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馆藏之饮食器皿——碗

故宫博物院馆藏之饮⾷器⽫——碗
明宣德鲜红釉碗
⾼8厘⽶,⼝径18.9厘⽶,⾜径8厘⽶。
碗撇⼝,深腹,圈⾜。通体施红釉。圈⾜内施青⽩釉,外底署青花楷体“⼤明宣德年制”六字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历史追溯
碗作为⼈们⽇常必需的饮⾷器⽫,碗的起源可追溯到新⽯器时代泥质陶制的碗,其形状与当今⽆多⼤区别,即⼝⼤底⼩,碗⼝宽⽽碗底窄,下有碗⾜。⾼度⼀般为⼝沿直径的⼆分之⼀,多为圆形,极少为⽅形。不断变化的只有质料,⼯艺⽔平和装饰⼿段。⼀般⽤途是盛装⾷物,碗因为其体积较锅、盂⼩⽽可⽤⼿端盛。上阔下窄的形态,放在平地上是不稳定的,考古学家推测,古⼈对碗的使⽤,可能是最初放在地上挖出的坑之内的。
无氨显影液明宣德仿哥釉碗
⾼10.6厘⽶,⼝径20.7厘⽶,⾜径7.6厘⽶。
碗敞⼝,深弧腹,圈⾜较⾼。通体及⾜内均施仿哥釉,釉⾊灰青,釉层开⽚,釉⾯略泛橘⽪纹。⾜内有青花双圈“⼤明宣德年制”六字双⾏楷书款。纸袋展开图
此碗内壁开⽚纹较⼤,外壁次之,碗⼼及⾜内⽚纹细碎,较好地模仿了宋哥窑瓷器釉⾯开⽚的特征。
五代定窑⽩釉碗
⾼5.8厘⽶,⼝径18厘⽶,⾜径6厘⽶。
碗敞⼝,斜壁内收,圈⾜。⾥外施⽩釉,釉⾊洁⽩,底⽆釉。  五代
是定窑瓷业的快速发展时期,制瓷⼯艺⽐唐代更为精细,碗、盘类器采
⽤匣钵装烧,器⼝朝上摆放,因此⼝沿满釉,⽽底⾜多⽆釉,此碗即是切筋
代表。
制作材料
制碗的材料有陶瓷、⽊材、⽟⽯、玻璃、琉璃、⾦属等;制作精美的古董碗常常是收藏家的最爱。
清雍正胭脂紫釉碗
⾼4.8厘⽶,⼝径9.5厘⽶,⾜径3.6厘⽶。
碗撇⼝,瘦底,圈⾜。碗内饰暗花双⾏龙及云纹两朵,外部通体胭脂紫釉,⾜内施⽩釉,青花双⽅框内楷书“雍正年制”四字款。  据⽂献记载,胭脂彩由荷兰⼈卡西亚所发明,约于清康熙⼆⼗⼀年(1682年)从西洋传⼊景德镇,后被称为“洋红”。此前较长⼀段时期内我国的釉上红彩只有⼀种称为矾红(铁红)的彩料,因此胭脂红的引进对釉上红彩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  此胭脂彩⼩碗造型秀美,⼩巧玲珑,⾊彩妩媚,红中泛紫,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为胭脂彩艺术的极品。
基本形状
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最早的瓷碗是原始的青瓷制品,基本形状为⼤⼝深腹平底,使⽤于商周⾄春秋战国时期。以后随着时代的演进,制瓷⼯艺的逐步改善以及⼈们的审美和实⽤要求的提⾼,碗的形状、纹饰、质量也越来越精巧,使⽤分⼯也越来越具体多样,如饭碗、汤碗、菜碗、茶碗等。不同时期的瓷碗,其形状、釉⽔、纹饰是有着明显差别的。唐以前的碗,其型多为直⼝、平底、施釉不到底,基本⽆纹饰。唐代的碗器型较多,有直⼝、撇⼝、葵⼝等,⼝沿突有唇边,多为平底、⽟壁底及环条形底,施釉接近底部,精制的产品施满釉,有简单的划花装饰出现。宋代碗其型多为⽃笠式、草帽式、⼤⼝沿、⼩圈⾜,圈⾜直径⼤⼩差不多是⼝沿的
