的集束,而不发生合并(合并指同一个经纱通道进入两根或多根经纱4)。
34.如图2所示,分梳组件11包括竖直设置的两片分梳板固定座111和设置于两片分梳板固定座111之间的若干根分层棒112和分梳板113。若干根分层棒112上下布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分层棒112与分梳板固定座111相互垂直(即分层棒112水平设置),若干根分层棒112形成若干个水平方向的横向通孔(分层棒112的数量可以根据待织物的层数自由设置)。若干根分层棒112和分梳板113前后设置于两片分梳板固定座111之间;分梳板113上设有若干个竖直方向的竖向通孔;横向通孔和竖向通孔叠加形成若干排和若干列排列整齐的经纱
通道。每个经纱通道供一根经纱4穿过,若干排和若干列排列整齐的经纱通道将经纱4分开并整齐排列,以实现对经纱4的分梳,避免多根经纱4堆积、缠绕或者摩擦受损。若干根分层棒112的两端通过轴承116和两片分梳板固定座111连接;分梳板固定座111上设有用于固定分梳板113的槽孔117。分层棒112的材质为不锈钢、镀铬棒、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
35.具体地,如图3所示,分梳板113包括上下设置的两块固定板114和设置于两块固定板114之间的格栅115;格栅115上设有若干个竖直方向的竖向通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格栅115的材质为不锈钢,格栅115由若干根圆柱形的不锈钢棒组成,圆柱形的不锈钢表面光滑,避免了对经纱4的损坏。分梳组件11的格栅115的密度为3-20根/cm。
36.如图4所示,集束组件21与分梳组件11的构造相同,尺寸不同。集束组件21的高度等于分梳组件11的高度,宽度大于分梳组件11的宽度。集束组件21的宽度根据待织物的预设制造宽度设置。集束组件21个部件的材质与分梳组件11相同,且格栅的密度与分梳组件11相同。若干个在高度方向上进行排列组合的集束组件21形成集束机构2,集束机构2的高度、不同集束组件21之间的距离以及集束机构2和分梳机构1的具体位置关系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从分梳机构1引出的经纱4,可根据预先设置好的分层依次对应进入到集束机构2中,尽量使纱线4每次发生较小的弯折,避免纱线4的断裂。
37.如图1所示,该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还包括设置于集束机构2和织机之间的一组上下布置的压纱辊3,压纱辊3分别通过内部的可转动的旋转轴转动(两个旋转轴的直径一致)。集束机构2送出的经纱4从两个压纱辊3之间通过,两个压纱辊3对集束机构2送出的经纱4在高度方向上进行第二次收拢。整个过程中,经纱4在高度方向上进行两次收拢,相比于一次收拢,两次收拢的集束角较小,避免经纱4发生较大的弯折而断裂。压纱辊3的表面材料为不锈钢、镀铬棒、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压纱辊3的长度大于待织物的宽度,且相邻压纱辊3之间的间距大于待织物的厚度。
38.分梳机构1和集束机构2之间的距离为0.5-1.5m,集束机构2和压纱辊3之间的距离为0.5-3m,集束机构2的对称面和分梳机构1的对称面重合。
3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层高密织物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采用上述所述的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进行经纱4的收拢,包括如下步骤:
40.s1.根据待织物的预设织造厚度(层数)和宽度将若干个分梳组件11在宽度和高度方向上进行排列组合得到分梳机构1;
41.s2.根据分梳机构1的高度、幅宽以及待织物的预设织造厚度和宽度将若干个集束组件21在高度方向上进行组合排列得到集束机构2;
42.s3.根据待织物的预设织造厚度和宽度设置压纱辊3的长度以及相邻压纱辊3之间的间距;
43.s4.送经装置将经纱4输送至分梳机构1,每根经纱4穿过分梳组件11上设置的不同的经纱通道;经纱4经分梳机构1的梳理、定位和预集束后,再经过集束机构2,经纱4从分梳机构1到集束机构2的过程中,在高度和宽度方向上均进行第一次收拢(此时,经纱4在宽度方向上已经达到待织物的预设织造宽度);经纱4再经集束机构2的定幅和集束后,进入一组压纱辊3之间,在高度方向上进行第二次收拢;最后进入织机进行织造。
44.如果待织物的厚度和宽度均太大,可以在高度和宽度上进行多次收拢,防止每次收拢过程中集束角过大。
45.下面通过多个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46.实施例1
47.一种20层厚、1m宽、面经密为10根/cm的多层高密织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的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进行经纱4的收拢,包括如下步骤:
48.s1.组装分梳机构1:
