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加湿地——高原动植物天堂(上)

索加湿地——高原动植物天堂(上)
◆徐晓光/文、图
索加地区是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保护区之一,是以保护藏羚羊、藏野驴、雪豹和黑颈鹤等珍稀野生动物以及高寒草地和长江源区域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索加地区地处长江源的中心地带,其西北为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长江北源楚玛尔河,南面为长江南源当曲源头和长江正源沱沱河,北面为长江干流通天河,东面为高寒草甸区。
由于海拔高、地处偏远,当地的野生动物资源和植被类型明显比周边地区丰富。这里也是我们2009年水源考察地之一。
贡萨寺与雪豹的故事
6月29日,我们沿着牙曲河的小路向着索加乡驶去。索加乡有着良好的湿地和草场,众多的野生动物在这里栖息繁衍。我们在2006年漂流当曲河的时候,索加乡境内的莫(磨)曲河人河口是我们的登陆点。索加乡也可说是中国最大的乡了,一万多平方千米的土地,如果按照管辖面积计算,这里的乡长足以和欧洲的国王平起平坐。
湿地是江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像海绵一样,为江河涵养着大量水分,同时它又是物种的基因库。从治
牙疳药多到索加,我们一直是在海拔4500—4800米的高度行走。
索加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以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为主,同时也有大片的沼泽湿地和很少的灌丛。高寒草甸分布面积大,约占索加地区75%;高寒草原次之,约占12%;高寒沼泽湿地面积第三:而灌丛草原则呈零星小片,多分布在河谷和山地阴坡。
在海拔4400—5200米之间分布着以高山蒿草、矮蒿草、线叶草为主的高寒草甸草场。在海拔4400米以下是高寒草原,草原土壤比草甸土壤干,草层不明显或没有,底层是沙砾,以紫花针茅、异针茅和莎草类为优势种:在海拔4600—5400米之间分布有冰川和岩石,这里没有任何植被覆盖。水泥增强剂配方
索加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2006年我们漂流当曲在索加莫曲河登陆的时候,看到最多的是绅士般的藏野驴,孤独的狼,还有天空的精灵——金雕。这些野生动物是这块土地真正的主人,每当因为我们的行动惊扰它们时,我们会感到一丝歉疚。
老朋友安多现在是索加乡的党委副书记。安多有着当过前治多工委书记、反偷猎野牦牛队扎巴多杰秘书的光荣经历。我们先在治多现场碰头,半路他又赶上来为我们带路。当天已晚,阴霾四起的时候,车队顺着小河拐进一个偏僻山沟,如果没有人带路,谁也不会发现在这个山沟的后面是一个豁然开朗的山谷。
飞机加油车
山谷里面有一座静谧的寺庙,这个寺庙是治多著名的贡萨寺的分支机构,也称作贡萨寺。寺庙里有僧人八九位,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带着一年轻力壮的修行男子。见到是书记带来的客人,寺庙里上下忙乎了一阵,到井里提水,牛粪把个炉子烧得通红,一会工夫,屋子里弥漫起醇厚的酥油茶味道。
考察队员王玮玲老师在日记中这样记载:“20:20书记领众人拐入牙曲峡谷中的贡萨寺。于寺中火塘旁用餐后,收拾炊具间,其余众人观雪豹、议照片。奇寒,风急。井中打水之际,把不稳摇把,被重重击打在头上,几乎晕倒,幸无大碍。队员(李国平)告知杨勇已开会讨论时,脑袋仍昏昏然。”
晚上,喝完酥油茶,僧人阿翁成来拿来一个雪豹的头骨请大家看,他告诉我们,这个雪豹的头骨是去年6月的一天,被寺庙里的狗叼回来的。从头骨的牙口看,这是一只年老体衰的老雪豹,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寿终正寝,被其他动物捡了个便宜。阿翁成来告诉我们,他最近一次目击雪豹(藏语里叫“萨”)是在2009年6月的一天。他还说美国一个叫夏勒的
动物博士也在去年5月来过寺庙,据说是研究雪豹的专家。在这里呆过一段时间进行考察。
百科上这样定位:雪豹是一种美丽而濒危的猫科动物,是促进山地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显著象征,是健康的山地生态系统的指示器。因为它的活动路线较为固定,易捕获,加之豹骨与豹皮价格昂贵,人类不断地捕杀雪豹,使雪豹的数量急剧下降。人类的活动给这种大型猫科动
物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没有人确切知道野外现存多少只雪豹,估计种数量仅有几千只。雪豹已被列入国际濒危野生动物红皮书。
有人是这样描绘雪豹:在重重山岭间穿梭,追捕猎物,宽厚脚掌的趾间生着毛发,脚步轻柔徐缓,就像融雪悄然滑落山脊。字里行间显示出雪豹非常优美的身段。
地区搜索我们多次上高原,见过许多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狼、狐狸等,因为雪豹的敏感和警觉,无缘见到活体的雪豹,颇为遗憾。
雪豹是高原生物链上最重要的一环,由于野外猫科动物繁殖的难度远大于野驴等物种,因此,不光是在青藏高原,就是在整个中亚高原地带,雪豹的数量也是呈下滑趋势。是否完全由于人类的原因导致雪豹数量的下降,应该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人,其实也是生物链的一部分。
几千年的历史证明,人和这些野生动物并非截然对立的水火关系……尤其是在索加这个地方。对于厚待野生动物的索加人来说,野驴与雪豹没有什么不同,都是朋友而已。
雪豹最危险的敌人是来自生态环境的变化和人类中的坏人!