三分之⼀。釉⾊多为单⾊,如影青、⿊、酱、⽩等,纹饰⽤刻、划、印等⼿法,将婴戏、动物、植物
⽂字形象绘在碗的内外壁或内底⼼上。元代碗型同宋代相⽐,突出表现为⾼⼤厚重,圈⾜多为内斜多撇,断⾯呈⼋字形。多采⽤印花、刻花装饰。明代碗多鸡⼼式、墩⼦式及⼝沿外向平折式,圈⾜较为窄细,⼤多采⽤画花装饰。画花装饰技法⽤于碗上,⾃唐长沙窑起始,⾄宋磁州窑过渡,经元青花激发,到明代才真正兴盛起来。明代最多的就是胎体轻薄、⽩底青花的饮⾷⽤碗。清代碗⽆论在哪⼀⽅⾯均胜过前朝,形状、釉⾊、纹饰更为丰富多样,⼯艺制作更为精巧细腻,素三彩、五彩、粉彩装饰的宫廷皇家⽤碗更让⼈叹为观⽌。
宋哥窑碗
⾼7.5厘⽶,⼝径19.8厘⽶,⾜径5.6厘⽶。  碗敞⼝,弧壁,浅圈⾜。⾥外满饰青釉,釉厚润如脂。釉⾯布满细碎的开⽚纹,深浅不⼀,如⽹如织,深纹⽚呈⿊⾊,浅纹⽚呈黄⾊,俗称“⾦丝铁线”纹。
造型特点
造型特点是敞⼝、深腹、平底或圈⾜,形式多种多样。如六朝时的青釉莲瓣纹碗,唐代越窑海棠式碗,邢窑的釉花⼝碗,以后出现的折腰碗、⽃笠碗、卧⾜碗、敦式碗、盖碗等。
1、宫碗:⼝沿外撇,腹部宽深丰圆,造型端正,多为皇宫⽤器。明正德时烧制最为著名,有“正德碗”之称。
2、⽻觞:杯的⼀种样式。器⾝椭圆、浅腹、平底。腹两侧置半⽉形双⽿,亦有饼形⾜或⾼⾜。明末清初流⾏。碗⾝上往往题有信⼠弟⼦名称乞求内容、施舍时间等,多为青花瓷。
3、注碗:温洒⽤具,与注⼦配套使⽤。⼀般碗壁直⽽深,有的通体呈莲花形,⽤时碗内放适量热⽔。注⼦内盛酒置于碗中。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以南⽅居多。
4、盏:瓷碗的⼀种样式,饮茶⽤器。敞⼝、斜⾝、深腹、圈⾜,体略⼩。宋代有⿊、⽩、酱、青、⽩和青⽩釉茶盏,以⿊釉为贵。兔毫盏、玳瑁盏为“⽃茶”之上品。
5、茶船:放茶盏的⽤具。因形似船,帮名。明清时景德镇窑烧制有仿官釉、表花、粉彩茶船。清乾隆仿⽊纹釉碗
⾼4.6厘⽶,⼝径13.6厘⽶,⾜径9.2厘⽶。
  碗敞⼝微外撇,浅腹,⽟璧底,底部有⽀钉痕。⾥外满施⽊纹釉。仿⽊纹釉出现于清雍正时期,乾隆时制作更为⼴泛,釉⾯⽐雍正时有更富于变化。  此碗仿⽊纹纹理清晰,釉⾯质感逼真。
清乾隆仿雕漆釉碗
⾼4.5厘⽶,⼝径13.1厘⽶,⾜径8.2厘⽶。
碗撇⼝,弧壁,圈⾜,⽟璧底。碗⾥满饰⾦彩。外壁施红釉,仿雕漆⼯艺,⼝沿剔刻⼀周回纹,腹部刻排列有序的锦纹,近⾜处刻莲瓣纹,底红釉⽆款。
清乾隆年间,景德镇制瓷业进⼊⿍盛时期,御窑⼚内聚集了⼤量的能⼯巧匠,不惜⼯本,以瓷器摹仿各种⼯艺品,如仿⽊器、⽵器、漆器、铜器,摹仿技艺之⾼,⼏可乱真。
此碗形制、釉⾊、纹样、质感均与漆器酷似,体现出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炉⽕纯青的制瓷技艺。
明正德孔雀绿釉碗
