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表情符号在社交平台中的信息传达

表情符号在社交平台中的信息传达
作者:余逸君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第01
        【摘要】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需求背景下产生的表情符号,短小精悍,没有冗杂语言叙述的特征,在即时通讯平台上一键即发,快捷传播讯息,展现使用者自我偏好、个体特征等诸多优势。表情符号迅速全面地融入民众生活,成为当下最为时髦的社信息交流模式。作为线上信息交流的视觉桥梁,本文从表情符号的符号学原理、视觉造型特征、情感因素传播等方面展开研究,探寻符号文化在视觉传达应用中的意义与作用,以期观察视觉化符号语言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最终为表情符号如何既能准确传达信息又能栅栏式接线端子传播积极文化提供可信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表情符号;表情包;信息传达;设计特征;情感表达;视觉化
        【中图分类号】J08 【文献标识码】A
pc abs合金
        烷基叔丁基醚一、表情符号的产生及其特性
        表情符号本质上是符号文化,其构成元素上分为纯符号、符号与文字叠加两类;呈现方式上分为静态图形、动态图形两种形式。通过使用夸张、变形、拟人等视觉设计手法,包含了文字、图像、彩等设计元素,通过一系列图形设计语言,承载了情感因素的信息传播。表情符号的英文名为“emoji”,源于它的日文名颜文字”——“e”钢套箱的意思是图,“moji”代表字母、字符。名字准确地解释了它的定义,就是图形文字。最早的图形文字:)1964年由美国平面艺术家哈维·电动窗帘配件罗斯·鲍尔为某保险公司设计的别针图案,以此提升员工的士气;1972年,富兰克林·罗法兰尼是注册笑脸符号商标权的第一人;1982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斯科特·法尔曼教授突发奇想地用一串ASCII字符-来表达笑脸情绪,这个必须横着看的表情符号开创了互联网的一项历史;1997年,随着互联网的崛起,注册笑脸符号的第一人富兰克林之子,尼古拉斯·罗法兰尼创造出肖像字符表情,也就是用户在网站和中使用的ASCII,是代表字母与字符、用于传输文本的通用电脑标准码集;淀粉加工1998年,日本的栗田穰崇(Shigetaka Kurita)设计创作最早一批“emoji”,他本人是漫画爱好者,故用更加形象生动的漫画形式取代了平面的字符符号;2011年,苹果发布的iso5移动操作系统中加入了表情符号。自此,栗田穰崇的emoji在各种数字通信平台及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3:15: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186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表情符号   符号   视觉   设计   信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