49.根据待织物的预设织造厚度(层数)和宽度将若干个分梳组件11在宽度和高度方向上进行排列组合得到分梳机构1,具体为:
50.分梳组件11包括竖直设置的两片分梳板固定座111和设置于两片分梳板固定座111之间的6根分层棒112和分梳板113。
51.其中,分梳板固定座111上设有6个用于承载轴承116的轴承孔,相邻的轴承孔之间的距离为15mm。6根分层棒112可以将每个分梳组件11分为5层,即每个分梳组件11有5层。分层棒112的总长度为180mm,其中,两片分梳板固定座111之间的分层棒112的长度为110mm、直径为8mm;分层棒112两端各有长度为35mm、直径为6mm的一段,该段用于连接轴承116。
52.分梳板固定座111上设置一个长度为100mm,宽度为10mm的槽孔117,用于固定分梳板113。分梳板113的总长度为170mm,分梳板113中格栅115的密度为10根/cm(格栅115的密度根据待织物的面经密自由选择),每个分梳组件11的每一层有至少100个供经纱4穿过的经纱通道。
53.将分梳组件11按照横向2个、纵向2个的方式进行排列(横向2个为同一行,纵向2个为同一列),得到2
×
2结构的第一组装单元(共10层,每层容纳200根经纱4)。其中,第一组装单元中,横向的2个分梳组件11之间的间隙为200mm,纵向的2个分梳组件11之间的间隙为200mm。
54.将得到的第一组装单元再进行横向5个,纵向2个的方式进行排列,得到5
×
2结构的第二组装单元(共20层,每层容纳1000根经纱4,即为待织物的层数和宽度)。其中,第二组装单元中,横向相邻的两个第一组装单元之间的间隙为500mm,纵向相邻的两个第一组装单元之间的间隙为400mm。
55.第一组装单元和第二组装单元中间隙的设置,目的是在织造过程中方便操作人员随时进入送经区域,对断纱进行查、更换或者接头。
56.s2.组装集束机构2:
57.根据分梳机构1的高度、幅宽以及待织物的预设织造厚度和宽度将若干个集束组件21在高度方向上进行组合排列得到集束机构2具体为:
58.集束组件21与分梳组件11的构造相同,尺寸不同。集束组件21的高度等于分梳组件11的高度,宽度大于分梳组件11的宽度。
59.集束组件21的分层棒依然为6根,即每个集束组件21有5层。分层棒长度为1180mm,其中,两片分梳板固定座之间的分层棒的长度为1110mm、直径为8mm。
60.集束组件21的分梳板总长度为1170mm,分梳板中的格栅密度为10根/cm,每层至少容纳1000根经纱4。
61.将集束组件21按照纵向2个的方式进行排列,得到第三组装单元(共10层,每层容纳1000根经纱4)。其中,第三组装单元中,纵向的2个集束组件21之间的间隙为140mm。
62.将得到的第三组装单元再进行纵向2个的方式进行排列,得到第四组装单元(共20
层,每层容纳1000根经纱4,即为待织造物的层数和宽度)。其中,第四组装单元中,纵向相邻的两个第三组装单元之间的间隙为400mm。
63.第三组装单元和第四组装单元中间隙的设置,目的是在织造过程中方便操作人员随时进入送经区域,对断纱进行查、更换或者接头。
64.s3.组装压纱辊3:
65.选择长度为1180mm的压纱辊3(长度略长于待织物的宽度),直径为80mm的旋转轴,上下压纱辊3的轴心间距为110mm。
66.s4.织造:
67.送经装置将经纱4输送至分梳机构1,每根经纱4穿过分梳组件11上设置的不同的经纱通道;经纱4经分梳机构1的梳理、定位和预集束后,再经过集束机构2,在高度和宽度方向上均进行第一次收拢,经集束机构2的定幅和集束后,进入一组压纱辊3之间,在高度方向上进行第二次收拢;最后进入织机进行织造。
68.实施例2
69.一种50层厚、1m宽、面经密为10根/cm的多层高密织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的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进行经纱4的收拢,包括如下步骤:
70.s1.组装分梳机构1:
71.所用分梳组件11的尺寸与实施例1相同。
72.将分梳组件11按照横向2个、纵向2个的方式进行排列(横向2个为同一行,纵向2个为同一列),得到2
×
2结构的第一组装单元(共10层,每层容纳200根经纱4)。其中,第一组装单元中,横向的2个分梳组件11之间间隙为200mm,横向的2个分梳组件11之间间隙为200mm。
73.将得到的第一组装单元再进行横向5个,纵向5个的方式进行排列,得到5
×
5结构的第二组装单元(共50层,每层容纳1000根经纱4,即为待织物的层数和宽度)。其中,第二组装单元中,横向相邻的两个第一组装单元之间的间隙为500mm,纵向相邻的两个第一组装单元之间的间隙为200mm。
74.s2.组装集束机构2:
75.所用集束组件21的尺寸与实施例1相同。
76.将集束组件21按照纵向2个的方式进行排列,得到第三组装单元(共10层,每层容纳1000根经纱4)。其中,第三组装单元中,纵向的2个集束组件21之间间隙为140mm。
77.将得到的第三组装单元再进行纵向5个的方式进行排列,得到第四组装单元(共50层,每层容纳1000根经纱4,即为待织物的层数和宽度)。其中,第四组装单元中,纵向相邻的两个第三组装单元之间的间隙为200mm。
78.s3.组装压纱辊3:
79.选择长度为1180mm的压纱辊3(长度略长于待织造物的宽度),直径为80mm的旋转轴,上下压纱辊3的轴心间距为110mm。
80.s4.织造:
