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际化的渐进扩张模式-国际企业管理

第一节企业国际化的渐进扩张模式
知识点1:渐进扩张模式的提出背景
企业渐进式国际化扩张模型是由Johanson and Vahlne(1977 JIBS)在《企业国际化进程:知识发展与海外市场承诺提升模型》一文中提出来的,已成为西方企业国际化扩张的经典范式。该渐进扩张模型聚焦于个体企业对于海外市场知识和海外业务知识进行渐进式的收购、整合和使用的过程,以及对于海外市场的连续不断的、逐渐提升的承诺水平。渐进扩张模式认为,缺乏本土市场知识是企业发展国际业务的主要障碍,国际化运作则有助于掌握本土市场知识。基于该基本假设,企业国际化被认为是一种渐进式学习过程,是企业市场知识和市场承诺之间不断发展的渐进过程。公司首先在外国市场中进行初始投入,并通过这种初始投入获得当地市场知识,包括对于当地市场环境、政府政策、竞争态势和顾客需求等。基于这些知识,跨国公司开始评估其现有的经营活动、市场投资范围以及增加投资所能够带来的机会提升,在此基础上进行对外投资。这样就使得公司拥有更多的市场知识。通过几次投资循环,公司就能够逐渐开发出当地市场必须的能力和知识,从而发展成为在国外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有效竞争者。
知识点2:渐进扩张模式的理论探索
基于Johanson and Vahlne(1977 JIBS)提出的渐进过程模型,诸多学者开始深入探索跨国公司国外市场进入步伐、扩张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后续研究主要集中在外来者劣势与企业如何通过渐进国际化来不断学习和了解东道国市场环境,从而逐步克服外来者劣势,实现国际化战略意图。Nadolska and Barkema (2007 JIBS)在《学会国际化:海外并购的步伐和成功》一文中研究认为,国际收购将受益于海外收购经验、国内收购经验和国际合资企业经验,但其学习过程易存在偏差。跨国公司只有从已有并购经验中学会其关于国别文化和进入模式
的知识中哪部分能够被成功运用于新的并购情景,才能够在后续的跨国并购中获得经营成功。
从经验角度出发,基于渐进式国际化过程模型,Nadolska and Barkema(2007 JIBS)研究指出,跨国公司每年国际收购数量将会随着国际并购经验的增加而增加;跨国公司海外收购经验和海外收购成功之间存在U型关系;跨国公司每年收购数量将会随着国内并购经验的增加而增加;跨国公司国内收购经验与海外收购成功之间存在U型关系;跨国公司每年海外收购数量将会随着国际合资企业经验的增加而增加;国际合资企业经验与海外收购成功之间存在U型关系。以上研究表明,企业国际化行为经验将有助于企业海外经营取得成功,从将进一步推动企业采取国际化战略,提高国际化水平。
知识点3:渐进扩张模式的现实意义
渐进扩张模式的基本思想源于1977年Johanson and Vahlne(1977 JIBS)提出的渐进过程模型(以及乌普萨拉模型),虽然看似久远,但是其对于我们当前企业国际化行为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地,在国别差异比较大的情况下,以及在公司实力差别比较大的情况下,渐进扩张模式仍然是公司降低国际化风险、提高国际化成效的重要扩张模式。特别地,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中国企业国际化起步较晚,主要是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才有这较为快速的增长。由于历史经验缺乏,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着更加严重的外来者劣势威胁(liability of foreign),对于所投资东道国环境特别是经营规则还缺乏深入认识,更谈不上能够主动去识别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诸多劣势和风险,因此强化中国企业对于东道国市场的认识对于中国企业国际化而言,意义十分重大。
二氧化碳吸附剂第二节企业国际化的快速扩张模式
中医管理系统知识点1:快速扩张模式的提出背景陈蓉 海藻
自从Hymer(1960)提出垄断优势理论以来,学者们开始探索哪些因素将会影响企业进行国际扩张。Kogut and Chang(1991 RES)研究认为,无形资产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对外直接投资被认为是一种渐进发展过程,这种观点认为前期投资将会影响到后续投资的性质和择机。Johanson and Wiedersheim-Paul(1975 JMS)、Johanson and Vahlne(1977 JIBS)和Davidson (1980 JIBS)等研究认为,企业国际化应该遵循渐进发展进程,从“心理距离”(psychic distance)较小的国家开始逐步进入到心理距离较大的国家。在此,读者需要思考和理解:什么是心理距离?其表现形式如何?如何影响到企业的国
际化经营?
