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51单片机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 184
基于C51单片机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陈  强
0  引言
电加热炉在冶金、化工、机械等领域具备广泛的用途,但是其控制具有非线性、大滞后、大惯性和时变性等特点,常规控制方法难以实现较高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相比之下,经典的增量PID 控制算法,无需针对控制对象建立数学模型,便可实现较发复杂系统的精确控制。因此,基于简单的C51单片机控制器设计了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采用经典PID 算法进行温度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PID 控制达到了较高的温度控制效果。
1  系统整体设计
整个系统由C51单片机、温度控制驱动电路、电加热炉、传感器阵列、放大和滤波电路、多通道转换开关、ADC 模块和LCD 显示模块组成。C51单片机为普通80C51单片机,用于整个系统的控制、传感器信号的采集以及电加热控制算法的实现。温度控制驱动电路是电加热炉和控制器之间的桥梁,实施电加热炉的电源开断的实现。传感器阵列采用多个温度传感器,分布在加热炉的不同地方,以实现整个加热炉的温度精准采集。放大和滤波电路用于进行传感器信号的放大和滤除干扰信号。ADC 模块用于采集各个传感器的实时温度数据。
温度传感器阵列用于感知加热炉内各点温度,由于炉内温度不均匀,则由各点值平均值作为控制依据。温度传感器均为模拟温度传感器,其信号输出需要经过放大器和滤波器进行放大和滤波,之后送至AD 转换器,进行多路信号切换采样。最终该信号送至单片机控制器中,由单片机控制对采集值进行换算,并将换算值显示在LCD 屏上,同时,将该温度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计算误差值,并将该误差代入增量PID 控制算法,进而计算出控制增量,进而产生PWM 信号控制加热丝进行加热。依次进行,直至实测温度值与设定值之差满足设定误差,即达到温度平衡。
2  系统硬件设计
2.1  传感器采样电路
传感器采样电路如图1所示,整个采样电路由惠更斯桥和比例放大电路构成。传感器采用Pt 电阻丝,其0到500℃的测量区间,其电阻变化为100-280.9Ω,该电阻变化可被由R4、R5、R7构成的桥式电路采样得到,进而送入由R6、R8、R3、R9和LM324构成的比例放大电路进行信号放大,放大倍数为20倍,进而输入至下一级处理电路中。2.2  控温驱动电路
单片机控制器的驱动对象一般为低压低流对象,电热炉电热丝需要通过较大的电流才能进行快速加热,因此,需要设置温控驱动电路实现单片机控制引脚与加热炉的连接。
温控驱动电路如图2所示,该电路由非门U2、555定时器和SSR 继电器构成,单片机控制器通过非门U2控制555定时器的第2脚,实现单片机控制555定时器的PWM 波形输出,该输出经过控制SSR 继电器进而驱动电炉丝,从而完成PWM
控制。
图1 传感器采样电路
图2 温控驱动电路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2.3  ADC传感器数据采样电路
图3 ADC采样电路
设计中选用的A/D 转换器为AD574,配合LF398峰值采样保持电路以及非门构成,采样电路参考电压由通过条件滑动变阻器R3构成,电路两端接+12V 和-12V 电源,加上模拟输入,给出启动转换信号,即可实现12位A/D 转换。AD 转换电路如图3所示,模拟电压信号由LF398的3脚输入,从其5脚OUT 端输出至AD574,经过AD574进行电压转换后,其输出端DB0-DB11用于连接单片机的IO 口,可实时读取转换后的信号。
3  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上电后进行初始化,包含时钟、中断和IO 等,之后系统进入循环等待状态,一旦有中断产生表明定时时间到,则开始切换开关进行温度采样,之后在单片机内部进行数字平滑滤波、非线性校
• 185
正等操作后即可计算出当前测量温度,然后将计算设置温度与当前温度进行比较,进而实施PID 控制算法。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则再次进入循环等待状态,否则持续进行温度采样,实施PID 算法,
usb转音频直到温度达到设定值误差允许范围以内。
图4 系统算法执行流程
4  实验与结果分析
为验证系统设计的稳定性,以及掌握温度控制的性能情况,我
切削工具们进行相关的温度控制测试试验,试验数据记录如表1所示,可见在低温阶段,温度误差相对较高,可达到1%,而在高温阶段,随着基数的增加,相对误差降低。从表1整体可以看出,整个系统的控温精度非常高,总体误差可被控制在1%以内。
表1 温度控制试验数据
设定温度/ ℃
控制稳定温度 /℃
