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警网络舆情的影响因素、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研究

物联网实训教学平台2021年2月
第1期总第183期
公安学刊一~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Public Security Science Journal-----Journal of Zhejiang Police College
Feb. ,2021
No. 1Ser.No. 183
涉警网络舆情的影响因素、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研究
张静、朱丽敏2,丁伟杰3
(丨,3.浙江警察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2.绍兴市公安局,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交网络的普及,涉警网络舆情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梳理涉警 网络舆
情的影响因素,运用熵权法、层次分析法和组合权重法进行分析,建立涉警网络舆情风险等级的评价 预测模型,可以对涉警网络舆情的风险等级以及发展变化趋势进行评估和预测,有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应 对策略,实现对涉警网络舆情的精准防控。
关键词:涉警网络舆情;熵权法;层次分析法;组合权重法;风险评估;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丨)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040(2021 )01-0059-06
涉警网络舆情是指社会各阶层民众在互联网 上围绕有关公安机关和公安队伍的社会事件发生、发展变化情况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情绪和意见 的总和。1公安机关与人民众联系密切,其活动广 受人民众关注,被歪曲炒作的情况也比较多,一旦 有大的案(事)件发生,很容易成为舆论焦点。
20世纪末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涉警网络 舆情频发,且呈受众范围广、持续周期长、管控难度 大等特征,涉警网络舆情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
收稿日期:2020-06-12
作者简介:张静,浙江警察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安全系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据分析技术、智能算法;
朱丽敏,浙江省绍兴市公安局民警,主要研究方向
碱性水机为网络舆情技术、网络安全;丁伟杰,浙江警察学
院大数据与网络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
研究方向为大数据警务、数据分析
基金项目:衣文系浙江省公益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基于语义分 析的涉网新型犯罪分类与防控系统研究”(项目编
号:G F2IG030009)、“基于多元警务教据融合的智
能化推荐预平台研究”(项目编号:LG FI9G010001 )
和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基于智能算法的
城市突发事件下应急警力资源调度研究”(项目编
号:Y20丨8390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点之一,相关的论文、专著不断增多。有关涉警网 络舆情的研究,大致有三个方向:涉警网络舆情相 关理论研究、舆情应对的现状与问题研究、应对策 略研究3其中,量化和可视化分析的研究相对较 少。笔者在分析涉警网络舆情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运用熵权法、
层次分析法和组合权重法,尝试建立 涉警网络舆情的风险评估预测模型,对涉警网络舆 情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并就不同风险等级的网络舆 情提出应对策略,旨在为各级公安机关处置涉警网 络舆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涉警网络舆情的影响因素
涉警网络舆情是网民对公安机关、公安工作及 其相关问题的意见、政治态度和情绪影响涉警网络舆情的因素主要包括舆情主体、舆情客体、舆情 内容和社会环境变迁。
(一)涉警网络舆情主体
信息发布的主体即网民是涉警网络舆情的主 体,他们之间通过网络建立联系。如何评价网民 对涉警网络舆情的影响是研究的重点,一般从两 个角度进行评价,分别是用户的属性和信息的属性。14
