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复习题1(参考)解析

RFID复习题1(参考)解析
一、填空题
1、自动识别技术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地获取
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常见的自动识别技术有语音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条码识别技术(至少列出四种)。
2、RFID的英文缩写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3、RFID系统通常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和计算机通信网络三部分组成。
4、在RFID系统工作的信道中存在有三种事件模型:
①以能量提供为基础的事件模型
②以时序方式提供数据交换的事件模型
③以数据交换为目的的事件模型
5、时序指的是读写器和电子标签的工作次序。通常,电子标签有两种时序:
TTF(Target Talk First),RTF(Reader Talk First)。
6、读写器和电子标签通过各自的天线构建了二者之间的非接触信息传输通道。根据观测点与天线之
间的距离由近及远可以将天线周围的场划分为三个区域:非辐射场区、辐射近场区、辐射远场区。
7、上一题中第二个场区与第三个场区的分界距离R为R=2D2/λ。(已知天线直径为D,天线波长为
。)
8、在RFID系统中,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能量与数据的传递都是利用耦合元件实现的,RFID系
统中的耦合方式有两种:电感耦合式、电磁反向散射耦合式。
9、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数据交换方式也可以划分为两种,分别是负载调制、反向散射调制。
10、按照射频识别系统的基本工作方式来划分,可以将射频识别系统分为全双工、半双工、时序系
统。
11、读写器天线发射的电磁波是以球面波的形式向外空间传播,所以距离读写器R处的电子标签的
功率密度S为(读写器的发射功率为P Tx,读写器发射天线的增益为G Tx,电子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距离为R):S= (P Tx·G Tx)/(4πR2)。
12、按照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作用距离可以将射频识别系统划分为三类:
硅胶分条机密耦合系统、远耦合系统、远距离系统。
13、典型的读写器终端一般由天线、射频模块、逻辑控制模块三部分构成。
14、控制系统和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主要通过读写器的接口来完成。一般读写器的I/O接口形式
主要有:USB、WLAN、以太网接口、RS-232串行接口、RS-485串行接口。
15、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对RFID系统的读写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
的读写器也将朝着多功能、小型化、便携式、嵌入式、模块化的方向发展。
16、从功能上来说,电子标签一般由天线、调制器、编码发生器、时钟、存储电路组成。
后挂式耳机
17、读写器之所以非常重要,这是由它的功能所决定的,它的主要功能有:
与电子标签通信、标签供能、多标签识别、移动目标识别。
18、根据电子标签工作时所需的能量来源,可以将电子标签分为有源/无源标签。
19、按照不同的封装材质,可以将电子标签分为纸、塑料、玻璃。
20、电子标签的技术参数主要有传输速率、读写速度、工作频率、能量需求。
21、未来的电子标签将有以下的发展趋势:成本低,体积小,容量大,工作距离远。
22、完整性是指信息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保证信息完整性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协议、纠错编码方法、密码校验和方法、数字签名、公证。
23、常用的差错控制方式主要有检错重发、前向纠错、混合纠错。
24、差错控制时所使用的编码,常称为纠错编码。根据码的用途,可分为检错码和纠错码。
25、在发送端需要在信息码元序列中增加一些差错控制码元,它们称为监督码元。
26、设信息位的个数为k,监督位的个数为r,码长为n=k+r,则汉明不等式为:2r-1≥n。
A 、认证传输方式
B 、加密传输方式
C 、混合传输方式
D 、分组传输方式
17、电子标签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能量全部是由阅读器供给的,这一类电子标签称为  B    。
A 、有源标签
B 、无源标签
C 、半有源标签
D 、半无源标签
18、在天线周围的场区中有一类场区,在该区域里辐射场的角度分布与距天线口径的距离远近是不
相关的。这一类场区称为  A  。
A 、辐射远场区
B 、辐射近场区
C 、非辐射场区
D 、无功近场区
19、在射频识别系统中,最常用的防碰撞算法是 C    。
引道结构图A 、空分多址法
B 、频分多址法
C 、时分多址法
D 、码分多址法。
20、在纯ALOHA 算法中,假设电子标签在t 时刻向阅读器发送数据,与阅读器的通信时间为To ,
则碰撞时间为  A  。
A 、2To
B 、To
C 、t+To
D 、0.5To
21、在基本二进制算法中,为了从N 个标签中出唯一一个标签,需要进行多次请求,其平均次数
L 为: B    。
A 、2log N
B 、21log N +
C 、2N
D 、21N +
22、RFID 信息系统可能受到的威胁有两类:一类是物理环境威胁,一类是人员威胁,下列哪一项属
于人员威胁: D    。
A 、电磁干扰
B 、断电
C 、设备故障
D 、重放攻击
23、RFID 系统面临的攻击手段主要有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两种。下列哪一项属于被动攻击:  C    。
A 、获得RFID 标签的实体,通过物理手段进行目标标签的重构。
B 、用软件利用微处理器的通用接口,寻求安全协议加密算法及其实现弱点,从而删除或篡改标签内
容。
C 、采用窃听技术,分析微处理器正常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电磁特征,获得RFI
D 标签和阅读器之
间的通信数据。
D 、通过干扰广播或其他手段,产生异常的应用环境,使合法处理器产生故障,拒绝服务器攻击等。
勒夫波
24、通信双方都拥有一个相同的保密的密钥来进行加密、解密,即使二者不同,也能够由其中一个
很容易的推导出另外一个。该类密码体制称为 B    。
A 、非对称密码体制
B 、对称密码体制
C 、RSA 算法
D 、私人密码体制
25、射频识别系统中的加密数据传输所采用的密码体制是  D  。
A 、非对称密码体制
B 、RSA 算法文具盒生产过程
光滑爪蟾
C 、DES 算法
D 、序列密码体制
26、当读写器发出的命令以及数据信息发生传输错误时,如果被电子标签接收到,那么不会导致以
下哪项结果: A  。
A 、读写器将一个电子标签判别为另一个电子标签,造成识别错误;
B 、电子标签错误的响应读写器的命令;
C 、电子标签的工作状态发生混乱;
D 、电子标签错误的进入休眠状态。
27、设编码序列中信息码元数量为k ,总码元数量为n ,则比值k/n 就是 D    。
A 、多余度
B 、冗余度
C 、监督码元
D 、编码效率
28、射频识别系统中的哪一个器件的工作频率决定了整个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频率,功率大小决定
了整个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距离: C    。
A 、电子标签
B 、上位机
C 、读写器
D 、计算机通信网络
29、工作在13.56MHz 频段的RFID 系统其识别距离一般为  C    。
A 、<1cm
B 、<10cm
C 、<75cm
D 、10m
30、DSRC 标准适用的频段是  D    。
A 、<150KHz
B 、433.92MHz 和860~960MHz
C 、13.56MHz
D 、2.45~5.8GHz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7:22: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492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子标签   读写器   识别   天线   标签   信息   技术   系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