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史简介

      天下皮毛第一都--留史皮毛市场简介
 
    我国北方最大的市场----中国留史城位于河北省蠡县的留史镇。留史镇总面积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万人,外来暂住人口3万人。留史镇位于京津石三角腹地,距京九铁路站15公里,距京广铁路、京深高速50公里,距首都机场200公里,交通便利,通讯发达。
   19917月,经商业部、国家计委批准,在留史建立国家级专业批发市场,批准立项投资1200万元。1993年由地方投资3.5亿元,建设中国留史城。留史城占地140亩,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有5个封闭展销大厅,500间商品房,140个精品屋。后又投资1700万建成王村永兴市场,即现在的东区,占地360亩,交易大棚9个。现在整个市场,日上市摊位5000个,上市人员3--5万人。
   购销、加工在留史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春秋,发展于明清,繁荣于改革开放的今天。相传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助越吞吴,功成引退来此地经商,著名作家梁斌因此题词自从范蠡过留史,天下第一家。原商业部副部长何济海视察留史市场后也欣然命笔题词神州一市,万商云集
   留史市场素以占地面积广,上市品种全,交易量大而闻名全国,有四海客商集留史,举步可得天下皮的美称。上市既有马、牛、驴、猪、羊、狗等一般粗及猪鬃、马鬃、马尾,又有、紫、水、水獭、旱獭、猞猁、元皮、皮、黄狼、香鼠、水鼠、狸子等珍贵细,还有、裘皮、裘革服装以及马蹄毛、山羊尾、羊绒、黄狼尾等绒毛,类品种120多个,约占全国有价值大类的80%鼠标笔
   943月,由内贸部主办,河北省政府承办,蠡县人民政府协办的首届中国留史交易会暨第四届全国畜产品交易会在留史镇举行,同年11月又召开了第二届中国留史交易会。95年、2000年又召开了第三、四届交易会。几届交易会的成功召开,提高了留史市场和蠡县整个行业的知名度。
   河北留史皮毛市场发展历史:
   大百尺、留史镇一带,为蠡县、高阳、肃宁三县交界的中心点,依潴龙河北岸,历史上有直下天津的水运码头,陆路、水路交通均较方便,故很早以前即形成重要集市,以物资交流种类多、范围广、客流量大著称。
   明末清初,县境河水泛滥,堤防决口,屡次成灾,禾稼荡尽、遍地田园变泽国”,乃十年九遇,造成房屋坍毁,片片荒地、沙滩、盐碱窝。灾难使农民不能单纯依靠土里刨食维持生活,人们利用当地盐碱土丰富,刮盐碱,熬土硝,或外出经商,或靠购销毛皮,土法熟皮,加工成品(称皮毛)出售谋生,皮货交易与加工行业逐渐形成。
   一、皮货商
   明末,皮货商只是在各地采购皮毛后销往天津、辛集等地。交通社一方面靠潴龙河水运,一方面靠地方特有的独轮小推车陆运,这些独轮车常年奔波在北国大地,皮货商付出了蚂蚁搬山的功夫,从而也招来了很多外地客商,在留史一带经商,曾传有小车一转,香油白面之说。同时,不少皮毛商贩看到经营皮毛业本薄利大,便争相效仿,在留史和附近的大百尺一带掀起了一股皮毛热,资金少者办小加工作坊,基金多者开大皮店,有技术者搞加工,无技术者搞倒手买卖,形成皮毛原始的专业分工。
   二、皮店作坊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李家佐村孙宗汉开设福昌厚皮店,缪家营村晋海峰开设
广太兴皮店,北白楼村张老亚开设通泰裕皮店,东莲子口村刘培绪开设聚兴皮店。至此,大百尺、留史一带,已相继建起皮店、皮毛作坊10家。道光初年,大百尺、留史一带的皮毛店越办越多,经营规模亦越来越大,生产经营者不断扩大再生产。
 
    三、土法制革、制裘