关于用户的属性对涉警网络舆情的影响,一般 考虑1P地址、MAC地址、用户受关注度、用户关注
硫芥子气• 59 •
度、用户注册信息、用户活跃度等,建立如下用户属 性矩阵(见表1)。
表1用户属性矩阵
用户
IP
地址4
M AC
地址4
用户受
关注度4
用户关
注度4
用户注
册信息4
用户活
跃度A
g\g d\2g d\A g d ls^16 g,从丨g(i i2g d lA g d i5
gn g d n2g d n5g f L 其中,g,表示用户乂为用户的属性^〜表示用户各自的属性“=1,2,…叫' =1,2,…6。对用户属 性矩阵按行按列求算术平均值,得到用户属性平均 值为火:
混凝土防冻剂配方
〜==丨,
2,…,
n⑴用户的受关注度越高、活跃度越高,相应用户 属性平均值越大,说明该用户在涉警网络舆情中的 影响程度越大。
(二)涉警网络舆情客体
涉警网络舆情的客体即涉警网络舆情的作用 对象—公安机关和公安队伍。公安机关若能充分 重视涉警网络舆情,并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分析原 因,就可以有效减少舆情的发生与发展。从两个角 度出发对涉警网络舆情客体进行分析,分别是政策 导向成,与专业人才储备C,,。
政策导向是公安工作的指导,随着警务工作 的曰渐优化,警务改革的推动,公安工作的政策导 向日渐完善,而政策导向短时间内对网络舆情影响 较小,建模时暂对其忽略不计。
专业人才储备Q是指应对涉警网络舆情的专 业性人才。若公安机关在第一时间实施处置措施,则可能迅速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笔者以引发涉 警网络舆情的发帖所在地公安机关的舆情处置民 警数量作为专业人才储备C,,:
C…=r⑵其中r表示处置民警数量。
(三) 涉警网络舆情内容
涉警网络舆情的内容一般有公安新闻、案件通 报、安全宣传、法律法规出台等。舆情内容的掌握和 控制,对分析涉警网络舆情的走势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涉警网络舆情内容,笔者从文本特征、层级、热 度、情感属性四个方面进行建模。
1.内容的文本特征。内容的文本特征一般包括 文本长度、文本内容重复率、文本发布时间间隔、文 本敏感词汇出现率等。通过提取文本特征,建立信 息文本特征矩阵(见表2),可以更好地掌握舆情内 容的关键信息。
表2涉警舆情信息文本特征矩阵
信息
文本
文本长度文本内容
重复率/2
文本发布
时间间隔/3
文本敏感词
汇出现率/4 m,m/丨丨爪/丨2m/l3爪“4
m i m K\m
/,2m/丨,m/,4
爪L爪L爪L %表示的是信息文本,表示的是信息文本 的特征,m/n表示的是每个信息文本各自的特征。对原始数据求算术平均值,得到信息文本的 属性为
D,= 士 1/卜= I,2,…,n⑶h值越大,表示的属性值越高,影响程度越大。
2•内容的层级。舆情的传播范围越广,那么涉及 的用户越多,因此用内容的层级来表示传播范围。将第一个发布的信息称为第一层级账户,第二层级 的账户则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第一层级账户所发布 的信息,依此类推。传播性高的,层级可能到达100 层甚至以上,涉及到的人员范围可能超过100万人。而传播性低的,层级不超过5层,甚至仅有1层。
为了更好地确定涉警网络舆情内容的层级,将 用户之间的关系拓扑成点和线的关系。假设不考虑 无关联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将两点之间的路径长 度标为1,这两点分别表示第一层级账户与待检测 账户。待检测账户的层级为其到第一层级账户之间 的最短路径长度加1,其公式如下:
/, = pathminl + 1(4)其中,/KU/zmin,表示待检测账户/到第一层级账 户之间的最短路径;/,表示待检测账户*_的层级。
3.内容的热度t内容的热度是指网络舆情内容 的受关注度或讨论度。分析评估涉警网络舆情内容 热度,有助于控制涉警网络舆情的发生和发展。考 虑用户参与度与信息发布主题关注度对内容热度 的影响,以天为时间单位,计算内容的热度,其公式 如下:
H'= X ,(a^ + /3l〇g P n)(5)
• 60 •
其中,a,是调整系数,本文选取a= 0.8,办= 〇. 1。5,表示单位时间内内容〖相关的信息数量,5、表示的是单位时间内发布所有信息的数量,P,,表示 内容i参与度的人数。
//,的计算结果取值在〇 - 1之间。数值越高说明 热度越高,1表示热度极高,〇表示没有热度。
4.内容的情感属性。网络舆情具有强烈的情感 属性,通过对舆情内容表达的主观情感进行分类,来判断涉警网络舆情信息是正面还是负面。对舆情 内容情感属性进行分类,有利于在舆情快速传播过 程中对负面涉警网络舆情及时进行引导和干预。本文将正面的主观情感定义为褒义,负面的主观情感 定义为贬义,其余为中性:
1褒义,emotion > y
中性,I emotion 丨Sy(6)
贬义,emotion< y
y表示的是内容情感倾向的中性过滤数值。