弹簧网
⾼6.6厘⽶,⼝径16.2厘⽶,⾜径6.5厘⽶。
碗撇⼝,弧壁,瘦底,圈⾜。⽆款。碗内壁及圈⾜内施青⽩⾊釉,外壁施孔雀绿釉,近⾜处暗划仰莲瓣纹。此碗虽未署款识,但其典型的正德宫碗式造型和器⾜内施淡青⽩釉的特征表明其为正德官窑器。
唐代岳州窑青釉碗
⾼8.1厘⽶,⼝径16.4厘⽶,⾜径8.3厘⽶。
碗⼝微撇,浅腹,阔底,圈⾜。腹刻莲瓣纹。⾥外施青釉,釉薄⽽不匀,釉⾊青中闪绿,釉⾯有细密开⽚纹。
岳州窑位于湖南湘阴县城堤境⼀带,是隋代湘阴窑的所在地,唐时⾪属岳州,故称“岳州窑”。唐代岳州窑的瓷器胎壁较薄,⽐较粗松,呈铁灰⾊,釉⾊明亮,底⾜有釉,器物精致,少装饰。多采⽤⽀钉烧法。经科学的考古调查和化学分析,岳州窑青瓷所施青釉是⼀种氧化钙(CaO)含量较⾼的⽯灰釉,这种釉在还原⽓氛下,如果掌握得好,便会呈现纯正的青⾊,如果还原⽓氛控制得不好,就会出现各种深浅不⼀的青黄⾊釉。
唐代青釉⽟璧形底碗
⾼3.5厘⽶,⼝径14.4厘⽶,⾜径6.6厘⽶。
碗撇⼝,浅腹斜收,⽟璧形底。⾥外满施青釉。从各⽅⾯特征看,此碗应属于唐代越窑产品。
根据浙江诸暨牌头茶汤唐贞元⼗年(794年)墓和上虞联江帐⼦⼭唐贞元⼗七年(801年)墓出⼟的资料看,当时已有撇⼝碗,这种碗斜腹,⽟璧形底,是中唐时期出现的⼀个新品种。⽟璧形底碗始见于唐代,以底⾜像⽟璧⽽得名,在南北⽅瓷窑普遍烧造,如河北的邢窑、定窑,河南的巩义窑,⼭西的浑源窑,陕西的耀州窑,浙江的越窑,湖南的长沙窑等都有烧造。外国的很多古城、古遗址中也出⼟
有中国的⽟璧形底瓷碗。这种碗的品种主要是⽩瓷和青瓷。⼝边有唇⼝和不带唇⼝的两种。碗壁有的直壁斜出,有的微带弧度。⾜⼀般宽⽽浅,中⼼凹处有的施釉,有的⽆釉。这种碗与敞⼝斜壁⽟璧底盘及撇⼝平底碟的造型风格相同,是⼀种新颖的饮⾷⽤具。
宋代耀州窑酱釉碗
⾼4.5厘⽶,⼝径14厘⽶,⾜径4厘⽶。
碗撇⼝,深弧腹,圈⾜,近⾜⽆釉。素⾯⽆纹饰。釉为酱⾊,釉⾊较亮。
酱釉瓷器是宋代中期耀州窑瓷器中出现的⼀个新品种,为仿宋代漆器之作,其数量较多,仅次于青瓷。酱釉是⼀种以铁为着⾊剂的⾼温釉,釉料中氧化铁的总量达5﹪以上。
明永乐青花菊瓣纹碗
⾼10.3厘⽶,⼝径21.2厘⽶,⾜径7.6厘⽶。清宫旧藏。
碗敞⼝,瘦底,为鸡⼼碗。通体青花纹饰。碗⼼双圈内饰折枝枇杷纹,内壁饰缠枝花纹,内⼝饰海⽔纹。外⼝饰回纹,外壁饰菊瓣纹,纹饰间隔以青花线。圈⾜内施⽩釉,⽆款识。
碗外壁以花瓣纹装饰是明永乐、宣德时典型的风格特征,花瓣纹通常作为主体纹饰与其它花纹配合。此碗外壁以32枚菊花瓣为饰,花瓣细长呈放射状排列。这些花瓣从⾜上直接伸展到外⼝沿下,布满整个腹壁,花瓣细长,排列有序。此器青花⾊调艳丽并有晕散,纹饰规矩⽽不失明快。
明嘉靖青花三⽺纹碗
⾼10.5厘⽶,⼝径16.3厘⽶,⾜径5.5厘⽶,故宫旧藏。
此碗是⼀件明代嘉靖年间景德镇御窑⼚烧造的宫廷⽤瓷器。碗呈仰钟式,内外均为青花装饰。碗⼼绘麒麟,辅以松、⽯、花草。碗内近⼝沿处绘锦纹。外壁绘神态各异的三⽺,⼀⽺正⾯伫⽴,⼀⽺侧⾯作⾏⾛状,⼀⽺回⾸观望。三⽺间衬以松、⽵、梅及杨柳、芭蕉。外底署青花“⼤明嘉靖年制”六字双⾏款,外围双圈。