81.送经装置将经纱4输送至分梳机构1,每根经纱4穿过分梳组件11上设置的不同的经纱通道;经纱4经分梳机构1的梳理、定位和预集束后,再经过集束机构2,在高度和宽度方向上均进行第一次收拢,经集束机构2的定幅和集束后,进入一组压纱辊3之间,在高度方向上进行第二次收拢;最后进入织机进行织造。
82.实施例3
83.一种20层厚、1m宽、面经密为8根/cm的多层高密织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的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进行经纱4的收拢,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所用分梳组件11的尺寸与实施例1不同,分梳板113中格栅115的密度为8根/cm;所用集束组件21的尺寸与实施例1不同,分梳板中格栅的密度也为8根/cm。分梳组件11和集束组件21的排列组合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84.实施例4
85.一种80层厚、1.6m宽、面经密为8根/cm的多层高密织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的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进行经纱4的收拢,包括如下步骤:
86.s1.组装分梳机构1:
87.所用分梳组件11的尺寸与实施例1不同,分梳板113中格栅115的密度为8根/cm。
88.将分梳组件11按照横向2个、纵向2个的方式进行排列(横向2个为同一行,纵向2个为同一列),得到2
×
2结构的第一组装单元(共10层,每层容纳160根经纱4)。其中,第一组装单元中,横向的2个分梳组件11之间间隙为200mm,横向的2个分梳组件11之间间隙为200mm。
89.将得到的第一组装单元再进行横向8个,纵向8个的方式进行排列,得到8
×
8结构的第二组装单元(共80层,每层容纳1280根经纱4,即为待织物的层数和宽度)。其中,第二组装单元中,横向相邻的两个第一组装单元之间的间隙为500mm,纵向相邻的两个第一组装单元之间的间隙为200mm。
90.s2.组装集束机构2:
91.所用集束组件21的尺寸与实施例1不同,集束组件21的分层棒长度为1680mm,其中,两片分梳板固定座之间的分层棒的长度为1610mm、直径为8mm。分梳板总长度为1670mm,分梳板中格栅的密度为8根/cm。
92.将集束组件21按照纵向2个的方式进行排列,得到第三组装单元(共10层,每层容纳1280根经纱4)。其中,第三组装单元中,纵向的2个集束组件21之间间隙为140mm。
93.将得到的第三组装单元再进行纵向8个的方式进行排列,得到第四组装单元(共80层,每层容纳1280根经纱4,即为待织物的层数和宽度)。其中,第四组装单元中,纵向相邻的两个第三组装单元之间的间隙为200mm。
94.s3.组装压纱辊3:
95.选择长度为1680mm的压纱辊3(长度略长于待织造物的宽度),直径为80mm的旋转轴,上下压纱辊3的轴心间距为110mm。
96.s4.织造:
97.送经装置将经纱4输送至分梳机构1,每根经纱4穿过分梳组件11上设置的不同的经纱通道;经纱4经分梳机构1的梳理、定位和预集束后,再经过集束机构2,在高度和宽度方向上均进行第一次收拢,经集束机构2的定幅和集束后,进入一组压纱辊3之间,在高度方向上进行第二次收拢;最后进入织机进行织造。
98.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及多层高密织物的制备方法,可以根据待织物的厚度(层数)和宽度,通过分梳组件的自由组合得到分梳机构,通过集束组件的自由组合得到集束机构,能够很好地实现经纱在宽度和高度方向的收拢,且不同根经纱之间不会摩擦、纠缠,同时经纱每次收拢的弯折角度很小,经纱不会出现磨损以及断
裂的问题;装置的灵活性高,应用范围广,适用于纱架、微分经轴送经方式(该送经方式的不同送经单元之间互不干扰,分开控制);能有效解决多层高密织物织造过程中,送经宽度远高于织造宽度而导致的织造困难的问题;解决多层高密织物织造过程中,集束角度过大,导致经纱磨损以及断裂的问题。
99.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所述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设置于送经装置和织机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经纱前进方向依次设置的分梳机构和集束机构;所述分梳机构包括若干个在宽度和高度方向上进行排列组合的分梳组件;所述集束机构包括若干个在高度方向上进行排列组合的集束组件;所述集束机构的高度和宽度均小于所述分梳机构的高度和宽度,所述集束机构的宽度等于待织物的织造宽度;所述送经装置送出的经纱经所述分梳机构的梳理、定位和预集束后,再经所述集束机构的定幅和集束,实现所述经纱在宽度和高度方向上的收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梳组件和每个所述集束组件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均包含若干条经纱通道,且所述分梳机构