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摘要:通过分析钻孔灌注桩施工特点,结合施工实践经验,对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要点做了较详细的介绍,对灌注桩工程质量预控,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都一一作了讲解,供大家参考!
关键字:泥浆护壁,灌注桩,质量,控制要点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量日益增长,市政工程桥梁、高速公路及高速铁路等交通基础建设迅速发展,桥梁工程随之越来越多。钻孔灌注桩基础以它施工速度快,承载能力大,适用范围广,质量可靠,受气候环境影响小,施工较方便而被广泛地采用。本文着重阐述了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要点。
一、灌注桩工程质量预控
1.1查看相关资料
研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桩位平面布置图、桩基结构施工图,弄清设计要求和对影响灌注桩工程质量和安全因素进行预测分析。
1.2现场条件调查
研究建筑场地和邻近区域的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地面建、构筑物的调查资料,确保周边不受影响。
1.3资质审查
资质审查是任何工程开工前必不可少的工作,对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资质审查应更加严格仔细,并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施工队伍人员的素质及经验的审查。工程质量的把关很大程度上是靠现场工人的双手来完成的,特别是钻孔灌注桩这种对施工工艺有严格要求的工种,必须了解他们以往的施工经验,检查特殊工种的上岗证书等: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现场工人一个错误的操作,就造成整根桩报废的严重后果,因而除了要具有相关的工作职责及制度外,还应进行责任心的教育。二是施工机械的审查。施工使用的成孔机械必须与现场土质、桩径、桩深等要求相适应,应注意审查其设备档案,保证其性能良好,不合格的机械不准进入现场;如果机具破旧,施工中打打停停,势必严重影响质量。同时应考虑供电情况,一般应有备用发电机。
1.4组织施工技术及相关资料交底
应从3个方面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施工图纸交底,认真熟悉设计图纸,使施工人员透彻理解设计意图;学习有关施工规范和验收规范,掌握地质资料,核查有关灌注桩方面的资料。光盘封套组织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的重点为施工程序安排、施工方法、现场条件、工艺要求、施工规范和质量验评标准等。施工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质检制度等。
二、灌注桩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
2.1成孔质量控制要点
成孔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质量如控制不好,则可能导致穿孔、坍孔、缩颈、桩孔偏斜、桩端达不到持力层要求、桩身夹泥砂以及断桩等,将直接影响桩身质量并造成桩承载力下降。钻孔桩钻孔质量控制点包括桩位、桩径、桩斜、桩长、桩底沉渣厚度、泥浆指标(UCN-11包括密度、黏度、含砂量、胶体率和pH)等。
桩位控制
基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基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复核后妥善保护,施工中经常
复测。桩位定好后,无法长期保存,护筒埋设以后需校对。为确保桩位质量,可采取精密测量方法,即用全站仪定位,护筒埋设完,再次进行复测。
对相邻已施工的桩的桩身倾斜情况必须事先掌握;当已完成的灌注桩存在桩身倾斜的情况时,特别是两侧桩都已浇筑完成的情况,应由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共同确定未施工桩的开孔位置,以保证此桩施工不破坏两侧桩体。
桩斜控制
