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银、锌、镉、汞

铜、银、锌、镉、汞
实验目的
1.试验并了解ds 区元素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酸碱性及对热稳定性
日盲紫外探测器2.了解铜、银、锌、镉、汞的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特征
3.了解Cu(Ⅱ)与Cu(Ⅰ),Hg(Ⅱ)与Hg(Ⅰ)的相互转化条件
4.了解铜、银、锌、镉、汞的离子鉴定
实验提要
ds区元素包括铜、银、锌、镉和汞。它们的价电子层结构分别为(n-1)d10ns1和(n-1)d10ns2。在化合物中常见的氧化值。铜为+2 和+1,银为+1,锌和镉为+2,汞为+2 和+1。这些元素的简单阳离子具有或接近18e的构型。在化合物中与某些阳离子有较强的相互极化作用,成键的共价成分较大。多数化合物较难溶于水,对热稳定性较差,易形成配位化合物,化合物常显不同的颜。
例如,这些元素的氢氧化物均较难溶于水,且易脱水变成氧化物。银和汞的氢氧化物极不稳定。常温下即失水变成Ag2O(棕黑)和HgO(黄)。黄HgO加热则生成桔红HgO变体。
Cu(OH)2、Zn(OH)2和Cd(OH)2在常温下较稳定,但受热亦会失水成氧化物。浅蓝Cu(OH)2在80℃失水成棕黑CuO,白Zn(OH)2在125℃开始失水成黄(冷后为白)的ZnO,白Cd(OH)2在250℃变成棕红的CdO。
Zn(OH)2呈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Cu(OH)2呈较弱的两性(偏碱),Cd(OH) 2和Hg(OH)2(HgO)呈碱性,而AgOH为强碱性。Cu2+、Ag+、Zn2+、Cd2+、Hg2+与Na2S溶液反应都生成难溶的硫化物,即CuS(黑),Ag2S(黑),ZnS(白),CdS (黄)和HgS(黑)。其中HgS可溶于过量的Na2S,与S2−生成无的HgS22−配离子。若在此溶液中加入盐酸又生成黑HgS沉淀。此反应可作为分离HgS的方法。根据ZnS、CdS、Ag2S、CuS和HgS溶度积大小,ZnS可溶于稀酸,CdS溶于6mol•L−1HCl 溶液,Ag S和2 CuS溶于氧化性的HNO3,而HgS溶于王水。
ds区元素阳离子都有较强的接受配体的能力,易与H2O、NH3、X−、CN−、SCN−和en等形成配离子。例如Cu(en)22+、Ag(SCN)2−、Zn(H2O)42+、Cd(NH3)42+和HgCl42−等。Hg2+与I−反应先生成桔红HgI2沉淀,加入过量的I−则生成无的HgI42−配离子,它和KOH的混合溶液称为奈斯勒试剂,该试剂能有效地检验铵盐的存在。Cu2+、Ag+、Zn2+、
Cd2+与氨水反应生成Cu(NH3)42+(深蓝)、Ag(NH3)2+(无),Zn(NH3)42+(无),
Cd(NH3)42+(无)等配离子。Hg2+只有在过量的铵盐存在下才与NH3生成配离子。当铵盐不存在时,
则生成氨基化合物沉淀。如:
扩音喇叭HgCl2+2NH3=HgNH2Cl↓+NH4Cl
Hg22+在NH3•H2O中不生成配离子,而发生歧化反应。
2Hg2(NO3)2+4NH3+H2O=HgO•HgNH2NO3↓+2Hg↓+3NH4NO3
难溶物和配合物的形成,可以改变元素的电极电位,影响元素的性质。以铜为例加以说明。铜的部分电位图为:
在水溶液中,Cu+难于存在,它易发生歧化
2Cu+=Cu+Cu2+
要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可使Cu+生成难溶盐或配合物
在CuSO4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SO3 溶液能将Cu2+ 还原为Cu+ ,同时形成
Cu(SO3)35−配离子:
如果移去Cu+难溶盐的阴离子或配合物的配体,Cu+又发生歧化分解。Hg2+与Hg22+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它们有如下平衡:
Hg2++Hg=Hg22+ K=166
反应的方向将取决于对反应条件的控制。例如,在配位剂存在下或当pH≥3 时,Hg22+发生歧化反应:
若Hg2+形成难溶沉淀物或稳定的配合物,上述平衡右移,Hg22+发生歧化。
抗裂抹面砂浆离子的鉴定
Cu2+:Cu2+与黄血盐K4[Fe(CN)6]反应,生成红棕Cu2[Fe(CN)6]沉淀,方法灵敏。Fe3+有干扰。
Zn2+:Zn2+与硫氰合汞酸铵(NH4)2[Hg(SCN)4]生成白的Zn[Hg(SCN)4]沉淀。
Cd2+:Cd2+与S2−生成黄沉淀。若要消除其它金属离子的干扰,可在KCN存在时鉴定。
Hg2+和Hg22+:Hg2+可被SnCl2分步还原,还原产物由白(Hg2Cl2)变为灰或黑(Hg)沉淀。
仪器和药品
(除特别注明外,试剂浓度单位为mol•L−1)
离心机,点滴板
CuSO4(0.1),AgNO3(0.1),ZnSO4(0.1),CdSO4 (0.1),Hg(NO3)2(0.1),Na2S(0.1),
Na2SO3(0.5),NaCl(0.1),KBr(0.1),KI(0.1),Na2S2O3(0.1),CuCl2(饱和),NaOH(2、
医用消毒灭菌6),HCl(浓),NH3•H2O(2,6,浓),H2SO4(1,2),HNO3(1,浓),乙二胺(0.1),EDTA(0.1),
