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献目录

(解放前-1992年)
1、葛维汉:《汉州发掘简报》,《华西边疆研究学会会志》,第6卷,1936年。
2、戴谦和:《四川古代石器》,《华西边疆研究学会会志》,第4卷,1936年。
3、林名均:《广汉古代遗物之发现及其发掘》,《说文月刊》,3卷7期,1942年。
4、郑德坤:《四川古代文化史》第四章《广汉文化》,《华西大学博物馆专刊》,1946年。
5、王家祐、江甸潮:《四川新繁、广汉古遗址调查记》,《考古通讯》1958年第8期。
6、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学调研室:《广汉中兴公社古遗址调查简报》,《文物》1961年第11期。
7、冯汉骥、童恩正:《记广汉出土的玉石器》,《文物》1979年第2期及《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
8、敖天照、王有鹏:《四川广汉出土商代玉器》,《文物》1980年第9期。
9、宋治民:《关于蜀文化的有关问题》,《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2期。
10、李金彝:《广汉城遗址考》,《成都文物》1984年第4期。
11、沈仲常、黄家祥:《关于广汉土坑出土石璧的认识》,《成都文物》1986年第4期。
12、白建钢:《四川广汉县三千年前稀世文物目睹记》之一、之二、之三、之四、只五,《光明日报》1986年12月30日、31日及1987年2月23、24、25日。
13、沈仲常、黄家祥:《从新繁水观音遗址谈早期蜀文化的有关问题》,《巴蜀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
14、陈德安、陈显丹:《上古巴蜀文明的重大发现----三星堆遗址与“三星堆文化”》,《文史杂志》1987.1。
15、林向:《巴蜀史研究的新篇章》,《社会科学研究》1987.2。
16、王有鹏、陈德安、陈显丹、莫洪贵:《广汉县三星堆遗址》,《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
17、闵云森:《三星堆:璀璨的古蜀文化遗址》,《四川日报》1987.4.18。
18、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博物馆、广汉县文化馆:《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学报》1987.2。
19、白建钢:《四川广汉出土商周青铜雕像》,《美术》1987。2。
20、陈显丹、陈德安:《试析三星堆遗址商代一号坑的性质及有关问题》,《四川文物》1987.4。
21、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广汉县文化局:《广汉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发掘简报》,《文物》1987.10。
22、林向:《三星伴月话蜀都----三星堆考古发掘琐记》,《文物天地》1987.5。
23、范小平:《三星堆雕像渊源的几种假说》,《德阳报》1987.9.26。
24、沈仲常:《三星堆二号祭祀坑青铜立人像初记》,《文物》1987.10。
25、林向:《蜀酒探源----巴蜀的“萨满式文化”研究之一》,《南方民族考古》第1辑。1987。
26、范勇:《蜀族起源探索》,《四川大学学报丛刊》(35),1987.
27、赵殿增:《巴蜀原始文化的研究》,《巴蜀考古论文集》1987。
28、赵殿增:《巴蜀文化几个问题的探讨》,《文物》1987.10。
29、范小平:《从“纵目”谈起----兼论广汉三星堆出土的“纵目”青铜人面像》,《中国文物报》1988.1.15。
30、史石:《古蜀国之谜初探》,《人民中国》中文版1988.2。
31、范小平:《古蜀文化和中原文化关系的再认识》,《美术史论》1988.3。
32、范小平:《青铜人像和古蜀鬼道》,《人民日报》海外版1988.3.24。
33、陈显丹:《论广汉三星堆遗址的性质》,《四川文物》1988.4。
34、陈显丹:《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人物造型艺术初探》,《文物天地》1988.1。
35、范小平:《古蜀的系列青铜人雕像》,《美术》1988.7。
36、林向:《成都平原早期蜀文化遗存初析》,《成都文物》1988.3。
37、朱章义:《从三星堆遗址看早蜀文化的手工业》,《成都文物》1988.4。
38、范小平:《广汉三星堆青铜人像再美术史上的地位》,《四川文物》1988.6。
39、刘戬毂:《侧记广汉古蜀文物》,台湾《故宫文物》1988.6。