此碗所施⽩釉莹润泛青,青花发⾊浓重艳丽,所⽤青料当系嘉靖朝盛⾏的“回青”。所绘三⽺图案为吉祥图案,寓意“三⽺开泰”。“三⽺开泰”谐⾳“三阳开泰”,“三阳开泰”本意是《周易》
的“泰”卦,为最吉利的⼀卦,是以三阳⽘开始的,象为『0523』,其意之所以吉利,是因其寓意“天地交⽽万类通,上下交⽽其志同。”
清雍正粉彩梅花纹碗
⾼5厘⽶,⼝径9.2厘⽶,⾜径3.8厘⽶。
碗敞⼝,深腹,圈⾜。通体粉彩装饰。⾥⼼绘三朵散落的梅花,外壁绘两株梅树,树⼲屈曲遒劲,枝头梅花盛开,树下绘两⽀灵芝。外底署青花“⼤清雍正年制”双⾏六字楷书款。
此碗造型厚重端庄,内、外画⾯互为呼应,浑然⼀体。在⽤⾊上颇为讲究,以⿊赭⾊树⼲衬托粉⾊花朵,愈显⽰出梅树的勃勃⽣机。
明正德孔雀绿釉碗
⾼6.6厘⽶,⼝径15.9厘⽶,⾜径6.4厘⽶。
碗撇⼝,深弧壁,圈⾜。腹外施孔雀绿釉,近⾜处釉下刻划变形莲瓣纹。碗内和圈⾜内施⽩釉。⽆款识。
此碗造型俊秀,是典型的正德宫碗式样。
孔雀绿釉亦称“法翠”、“翡翠”或“吉翠”釉,它是⼀种以氧化铜为着⾊剂的中温颜⾊釉,其釉⾊明丽葱翠,颇似孔雀⽻⽑上的绿⾊。景德镇窑从元代开始烧造孔雀绿釉瓷器,这⼀⾊釉的出现是对我国传统的低温铅绿釉的继承与发展。清⼈佚名著《南窑笔记》⽈:“法蓝、法翠⼆⾊,旧惟成窑有,翡翠最佳。
”认为孔雀绿釉在明代始烧于成化年间,但从传世品和出⼟物看,宣德时已有烧造,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各朝均延续烧造。若论成⾊之佳,则⾸推正德时产品。
明永乐青花⽵⽯纹碗
⾼7.1厘⽶,⼝径16.4厘⽶,⾜径5.8厘⽶。
碗撇⼝,深弧腹,圈⾜。内光素⽆纹饰。外壁青花翠⽵、怪⽯及花草纹装饰。圈⾜外墙绘回纹。圈⾜内施青⽩⾊釉。
此碗形体秀美,胎体较薄,釉⾯光润,造型源⾃北宋汝窑淡天青釉碗。碗上画⾯⼤⾯积留⽩,给⼈以清新雅致之视觉感受,完全摆脱了元代和明代洪武时期青花瓷器装饰繁缛的典型风格的影响,堪称永乐⼀朝开创瓷器装饰新风格的标志性作品。
登船梯蓝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
⾼5.2厘⽶,⼝径11厘⽶,⾜径4.4厘⽶。
碗敞⼝,深弧壁,圈⾜。内施⽩釉,外壁蓝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装饰。⾜内施⽩釉,有胭脂彩双⽅栏“康熙御制”图章式款。
珐琅彩瓷器的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据清宫造办处的⽂献档案记载,其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办处珐琅作的匠师将铜胎画珐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创制的新瓷器品种。珐琅彩盛于雍正、乾隆时,属宫廷垄断的⼯艺珍品。所需⽩瓷胎由景德镇御窑⼚特制,解运⾄京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由宫廷画家依样画到瓷器上。