电暖手套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留史村西侧李家佐村民刘老寿、施老者从辛集学来熟皮、制革、拉批条、拧鞭头技术,自家开设小作坊,并将此技术授予左邻右舍及乡里之后,两人又在大百尺村开设聚兴皮摊,收集各类毛皮、皮子、加工成皮条或鞭头、鞭鞘,分拣出鬃、尾、毛,运至天津、安平等地销售,部分毛皮制成裘服出售。皮毛业生产加工极其落后,生产者采用几个大瓦缸、几个水池子,以黍子面、皮硝、玉米面等沤制毛皮、土法熟制毛皮、制革、拉皮条,编制车马挽具、鞭头、鞭硝等。清宣统三年(1911年),大百尺、留史一带已有万通背胶橡皮布泰昌仁和源昌瑞盛手动甘蔗榨汁机”义兴德源泰和玉泰聚兴丰泰万兴万隆”13家大皮店。其经营方式多为店主自筹资金,放出债款,定期让农民外出采购所需毛皮,回来交给皮店。皮店把毛皮售给外地
商贩,或运至外地销售,或自行加工成品,从中渔利。民国6年(1917年)大水灾,大百尺交通被阻,皮毛内运外调困难,皮毛业开始向留史村集中,且有山西、山东、河南及本省辛集、无极等地一些有技艺者亦来此经商、开店或搞加工。民国16年(1927年)留史村西侧戴家庄村戴景贤为首在留史村开办完顺和皮店,原在大百尺村的七家毛店先后迁至留史村。至此,留史村内已有较大皮毛店13家。至民国26年(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留史一带的皮毛店已发展到24家,各种皮毛加工作坊271家,规模较小的季节性加工副业遍及家家户户。其经营的毛皮主要有牛、马、驴、猪、羊、兔、狗等土杂皮及狐狸皮、黄狼(黄鼬)、猞猁、貉等细毛皮。加工和生产的产品主要有革皮、皮条、鞭头、鞭硝、车马挽具、裘皮、裘服、皮褥、皮帽、皮带、毛毡、毡鞋、皮胶、皮硝、硝盐等。日军侵占蠡县后,保定、蠡县及留史村周围据点的日伪军经常抢劫、砸皮店。民国31年(1942年)5月,留史村的宜兴、复兴厚、裕和、义隆、聚源、通泰、德源等大皮店遭到严重摧残,各种皮货被掠空、多数皮店、加工作坊难以维持经营而被迫停业,私营商贩及皮货车亦所剩无几,皮毛业一度萧条。
   四、留史皮都得形成发展
   清道光初年(1821年),大百尺寸传统的农历一、六集与留史村的二、七集日已有皮货交易,上市品种主要为牛、马、驴、猪、羊、兔、狗、猫等土杂皮及猪鬃、马鬃、马尾等,狐狸、黄狼等细毛皮偶有上市,数量有限,且因当时为露水集(即早上时间较短的集市),故皮毛上市量不大,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天津皮货商沿潴龙河逆流而上,在大百尺村设点收购土杂皮,附近各大皮店均为其代购,并带动附近村民经营皮毛业,尤以界河村、魏家佐村民经营者为多,皮货商队伍越来越大。后因河水泛滥,大百尺村地势低洼,交通不便,而留史村靠近潴龙河,有水运码头,周围不少村庄从事皮毛购销与加工者甚多,故客商亦多集于留史村设点收购,贩运皮货,留史村皮毛集散市场初步形成。
   民国期间,内战外患连年不断,皮毛业履遭摧残,加之日军侵占蠡县后经常抢掠驱散集市,皮货贸易极度萧条。蠡县解放后,县人民政府积极扶持皮毛业,民国37年(1948年)留史国营皮店义聚兴专营皮毛货物,带动附近6各村529户农民搞起梳猪鬃的家庭副业,县推进社亦在留史村设立和记皮店,帮助336辆皮货复业。私营皮店行由民国34年(1945年)的5户发展到8户,鞭头业由120户发展到170户,鞭硝业由7户发展到24户,裘皮业由24户发展到27户,皮货车发展到1600辆,另有坐商273户,私营永大洋银号亦常
年在此兼营皮毛。
   建国初,曾关闭几年的福昌通泰裕德源等十几家大皮店开始复兴;原河南、山东、山西及省内各地曾在留史村经营皮毛的几家坐商亦陆续恢复营业;附近村庄的加工作坊和皮货车更加活跃;留史村原旬二露水集逐渐发展为农历二、五、七、十的旬四半日集,上市皮毛摊位达200多个,皮毛市场已初具规模。不少村加工专业化程度发展较快,其产品各自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形成皮毛制品专业村,流传有南白楼的皮袄,大王村的硝,李家佐的皮条,朱家佐的皮条,朱家佐的胶之说.