40、钱玉趾:《古蜀地存在过拼音文字》,《四川文物》1988.6。
41、陈显丹:《牙璋初论》,《四川文物》1989.1。
42、王燕芳:《试论蜀史的两个问题》,《成都文物》1989.1。
43、宋治民:《早期蜀文化的再探讨》,《成都文物》1989.1、2。
44、徐学书:《试论“蚕虫氏”文化的源流》,《成都文物》1989.3。
45、李连:《试论早期蜀文化的影响范围》,《成都文物》1989.4。
46、张明华:《三星堆祭祀坑会否是墓葬》,《中国文物报》1989.6.2。
47、李学勤:《商文化怎样传入四川》,《中国文物报》1989.7.21。
48、段渝:《古代中国西南的世界文明》,《先秦史研究动态》1989.3、4期合刊。
49、陈德安、罗亚平:《蜀国早期都城初露端倪》,《中国文物报》1989.9.15。
50、段渝:《巴蜀文化是华夏文化又一个起源地》,《社会科学报》1989.10.19。
51、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汉市文化局、文管所:《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发掘简报》,《文物》1989.5。
52、孙华:《巴蜀文物杂识》,《文物》1989.5。
无焰泄放装置53、陈显丹:《广汉三星堆一、二号坑两个问题的探讨》,《文物》1989.5。
54、孙华:《鳖灵名义考----兼论鳖灵与蜀开明氏的关系》,《四川文物》1989.5。
55、吴怡:《试析巴蜀青铜器上的鸟、鱼、龟、虫(蚕)纹饰》,《四川文物》1989.5。
56、董其祥:《参观三星堆遗址后的随想》,《巴渝文化①》,重庆出版社1989。
57、佟住臣:《巴与蜀考古文化对象的考察》,《南方民族考古》第2辑,1989年。
58、钱玉趾:《古蜀地存在过拼音文字再探》,《四川文物》1989.6。
59、陈显丹:《广汉三星堆遗址发掘概况、初步分析----兼论“早蜀文化”的特征及其发展》,《南方民族考古》第2辑,1989。
60、伊丽莎白?C?约翰逊著,石应平译:《商人礼仪艺术中的萨满教特征及对四川广汉三星堆新发现的推测》,《南方民族考古》第2辑,1989。
61、赵殿增:《近年巴蜀文化考古综述》,《四川文物》1989年《三星堆遗址研究专辑》。
62、陈显丹:《三星堆一、二号坑几个问题的研究》,《四川文物》1989年《三星堆遗址研究专辑》。
63、林向:《三星堆遗址与殷商的西土----兼释殷墟卜辞中的“蜀”的地理位置》,《四川文物》1989年《三星堆遗址研究专辑》。
64、罗开玉:《三星堆遗址与古代西南文化关系初论》,《四川文物》1989年《三星堆遗址研究专辑》。
65、霍巍:《广汉三星堆青铜文化与古代西亚文明》,《四川文物》1989年《三星堆遗址研究专辑》。
66、杨荣新:《早期蜀文化与广汉三星堆遗址》,《四川文物》1989年《三星堆遗址研究专辑》。
67、徐学书:《关于三星堆出土青铜人面神像之探讨》,《四川文物》1989年《三星堆遗址研究专辑。》
68、巴家云:《三星堆遗址所反映的蜀人一些宗教问题的研究》,《四川文物》1989年《三
星堆遗址研究专辑》。卡片打印
69、范小平:《广汉商代纵目青铜像研究》,《四川文物》1989年《三星堆遗址研究专辑》。
70、孙智彬:《三星堆遗址性质补正》,《四川文物》1989年《三星堆遗址研究专辑》。
71、季智慧:《神树、金杖、筇与蜀文化》,《四川文物》1989年《三星堆遗址研究专辑》。
72、张善熙、陈显丹:《三星堆文化的贝币试探》,《四川文物》1989年《三星堆遗址研究专辑》。铝合金切削液配方
73、晓昆:《三星堆遗址社会性质初探》,《四川文物》1989年《三星堆遗址研究专辑》。
74、曾中懋:《广汉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出土铜器成分的分析》,《四川文物》1989年《三星堆遗址研究专辑》。
75、吴致华:《古巴蜀史考略》,《史学杂志》1990.2。
76、范勇:《蚕丛氏南迁略考》,《成都文物》1990.3。
77、罗开玉:《古代巴蜀民族姓氏初论》,《成都文物》1990.3。
78、陈德安:《浅释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的“边璋”图案》,《南方民族考古》第3辑,1990。
79、段渝:《古蜀文明富于世界性特征》,《社会科学报》1990.3.15。
80、陈亮:《褒斜道与商周文化入蜀途径》,《中国文物报》1990.4026。
81、宋治民:《早期蜀文化分期的再探讨》,《考古》1990.5。
82、陈显丹:《广汉三星堆青铜器研究》,《四川文物》1990.6。
83、陈亮:《商周文化入蜀时间及途径初探》,《四川文物》1990.6。
84、孙华:《蜀人渊源考》(续),《四川文物》1990.5。
85、黄家祥:《广汉三星堆遗址的初步分期》,《考古》1990.11。