康熙朝珐琅彩瓷器多以蓝、黄、紫红、松⽯绿等⾊为地,以各⾊珐琅料描绘各种花卉纹,其⾊彩、绘画、款式皆同于当时的铜胎画珐琅器。此碗在宝⽯蓝地⾊的衬托下,以紫红、⾦黄、草绿⾊绘就的缠枝牡丹显得格外娇美,具有康熙朝珐琅彩瓷器的典型特征。
清同治黄地粉彩开光“万寿⽆疆”碗
⾼8.1厘⽶,⼝径13厘⽶,⾜径6.2厘⽶。
碗直⼝微敞,深腹,圈⾜。⼝描⾦彩,⼝沿内外及⾜墙均饰红⾊回纹带。碗内⽩釉地上满绘蝴蝶和花卉纹,外壁黄釉地上饰四个圆形开光,内分别书“万”、“寿”、“⽆”、“疆”四个楷书红字并以如意纹相绕,开光之间绘蝙蝠、桃及盘肠纹,寓意“万福”、“万寿”。外底⽩釉地上以红彩书“长春同庆”四字楷书款。
“长春同庆”款瓷器⼀般都是精美的官窑器。此碗是同治皇帝⼤婚时的喜庆⽤瓷。
清同治黄地红彩开光“福禄寿喜”碗
⾼8厘⽶,⼝径13厘⽶,⾜径6.3厘⽶。
碗直⼝微敞,深腹,圈⾜。⼝饰⾦彩,内壁红地绘粉彩如意云纹和缠枝葫芦纹,外腹黄釉锦纹地上绘红彩如意云纹,主题图案为四个圆形开光,内分别为“福”、“禄”、“寿”、“喜”四个楷书红字,每个字周边都配有五只蝙蝠和⼀周如意纹,含“五蝠捧寿”之意。外底黄釉地上绘笔、锭、如意组合图案,寓意“必定如意”。
防静电监控此碗在黄釉地上饰多种纹样,突出了吉祥寓意,这是晚清同治、光绪、宣统三朝瓷器装饰的共同风格。此碗是同治皇帝的⼤婚⽤器。
北宋定窑⽩釉刻划花内海⽔双鱼外莲瓣纹温碗
⾼16.4厘⽶,⼝径32.5厘⽶,⾜径15.6厘⽶。故宫博物院藏。
温碗⼝微敛,深弧腹,圈⾜。⼝沿⽆釉。外壁近⼝沿处刻划弦纹⼀道,下刻莲瓣纹;内壁刻划鱼藻纹。原本应有与之配套使⽤的温壶,⽤于温酒。
鱼是宋代瓷器上常见的装饰题材,因“鱼”与“余”同⾳,故鱼寓意“富贵有余”、“连年有余”。
明万历淡茄⽪紫釉暗划云龙纹碗
⾼7.3厘⽶,⼝径15厘⽶,⾜径5.5厘⽶。
碗撇⼝,弧壁,深腹,圈⾜。内施⽩釉。外壁施淡茄⽪紫⾊釉。腹部暗刻⼆云龙赶珠纹。圈⾜墙外暗刻回纹。圈⾜内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明万历年制”六字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明代茄⽪紫釉以呈⾊⿊紫的深茄⽪紫釉较多,淡茄⽪紫釉较少见。此碗即属于后者,且釉⾊纯正,刻花⽣动,弥⾜珍贵。
茄⽪紫釉创烧于明代早期,它是⼀种以氧化锰为呈⾊剂的⾼温釉,釉料中的铁、钴等其他⾦属元素则起调⾊作⽤。其釉⾊有深、浅之别,深者如熟透的⿊紫⾊茄⽪,常施于尊、罐、⼤盘、⼤碗等器上;浅者则似未熟的茄⽪呈淡紫⾊,多施于⼩件盘、碗之上。
明宣德青花缠枝莲托⼋吉祥纹碗
⾼10.2厘⽶,⼝径28.1厘⽶,⾜径11.1厘⽶。