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经纱通道的数量与所述集束组件同一水平面上的所述经纱通道的数量相等,所述分梳机构同一竖直面上的所述经纱通道的数量与所述集束机构同一竖直面上的所述经纱通道的数量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梳组件均包括竖直设置的两片分梳板固定座和设置于两片所述分梳板固定座之间的若干根分层棒和分梳板;若干根所述分层棒上下布置,且所述分层棒与所述分梳板固定座相互垂直,若干根所述分层棒形成若干个水平方向的横向通孔;若干根所述分层棒和所述分梳板前后设置于两片所述分梳板固定座之间;所述分梳板上设有若干个竖直方向的竖向通孔;所述横向通孔和所述竖向通孔叠加形成若干个所述经纱通道,所述经纱通道将所述经纱分成若干排和若干列,以实现对所述经纱的分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梳板包括上下设置的两块固定板和设置于两块固定板之间的格栅;所述格栅上设有若干个竖直方向的所述竖向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根所述分层棒的两端通过轴承和两片所述分梳板固定座连接;所述分梳板固定座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分梳板的槽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束组件与所述分梳组件的构造相同,尺寸不同;所述集束组件的高度等于所述分梳组件的高度,宽度大于所述分梳组件的宽度;所述分梳组件的所述格栅的密度为3-20根/cm,所述集束组件的格栅密度与所述分梳组件的所述格栅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集束机构和所述织机之间的一组压纱辊,一组所述压纱辊上下布置,所述集束机构送出的所述经纱穿过一组所述压纱辊的缝隙,实现对所述经纱的再次收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梳机构和所述集束机构之间的距离为0.5-1.5m,所述集束机构和所述压纱辊之间的距离为0.5-3m。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棒的材质为不锈钢、镀铬棒、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所述格栅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格栅由若干根圆柱形的不锈钢棒组成;所述压纱辊的表面材料为不锈钢、镀铬棒、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10.一种多层高密织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多层高密经纱收
拢装置进行所述经纱的收拢,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待织物的预设织造厚度和宽度,将若干个所述分梳组件在宽度和高度方向上进行排列组合,得到所述分梳机构;s2.根据所述分梳机构的高度、幅宽以及待织物的预设织造厚度和宽度,将若干个所述集束组件在高度方向上进行组合排列,得到所述集束机构;s3.所述送经装置将所述经纱输送至所述分梳机构,所述经纱经所述分梳机构的梳理、定位和预集束后,再经过所述集束机构,在高度和宽度方向上均进行第一次收拢,经所述集束机构的定幅和集束后,进入所述织机进行织造。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及多层高密织物的制备方法。该多层高密经纱收拢装置设置于送经装置和织机之间;包括沿经纱前进方向依次设置的分梳机构和集束机构;分梳机构包括若干个在宽度和高度方向上进行排列组合的分梳组件;集束机构包括若干个在高度方向上进行排列组合的集束组件;集束机构的高度和宽度均小于分梳机构的高度和宽度,集束机构的宽度等于待织物的织造宽度。本发明可以根据待织物的厚度和宽度,自由组合分梳组件得到分梳机构,自由组合集束组件得到集束机构,能够很好地实现经纱在宽度和高度方向的收拢,且不同根经纱之间不会摩擦、纠缠,同时经纱每次收拢的弯折角度很小,经纱不会出现磨损以及断裂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李文斌 何加浩 金鑫鹏 李久刚 刘可帅 刘洋 徐卫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武汉纺织大学

技术研发日:

2022.09.02

技术公布日:

2022/11/2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22:31: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58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经纱   所述   机构   组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