脱蜡铸造
知识点2:快速扩张模式的现实意义
在快速扩张模式对于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作用方面,学术界研究发现存在相左现象。有学者研究发现,快速扩张对于企业业绩的影响作用,之所以存在不同的研究发现,主要原因在于情景因素的干扰,也就是考察影响快速扩张模式和国际化业绩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
Chang and Rhee(2011 JIBS)试图综合两种不同研究发现,阐述在什么情况下快速扩张将有助于提高经营业绩。其实证研究有助于解释这种相左的研究发现,从而弥补研究空白。Chang and Rhee(2011 JIBS)从企业内在的资源和能力以及外在的环境竞争性两个方面,诠释了在何种情况下快速扩张将会提高经营业绩。在企业内在的资源和能力方面,Chang and Rhee(2011 JIBS)基于资源和能力理论,认为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等能够正向调节FDI扩张速度与企业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在竞争压力方面,Chang and Rhee(2011 JIBS)基于产业竞争理论,认为产业国际化将会正向调节FDI扩张速度与企业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控制器这一研究发现再次表明,在讨论企业国际化战略及其经营业绩时,有必要考察特定情景对于国际化扩张模式的业绩效应的影响作用。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一方面,中国企业更加需要重视内在资源和能力的提升,提高知识的吸收能力和转化能力,以提高扩张速度的业绩效应。如果内在资源和能力没有跟上,那么过快的国际化扩张速度将可能破坏企业的平稳发展。在如何提升内在资源和能力问题上,中国企业需要重视战略转型,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导向及其所需资源和能力,通过内部自我发展或者外部兼并收购等方式来提升资源和能力水平。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需要准行业,积极融入国际化程度高的行业,以提高扩张速度的业绩效应。
知识点3:快速扩张模式的理论拓展
与快速扩张模式相关的一个模式是国际创业模式。所谓国际创业,是指跨越国界的机会识别、机会设定、机会评价和机会利用,其目的是创造未来的产品和服务(Oviatt and McDougall, 2005 JIBS)。国际创业的核心要义,在于探索如何发挥创业精神、把握成长机会、突破资源瓶颈和保持快速发展。自1934年Schumpeter提出企业家概念以来,企业家研究日益得到人们重视。企业家的本质特征,在于具有创业创新精神。Oviatt and McDougall(1994 JIBS)发表的《国际新创企业理论》一文,在国际创业理论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当前,世界各国企业国际化进程日趋加快,中国企业不能遵循西方渐进式国际化进程,必须
探索符合国情的国际创业模式,以嵌入全球价值网络体系,并逐渐提高在该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因此,研究如何更好地进行国际创业,对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自从Oviatt and McDougall(1994 JIBS)发表《国际新创企业理论》之后,国际创业日益得到重视,国外已成立了研究国际创业的专业学术期刊《JIE》(《国际创业期刊》)。国外学者对于国际创业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企业家、企业特征、创业环境和公司绩效等方面。其中,企业家研究涉及到哲学观、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等;企业特征研究涉及到结构、资源和产品等;创业环境研究涉及到市场特征和产业特征等;公司绩效研究涉及到财务绩效研究和非财务绩效研究等。此外,Shane and Venkataraman(2000 AMR)提出的DEE(Discovery,Evaluation和Exploitation)框架,促进了不同创业学派观点的融合。Baker, Gedajlovic and Lubatkin(2005 JIBS)在Shane and Venkataraman(2
000 AMR)提出的DEE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不同国别企业“创业过程差异性”比较分析框架(CDEE,Comparative DEE)。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推动了国际创业研究的发展,但在经理人如何影响国际创业问题上,现有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
第三节企业国际化的跳板战略模式
知识点1:跳板战略模式的提出背景
制度转型影响到企业国际化扩张模式的选择。在《中国转型及其对于国际商务的影响》一文中,Child and Tse(2001 JIBS)阐述了中国的制度变革对于其国际商务的影响作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在国际商务中扮演着越加重要角。中国经济转型的特殊性还表现在,中国政府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所坚守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方针政策,有力地保持了政府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调控性。在研究中国情景下国际商务时,有必要采用制度视角来进行分析。原因如下:其一,制度视角有助于学者明晰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基本性制度变革,比如私有化以及这些变革如何影响企业行为;同时也有助于检验西方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在转型经济情景下的运用情况。
知识点2:跳板战略模式的理论探索
Luo and Tung(2007 JIBS)在《新兴市场企业的国际化扩张:跳板视角》一文中,提出了跳板模式,
用于认识和分析新兴市场企业的国际化扩张路径选择。跳板行为在进入模式选择和项目区位选择问题上,并未遵从路径依赖或者演化模式,而是基于多重压力而采取的跨越式发展模式。与此同时,这些企业的跳板战略得到来自母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得益于全球参与者愿意在发达国家售卖和分享
战略性资源,以及得益于日渐增强的全球经济和全球生产的融合态势。跳板战略虽然能够给新兴市场企业带来诸多优点,但是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包括面临更多风险和挑战,要求新兴市场的跨国公司克服其关键瓶颈。
进而言之,这些新兴市场跨国公司不能够忽视其母国市场重要性,特别是当来自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跨国公司为这些新兴市场的投资机会所吸引而对其进行投资时。这些全球跨国公司在这些新兴市场进行投资时将会面临外来者劣势威胁,这就为这些新兴市场企业提供了战略性发展机遇。如果这些新兴市场企业忽视其母国市场重要性而忽视对其加以投资,那么将会对其全球竞争地位的形成产生重要负面影响。
知识点3:跳板战略模式的实践特征
Luo and Tung(2007 JIBS)将“跳板模式”特征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兴市场跨国公司采用国际扩张作为跳板以弥补其竞争劣势。
二是,新兴市场跨国公司采用国际扩张作为跳板来克服其后来者劣势。
三是,新兴市场跨国公司采用国际扩张作为跳板来反击全球竞争者在其母国主要立足点。
颠簸的航行四是,新兴市场跨国公司采用国际扩展作为跳板来规避贸易壁垒。
五是,新兴市场跨国公司采用国际扩张作为跳板来规避国内制度约束。
六是,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利用国际扩张作为跳板来确保享受新兴市场政府的优惠待遇。七是,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利用国际扩张作为跳板来充分发挥其在其它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市场的竞争优势。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24: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565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企业   扩张   市场   国际   模式   研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