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传播·技术赋能·仪式传播:央视《考古公开课》三星堆直播特分析

考古公开课》是一档由央视科教频道于2019年第四季度开播的全新栏目,节目聚焦20世纪中国考古学成立以来,国内重大考古发现、遗迹遗存以及精美文物背后的故事,邀请国内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文博专家以及文化学者担任主讲嘉宾,通过对考古学知识的普及介绍,对遗迹遗存的生动阐释,对精美文物的深度解读,搭建起一个国家级考古知识传播的权威平台。
三星堆遗址的发掘被誉为
“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自1986年第一、二号祭祀坑发掘以来,其热度始终不减。2020年10月,三星
堆考古勘探工作在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以及当地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重新启动。黄金面具、青铜人像、青铜尊、玉琮、玉璧、金箔、象牙等文物的“破土而出”,再次使三星堆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2021年3月20日至23日,央视对本次的三星堆考古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直播,参与本次直播的有两大平台,一是央视的新闻频道,二是央视的《考古公开课》栏目。应该说,新闻频道对重大事件的直播不足为奇,
而《考古公开课》作为一档常规性栏目,此次却打破惯常录播形式,联合央视新闻频道、央视新闻和央视频客户
桑椹原浆
要:针对三星堆新一轮的考古发掘,央视科教频道的《考古公开课》打破了惯用的录续四天全程直播报道三星堆的最新考古发掘情况。在叙事层面,它展现出了传统的电视场直播相结合、叙事空间多重转换等融媒体视频直播的特征;在影像层面,技术的赋能使直播带给观众更加细致、多元的视听感受,影响了观众对考古发掘现场的感知和对其语言层面,体现出考古知识的专业性,以及内容与结构上的多重对话性特征;从价值层次考古直播呈现出鲜明的情感凝聚和文化认同的仪式传播特征。
关键词:《考古公开课》;三星堆;融合传播;技术赋能;仪式传播中图分类号:J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584(2022)02-0144-08
融合传播·技术赋能·仪式传播:
央视《考古公开课》
缺氧池三星堆直播特分析夏秋悦,陈红梅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
江苏徐州221009)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1+N ’模式:智媒时代突发事件电视直播报道研究———以
新冠疫情为例”(项目编号:SJCX20_086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夏秋悦(1996—),女,江苏南通人,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
向为广播电视与新闻实务。
陈红梅(1975—),女,河南驻马店人,博士,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新闻业务研究、影视文化。
144
等推出“解谜三星堆”直播特别节目,就显得与众不同了。现场直播的优势与本栏目宗旨的两相结合,使《考古公开课》此次的特别直播展现出鲜明的融媒体叙事特征,并在科学性考古、多团队合作、多学科融合等多方面进行了全新尝试,给广大观众奉献了一场视听觉的考古盛宴。
一、融合传播:三星堆考古直播的融媒体叙事特
一般来说,电视新闻的直播可以分为三大类:仪式类、事件类和常规类,本次三星堆考古直播应当归属于事件类直播中“可预知事件新闻直播”的范围[1]。自2013年起,中国的“大数据元年”推进了各行各业,尤其是传媒行业的发展与变革[2],通过改变信息获取、发布、传播渠道的方式,将“发布”新闻转化为更适宜移动端获取资讯的“推送”新闻,而观众也从单方面接收信息的“受众”变为注重互动和反馈的“用户”,央视科教频道《考古公开课》的“解谜三星堆”考古直播就展现出了传统电视新闻媒体与融媒体叙事方式的有机整合。