误差 2020.2  1.00%5049.5  1.00%8079.60.50%110109.50.45%140141.20.85%170170.00200201.00.5%250251.40.56%300302.20.73%350352.80.8%4004030.75%4504520.44%500
压屏机497
0.6%
5  结论
采用C51单片机,搭配传感器阵列、控温驱动电路等设计并实现了电加热炉的温度控制,经过测试实
验证明,该系统在低温阶段,温度误差相对较高,可达到1%;而在高温阶段,随着基数的增加,相对误差降低。整体上系统控温精度非常高,误差可被控制在1%以内。(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感市文昌中学)
(上接第183页)
机的性能产生直接影响。所以,要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磁盘数据的清理,还应当定期重新安装系统,或者恢复初始设置,让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如果选择使用磁盘阵列结构,就需要定期对磁盘进行稳定性检查,对出现故障的磁盘进行及时处理,减少连锁故障的发生,避免出现数据丢失。3.2  优化软件提示颜
通常来说,在节目播放过程中会有很多提示颜对播出情况进行提示或警告,这就会增加技术人员颜辨识的难度。所以要重视对提示颜的优化工作,将绿作为正在播出节目的提示,将灰作为播完节目的提示,将黄作为即将播出节目的提示,存在错误则用红表示。通过对颜的简化,能够让技术人员对节目播放情况一目了然,方便对节目进行调整,保证观众的观看质量。3.3  对节目的版权保护
在信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了广播电视节目向着数字化方向的转变,网络所具有的公用性也决定了其自身的不安全性,人们可以对网络数据进行自主研究与分析。这就出现了数字产品的侵权、盗
版问题,有些还会对数字产品进行随意篡改,这些问题都会对电视节目的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要想加强对数字节目版权的保护工作,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进行数据节目的加密工作。
4  数字电视播出系统优化分析
4.1  优化硬盘播出系统衣架制作
为了让电视节目播出具有更好的系统性,就需要对硬盘的播出系统进行大范围优化,使其与现代的生产方式更加匹配。在优化过程中可以对芯片进行改换,应用c —cuce E4编解码芯片。这种芯片能够实现自动程序编写,同时还能够实现数据的自动解码并加以分析,它所
应用的工作系统具有独立性,不会对系统内存产生影响。利用该芯片还能够实现对系统工作资源的优化,让系统负载得到降低,减少由于负载而出现的工作频率降低问题。在播出视频时候能够具有更稳定的效果,同时还能够对视频播出的成本投入加以控制。4.2  强化服务器共享性
在完成底层数据优化之,还需要对服务器进行优化,实现服务器更优质的共享性能,让其能够对节目内容进行快速共享。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对网络共享的播出方式进行改造,将对不同节目代码设置不同权限,计算机等级不同所能够查看的权限也各不相同,这就能够对节目内容进行划分等级的收费,对节目的受众体划分更加清晰,保证对针对性人的服务质量。4.3  优化系统底层树脂抛光轮
在对系统进行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对系统底层加以重视。在完成系统底层优化之后能够让系统的工作更加流畅,减少工作中的卡机现象,为视屏内容传统的稳定性做保障,同时还能够让设备使用寿命延长,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
5  结束语
综上,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广播电视节目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数字化是其当前的发展趋势。数字化电视节目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包括电视节目的多样化、时间的可控性以及播出稳定等。要想让数字电视节目能够带给观众更好的视觉享受,就需要保证播放系统设备运行的稳定性,这就要展开各项技术维护工作,为数据的传输做保障。此外,还需要重视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满足数字电视节目不断发展的新要求,借助完善的管理与维护工作,让广播电视节目在数字化播出的道路上快速发展,保证观众舒适的观看体验。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8:18: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474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进行   系统   电路   温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