86、王光尧:《古蜀铜人铜面像》,《中国文物报》1990.11.8。
87、段渝:《略论蜀古文化的物质流动机制》,《社会科学报》1990.12.6。
88、宋治民:《广汉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几个问题的探讨》,《南方民族考古》第3辑,1991。
89、黄维贤:《丙烯酸树脂在三星堆出土象牙保护中的应用》,《四川文物》1991.1。
90、陈德安:《三星堆遗址》,《四川文物》1991.1。
91、曾中懋:《广汉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铜器成分的分析》,《四川文物》1991.1。
92、林向:《说盾----三星堆遗址出土器物杂考》,《成都文物》1991.1。
93、敖天照:《谈三星堆遗址的保护工作》,《文物工作》国家文物局主办1991.2。
94、巴家云:《三星堆遗址青铜“纵目人”面像研究----兼和范小平同志商榷》,《四川文物》1991.2。
95、段渝:《巴蜀古文字的两系及其起源》,《成都文物》1991.3。
96、幸晓峰:《略论古巴蜀艺术的主要特----从三星堆出土的文物珍品谈起》,《艺苑求索》1991.3。
97、雷玉华:《巴蜀地区青铜文化的两个问题》,《成都文物》1991.4。
98、葛岩、凯瑟琳?M?林道夫著,吕公义译:《三星堆:中国西南新发现的青铜器时代遗址》,《四川文物》1991.6。
99、李世享:《四川广汉青铜人与傩神》,《中国文物报》1991.7.7。
100、段渝:《商代蜀国青铜雕像文化来源和功能之再探》,《四川大学学报》1991.2。101、段渝:
《关于长江文化研究的几点思考》,《东南文化》1992.1。
102、罗二虎:《论三星堆文化居民的族属》,《巴蜀历史?民族?考古?文化》,巴蜀书社1991。103、李学勤:《从广汉玉器看蜀与商文化的关系》,《巴蜀历史?民族?考古?文化》,巴蜀书社1991。
104、李复华、王家祐:《巴蜀文化的分期和内涵试说》,《巴蜀历史?民族?考古?文化》,巴蜀书社1991。
105、宋治民:《从三星堆的新发现看早期蜀文化》,《巴蜀历史?民族?考古?文化》,巴蜀书社1991。
106、陈显丹、陈德安:《三星堆遗址的文化特征》,《巴蜀历史?民族?考古?文化》,巴蜀书社1991。
107、敖天照、刘雨涛:《广汉三星堆考古记略》,《巴蜀历史?民族?考古?文化》,巴蜀书社1991。
108、赵殿增:《三星堆考古发现与巴蜀古史研究》,《四川文物》1992年《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专辑》。
109、李学勤:《<;帝系>传说与蜀文化》,《四川文物》1992年《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专辑》。110、林向:《蜀盾考》,《四川文物》1992年《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专辑》。
111、胡昌钰、蔡革:《鱼鳬考----也谈三星堆遗址》,《四川文物》1992年《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专辑》。
112、骆宾基:《三星堆出土的古蜀“龙护柱”族标考》,《四川文物》1992年《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专辑》。
113、陈德安:《三星堆祭祀坑出土青铜面具研究》,《四川文物》1992年《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专辑》。
114、陈显丹:《三星堆文化玉石器研究》,《四川文物》1992年《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专辑》。115、钱玉趾:《三星堆青铜立人像考》,《四川文物》1992年《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专辑》。116、李天勇、谢丹:《璋的考辨----兼论三星堆玉器》,《四川文物》1992年《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专辑》。
117、巴家云:《试论成都平原早蜀文化的社会经济》,《四川文物》1992年《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专辑》。
118、晓闻:《巴蜀时期的陶器》,《四川文物》1992年《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专辑》。119、邱登成:《金杖神树与古蜀祖先崇拜》,《四川文物》1992年《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专辑》。