埋设护筒采用护筒内径上下两端十字交叉法定心,通过两中心点,能确保护筒垂直。
钻进中及时测定孔斜,保证孔斜率小于1%。发现孔斜过大,立即采取纠斜措施。
桩径控制
电子元件打标机根据地层情况,合理选择钻头直径,对桩径控制有重要作用。在砂层、砾石等松散地层,为防止坍塌掉块而造成超径现象,应合理使用泥浆。
桩长控制
施工中对护筒口高程与各项设计高程都要搞清楚,正确进行换算。土层中钻进,锥形钻头的起始点要准确无误,根据不同土质情况进行调整。机具长度丈量要准确。钻进过程中要正确丈量钻杆的长度,发现错误应及时更正。
ei硅钢片
桩底沉渣与泥浆指标控制
土层、砂层或砾石层、岩石钻进,一般用泥浆换浆方法清孔。合理选择泥浆性能指标,制备的泥浆,其指标(密度、黏度、含砂量、胶体率和pH)应控制在有关规范要求。换浆时,返出钻孔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10,才能保持孔底清洁无沉渣。孔底淤积厚度,严格按清孔标准规定执行,防止沉渣过多而影响桩长和灌注混凝土质量。
桩顶控制
灌注的混凝土,通过导管底部流出,把孔底的沉渣冲起并填补其空间。随着灌注的继续,混凝土面不断升高,由于沉渣比重比混凝土小,始终浮在最上面,形成桩顶浮渣。浮渣的密实性较差,与混凝土有明显区别。当混凝土灌注至最后一斗时,应准确探明浮渣厚度。计算调整末斗混凝土容量。灌注完以后再复查桩顶高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将导管拆除,否则应补料。
2.2成孔质量检查
孔位检查
钢护筒埋设完,在桩开孔前采用全站仪定位检查。
孔径和孔形检查
孔径检测是在桩孔成孔后、下入钢筋笼前进行的。采用与桩孔直径一致的笼式检孔器,检孔器长度不小于(46)倍桩径。检测时,将笼式检孔器吊起,孔的中心与起吊钢绳保持一致,慢慢放入孔内,上下通畅无阻表明孔径大于给定的笼径。
孔深和孔底沉渣检查
孔深和孔底沉渣采用标准锤检测。测锤采用锥形锤,锤底直径不小于10cm,高20cm,质量5kg。测绳须经检校过的钢尺进行校核。对于嵌入岩石的钻孔桩,在检查其孔深的同时还要检查其嵌入岩石中的深度。
成孔竖直度检查
成孔垂直度检查,采用相似三角形原理的重锤法检查,其检查方法是:
先将验孔器下至孔口,拉紧钢丝绳,测量钢绳在孔口处偏离槽孔中心的距离A,然后将冲击钻头下至孔底,再测量钢绳在孔口处偏离槽孔中心的距离B,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计算孔底的偏距和偏斜率。
B=AH+h/h≈A(H′+h)/h
式中:B——孔底偏距,m
H——设计孔深,m
H′——测量深度,m
h——桅杆高度,m
A——钢丝绳在槽孔口偏离中心位置距离,m
清孔检查
清孔完成1h后,在桩孔底部以上0.5m处取孔内泥浆,用比重称、黏度计和含砂量计测定泥浆的比重、黏度计和含砂量。
2.3钢筋制作及吊装控制要点
钻孔灌注桩的钢筋笼所需钢筋、电焊条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外观质量、规格、型号、数量等均应符合要求,否则禁用。钢筋笼的直径、长度和制作质量(钢筋接缝、钢筋规格、数量,主筋及箍筋间距等)应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验收。
经验收合格的钢筋笼在吊放过程中,为减少钢筋笼变形并确保其垂直度,应在起吊点增设吊杆以增加吊点受力面积,在增设的起箍筋(同钢筋笼直径并焊接在主筋上)上对称设置起吊点来调整起吊时钢筋笼的垂直度,同时应逐节验收连接钢筋笼的焊缝质量,不合格焊缝、焊口应及时补焊,钢筋笼下放时不得碰撞孔壁,若吊放受阻应停止吊放并查原因,不得加压强制下放(这会造成坍孔、钢筋变形等)。
钢筋笼接长时在确保连接垂直的基础上要加快焊接速度,尽可能缩短沉放时间,这有利于钢筋笼的顺利吊放以及减小孔底沉渣量;另外,应确保钢筋笼垫块保护层不漏放。钢筋笼
垫块宜采用半径为保护层厚度的导轮,这样既能满足垫块厚度要求,又可减少对孔壁稳定性的破坏。为确保筋笼笼的埋入标高满足设计要求,吊环长度要根据护筒标高变化而变化。在验收时根据护筒标高复核钢筋笼的标高,确保钢筋笼准确的放到设计高程。
2.4水下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
灌注混凝土前和过程中,应按规定时间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扩展度、含气量和入模温度,并做好记录。待检测指标符合后,方可灌注混凝土。