(一)访谈+现场:感受考古现场魅力,弥补观众信息盲点
在三星堆直播过程中,节目大体保持了传统央视电视节目“演播室+现场直播”的事件类新闻报道模式,充分体现了自身作为权威主流媒体的优势。节目首先从主持人王筱磊在演播室中与考古专家、学者的对话访谈开始,对此次三星堆考古发掘的起因、经过进行简单的介绍,同时也对截至直播前考古发掘现场的情况进行了“前情提要”式的解说,很好地避免了某些直播单刀直入现场后既要面对现场讲解又要解释前因的混乱状况。
一般说来,对考古工作现场的展示是考古直播的重点,但纯粹现场展示会带来节目节奏的缓慢,而此次直播过程中的多空间转换则很好地起到了调节节目节奏的作用。除央视演播室外,场外直播空间主要由两大地点构成:一个是“考古发掘舱”,它是根据祭祀坑数量和相对位置分布情况,在六个祭祀坑
所在的2000余平方米的考古大棚内,由北向南先后搭建的四个恒温恒湿的“连体”玻璃屋;另一个是毗邻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在2014年建成并对外开放的三星堆遗址公园,这里
也是3000多年前古蜀先民生活居住的基址,它空间宽阔适合场外解说和三维虚拟建模。直播镜头在演播室、考古工作现场、三星堆遗址公园三处来回切换。演播室主持人与专家的对话,可以激发起观众对三星堆考古现状的好奇和疑问,而当镜头转向考古工作现场的时候,现场的展示和对考古作业的讲解则大大增强观众的代入感,尤其是当进入到激动人心的文物提取阶段时,场外主持人朱广权会通过提问一些问题,如“我们会提取哪一件物品”“究竟谁才是镇坑之宝”,巧妙地调动起观众的紧张感,提升他们的探寻欲,其后对三号坑打包青铜大口尊、四号坑打包象牙、五号坑提取牙雕、鸟形金饰片等器物的全貌展示,以及专家学者、工作人员对考古作业方式的讲解,又给观众一种置身现场的参与感。当镜头转向三星堆遗址公园的时候,通过对35年前三星堆开展考古发掘工程的历史回溯,对三星堆目前考古成果的3D复原建模以及对参与工作的老中青三古科研人员的访谈,历时性、系统化地体现出我国考古工作的历史传承与最新进展。最后,画面从考古作业的现场重新回到演播室,主持人会就刚才的直播内容进一步向专家提问,用以补充在直播中没有体现出来的细节问题上的信息盲点。
考古发掘现场、三星堆遗址公园、文物修复中
145
心等多地直播的好处在于依托先进的电视直播技术直接带领观众亲临现场,呈现出更多第一手的现场信息,给观众营造一种重大事件“在场”感的同时,也极大地拓宽了观众知识来源的渠道。这种多场景考古知识的碰撞可以有效弥补许多观众对三星堆知识积累的不足,带领他们迅速进入时光隧道,感受历史的魅力。然而,直播这一电视报道形式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即与现场的同步性会使它显得节奏缓慢,不适合现代年轻人碎片化、即时性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无法回答观众在观看直播时的疑问,尤其是像考古这种知识密集型的现场直播,没有一定历史知识储备的观众恐怕很难坚持看下去。而《考古公开课》的直播,会在考古现场的展示暂告一段落后,及时回到演播室,由主持人将直播过程中观众扫描二维码参与“大家问大家”环节互动中发来的问题进行盘点和整理,并请专家针对大家最关心的话题答疑解惑,增强了节目内容的可看性和说服力。
(二)直播+短片:内容丰盈度和视觉奇观化的融媒体特性阻燃屏蔽控制电缆
作为一档热播的文博节目,《考古公开课》一贯注重利用丰富多彩的视觉手段,搭建轻松活泼、寓教于乐的考古大讲堂。在此次“解谜三星堆”系列节目中,采用了电视直播与科普短片相结合的形式,节目后期工作人员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整合历史原始资料制作出有趣的短片,体现出相较于传统电视直播更富内容丰盈度和视觉奇观化的融媒体特性。例如3月20日对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进行直播时,由于发现了大量形态各异的青铜器,有青铜顶尊人像和具有异首双生神鸟形象元素的方尊等,节目通过播放历史短片解说了三星堆青铜铸造的可能性,再抛出“三星堆青铜文明究竟从何而来”这个谜团,最
终由现场专家进行权威分析,可谓环环相扣。