K4[Fe(CN)6](0.1),KSCN(25%,m),葡萄糖(10%,m),汞,Cu片,TAA。
实验内容
请用表格报告实验结果。解释实验现象时,若涉及化学反应,均要求写出反应方程式。实验废液回收在指定容器中。
1.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在数滴CuSO4溶液中,滴加适量的2mol•L−1NaOH溶液,生成沉淀后离心分离。将沉淀分成3 份,其中1 份加热,试验其对热的稳定性;其它2份分别试验沉淀在
6mol•L−1NaOH和2mol•L−1H2SO4溶液中溶解的情况。分别用ZnSO4、CdSO4、AgNO3和Hg(NO3)2溶液代替CuSO4溶液,将制得的沉淀分别试验其对热、对稀酸和强碱作用的情况。
2.配合物
(1)氨合物:在AgNO3溶液中滴加2mol•L−1NH3•H2O,观察沉淀的生成与溶解。再用沉淀溶解后的溶液试验其对热稳定性和与酸、碱作用的情况。分别用CuSO4、ZnSO4和CdSO4溶液代替AgNO3溶液重复上述实验。
(2)铜的其它配合物
①取几滴CuSO4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2mol•L−1NH3•H2O至使生成的沉淀溶解,转加乙二胺溶液,观察溶液颜的变化,再滴加EDTA溶液,溶液颜又有何变化?比较以上3 种铜的配合物的稳定性并解释之。
②试验CuSO4溶液与K4[Fe(CN)6]溶液的作用,观察沉淀的颜。此反应常用于鉴定Cu2+离子。
(3)配合反应与沉淀反应:利用实验提供的下列试剂:AgNO3、NaCl、KBr、KI、Na2SO3和2mol•L−1NH3•H2O等溶液设计试管实验,比较AgCl、AgBr、AgI的溶解度和Ag(NH3)2−、Ag(S2O3)23−稳定性的大小。
3.Cu(Ⅱ)与Cu(I)的相互转化
(1)氧化亚铜的生成和性质:在数滴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6mol•L−1NaOH溶液,使生成的沉淀溶解后再加入数滴葡萄糖溶液。摇匀,水浴微热,观察现象。将沉淀离心分离,弃去清液,沉淀用蒸馏水洗涤后加入2mol•L−1H2SO4溶液,水浴加热,观察沉淀溶解的情况,溶液的颜,剩余沉淀是何物?
(2)碘化亚铜的形成:取数滴CuSO4溶液于离心试管中,滴加KI溶液,观察现象。
CuI是什么颜?如何消除I2颜的干扰?
(3)CuCl的形成: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mL饱和的CuCl2溶液和约2mL浓HCl,再加入少许铜屑,小火加热片刻,此时溶液颜加深,继续加热微沸片刻,待溶液颜由深变浅时,将溶液倾入约100mL水中,观察产物的颜和状态。
4.汞的化合物
(1)HgS的生成与性质:于两支离心试管中,各加入2 滴Hg(NO3)2溶液,分别滴加TAA溶液,观察沉淀的颜。离心分离,弃去清液,将沉淀洗涤后,于一支试管加入Na2S溶液,观察现象。于另一支试管加入几滴6mol•L−1HNO3溶液,搅匀、观察沉淀是否溶解?若不溶解再滴加几滴王水(HNO3:
浓HCl=1:3)搅匀,此时有何变化?双绞线视频传输器
(2)Hg2+配合物的生成及其应用
甲醇灶①在2滴Hg(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观察沉淀的颜。继续加入KI,观察沉淀的溶解,再加入几滴2mol•L−1NaOH溶液并摇匀。然后试验上述溶液与NH4Cl溶液作用的情况。
②取2 滴Hg(NO3)2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数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将溶液分成两份,分别试验该溶液与硫酸锌溶液和氯化钴溶液作用的情况。此反应常用来鉴定Zn2+和Co2+。
5.Hg(II)和Hg(I)的相互转化
(1)取2 滴Hg(NO3)2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数滴NaCl溶液,观察现象。再加入
2mol•L−1NH3•H2O有何变化?
(2)取4 滴Hg(NO3)2溶液于试管中,加入l滴汞(小心取用,切勿洒出瓶外!),振荡试管。将清液转移至另外两支试管(余下的汞要回收!),于其中一支加入数滴NaCl溶液,观察现象。于另一支加入几滴2mol•L−1NH3•H2O,观察现象。并与(1)实验作比较。
选做部分
(1)用下列试剂设计Cu+的歧化和反歧化实验。CuSO4(0.1mol•L−1),Na2SO3
(0.5mol•L−1),H2SO4(2mol•L−1)和浓NH3•H2O。
(2)现有Cu2+、Ag+、Zn2+和Hg2+等4 种离子的混合液,根据氯化物和硫化物的性质,将它们分离并检出。混合液取0.1mol•L−1的下列试剂:CuSO4、AgNO3、ZnSO4和Hg(NO3)2溶液各3滴配成。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44: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519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溶液   沉淀   生成   反应   观察   实验   加入   颜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