首批混凝土入孔后应满足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得小于1m丙二醇单甲醚并不宜大于3m;漏斗底口处必须设置严密、可靠的隔水装置,该装置必须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并能顺利排出。
水下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中途不宜停顿,并应尽量缩短拆除导管的间断时间,保证每根桩在配合比设定的初凝时间内浇筑完成。
在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填写检查钻孔桩桩孔和钢筋笼工序质量验收记录,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同时,对孔底沉淀层厚度应再进行一次测定,如沉淀厚度超过规定,应进行二次清孔。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采用在水中泡透经合格钢尺校正后的测绳测量孔内混凝土顶面位置,保持导管埋深在26m范围。当混凝土浇筑面接近设计高程时,应缓慢提升导管,并用取样盒等容器直接取样确定混凝土的顶面位置,保证混凝土顶面浇筑到桩顶设计高程以上0.5m。在浇筑水下混凝土过程中,应如实填写混凝土浇筑记录。
为防止堵管,在向导管内倾注混凝土时不宜正对管口中心,且不得过猛。
为防止浇筑过程中钢筋笼上浮,可采取将钢筋笼上端主筋焊在护筒上或将适当数量的主筋延长至桩底,并设置12道加强环形筋。在浇筑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混凝土面到达钢筋笼底标高位置时的操作,当混凝土面接近钢筋笼底时应保持较大的埋管深度。放慢浇筑进度,以减少混凝土向上的冲击力,当混凝土面超过钢筋笼底2m左右,应减少导管的埋深,使导管底口处于钢筋笼底标高附近,并加快浇筑速度,以增加钢筋笼的埋深。当混凝土面高于钢筋笼底68m后即可正常浇筑。
水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导管漏水或拔出混凝土面、机械故障或其他原因,造成断桩,应予重钻或采取补救措施,及时处理。
2.5水下混凝土灌注应注意的质量问题和采取措施
首灌砼不成功时,应立即采用泵吸反循环清孔吸出孔内砼,然后重新首灌。
若发生堵管,则应拔出导管疏通后,重新下导管(离砼面能量传送器3040㎝),然后断续灌注,并分析发生堵管的原因:(1)埋管过浅,导致井孔内的泥浆返到导管里,形成混浆,使管内砼流动性降低,石子呈团状,堵在管口而造成堵管。(2)埋管过深,使导管内砼不能依靠自身的重力作用冲出导管形成堵管。(3)砼级配不良或石料粒径过大,使砼的流动大大降低而堵管。(4)为防堵管,必须保持导管埋入砼内不得过深过浅;严格控制砼的搅拌质量,不合格的砼不能进入导管;砼灌注一定数量后,就必须拆管,防止埋管过深,每次拆管前应测定砼面的高度,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按偏于保守的数值确定埋管深度,保证埋深不超过6m,且不小于2m
钢筋笼上浮
1)灌注过程中导管卡住钢筋笼,引起钢筋笼上浮。采取措施:当砼面未达到钢筋笼时,只需边转动导管边缓缓提升,至钢筋笼与导管脱开为止,钢筋笼会由于自重沉至原位;当砼面未达到钢筋笼后导管卡住钢筋笼时,移动导管使两者脱开,但由于有砼托着,钢筋笼不会复位,因此在砼进入钢筋笼后,应尽力避免导管与钢筋笼相卡。
2)在砼接近钢筋笼底时,如操作不当,砼的冲击会托着钢筋笼上浮。采取措施:当首灌砼浇筑时,钢筋笼应有定位钢筋,并放慢灌注速度,以减小管口砼对钢筋笼的冲击力;当砼面在钢筋笼里灌至4m以上时,可一次性将导管提升到钢筋笼段,要求保持12m埋管深度,待钢筋笼埋深达到6m以上后,一般不会上浮,可用正常速度灌注。
其它影响质量的问题
砼灌注中如遇停水、停电或机械故障而不得不终止灌注时,须采取应急措施恢复灌注。如预计1h可恢复灌注,应将导管尽量浅埋至1m左右,并每隔10min右左上下晃动导管,以免砼在导管内凝固。如预计1h内无法恢复灌注,应启动应急措施,采用备用水源,电源和机械设备。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5:30: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142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钢筋   施工   混凝土   导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