3月22日,专家、学者重点讨论了古蜀国的历史和规模,节目中播放了由实景资料和动画建模合成的短片,形象地告诉观众古城面积达3.5平方千米,由“月亮湾小城”“仓包包小城”组成。古城不仅有着明显的功能分区,全城还遍布着完整的水系规划。同时,为了让大家充分了解三星堆金器的重要价值,还播放了介绍一号祭祀坑出土的金杖的短片。亲历这件宝贵文物出土过程的朱章义老师除了分享他当时的挖掘轶事,还结合金杖线描图和金沙遗址出土的相关文物为大家讲解了金杖上雕刻的“鱼、鸟、人”奇妙图案背后的深刻含义,从而推论出金杖是王权的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公开课》还推出了三集虚拟系列短片《大立人》《面具》《神树》。通过动作捕捉、虚拟跟踪、实时渲染等技术,片中头戴高冠,身穿窄袖与半臂式服饰的青铜大立人“跳”下底座,“活”了起来,并与记者帅俊全进行实时互动,面对面交谈,在记者提到他与众不同的外貌时,大立人便活泼地眨眨眼睛、动动耳朵、转动脑袋,甚至分析起自己“呈握物状,一高一低”的独特手型,对自我身份进行认知和判断。至于那青铜神树自由向上生长延伸的三维样貌,更是实现了虚拟技术混合现实的突破性运用,让观众在动态中感受3000多年前三星堆古蜀文明的璀璨魅力。
在“互联网+”的时代,运用热搜机制的推送方案,拥抱网络中的媒体流量是传统媒体在融媒体发展过程中必须关注的转型方式。《考古公开课》关于三星堆的直播,在保证信息严肃性和权威性的同时,通过媒体融合的方式提升了传播形式上的趣味性和观赏性。截至2021年3月22
146
日,短片《青铜大立人是咋扭起来的》登上微博热搜榜前五位,抖音观看量60.1万,并收获了大量的积极评价。截至3月29日,微博话题“三星堆遗址考古重大发现”阅读量已达11.9亿。两微一端、抖音短视频等多种媒体形态的整合发布不仅简化了媒体内容的生产制作过程,更使一种信息可以多个平台上得到共同推进,有效提升了公众的关注度。
二、技术赋能:三星堆考古直播的影像特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曾用“媒介即讯息”来高度评价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他认为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随着数字革命的兴起,以信息、知识和技术为代表的社会资源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不同社会领域和社会主体的行为模式。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之下,央视此次三星堆考古活动的现场直播,从其传播手段及其带给观众的视听感受来说,大大不同于传统的直播,先进的技术设备赋予央视高水平的信息传播能力,为观众带来更为细致、多元的感官体验的同时,也影响了观众对考古发掘现场的感知和对其意义的理解,这或许是“媒介即讯息”在考古直播领域的一次生动注脚。
从镜头角度来看,直播采用的“鱼竿”摄像头可以在距离文物20厘米的位置,实现贴近发掘坑底部的平行视角拍摄,不仅能够在保证视频高清的基础上对画面拉近放大,令观众清晰看到考古工作者提取文
tsmm物的动态过程,以及每个细微的动作,还可以放大文物的细节部分,呈现出文物的静态之美,如在三号坑内,镜头随着考古专家和主持人的讲解不断移动,观众随之看到一件“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跪坐顶尊人像,通体高
达1.15米,人像头顶圆口尊,面部是典型的三星堆风格,宽目宽口,双手呈作揖状摆在胸前。六号坑西侧发现了三星堆迄今唯一的木箱子,木箱内壁涂抹的朱砂在镜头下彩依旧鲜明。八个坑中面积最小的五号坑,不仅出土了两件大型金面具,坑底更遍布着星星点点、灿若繁星的金箔片,镜头下被不断放大的金箔片实际只有指甲盖大小,体现出古蜀先民高超的制作技艺,而象牙微雕上的纹路也在“鱼竿”摄像头下一清二楚,观众仿佛伸手可碰。
从直播设备的强大阵容来看,科技性赋予了这场直播多角度、全方位的现场展示。由央视总台自主研发的“天鹰座”有线索道摄像机曾在国庆阅兵的直播中大显身手,此次它被悬挂在发掘现场的半空中,由安装在大棚两侧高处的钢丝牵引,能够在发掘大棚的空中做水平和垂直运动,带领观众从俯视角度鸟瞰考古发掘现场全貌。观众通过它可以看到四个“发掘舱”中身穿防护服的考古人员的工作场景,青铜器、象牙等文物打包出土场景,以及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场景。智能手臂机器人摄像机则能根据背景话语声音的解说不断调整直播角度,立体拍摄文物修复和还原之后的样貌。轮廓初显的重量级文物金面具在摄像机的拍摄下展示出“复活”之后的别样美感,十分震撼。在此次直播中,节目多次采用分割画面的方式多镜头呈现出文物局部、文物细节、勘探进度,以及通过3D扫描和虚拟技术复原的“
