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复习资料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甲基化分析
第一章:总论
1.道路的基本属性:1、公益性、2、商品性、3、超前性、4、储备性
2.公路按其行政等级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和专用道路六个等级。
3.城市道路按其地位、功能,可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4.公路结构是承受荷载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系统、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
5.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
6.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为20年,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为15年,四级公路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7.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的起算年限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
8.公路的选用应根据公路功能、路网规划、交通量,并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远期发展等,经论证后确定。
9.公路的技术标准是法定的技术标准,它是指公路线性和构造物的设计、施工在技术性能、几何尺寸、结构组成方面的具体规定和要求。
第二章:道路平面设计
1.道路平面线性基本几何线性: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合理组合而成,称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2.圆曲线最小半径值:1、行车的横向倾覆稳定性  2、行车的滑动稳定性  3、乘客舒适性  4、营运经济性。
3.firmicutes《公路路线设计规范》按回旋曲线最小长度的2倍(6s行程长度)制定了公路平曲线最小长度指标。
4.“最小值”或“极限值”为条件受限时,可采用的值,“一般指”为正常情况下的采用值。
5.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6.可作为缓和曲线的曲线有回旋线、三次抛物线、双扭线等。
7.缓和曲线的作用:1、线性缓和  2、行车缓和  3、超高加宽缓和。
8.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考虑因素:1、从控制方向操作的最短时间考虑  2、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9.平面组合线型:1、简单型  2、基本型  3、凸形曲线  4、复合型曲线  5、s型曲线  6、c形曲线  7、复曲线。
10.行车视距(名词解释):从车道中心线上规定的视线高度,能看到该车道中心线上高为10cm的物体顶点时,沿该车道中心线量得的长度,称为行车视距。行车视距是公路设计的要素之一,也是道路使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行车视距是否充分将直接关系到行车的安全和行车速度。
11.停车视距(名词解释):汽车行驶时,驾驶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到达障碍物前安全停车止,所需要的最短行车距离,称为停车视距。
12.超车视距:在双车道道路上,候车超越前车时,从开始驶离原车道起,至可见对向来车并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的最短距离,称为超车视距。
1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视距应采用停车视距,二级、三级、四级公路的视距应采用会车视距。
14.道理选线包括确定道路路线基本走向、路线走廊带、路线方案至选定线位的全过程。
15.道路选线可采用纸上定线和现场定线的方法,
16.束胸衣山岭区路线:沿河线、越岭线、山脊线。
第三章:道路纵断设计
1.反映路线在纵断面上的形状、位置及尺寸的图称为路线纵断面图。
2.最大纵坡主要是依据汽车的动力特征、道路等级、自然条件、车辆行驶安全以及工程、运营经济等因素确定。
3.平均纵坡是指一定路线长度范围内,路线两端点的高差与路线长度的比值。
4.坡长是指变坡点与变坡点之间的水平长度。坡长限制包括陡坡的最大坡长限制和最小坡长限制两个方面。
5.道路在平曲线路段,若纵向有纵坡且横向又有超高时,则最大坡度在纵坡和超高横坡所合成的方向上,这时的最大坡度称为合成坡度。
6.所谓控制点,是指影响纵坡设计的高程设计点。“控制点”可分为两类:1、第一类是属于控制性的“控制点”,控制路线纵坡设计时必须通过它或限制从其上方或下方通过;2、第二类是属于参考性的“控制点”,称为经济点。
7.道路纵断面设计图采用直角坐标,以横坐标(水平方向)表示里程及桩号,纵坐标(垂直方向)表示水准高程。
8.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主要从限制离心力、夜间行车前灯照射的影响以及在跨线桥下的视距三个方面来分析计算确定。
9.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主要从限制失重不致过大、保证纵面行车视距两个方面计算分析确定。
10.我国公路按照汽车在竖曲线上3S所行程时间控制竖曲线的最小长度。
11.平、竖曲线应避免的组合:、设计速度40km的公路,凸形竖曲线的顶部和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得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凸形竖曲线的顶部和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得与反向曲线的顶点重合。、小半径竖曲线不宜与缓和曲线相互重叠。平面转角小于7视频无线传输°的平曲线,不宜与坡角度较大的凹形竖曲线组合在一起。、在完全通视的条件下,长上(下)坡路段的平面线形多次转向形成蛇形的组合线性,应极力避免。
12.爬坡车道是陡坡路段主线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载重汽车的专用车道。
第四章:道路交叉设计
1.道路交叉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两大类。
2.按交通流线交错的不同形式,可分为分流点、合流点、冲突点。
3.改善交叉口的根本途径:1、时间上分离  2、平面上分离  3、空间上分离。
4.平面交叉交通特征分类:加铺转角式、分到转弯式、扩宽路口式和环形交叉四类。
5.车辆交通组织:1、设置专用车道  2、组织好左转弯车辆  3、组织渠化交通。