Mehrabian 和Russell于 1974 年提出 PAD=维情 感模型,其中,P代表愉悦度(Pleasure-displeasure),A代表激活度(Arousal-nonarousal),D代表优势度 (Dominance-submissiveness)JA D模型是实现情感 倾向转化到情感维度的科学工具,为涉警网络舆情 的情感转换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基于PAD情 感模型对涉警网络舆情内容的情感进行分析,首先 是根据需要将离散内容文本定位在PAD空间中点 坐标的位置,然后对每一条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再利用欧式距离计算待测情感信息点到各个典型 情感信息类别之间的距离,公式如下:
Q= £■(/>.,P i)= \\p] - pi I I(7) 其中,P,,P:为两个情感信息点在PAD空间的参 数观察值。当()数值越小,说明这两种感情信息点的 相似程度越高。
(四)社会环境变迁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舆情传播的环境发生了巨 大改变,单纯的“你说我听”模式被打破,转而替代 的是人人都可发言、人人可成为舆论中心的模式。对涉警网络舆情的影响可以大致分为技术的变迁f p、主体的变迁C,,、平台的变迁//,,三个部分。其中,技术的 变迁F,,是指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的影响,主 体的变迁C,,是指网民中低龄化趋势等带来的影响,平台的变迁//,,是指社交平台的不断涌现带来的影响。
二、涉警网络舆情的风险评估
通过将涉警网络舆情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为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提供了基础。其中,由于社会环 境的变迁对涉警网络舆情短时间发展的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笔者不将其放人指标层,而只 将涉警网络舆情的主体、客体和内容纳入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见表3)。
表3涉警网络舆情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级指标二级指标
涉警网络舆情主体
用户受关注度4
用户活跃度4
涉警网络舆情客体
专业人才储备C,,
文本特征仏
涉警网络舆情内容
层级1,
热度//,
情感属性G
通过运用熵权法、层次分析法5:和组合权重法 进行分析,将涉警网络舆情的成因进行量化表示,可以形成相对客观准确的涉警网络舆情风险评估 模型。
(一)基于熵权法的权重分析
熵权法是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几乎不受主观因 素影响,主要是依据客观资料进行评价,可以有效 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
根据涉警网络舆情的现状,选取我爸是李刚事 件、魏则西事件、雷洋事件、于欢案、上海警方“教科 书式执法”、昆山龙哥反杀案6个典型的涉警网络舆 情事件,参照表3所列的7个指标,通过“百度指数”网站,对这些事件的关键词进行搜索,结合事件发 生的背景情况,查相关的数据,得到涉警网络舆情事件的评价指标值(见表4)。
表4典型涉警网络事件评价指标值
事件(时间)百万)d6(万)1,",Q 我爸是李刚事件(2010. 10. 16)2014901325132魄则西事件(2016. 4. 12)30307314512225
雷洋事件(2016. 5.7)70368012917735
于欢案(2017. 4. 14)6028771188066
上海警方“教科书式执法”(2018. 5. 17)10011801951297昆山龙哥反杀案(2018. 8.27)108708819865468
• 61 .
熵值的求权建立在样本实测数据信息混乱度 的基础上,利用上表,形成原始数据矩阵X:
0.214390132509232、
0.32987314512209125
0.7361801291767935
0.627577118794966
110.680195124197
1.0869588198654106V
由于评估指标对评价对象的影响不同,且数据 之间存在一定差值,当评估值的量级处于同一水平 上时,评估才能够相对合理,因此对表4中的数据进 行无量纲化处理。
对数值越大越好的指标(正指标)进行如下 处理:
.v" - mill(戈)
max(a:J)_ min(')
(8)
对数值越小越好的指标(逆指标)进行如下 处理:
max(*J)- min(*y)
其中,用户关注度、用户活跃度、文本特征、层 级、热度这5个指标都是属于逆指标。情感属性、专 业人才储备这2个指标属于正指标。对这些指标进 行无量纲化处理后,得到如下矩阵
R =(10.8100.830.970. 140
10.5810.66000 0.790.490.730.860.8000
10.61110.920.280.20 0.53110. 14110.60
V00000.400.441
假设有m个被评价对象、〃个评价指标,根据得
出的矩阵/?,计算第)项评价指标熵值:
•ln/y= 0,当ry= 0 时;
其中>
\f,
r<j
I
=---,其它.