碗敞⼝,⽅唇,圈⾜。碗⾥⽩釉⽆纹饰。碗外青花装饰。⼝饰青花线两道,壁饰缠枝莲托⼋宝纹,近底处饰莲瓣纹,⾜墙饰朵梅纹。⼝沿下从右向左横书楷体“⼤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此碗纹饰描绘细腻,线条流畅。“⼋宝”是我国最常见的传统装饰图案之⼀,特别是元代瓷器图案中以⼋宝为题材者占很⼤的⽐重。但元代的“⼋宝”有很多杂宝,不像明代基本上为轮、螺、盖、伞、花、罐、鱼、肠⼋种。
明宣德甜⽩釉暗花缠枝莲托⼋吉祥纹碗
⾼8.4厘⽶,⼝径15.5厘⽶,⾜径5.7厘⽶。清宫旧藏。
碗敞⼝微撇,弧壁,瘦底,圈⾜较⾼。通体及⾜内均施⽩釉,釉⾊⽩中略泛青。内⼝沿处暗划弦纹两道。碗⼼青花双圈内有⼀竖向长⽅形双线框,框内直写青花楷体“⼤明宣德年制”六字款。外壁暗划花纹装饰,近⼝沿处有弦纹两道,腹部为缠枝莲托⼋吉祥纹。近⾜处为⼀周莲瓣纹,⾜外墙为卷枝纹。
甜⽩瓷是在元代枢府器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永乐⽩瓷⾊调恬静柔润,在视觉上给⼈以“甜”的感觉,故称“甜⽩瓷”。明代黄⼀正所撰《事物绀珠》中载有“永乐、宣德⼆窑内府烧造,以鬃眼甜⽩为常”之句,此后“甜⽩”称谓沿⽤⾄今。甜⽩瓷在我国陶瓷史上享有盛誉,⽂献称其“⽩如凝脂、素犹积雪”。此瓶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这种特征。
清嘉庆黄地粉彩勾莲开光“万寿⽆疆”碗
⾼8.1厘⽶,⼝径18.2厘⽶,⾜径7.4厘⽶。
碗撇⼝,深弧腹,圈⾜。⾥⽩釉,外壁黄地上绘粉红、绿、⽩三⾊勾莲纹,四个圆形开光内分别书蓝料“万”、“寿”、“⽆”、“疆”四字,圈⾜底部书红彩“⼤清嘉庆年制” 三⾏六字篆书款。
缠枝莲纹始见于唐代,是佛教艺术影响的结果,从唐代开始缠枝莲纹在官式建筑、⼯艺品制造中⼀直流⾏。⾃宋代开始,⼀种变相的勾莲纹(或称为宝相花纹)出现并流⾏,此碗上的粉彩勾莲纹样就属于宝相花⼀类,是清代御窑瓷器上常见的官式纹样之⼀。和乾隆时期的同类器物相⽐,此碗纹饰纤细⽽拘谨,构图较为呆板,有明显的嘉庆朝瓷器特征。
胭脂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纹碗,清康熙,⾼7厘⽶,⼝径14.8厘⽶,⾜径5.7厘⽶。  碗撇⼝,深弧壁,圈⾜。内施⽩釉,⽆纹饰,外壁在涩胎上以胭脂红彩作地,设三个花形开光,开光之间隔以折枝花纹。三个开光内均以黄料彩作地,各绘牡丹花⼀朵。圈⾜内施⽩釉。外底署胭脂红彩楷体“康熙御制”四字⽅款,外围双⽅框,框线外粗内细。牡丹花以⼯笔技法绘就,极具写实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6:34: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211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装饰   瓷器   青花   开光   纹饰   珐琅   外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