历史现场”。在3月21日的节目中,通过虚拟技术对考古文物进行3D重塑组建,模拟当时古蜀国人的生活场景,茅屋内的陶罐、稻草、骨头、木头……栩栩如生,实现了“直接播放历史图像”的传播效果。
147
三、专业性与对话性:三星堆考古直播的语言特可信的密封黏胶条
血仓
此次央视《考古公开课》的直播体现出其一贯秉承的权威专业性和趣味对话性的语言特,既尊重了考古工作固有的严谨性,又兼顾了大众媒体介质本身所要求的通俗性,让观众喜欢看又听得懂。
(一)内容表述的权威性与专业性:满足观众的知识需求
互联网时代,观众对内容型直播的专业性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考古公开课》中,为了弥补主持人考古专业度不足的问题,演播室环节邀请了经验丰富、学有专长的考古文博专家参与直播中的解说,有参与过三星堆和金沙两大古蜀核心遗址考古发掘的金沙遗址博物馆馆长朱章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毓灵、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唐际根等专家做客演播室,共同对三星堆考古发掘的历史、珍贵文物和文物背后的隐喻象征、祭祀意义、宗教文明等给出专业性的解读。比如在3月21日的节目中,唐际根教授结合青铜面具、大立人、象牙等文物的模型,对三星堆出土文物的造型特点、用途进行分类分析,从祭祀者、受祭者、祭仪、祭器四个层面,分析器物与现实生活之间可能存
在的逻辑关系。而当镜头回到考古发掘现场时,则以考古一线的科研负责人、领队作为主要的讲解者,全方位解说三星堆考古在开发前、开发中的现场状况,以及跟踪解说提取样本时清理、编号、复原、建模等具体操作步骤。这样,不同空间中专业人员的联动解说,有效确保了考古学术语言的连贯性和规范性。在直播过程中,专家也多次强调和普及了“严谨”的学术用语,如考古遗址中的代号编码K是“坑”、M是“墓葬”、F 是“房子”、H是“灰坑”的意思,并且生动讲解了考古人员钟爱的发掘工具手铲的种类,以及刮、划、戳、挑、敲、拨、铲等使用手法。这样的解说体现出较强的专业学理度,提升了节目的科教水平,赢得了许多喜爱考古的观众的好评。
(二)内容与结构上的多重对话性:提升考古直播节目的趣味性
在传统媒体的融媒体转型中,由于受原有思维的影响,往往存在着“原创信息不足”“交互程度不高”“内容引导不力”等诸多问题[3],而此次央视《考古公开课》的直播则特别注重整体内容呈现与结构安排上的对话性,以尽量避免或减少以上问题。在考古发掘现场,当镜头贴近那些沉睡多年而如今“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器物时,主持人朱广权和一线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公园对这些文物初步呈现的特质以及工作人员的挖掘手法进行讲解和讨论。镜头切回演播室后,主持人王筱磊和场内的专家、学者则对文物目前的状态、背后的故事、衍生出来的“谜团”进行深入探讨,这种不同场域的切换赋予了节目较强的对话特质。其次,在具体环节上,设置了嘉宾访谈、扫码提问、线上快问快答等环节,主持人将自身作为沟通的桥梁,通过向专家提问的方式,解答观众欲知未知的问题,促进了观众与专家之间的良
性互动。再次,此次连续四天的直播中主持人还扮演了“历史侦探”的角,前一天提出的与考古发掘相关的问题,如三星堆的文物为何大多是破碎状态、数目众多的象牙从何而来、青铜人像的跪姿有何含义、不同地域发掘出的文物为何会有相似的纹路特征等问题,会在接下来几天的直播中随着文物发掘的过程而渐次揭晓,这种抽丝剥茧的解谜方式使每场直播相互之间也形成了一
148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2:33: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450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考古   直播   观众   现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