Inm
(10)
求出基于熵权法的第y项评价指标权重值:
1-H,
得到基于熵权法的指标权重%…,祕(见表5)。(11)
yw\2,
表5基于熵权法的指标权重
评价指标4d6Q C…
权重%0. 1090. 1180. 1290. 1410. 1540. 1670. 181
(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分析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主观赋权的方法,将决策问 题进行分解,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其中,
目标层即最优评价结果,准则层即各项评价指标,
方案层即各项评价对象。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涉警
网络舆情的指标进行分析,首先进行层次结构的划
橄榄油的制作方法
分,如图1所示。
H标层
准则层
方案层
图1涉警网络舆情成因的层次结构
通过相互比较的方法确定准则层对于评价目 标的权重,两两比较同一层级的评价指标,形成判
断矩阵: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经过专家打分,构造
判断矩阵(见表6)。
表6判断矩阵
评价指标^3^6Df/,H,Q
dy125/22/31/323/2
d…1/213/22/51/55/44/5
I2/52/312/71/77/81/2
l,3/25/27/211/232
fi3572164
Q1/24/58/71/31/612/3
c…2/35/421/21/43/21
计算准则层的权重,运用MATLAB的函数[v,d] =eig(a)对判断矩阵计算特征向量,并检验一致性。
对特征向量作进一步处理,计算其每一个在三个中的
比例得到特征向量(〇.1352,0.0761,0.0530,0. 1920,
0.3840,0.0635,0.0963)。由此,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到
准则层对方案层的权重(见表7)。
表7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
评价
指标
d6/,H,Q c…
权重0. 13520.07610.05300. 19200.38400.06350.0963
• 62
(三)组合权重法分析
由于涉警网络舆情是一种信息的传播,熵权法 并不能完全代表评价指标在实际中的必要性,层次 分析法判断矩阵的引入又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所 以单独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获取的结果不一 定完全准确,需要引人修正系数进行修正:
<y3=(1 ~p)Mi+P M\(12)其中,是熵权法所得的权重,%是层次分析 法所得的权重,P表示的是修正系数。修正系数取值 范围为[〇,1],表示定权过程中客观数据的变异特 性相对主观经验判断的重要性。笔者更注重专家的 经验评价,因此取值较小,为〇.3。修正后,得出基于 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组合权重法分析结果见表8)。
表8基于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的
组合权重法分析结果
评价指标熵权法权重叫层次分析法权重%组合权重%
0. 1090. 13520. 12734
三方通话0. 1180.07610.08867
0.1290.0530.0758
l,
0.1410. 1920. 1767
0. 1540.3840.315
Q
0. 1670.06350.09455
C…0. 1810.09630.12171
(四)涉警网络舆情的风险等级
由于涉警网络舆情事件评价指标值的取值范 围差异较大,将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与各自 的指标权重相乘并叠加,得到网络舆情的评估阈 值C:
G = W M•C?3 + w n' ^6 + W33 *+
•l,+ W35-H, +W36' Q +(13 )其中,C e (0,10),G值越大,则风险更高。有研 究者将涉警网络舆情的风险等级分为特别重大风 险、重大风险、严重风险和一般风险四个等级,W笔 者比较认可这种划分方法。比照涉警网络舆情风险 评估建模获取的评估阈值C,将等级判别阈值设定 为2、4、6、8、10对风险等级进行划分:
'特别重大风险,8矣C< 10
等级重大风险,6以<8(⑷
严重风险,4矣C<6
'一般风险,2矣C < 4
三、不同风险等级涉警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涉警网络舆情风险模型的建立以及风险等级的划分,为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奠定了基础。
(一)特别重大风险
当涉警网络舆情的评估阈值达到或超过8时,呈现出情感有极强的敌意、传播该舆情的用户占总 账户
数的8成以上、热度居高不下等特征,说明涉警 网络舆情来势凶猛,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发酵,并可 能引发重大体性事件。此时,必须采取最为强硬的 手段,包括:国家有关职能部门主动发声,开展正面引 导;组织专门力量介入调查并及时公布结果,澄清事 实,还原真相;必要时宣布进人紧急状态,军警部门24 小时待命;网信部门采取最高强度网络管理手段,必 要时采取断网等措施;严密关注,及时出击,防范和打 击敌对势力利用网络舆情渗透、颠覆活动等。
(二)重大风险
当涉警网络舆情的评估值达到或超过6但低于 8时,呈现出情感有强烈的敌意、传播该舆情的用户 占总账户数的6成以上、热度持续升高等特点,说明 网络舆情已经在特定地区快速发酵,可能或已经出 现区域性体性事件,且风险可能向全国蔓延。此 时,需要采取强有力的处置措施,包括:舆情事件所 在地政府主动发声,开展正面引导,并组织专门力 量对舆情事件开展调查并及时发布调查结果,澄清 事实;加大对网络舆情的源头管控,加强对媒体的 引导,必要时关闭部分评论功能,加大政府单方面 的信息输出;加大对可能出现的体性事件的防范 力度,对已经出现的体性事件及时采取强有力措 施实施管控以避免扩大等。
(三) 严重风险
当评估值达到或超过4但低于6时,呈现出情 感有较强的敌意、传播该舆情的用户占总账户数的 4成以
上、一定范围内热度较高等特点,说明网络舆 情已经在特定地区开始发酵并已经开始向其他地 区蔓延,不稳定因素开始在一定范围内聚集。此时,需要采取积极的处置措施,包括:特定区域尤其是 舆情事件所在地的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及时出面,做 出有效应对,如利用官方媒体发声,引导舆论向好 的方向发展;做好舆情的源头把控,及时掌握各种 不稳定因素;实时监控该舆情的发展态势,安排网 信部门对关键词进行限流,降低话题热度,避免向 更高等级的风险演变等,及时化解风险,防止舆情 风险升级等。
(四) 一般风险
当评估值达到或超过2但低于4时,呈现出情
• 63•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1:22: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153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舆情   网络   涉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