6.视距三角形(名词解释):由相交道路上的停车视距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为了保证交叉口上行车安全,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前的一段距离内,应能看清相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况,以便能安全通过交叉口,或及时停车避免发生碰撞。这段必要的距离应该大于或等于停车视距。
7.一个完整的全互通式立体交叉,由主体和附属设施两大部分组成。
8.公路立体交叉可分为分离式立体交叉和互通式立体交叉。
第五章:路基设计与施工
1.路基是指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是路面的基础。
2.路基具有以下特点:工程数量大、耗费劳力多、涉及面广、投资高等。
3.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1、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  2、具有足够的强度  3、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  4、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避免引发地质灾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路基工作区:把车辆荷载在路基土中产生应力作用的这一深度范围称为路基工作区,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5.我国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将路面结构层以下0.8m或1.2m范围内的路面部分定义为路床,且分为上路床及下路床两层。路床厚度应根据交通等级及其轴载组成确定,上路床厚度为0.3m,下路床厚度在轻、中和重交通公路位0.5m,特重和极重交通公路为0.9m。
6.路基竖向变形三阶段:1、弹性变形阶段  2、塑性变形阶段  3、破坏阶段。
7.表征路基土强度指标:回弹模量 、路基反应模量、CBR(选择路基填料的依据)、抗剪强度指标。信息发布屏
8.破坏形式:(1)、路堤的变形破化:路堤沉陷、边坡溜方及滑坡、路堤沿地基滑动。(
2)、路堑的变形破坏:边坡剥落和碎落、边坡滑坍和崩塌 (3)、特殊地质水文条件下的破坏。、
9.剥落是指路堑边坡表土层和风化岩层表面,在大气的干燥或冷热循环作用下,表面发生涨缩,使零碎薄层成片状从坡面上剥落下来的风化现象。碎落是岩石碎块的一种剥落现象。
10.滑坍是指路基边坡土体或岩石,沿着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原因是边坡较高。缺少应有的支挡和加固。崩塌是整体岩块在重力作用下倾倒、崩落。主要原因是岩体风化破碎,边坡较高。
11.路基破坏原因分析:(1)、不良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2)、不利的水文和气候因素(3)、设计不合理(4)、施工不符合规范要求。
12.地质条件是影响地质条件路基工程质量和产生病害的基本前提,水是造成路基病害的主要原因。
13.公路自然区划三原则:1、道路工程特征项相似性原则  2、地表气候区域差异性原则  3
、自然气候原则即综合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
14.公路自然区划三等级:一级区划分全国为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和全年不冻土三大地带;二级区划是在一级区划基础上以潮湿系数为主进一步划分的;三级区划是在二级区划内划分更低一级的区划或类型单元。
15.潮湿系数:是指年降水量R与年蒸发量Z之比,即K=R/Z。
16.我国南方区域,最不利季节为雨季;我国北方地区最不利季节为春融季节。
17.路基的典型横断面形式有路堤、路堑和填挖结合三种。
硬质合金密封环18.路堑断面形式:全挖式、台口式和半山洞三种,挖方边坡的坡脚处必须设置边坡。
19.路基本体有宽度、高度和边坡坡度三种。路基高度取决于路线纵坡设计时所确定的路基设计高度。
20.沿河及受水浸淹的路基,其高度一般应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所规定的设计洪水频率,求得设计水位,再增加0.5m的安全高度。
21.边坡高度与边坡宽度之比值为边坡坡率。
22.为了迅速的排除路面上的集水,需将路面做成一定的横向坡度,称为横拱横坡。
23.行驶在弯道外侧的汽车,会受到方向相同的离心力与汽车水平分力的联合作用,这种作用会增加行车的不稳定性,因此在弯道的路基横断面设计中,当圆曲线半径介于极限最小半径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需将外侧车道抬高,构成与内测车道同坡之单坡横断面,这种设置称为超高。
24.对于有中间带的的公路,其超高方式有绕中间带的中心旋转、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三种。
25.单车道公路,每隔200--500m设置在错车道一处,长度不短与30m,两端各有长度为10m的出入过渡段,错车道地段的路基宽度则为6.5m
26.植物防护:植草、铺草皮、种植灌木、喷混值生、客土喷播。
27.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边坡土质、水的活动、边坡的几何形状、活荷载增加。边坡稳定性计算应计算三种工况: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一)、非正常工况(二)。
28.施工测量:路基施工开工前,应做好施工测量工作,其内容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横断面检查与补测,增设水准点、现场试验等。
29.路堤填筑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 腐朽物质的土做填料。路堤的填筑方式有水平分层填筑法,竖向填筑法和混合填筑法三种。
30.纵挖法有分层纵挖法、通道道纵挖法和分段纵挖法三种,
31.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主要是土质和含水率,外因主要是压实功能、压实机具和压实方法等。压实功能是指值压实机具重量、碾压次数、作用时间等,随着压实功能的增大,最佳含水量会随之减小而最大干密度随之增加。通常夯击式作用深度最大、振动式次之、静力碾压式最浅。
32.压实度:是指路基填料压实后的干密与室内标准击实验确定的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7:21: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274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曲线   道路   边坡   公路   设计   路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