晚上大家与众喇嘛就着摇曳的酥油灯互动了一番,话题很广,语言不通的缘故,多是不得要领。队员分散在寺庙的各个角落睡觉,我和两个僧人汉子头抵头地睡在一个屋里,伴随着浓烈的羊膳味和雷鸣
般的鼾声到天亮。
第二天早上起来,见一辆摩托车从山脚拐过来,和大喇嘛咕唧了一番,然后驮着阿翁成来疾驶而去。细问,原来是牙曲四组的牧民来请寺庙的僧人去村里念经,念经的原委是村里的水位下降,请僧人施一下佛法,让水升上来。可惜我们没有及时跟进,没有拍到求雨的场面。
早上,喇嘛穿梭在寺庙的各个角落忙碌着,许多喇嘛是光着脚在行走,疑是经济拮据,问后得知,因为这个时候是大地复苏的时候,如果鞋子太硬就会伤害那些生灵,这就是他们对自然的理解,这就是他们与自然相处的和谐方式。
殿堂深处传来阵阵诵经声,浑厚而富于感染力,他们是用心灵在感受佛法的存在,我们则是用思考在反省眼前的一切,看来,我们欠缺一种信仰的支撑,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
钢格板压焊机
贡萨寺的位置N:34°13’168”,E:94°14’880”;海拔:4546米。
三抵索加
6月30日11点,考察队经过乌通湿地,力图寻一条通向通天河烟瘴挂峡谷的路。2006年我们漂流当曲到此登陆,曾经发现两岸有大量的新月形沙丘.2007年冬也曾在此拍到很大的沙丘。鉴于通天河在西线调水中的特殊地位,沙化问题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这次杨勇想从陆地上接近拍摄它的照片,
我们又开始寻一条没有路的路。
2006年的那次漂流给人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当曲与沱沱河交汇的河面,天高云阔,通天河烟瘴挂峡谷的美景实在充满诱惑。我们在目标的驱使下,顽强地从峡谷穿出,又从河道里涉过。
人们了解通天河大多是从《西游记》里那条经过浪漫主义描述的河流,你不得不佩服作家吴承恩先生的想象力,第一次见到这条在高原上无遮无拦的大河竟有几分熟悉。在GPS 上显示,通天河离我们只有36千米,但这个36千米是个直线距离,这个距离上是数不清的河道、沼泽和险情。
下午1点,头车带着车队闯进一片远看很美丽的草场,当我们下车俯身一看时,惊起一身鸡皮疙瘩,草丛里是密密麻麻的虫子,从视觉到心理上给人一种催吐的感觉。再次陷进
了沼泽,我把头车拉出来后,自己的座驾又一头扎了进去。我们在不断的陷车中体会着唐玄奘西天取经的磨难和艰辛。
当我们使尽浑身解数,仍然无法打通这条从没有人试探过的路,只得放弃烟瘴挂的目标。原路返回。
(未完待续)
(责编付建平)
>渗透汽化膜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2:44: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288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没有   野生动物   寺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