120、曾中懋:《三星堆出土青铜器上“有害锈”的分析和研究----兼谈保护问题》,《四川文物》1992年《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专辑》。
高温瞬时灭菌121、杨小邬:《浅谈三星堆出土金面铜头像的修复工艺》,《四川文物》1992年《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专辑》。
122、段渝:《关于长江文化研究的几点思考》,《东南文化》1992.1。
123、江章华:《试论早期巴蜀文化遗址的特征》,《成都文物》1992.2。
124、罗曲:《三星堆青铜立人像的文化密码试解》,《文史杂志》1992.2。
125、庄文彬:《三星堆文化与西南地区文化传播的源流》,《四川文物》1992.2。
126、黄家祥:《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三题》,《四川文物》1992.2。
127、段渝:《古代蜀国的农业经济》,《成都文物》1992.3。
128、江章华、陈星灿:《访广汉地区最早的一次科学考古发掘》,《文物天地》1992.3。129、邱登成:《璀璨的三星堆金器文化》,《四川文化》1992.3。
玻璃钢冷却塔图解
130、文贤书、夏如秋:《揭开古蜀国神秘的面纱》,《四川日报》1992.4.3。
131、孙华:《试论三星堆遗址的分期》,《南方民族考古》1992.5,《天府新论》1992.4。132、邱登成:《三星堆青铜器选辑》,《四川文化》1992.5。
133、诺埃尔?巴纳德:《对广汉埋藏坑青铜器及其他器物意义的初步认识》,《南方民族考古》1992.5。
134、马继贤:《广汉月亮湾遗址发掘追记》,《南方民族考古》1992.5。
135、陈德安、罗亚平、敖天照:《四川广汉、什邡商周遗址调查报告》,《南方民族考古》
1992.5。
136、孙华:《铜树----太阳悽息的扶桑和若木》(一),《中国文物报》1992.5.17。
137、孙华:《凸眼铜面像----蜀人的尊神烛龙和蚕丝》(二),《中国文物报》1992.5.24。138、孙华:《铜立人像----瞎眼巫史的总管》(三),《中国文物报》1992.5.31。
139、孙华:《铜菱形饰----具有特别含义的眼睛》(四),《中国文物报》1992.5.31。140、孙华:《铜鸟----蜀人天神与祖神联系的使者》(五),《中国文物报》1992.5.31。141、朱伟:《湮没三千年的奇迹----“纪念三星堆考古发现六十周年暨巴蜀文化与历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侧记》,《文汇报》1992.5.6。
142、敖兴全:《纪念三星堆考古发现60周年暨巴蜀文化与历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侧记》,《文史杂志》1992.3。
143、孙华:《三星堆器物坑研究笔记》(连载),《中国文物报》1992.6-9月。
电加热反应罐
144、子规:《三星堆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2.7。
145、杨荣新:《巴蜀文化与历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四川文物》1992.4。
146、黄圭:《纪念三星堆考古发现六十周年暨巴蜀文化与历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要》,《天府新论》1992.4。
147、王子岗:《三星堆文化的启示》,《文史杂志》1992.6。
148、徐朝龙:《三星堆“祭祀坑说”唱异----兼谈鱼鳬和杜宇之关系》,《四川文物》1992.5、6。
149、幸晓峰:《广汉石磬和巴蜀磬乐》,《四川文物》1992.6。
150、曾湘军:《广汉三星堆大耳人像与儋耳习俗》,《文史知识》1992.11。
151、屈小强:《西南各民族先民竹图腾崇拜及其遗存》,《贵州文史丛刊》1992.4。152、文昌:《“三星堆”青铜器刍议》,《成都文物》1992.4。
文章来源:彝学网(网聚彝学) 222.210.17.136/mzwz/news/20/z_20_33752.html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0:36: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289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化   文物   四川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