   1952,蠡县手工业联社组织几户较大的毛皮店和加工作坊,在留史成立县内第一皮毛合作社,率先走上合作化、集体化道路。翌年,皮毛业被列入国家统购统销物资,对毛皮的集市交易开始限制。1954蓝牙GPS年,建立县属公有制皮毛制革厂,促进了留史一带集体皮毛加工业的发展。1956年,经过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统购统销政策影响下,留史皮毛业由多家合并为集体所有制的土产公司,后改留史畜产组,负责统一收购上市皮毛。手工业联社在留史成立留史皮毛加工厂,并开始取缔私有制皮毛店铺、商行、银号、作坊等,实行公有制独家经营。留史皮毛业受计划经济的限制,被迫车马归队、劳力归田
加之冲击,导致只有较少数人暗中从事小量的皮革加工,或到黑市家用电动绞肉机上买卖,一经发现即以黑市交易黑工厂的罪名将其财产没收,人员驱散,一时文明遐迩的留史皮毛业名存实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在农村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城乡集市贸易的开放,留史一带传统的皮毛业得以恢复和发展。1980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有2367名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投入到跑皮毛、搞企业的行列。皮毛货栈、收购站、商行、客栈等发展到240家;制革厂、皮毛加工厂发展到117家,年加工产值1126万元。1981年,投资27.2万元,在留史建成建筑面积为6220平方米的皮毛专业市场。使皮毛交易由街道庭院迁至市场内,后几次对留史皮毛专业市场进行扩建和改建。1985年,留史改乡建镇,留史皮毛市场的传统集日亦由原来的旬四农历二、五、七、十半日集改为农历一、二、四、五、六、七、九、十的旬八全日集,其中逢二、五、七、十为大集,上市人员多,成交额大,上市皮毛既有马、牛、驴、猪、羊、兔、狗等一般粗毛皮及猪鬃、马鬃、马尾,又有貉子、紫貂、水貂、水獭、旱獭、猞猁、元皮、狐狸、黄狼、香鼠、水鼠、狸子等珍贵细毛皮,还有皮革、裘皮、裘革服装以及马蹄毛、山羊尾、牛耳毛、羊绒、驼绒等绒毛,皮毛类品种120多个,约占全国有价值皮毛大类的80%;此外,上市商品尚有日用百货、五金交电、家具、装饰、装潢、糖酒副食、土特产品、家禽、肉类、蛋类、干鲜菜、干鲜果品等。
   1987年后,在留史皮毛市场交易逐渐萧条、疲软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及时对市场进行治理整顿和市场规模建设,使皮毛业由集散型向着集散加工一条龙型转化,皮毛加工企业有较大发展,不但渡过了整顿低谷,而且迎来了皮毛皮革及其精深加工业的发展高潮。19913月,国家商业部副部长何济海、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洪歧对留史市场进行实地考察,何济海考察后欣然命笔,题词:神州一市、万商云集。是年7月,经商业部、国家计委批准,在留史建立国家级皮毛批发专业市场,批准立项投资1200万元。1993年由地方投资3.5亿元,建设中国留史皮毛城。改扩新建的留史皮毛城,占地9.3万平方米,可容纳皮货摊位5000个,上市人员10万人,上市皮张10万余张,高峰时日上市原皮近20万张。在留史设立购销皮毛、皮革和出售原材料的有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山东、浙江、江西、湖北、四川、广东、云南、上海、北京、黑龙江及省内客商187家,其中有74家外贸出口单位从留史购买皮毛原料,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美国、德国、独联体、荷兰、英国及港、澳(门)、台胞、海外侨胞经常来留史进行实地考察,并在这里建厂、经商或寻觅合作伙伴。留史皮毛市场的兴盛,带动与促进了周围部分乡(镇)、村皮毛及专业市场形成与发展。且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如驴皮大王貉皮大王黄狼皮大王等许多独具慧眼、造诣颇深的专业人才。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2:03: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156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皮毛   留史   市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